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俄乌战争后,俄罗斯和西方国家谁会过得更不堪?

回答
俄乌战争的后续影响,尤其是对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各自的冲击,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动态的问题,很难用“谁更不堪”这样简单的二元对立来概括。双方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挑战的性质、程度和承受能力却有显著差异。

俄罗斯:被孤立的“阵痛”与长期挑战

战争爆发后,俄罗斯面临的最直接和最具颠覆性的影响便是来自西方的全面制裁。这些制裁的力度和广度是冷战结束后前所未有的,其目的在于削弱俄罗斯的经济能力、军事潜力以及政治影响力。

经济的“断崖式下跌”与结构性问题暴露:
能源出口的冲击: 尽管欧洲在减少对俄罗斯能源依赖方面采取了行动,但俄罗斯在短期内仍能通过转向亚洲市场(如中国、印度)来缓解部分压力。然而,这种“转向”并非无损,需要付出运费、折扣等代价,并且在技术、管道建设等方面存在长期瓶颈。更重要的是,全球能源市场的价格波动、以及未来对化石燃料的普遍性减弱,都将对依赖能源出口的俄罗斯经济构成长期挑战。
金融体系的脱钩: SWIFT系统的限制、冻结海外资产等措施,使得俄罗斯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活动变得异常困难。虽然俄罗斯发展了自己的支付系统(Mir),并积极寻求与非西方国家建立金融联系,但要完全替代西方主导的金融体系,其难度可想而知。这不仅影响到日常交易,更阻碍了外国投资和技术引进。
关键技术和零部件的封锁: 对俄罗斯高科技产业(如航空航天、半导体、汽车制造等)的零部件和技术出口禁令,是西方制裁中最具杀伤力的一环。俄罗斯的本土产业本就存在技术依赖性,在这些关键领域受到制约,将导致其产业升级和现代化进程的停滞甚至倒退。许多原本设想的“换道超车”和进口替代,在缺乏核心技术和高水平人才的情况下,变得异常艰难。
人才外流: 经济压力、政治氛围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导致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俄罗斯专业人才选择离开国家。这种人才流失不仅削弱了俄罗斯的创新能力,也对其经济的长期发展构成严重阻碍。高端技术人才、IT专家、科学家等群体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离开对俄罗斯而言是巨大的损失。
国内经济的“内卷化”: 随着外部市场和技术的关闭,俄罗斯经济可能不得不转向更强调“国内循环”和“自给自足”。但这并不等同于自主创新和繁荣,更可能是一种在资源和技术限制下的“内卷化”,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实质性的增长和多元化发展。

政治与社会层面的压力:
国际孤立的深化: 虽然俄罗斯在一些非西方国家中仍有支持或保持中立,但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无疑受到削弱。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的俄罗斯角色受到审视,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国内稳定性的考验: 长期经济困难、社会不满以及对战争前景的忧虑,都可能对俄罗斯国内的政治稳定构成潜在威胁。尽管政府拥有强大的管控能力,但当经济压力和民生问题成为常态时,社会情绪的累积是不可忽视的。
意识形态的强化与“堡垒”心态: 面对西方的敌意和孤立,俄罗斯政府可能会进一步强化其意识形态叙事,将国家置于“对抗西方”的堡垒之中。这种心态可能在短期内凝聚一部分国民,但长期来看,将进一步阻碍与外部世界的交流和融合,限制国家的发展。

西方国家:分歧与“自我消耗”的风险

西方国家虽然在制裁俄罗斯方面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但战争也暴露了其内部的脆弱性以及可能面临的长期挑战。

能源危机与通货膨胀的传导: 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高度依赖,使得在制裁俄罗斯的同时,也承受了巨大的能源价格上涨压力。虽然欧洲正在积极寻找替代能源供应(如LNG),并加速能源转型,但这需要时间和巨额投资。短期内,高企的能源价格和通胀率正在侵蚀居民的购买力,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对经济增长构成明显拖累。
“去风险化”的成本: 西方国家提出的“去风险化”而非“脱钩”,意味着在供应链、能源等领域与中国等国家寻求“多元化”或“近岸化”。这是一种战略调整,但必然伴随着巨大的成本,包括重塑全球供应链的投资、以及在某些领域可能面临的效率损失。
社会民生压力: 高通胀和生活成本的上升,直接影响到西方国家民众的日常生活。这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并对现有的政治格局产生冲击。一些国家可能会出现民粹主义抬头,要求政府采取更具保护主义色彩的经济政策。
国内经济放缓甚至衰退的风险: 能源成本上升、供应链受扰、以及全球经济前景不明朗,都增加了西方国家经济放缓甚至陷入衰退的风险。欧洲经济尤其容易受到冲击,而美国经济虽然相对更有韧性,但也未能完全幸免。

