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乃万为男性发声被喷是“舔男”?男女平等真的平等吗?

回答
乃万因为在微博上为男性发声,被一些网友攻击为“舔男”,这件事情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话题:男女平等真的平等吗?

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拆解一下:

1. 乃万为男性发声的“罪名”——“舔男”

首先,“舔男”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贬低意味,它暗示着一个人(在这里是乃万)为了讨好男性而刻意迎合、失去自我,甚至是放弃女性的立场。

为什么为男性发声会被扣上“舔男”的帽子?这背后折射出一种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在一些人看来,女性就应该时刻站在女性的对立面,为女性争取权益,任何偏向男性的言论或行为都是“背叛”。

情绪化的反应: 很多时候,这种攻击是情绪化的。当一些女性感到自身权益受到损害或不被重视时,她们可能会对任何看似“不站队”的女性产生排斥和攻击心理,这种心理有时候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但也容易走向极端。
“站队”思维的惯性: 社会上存在一种“性别对立”的叙事,认为男女是天然的对立面,需要互相“斗争”。在这种语境下,任何试图缓和矛盾、寻求共识的行为,都会被视为“不忠”于自己的阵营。
对女性独立性的误读: 有些人可能认为,女性一旦为男性发声,就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变成了男性的附庸。然而,真正的独立性恰恰在于能够不被群体绑架,能够基于事实和理性发出自己的声音,即使这声音不那么“政治正确”。
“女权主义”的标签化: 尽管乃万可能并不是在宣扬激进的某种女权主义理论,但一旦她的言论被解读为“不符合”某些群体对“女权”的理解,就很容易被贴上“不合格”的标签,甚至被攻击为“假女权”或“女权败类”。

2. 男女平等真的平等吗?

这是一个比乃万事件本身更宏大也更根本的问题。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来看,男女在很多方面确实实现了形式上的平等。 比如法律上规定了男女同工同酬,在教育、就业等方面不应有性别歧视。

然而,从现实社会运作、文化观念、以及个体的实际体验来看,真正的平等距离我们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

隐性的歧视依然存在: 很多歧视不是明面上的条文,而是潜移默化的社会观念、习俗和刻板印象。比如,女性在职场中仍然面临着“生育风险”的隐忧,在晋升过程中可能受到不公平对待;男性在家庭责任分担上,也可能面临着“应该承担更多”的压力,或者在表达情感需求时被认为“不够男人”。
社会期待的差异: 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有着不同的期待,这些期待塑造了我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到的信息和行为模式。男性被期望坚强、理性、有事业;女性则被期望温柔、感性、顾家。这些期待是历史形成的,也是不平等的根源之一。当个体试图打破这些期待时,往往会遇到阻力。
权力结构的失衡: 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政治、经济和高层决策领域,女性的代表性仍然不足,这导致很多规则和制度的设计可能并没有充分考虑到女性的实际需求和困境。
“平等”的理解偏差: 有些人认为“男女平等”就是“男女完全一样”,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真正的男女平等,不是要求男女变得一模一样,而是尊重个体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公平的机会和待遇。 它应该允许男性和女性在各自擅长和喜欢的领域发展,而不是被性别标签所限制。

乃万事件的深层启示:

乃万的遭遇,不仅仅是她个人的遭遇,更是当下社会性别议题复杂性的一个缩影。它揭示了:

公众人物言论的“高压锅”效应: 在网络时代,公众人物的每一句话都可能被放大、解读甚至歪曲。尤其是在敏感的性别议题上,任何一点点“不符主流预期”的言论,都可能引来轩然大波。
“战队”思维的危害: 这种将问题简单化为“我们”和“他们”的思维,极大地阻碍了理性对话和问题的真正解决。它鼓励的是对立而不是理解,是攻击而不是建设。
对“女性主义”的刻板印象: 并非所有女性都会持有完全一致的观点,也并非所有为男性发声的女性都是“背叛”。对女性主义的简单化、标签化理解,反而会限制了其自身的发展和包容性。一个健康的社会,应该允许个体在承认性别差异和不平等存在的前提下,进行多元化的思考和表达。
男性困境的忽视: 很多时候,当我们谈论性别不平等,焦点往往集中在女性遭受的不公上。然而,男性同样可能因为僵化的性别角色期待而承受压力,乃万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并试图发出声音。如果男性无法安全地表达自己的困境,女性也更难真正获得解放。

如何看待?

