问题

奶粉的关键在于奶源,现在对奶源原产地有相关的立法保护吗?

回答
奶粉的品质,归根结底,确实是“奶源为王”。消费者之所以越来越关注奶粉的产地,正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环境、气候、草场、饲养方式,乃至监管体系,都会直接影响到牛奶的营养成分、安全性以及风味。那么,对于我们关心的奶源原产地,现在有没有相关的立法来提供保护呢?

答案是:有,而且在不断完善。 尽管“奶源地保护”这个词组本身可能不是某一部具体法律的名称,但各国和地区都在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从不同层面和角度来守护和规范奶源的产地。这些立法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我们喝到的每一罐奶粉,更是为了维护整个乳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了解:

1. 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最直接的“原产地”守护

这可以说是最直接、最具有标志性的保护方式。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针对地理标志产品(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GI)的立法。

什么是地理标志? 简单来说,就是某个产品与其产地之间存在特殊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自然资源、传统工艺,这些因素共同赋予了产品独特的品质、声誉或其他特征。
对奶源地的意义? 很多著名的奶源地,比如新西兰的某些牧场区域、欧洲的特定产奶区(如法国诺曼底、荷兰某些地区),它们出产的奶源之所以独特,离不开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通过地理标志保护,可以确保只有在特定地理区域内,按照特定标准生产的牛奶才能使用该地区的名称。
立法保护体现在哪里?
注册与认证: 像欧盟的PDO(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和PGI(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制度,美国的TTB(Alcohol and Tobacco Tax and Trade Bureau)对地理标志的保护,以及中国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制度,都要求对符合条件的产地和产品进行注册和认证。
法律效力: 一旦某个奶源地被列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那么未经授权,任何其他地区的产品都不能冒用该地名来销售。这就在法律上阻止了“傍名牌”的行为,保证了消费者看到“某某地区出产”时,确实能对应到那个有特定品质保证的产地。
标准制定: 地理标志保护通常伴随着非常详细的生产标准,比如饲养方式、饲料来源、牛奶成分等,这等于是在法律层面上对奶源地的生产过程进行了规范,从而保证了产品的独特性和品质。

2. 食品安全法律体系: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监管

食品安全法律是保护所有食品(包括奶粉)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法律。它虽然不直接指向“奶源地”这个概念,但其监管的触角深入到奶源生产的每一个环节。

法律框架: 各国都有自己的《食品安全法》(或类似名称的法律)。这些法律通常规定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对原料的采集、加工、储存、运输等都有明确的要求。
对奶源的直接影响:
奶牛养殖环节: 法律会规定奶牛的健康监测、疫病防控、兽药使用(禁止滥用)、饲料安全(禁止使用违禁添加物)、环境卫生等。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奶源地的安全和品质。
原奶收集与运输: 法律对原奶的检测(如菌落数、体细胞数、抗生素残留等)、储存温度、运输工具的卫生都有严格规定,确保从牧场到加工厂的每一个环节,原奶的品质不被破坏。
追溯体系: 许多国家已经建立了食品追溯体系的法律要求,这使得每一批奶粉都能追溯到其使用的原奶来源的牧场。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可以迅速定位问题源头,并进行召回。
处罚与责任: 食品安全法律赋予了政府监管部门强大的执法权,对违反规定的企业会处以罚款、吊销执照,甚至追究刑事责任。这种严厉的法律后果,迫使奶源地的生产企业必须遵守各项安全规定。

3. 农业与畜牧业相关法律:保障基础生产环境

与奶源直接相关的还有农业和畜牧业领域的法律法规。

土地使用与环境保护: 许多国家有土地管理法、环境保护法等,这些法律会规范牧场的土地使用,限制污染源对草场和水源的影响,甚至对奶牛养殖的规模和排放物有规定。这直接关系到奶源地生态环境的健康,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品质奶源的基础。
动物福利立法: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关注动物福利,并将其纳入法律框架。例如,对奶牛的饲养密度、活动空间、健康护理等做出规定。虽然这更多是伦理层面的考量,但动物健康、无压力的状态,往往也能转化为更高品质的牛奶。
农药、兽药管理: 针对农药、兽药的使用,都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这确保了用于饲喂奶牛的饲料不被有害农药残留污染,奶牛在治疗过程中使用的兽药也在安全范围内,避免了这些有害物质通过牛奶进入人体。

4. 国际贸易与检验检疫法规:跨境奶源的“守门员”