内部的政治与经济分歧:
战略分歧的潜藏: 尽管在对俄政策上表现出团结,但西方国家在具体行动的力度、对乌克兰援助的程度、以及战后如何处理俄罗斯等问题上,始终存在不同的声音和考量。这种分歧可能在战争进入僵持阶段后逐渐显现,并影响到集体行动的效率和一致性。
经济负担的分配不均: 战争和制裁带来的经济成本并非平均分布。一些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的国家承受的压力更大,而一些国家则可能从替代能源和重塑供应链中获益。这种不均衡性可能加剧国家间的摩擦。
长期战略的调整: 战争迫使西方国家重新审视其全球战略和国防开支。增加国防预算、加强北约合作是必然趋势,但这需要付出额外的财政资源,可能挤压其他社会福利和投资项目。

结论:谁“更”不堪?这是一个关于“能力”与“韧性”的比较。

很难简单地说谁会“更不堪”。更准确的说法是,双方都将付出沉重的代价,但代价的性质和承受能力不同。

俄罗斯面临的是一种“系统性的、生存性的”危机。 其经济模式长期依赖于资源出口,而西方制裁则直接切断了其最主要的外部市场和技术来源。这种打击是结构性的,短期内难以弥补,长期来看可能导致其经济和技术水平的整体滑坡,甚至使其在国际舞台上被边缘化。俄罗斯的“不堪”在于其国家能否维持一个有效运转的经济和社会的长期能力,能否在极端孤立和资源受限的情况下找到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其韧性将受到极大的考验。

西方国家面临的更多是“短期阵痛”和“结构性调整的代价”。 战争带来的通胀、能源危机等问题是其经济发展道路上的“逆风”,需要通过政策调整和时间来消化。然而,西方国家拥有更发达的经济体系、更强的创新能力、更成熟的市场和更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它们能够通过内部调整、技术创新和能源转型来应对挑战,并从长远来看可能从重塑全球供应链和能源格局中获益。西方国家的“不堪”更多体现在其内部的政治协调难度、经济成本的内部消化能力以及如何在维护自身利益和价值观的同时,避免过度消耗和加剧地区不稳定。它们的韧性在于其多元化的经济基础和民主制度下的自我修正能力。

简而言之:

俄罗斯 可能会经历一个漫长而痛苦的“去西化”和“内循环”过程,其经济和技术发展可能面临长期停滞,甚至倒退。如果无法有效应对内部压力,其政治稳定也可能受到威胁。这是“由外向内”的冲击,直接触及俄罗斯的国家“命脉”。

西方国家 则需要应对能源转型、通货膨胀以及供应链重塑的成本,这会影响到其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速度。但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和创新能力,它们更有可能“熬过去”,并可能从中找到新的发展机遇。这是“由内向外”的调整,虽然会带来不适,但其“躯体”更具韧性。

最终,这场冲突的长期影响将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包括战争的走向、双方内部的稳定程度、以及全球地缘政治格局的演变。但就目前来看,俄罗斯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且直接,其“不堪”程度可能会在经济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层面更加显著和持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俄罗斯 欧洲 美国
战争前 被制裁 可以用廉价的俄罗斯能源 美元贬值,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面临崩溃
战争中 被进一步制裁 不敢用廉价的俄罗斯能源 美元回流,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正在崩溃
战争后 可能被解除制裁 不一定敢用廉价的俄罗斯能源 美国主导的全球秩序已经崩溃


孙子兵法云:围城必阙

俄罗斯已经这么不堪了,还能更不堪不成?