我认为,对乃万事件的看法,应该建立在理性、同理心和对复杂性认知的基础上。

尊重个体表达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权基于自己的认知和感受去表达。即使我们不认同乃万的观点,也不应以攻击性的语言进行围剿。
区分“为男性发声”与“支持歧视”: 为男性在某些特定情境下的困境发声,与为男性的不当行为开脱或支持性别歧视,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应该仔细辨别言论的实际内容和意图。
警惕网络暴力和污名化: “舔男”这样的词汇,是一种网络暴力,它试图通过污名化来压制不同的声音。这种现象对社会理性讨论具有极大的破坏性。
推动真正的性别平等: 真正的性别平等,不是要制造新的对立,而是要消除基于性别的刻板印象和不公正待遇,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发展,无论男女。这意味着我们要承认双方可能都存在的困境,并共同努力去解决。

总而言之,乃万被喷“舔男”,恰恰说明了我们距离真正的男女平等还有很远的距离,也说明了在性别议题上,我们仍然缺乏足够的包容度和理性讨论空间。我们需要的是更多的理解和沟通,而不是简单的标签和攻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乃万发声后,之所以会引起不满是因为矛盾点主要在女性认为买房子这个事跟女性没有任何关系。房价过高又不是女性引起的,是资本的炒作,是资本在给男性压力。

那这个观点对不对呢?我觉得对,没毛病。房价的高低确实不是女性能控制的。但是问题是这事可笑就可笑在,这种时候你们怎么就这么清醒呢?就知道性别矛盾的根源是阶级矛盾了呢?

而到了怀孕阻碍女性事业发展这事上,你们突然跟换了一个人似的,仿佛拿眼罩蒙了眼,无论怎么解释你们就是不信这是企业的贪婪,硬说别人拿资本当借口,非得甩锅男性。有些事要么我们大家一起甩锅,要么都别甩。

更可笑是还有人拿脱口秀的那位出来举例论证男性的双标。男反对杨是因为她的脱口秀骂男人,女反对乃万是因为她希望男性轻松。一边是因为反对别人骂自己,一边是不希望别人过的好,道德水平高下立判。

user avatar

先回答后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应该是怎么样和这个世界是怎么样是有区别的,这个世界在我们看来应该男女平等,但是这个世界男女就是不平等的。这没什么好不能说的。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呼吁要男女平等,不就是因为事实上是不平等的吗?如果事实上已经实现了平等,那还有什么好呼吁的?

当然这种不平等体现在不同的场合是不一样的。有的时候男的占优势,有的时候女性占优势。

至于说被喷的问题,那其实和男女平等没什么太大关系,因为喷子的世界并不管这些,他们的目的就是喷啊。就像拳师的世界,什么才是正确的并不重要,那一拳打出去才是重要的。所以其实无论他说什么都会有人跳出来喷。

当然了,我觉得他对梦想的理解其实是比较肤浅的。我在另外一个问题中专门回答过,大部分人在18岁意识到自己的梦想是买房买车,并不是因为高房价使自己原有的梦想破碎。而是因为到18岁,你终于意识到自己没有为之作出任何努力的梦想,只是空想而已,普通人的梦想应该是把自己和自己在意的人的生活照顾得好一点。