对于进口奶粉而言,原产地的“合法性”和“安全性”更是受到国际贸易和检验检疫法规的严格把关。

进口国的食品安全标准: 每个国家都会有自己严格的进口食品安全标准,这些标准覆盖了原奶生产、加工、包装、运输等所有环节。不符合这些标准的奶源地产品,是无法进入该国市场的。
原产地证明与溯源: 进口商需要提供来自原产地国家相关部门出具的原产地证明,证明产品确实来自其声称的产地,并且符合该国的生产标准。
双边/多边协议: 国家之间也会签订食品安全合作协议,约定信息交流、风险评估、联合监管等内容,这进一步加强了对跨境奶源的法律约束。

总结一下:

所以,关于奶源原产地的立法保护,并非单一某项法律,而是由一套多层次、多维度的法律法规体系共同构成的。

从“产地标识”层面, 地理标志保护立法是最直接的“原产地”法律保护,它用法律的名义锁定了特定产地的独特品质。
从“食品安全”层面, 各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从源头上的养殖到终端的销售,层层设卡,用严苛的标准和强力的监管来保障奶源的安全性。
从“生产基础”层面, 农业、环保、畜牧业等相关法律则在更根本的层面上,维护着孕育优质奶源的土地、环境和养殖条件。
从“国际流通”层面, 检验检疫和贸易法规则成了跨境奶源的“守门员”。

尽管这些法律可能不是直接以“保护奶源地”为名,但它们的确从各个角度、各个环节,为我们关注的奶源原产地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随着消费者对奶源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食品安全监管的日益严格,相关的立法和执法也会越来越细致、越来越有力。我们作为消费者,了解这些法律,才能更好地理解“产地”对于奶粉的重要性,并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虽然我国喝牛奶、吃奶制品的习俗可以追溯至秦汉时期,但由于传统农业地区并不注重食用乳奶,奶业的发展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迅速,国内奶源也尚无统一标准。

在这种情况下,奶源矛盾十分突出,比如近日,根据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原料奶价格达4.35元/公斤,创下历史新高。乳业巨头在快速扩张的同时,都奉行着“自己不养牛,只从农户手上收奶”的原则。乳品加工商为了获得奶源,争相在农村建立采奶站,由奶站、贸易商、卡车司机和中间人共同构成了乳业的奶源价值链。这意味着,奶牛的健康情况、牛奶运输中的卫生情况都很难掌握在乳品企业手中。同时,在奶源过剩时,大家互相砸价,甚至拒收,造成奶农倒奶,直接打击了奶农的养殖积极性。奶源紧张时,很难避免出现一些在牛奶中掺杂使假的情况。


而在一些老牌乳业大国,就有成熟的奶源立法乃至生产加工的标准,比如澳大利亚,“它本身处于黄金奶源带(南北纬大约40到50度之间的温带草原),有成熟而先进的乳业生产链,更是有极其严苛的乳制品相关标准,比如有《澳大利亚乳制品法》、《澳大利亚乳品工业服务改革法》和《澳新食品标准法》[1]。

这里面详细规定了从畜牧养殖、收奶运输到生产加工等各个环节的严格参数指标。就拿衡量乳制品品质之源头的生牛乳的菌落总数指标来说:澳大利亚细菌总数要求小于3 万/毫升,欧盟小于10万/毫升。而我国就河北省某奶业而言,细菌总数低于20万/毫升[2]。澳新地区除了拥有严苛的乳制品国家标准之外,还有严格的法律监管体系。例如澳大利亚联邦农林渔业部(新西兰叫初级产业部),全权负责国内及进出口乳制品的质量安全监管,有效规避了部门职责交差、监管效能低下等问题,强有力地保证了乳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但这方面大家也不必羡慕,中国也是有优质的奶源基地的,我们刚刚提到,世界上最好的牧场基本集中于南北纬大约40-50°区间的温带草原[3],中国的奶源带主要分布在国际公认的中温带季风气候优质奶牛饲养带(北纬40度——47度)。这个饲养带横贯东北、西北和华北草原带,包括“三北”地区的大部分省份和胶东半岛,集中了全国70%的奶牛和超过60%的原料奶,这些地区因为适宜养殖奶牛,牛奶产量大,质量高,所以被称为国内“黄金奶源带”。这个位置的草原,降水适宜,日照充沛,地势广阔,水肥草美,牧草未受污染,以这里牧草为食的奶牛住得舒适健康,自然也能为人们带来高产量、高品质的奶源。除了日本北海道牧场、美国威斯康星州牧场,还有中国齐齐哈尔的飞鹤原生态观光牧场。