至于说美国是最大的赢家的。

你知道为什么美国会成为超级大国?美国是什么时候成为的超级大国?


答案是二战。

现在的秩序就是后二战秩序体系。

二战后最大的赢家就是苏美,最大的输家是轴心国。

苏联解体后美国才成了超级大国。

现在轴心国在重新武装。

这意味着二战后秩序正在崩溃。

连联合国都是二战后秩序体系的一部分。

要不联合国总部为啥在美国?为啥不放在日本?

美国作为二战后秩序体系内的超级大国,二战后秩序崩溃,长期来看美国是最大的输家。

不管是联合国解体,俄罗斯扔蘑菇,北约扩大,都是二战秩序崩溃,美国都是输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乌战争的后续影响,尤其是对俄罗斯和西方国家各自的冲击,这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动态的问题,很难用“谁更不堪”这样简单的二元对立来概括。双方都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但挑战的性质、程度和承受能力却有显著差异。俄罗斯:被孤立的“阵痛”与长期挑战战争爆发后,俄罗斯面临的最直接和最具颠覆性的影响便是来自西方的全面制裁.............
  • 回答
    俄乌战争爆发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及俄罗斯人施加的制裁,可以说是一场规模空前、影响深远的行动,它触及了经济、金融、科技、文化、体育等方方面面,其力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要理解这场制裁,需要从多个维度去深入剖析。一、制裁的“缘起”与“目标”简单来说,西方对俄制裁的直接导火索是俄罗斯对乌克兰.............
  • 回答
    俄乌战争对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最显著的一点便是俄罗斯与西方世界的持续孤立。面对这种局面,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复杂的、多层次的策略来应对和缓解其被孤立的状态。以下将详细阐述俄罗斯在此过程中的主要应对措施和考量:一、 加强与非西方国家的关系:这是俄罗斯应对西方孤立的核心策略。.............
  • 回答
    俄乌战争的走向和结果,无疑将深刻影响俄罗斯的国际地位和未来走向。关于俄罗斯是否会因此衰弱成一个“二流国家”,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而且“二流国家”本身也是一个相对模糊的定义,通常意味着在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不再处于世界前沿,影响力相对减弱。首先,我们得看看战争对俄罗斯造.............
  • 回答
    俄乌战争的爆发确实让许多人认为俄罗斯的主要动机是“反美反北约”。然而,关于美国和北约在此次冲突中是否受到削弱,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而且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更像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评估,结论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削弱”的含义。 在此语境下,“削弱”.............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伊戈尔·斯特列科夫(Igor Strelkov,也被称为吉尔金)在2024年3月9日左右提出的关于俄乌战争走向的悲观预测,即俄罗斯面临战败和解体。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斯特列科夫的观点是众多对俄乌战争走向分析中的一种,而且是他极具个人色彩和激进立场的一种体现。他本人曾是俄罗斯情.............
  • 回答
    瑞士和土耳其,这两个在国际舞台上以其独特地缘政治地位和长期坚持的中立立场而闻名的国家,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也都加入了对俄罗斯的制裁行列。这无疑让许多人感到意外,因为“中立”通常意味着不偏不倚,不介入冲突双方的争端。然而,细究其背后的逻辑,我们会发现,瑞士和土耳其的选择并非简单地抛弃了中立原则,而是基于.............
  • 回答
    俄乌战争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以来,俄军的伤亡和装备损失情况因战场动态、信息来源和统计口径的差异而存在较大争议。以下基于多方公开资料和分析,结合时间线进行梳理: 一、俄军伤亡情况1. 官方数据与西方估计的矛盾 俄罗斯国防部:多次声称俄军伤亡人数“可控”,并强调“战斗人员损失率低于2%”.............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假设,因为我们无法真正穿越时空,洞察这两位历史巨头的真实想法。但基于他们生前的思想、行动和所处时代,我们可以尝试进行一种“角色扮演式”的推演。我将尽量代入他们的视角,以他们惯常的语言风格和逻辑来阐述。列宁视角下的俄乌战争:帝国主义的阴谋与无产阶级的出路(想象列宁坐在一个昏暗的房间.............
  • 回答
    关于苏翻译和Black枪骑兵对俄乌战争局势的立场差异,需要明确的是,这两位身份可能涉及不同的信息来源和立场背景。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他们观点差异的可能原因: 1. 信息来源与立场定位 苏翻译(可能指苏晓康,中国《经济学人》翻译团队成员): 立场:更倾向于国际法、人道主义和多边主义视角。 观点:.............