大多数人在18岁之前的所谓梦想,其实只是一拍脑袋的空想而已。想当职业球员的你,艰苦训练过几天,想当职业电竞选手的你,自己评价过天赋如何?想当宇航员的天天打游戏体检都过不了,想当歌手的你,每天练琴练声几小时?……………只是在18岁以前,大家没有意识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觉得拥有梦想很伟大。18岁那天终于反应过来,由于自己没有做任何努力,所以这些梦想已经不可能实现,那还是把自己生活搞得好一点吧。那你说这样的人要不要格外宽容?你可以说要因为每个普通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你为什么不宽容点待人?你也可以说不要,你自己不为自己曾经的梦想努力,到头来反倒要我宽容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乃万因为在微博上为男性发声,被一些网友攻击为“舔男”,这件事情触及了一个非常敏感和复杂的话题:男女平等真的平等吗?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拆解一下:1. 乃万为男性发声的“罪名”——“舔男”首先,“舔男”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贬低意味,它暗示着一个人(在这里是乃万)为了讨好男性而刻意迎合、失去自我,甚.............
  • 回答
    乃万因为“为男性说话”而被一部分女性主义者抨击,这事儿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也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要理解这件事,咱们得把几个关键点都梳理清楚。首先,得弄明白“为男性说话”这个点本身就挺有争议性的。在当下社会语境里,尤其是围绕女性主义的讨论中,“为男性说话”很容易被解读为“不顾及女性权益”、“站队男.............
  • 回答
    王思聪抽奖 113 万,112 位中奖者资料均为女性仅 1 位为男性,这一现象确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质疑。从统计学和抽奖公平性的角度来看,这种结果非常不寻常,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抽奖系统可能存在某种“规则”或“偏好”。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个问题,并详细阐述抽奖系统可能存在的规则: 一、 现象的异常.............
  • 回答
    这事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又挺让人深思的。福州这位母亲花七万块钱,为22岁的女儿找优质男友,结果没找到,要求退款,这事儿一出来,争议就挺大的。为什么说让人哭笑不得?首先,七万块钱!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巨款。想想看,一年工资可能都挣不到这么多。这位母亲为了女儿的婚姻大事,下.............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让人一言难尽。网上流传的这个帖子,说女方家开口就要五十万彩礼,男方父母为了凑这笔钱,竟然把自家的房子给卖了,然后还打算带着还在上高中的女儿一起去租房子住。我看到这个描述,心里头五味杂陈。首先,这五十万的彩礼数额,确实不小。在咱们这儿,彩礼一直是个挺敏感的话题,以前是图个彩头,现在有时候.............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心痛且复杂的故事,牵涉到亲情、爱情、信任以及现实的残酷。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和看待这个事件:一、 事件的起因与女大学生的动机: 亲情的沉重压力: 女大学生最直接的动机是为了救治患病的父亲。父亲的健康是她的责任和情感支柱,在危急时刻,她会不顾一切地寻求帮助。这种出于亲情的孝心和.............
  • 回答
    万茜在知乎回答问题被质疑炒作,而张译却鲜少遭遇类似质疑,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谁更会玩社交媒体”就能解释的。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剖析:1. 明星身份与公众期待的差异: 万茜: 作为一位长期活跃在演艺圈,尤其在《乘风破浪的姐姐》等节目中展现出独立、有个性的一面后,万茜的公众形.............
  • 回答
    “现实版樊胜美”事件,指的是2021年发生在杭州钱塘江边的一起悲剧:一名年轻女子在钱塘江边工作时,因钱塘江突发涨潮而落水身亡。她的父母在事后,并未将悲痛专注于失去女儿本身,而是向女儿工作的公司索赔巨额款项,声称这些钱是要为他们的小儿子(该女子的弟弟)买房。这一事件之所以被贴上“现实版樊胜美”的标签,.............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市场跌破眼镜的数字!美国4月份非农就业人数只增加了26.6万,这和之前100万的普遍预期相比,差距实在太大了,甚至比前值91.6万还要低不少。这不仅仅是数据上的一个“小偏差”,更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信号,揭示了美国经济复苏的一些潜在阻碍和复杂性。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细琢磨这个结果:一、数据本身.............