齐齐哈尔拥有世界仅存的三大黑土地之一松辽流域黑土地,富含有机质,常年滋养着优质的牧草,同时地处温带降水适宜,日照充沛,农作物可以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在这样优渥的自然条件下,鲜奶的品质自然属于上乘。

为了让中国宝宝喝上更新鲜、更适合的好奶粉,早在2006年,中国飞鹤就依托我国优质的种植、养殖自然条件,在国内率先建立起了专属农场和自有牧场,并将奶粉工厂建在了牧场周边,逐渐构建起了高效且高度协同的产业集群。飞鹤坚定地认为从环境到牧场、从饲料到喂养、从生产到质检,每个环节的质量安全都要把握在自己手中。到现在,飞鹤拥有7个自有牧场,奶牛存栏6万余头,种植牧草面积35万亩。

成熟的全产业链促进了更高的标准,飞鹤在今年的1月20日宣布全面升级“新鲜婴幼儿配方奶粉标准体系”,形成从前端饲草到终端服务的“6+1+1”新鲜奶粉标准体系,涵盖饲料、奶源、配方、加工、储运、智能制造、产品、消费者服务等各个环节。

6大过程标准保障企业用标准化的手段持续稳定生产新鲜的产品。比如新鲜饲料标准规定,飞鹤采用特级苜蓿草和优质燕麦草进行新鲜饲料配方设计,全混合日粮(TMR)装料和投料精准度不低于98%,新鲜饲料让高品质奶源得到保障。经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标准研究团队的专业检测,飞鹤自有牧场生牛乳的主要指标,不仅高于国家标准,且超过欧盟标准。例如蛋白质≥3.4(g/100g),菌落指数≤5000(CFU/mL),体细胞数≤15万(个/mL)。鲜奶乳脂、乳蛋白含量分别达到4.0%和3.3%以上,安全性和品质远超中国标准,亦超过被视为国际生鲜乳最高标准的欧盟标准。

为了保障奶粉的营养更全面,飞鹤又建立了两小时生态圈,牛奶被采集后2小时即可运至样板工厂加工成粉,大大提高了牛奶的新鲜度,并减少二次污染,能最大限度保证乳品的安全和品质。这一系列都为我们中国宝宝获得良好品质提供了保障。


除此之外,飞鹤为了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让宝宝获得更全面的营养呵护,在技术和安全许可的范围内注重“选择添加成分”,其中的opo结构脂,学名叫做1,3-二油酸2-棕榈酸甘油三酯,是一种特殊的脂肪酸分子结构,奶粉中添加飞鹤专利的opo结构脂能呵护宝宝娇弱的肠道,保障营养吸收,减少宝宝哭闹和腹部不适,新一代专利OPO,其中的SN-2棕榈酸含量达到67%,更贴近乳源70%的比例,同时还能优化钙、脂肪酸吸收,增强骨骼发育[4]。

乳铁蛋白和益生菌也是飞鹤系列里的常客,乳铁蛋白是宝宝的核心营养之一,可以帮助宝宝增强自护力,抵御有害物质的入侵。而益生菌的作用更不用说,在新升级的星飞帆卓睿奶粉里,不仅添加了“乳铁蛋白+10倍益生菌”,而且应用飞鹤最新研究成果:Mul-MFPL乳磷脂群技术。

基于乳磷脂对脑神经和认知发育的重要性,星飞帆卓睿配方中特别应用了专属Mul-MFPL乳磷脂群技术,科学调配五大乳磷脂配比,帮助宝宝建立完善的大脑神经网络。

飞鹤“6+1+1”新鲜奶粉标准是不断地以消费者为中心做出的自我优化行为。在国际上也是非常领先的,在未来可能进一步联合其他企业做成团标,最后做成国家的标准,保证国人奶瓶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参考:

[1]云振宇, 刘文, 蔡晓湛,等. 澳大利亚乳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及法规标准概况[J]. 中国乳品工业, 2013, 41(10):3.

[2]李建国. 培育优质奶源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J]. 北方牧业, 2014(12):1.

[3]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 飞鹤乳业:北纬47°世界黄金奶源带崛起了中国品牌.

[4] Dai Z , Hongwei M O , Dong L , et al.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The Fourth Generation Infant Formula[J]. China Dairy, 2015.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