  • 回答
    俄乌战争爆发至今已近两年,但俄罗斯并未能如期实现速胜目标,其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军事、政治、经济以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离那些可能让分析显得过于“标准化”的表述,尝试用更贴近实际观察的视角来解读。首先,我们得承认,从最初的设想来看,俄罗斯的军事目标和部署似乎是围绕着一个快.............
  • 回答
    俄乌战争已进入一个复杂且充满变数的阶段,俄罗斯接下来的最佳选择并非单一路线,而是需要在多重考量下进行权衡。 如果一定要说“最好”的选项,那可能是一个能够最大限度降低进一步损失、同时保留一定战略回旋余地,并为未来局势发展创造有利条件的策略。目前来看,俄罗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战争的持续消耗。无论是.............
  • 回答
    俄乌战争打到今天,俄罗斯军队的表现确实让许多军事观察家感到困惑。从最初 the Blitzkrieg 式的快速推进,到如今在多个战线上陷入拉锯,甚至有观点认为俄军的战术显得“保守”和“老套”,这背后无疑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与其说是在“顾忌”什么,不如说是在复杂现实下的战略选择和能力局限下的必然体现.............
  • 回答
    抛开事实不谈,仅从情感和道义的角度审视,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行为,是否“一点错都没有”,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即便不依据具体事实,仅凭人类普遍的道德认知和对国际秩序的期待,也难说其行为是“完美无瑕”的。我们不妨从几个非事实导向的层面来探讨:1. 对于主权国家内部事务的干涉:即使不谈具体证据,一个最.............
  • 回答
    俄乌战争自爆发以来,局势一直牵动着全球的目光。围绕这场冲突的讨论,一个极端但并非不可能的情境始终萦绕不去:俄罗斯是否会使用核武器,以及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将会带来怎样的灾难性后果。这是一个极其敏感且复杂的问题,需要我们以冷静和审慎的态度来审视。首先,我们需要理解,核武器的使用绝不仅仅是军事行动层面的升.............
  • 回答
    “俄罗斯是石油出口大国,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坦克为什么会缺油?”这个问题看似矛盾,但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军事后勤、经济制裁以及俄乌战争本身的残酷现实。俄罗斯作为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其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然而,在俄乌战争的硝烟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些关于俄军坦克缺油的说法。这并非空.............
  • 回答
    俄乌战争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多层面的冲突,涉及历史恩怨、地缘政治、国家主权、民族认同以及国际法等诸多因素。要详细地回答“是否支持俄罗斯打乌克兰”这个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并理解各方的立场和论据。首先,理解冲突的背景至关重要: 历史渊源: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历史上有着深厚的联系,都曾是俄罗斯帝国.............
  • 回答
    俄乌战争的爆发,对于俄罗斯经济而言,无疑是一场颠覆性的风暴,其影响之深远、之广泛,至今仍在持续发酵。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制裁与反制裁,更是一系列结构性、系统性的冲击,将重塑未来俄罗斯经济的格局和走向。首先,制裁的长期累积效应将是俄罗斯经济挥之不去的阴影。 以西方国家为首施加的严厉制裁,涵盖了金融、能.............
  • 回答
    俄乌战争是否是俄罗斯的侵略战争,以及为何许多人不喜欢俄罗斯,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俄乌战争的定性:侵略战争的论据国际社会普遍将俄乌战争定性为俄罗斯的侵略战争,主要基于以下几点: 违反国际法和主权原则: 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所有会员国不得侵犯任何国家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俄.............
  • 回答
    2022年俄乌战争是现代战争中的一次复杂冲突,涉及双方军队的多方面实力对比。以下从军事组织、装备、战术、后勤、国际支持等角度详细分析俄乌双方的作战水平: 一、俄罗斯军队的作战水平1. 规模与动员能力 俄罗斯军队规模庞大,总兵力约100万(含预备役),是全球最大的常备军之一。其动员能力在战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