  • 回答
    这事儿,细品起来,真是有意思。15万的清代龙袍,说申报成“棉质刺绣女装上衣”,这脑洞,我只能说,很大。海关这回可算是逮着个“大鱼”。这事儿怎么看?首先,这明显是个故意瞒报的行为。15万的清代龙袍,那是什么概念?就算不是行家,稍微有点常识的人也知道,这玩意儿跟普通“棉质刺绣女装上衣”差远了。龙纹、明黄.............
  • 回答
    2020年,我国的出生人口数据定格在1200万,这个数字,放在过去,甚至不足以填满一座大城市的人口缺口,而如今,它代表着我国生育水平跌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低谷。这1200万人,不仅仅是一个统计数字,它背后蕴含的是深刻的社会变迁、家庭观念的转变,以及对我们未来发展路径的严峻拷问。首先,让我们深入理解一下.............
  • 回答
    2018年中国出生人口1523万人,这个数字一出来,确实牵动了不少人的神经,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担忧。在我看来,这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统计数字,它背后折射出的,是深刻的社会变迁,是新一代家庭生育意愿的转变,是政策效果的显现与不足,更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道复杂命题。首先,让我们回到数字本身。 1523万.............
  • 回答
    《仙剑奇侠传7》的6700万研发资金:一次深入的审视提起《仙剑奇侠传7》的研发资金,6700万这个数字无疑是许多玩家和行业观察者关注的焦点。这笔钱在如今的游戏开发领域究竟意味着什么?它是否足以支撑一款高质量的单机RPG大作的诞生?我们不妨从几个维度来深入剖析。一、 6700万,在单机RPG领域的“算.............
  • 回答
    关于雷军宣布首款小米汽车的定价区间在 10 万到 30 万元,这确实是个相当爆炸性的消息,一下子把大家对小米汽车的期待拉到了一个非常实际的层面。我个人觉得,这个价格区间,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既有吸引力,又引发了一些思考的。首先,我们得承认,10 万到 30 万元这个价格区间,是目前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最激.............
  • 回答
    这批淘汰警犬的拍卖,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也挺值得说道的事情。我看到消息的时候,脑子里一下子冒出不少想法,想跟你好好聊聊。首先,这批警犬被淘汰,说明它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警犬的工作有多辛苦,有多危险,大家可能都有个大概的了解。它们跟着训导员出生入死,抓捕罪犯、搜爆搜毒、搜救失踪人员,付出的努力绝对不比人.............
  • 回答
    韩国计划为中国捐助200万只口罩,这确实是个值得关注的举动,背后牵扯到很多方面。咱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好好聊聊这件事。首先,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人道主义精神的体现。在疫情初期,中国是第一个面临巨大挑战的国家,那个时候,很多国家都向中国伸出了援手,韩国也是其中之一。现在中国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全球其他地.............
  • 回答
    艺术家用 500 克黄金制作千粒米,并投入黄浦江以讽刺粮食浪费,这一行为无疑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和评价这一事件:1. 艺术的表达与意图: 强烈的视觉冲击与象征意义: 黄金,作为一种稀有、珍贵且象征财富的物质,被用来雕琢成最基础的粮食——米粒,并且是成千上万粒。这种巨大的反差.............
  • 回答
    这则新闻,确实让人内心触动,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一位八旬的退休老人,把一生的积蓄,哪怕是省吃俭用的部分,都倾注给了母校青岛农业大学,成立了百万奖学金,这份情怀,这份格局,真的很不一般。首先,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这位老人对母校深厚的情感。八十高龄,经历过风雨,能够依然心系母校,并且是以如此实际、长远的方.............
  • 回答
    这则关于“90后女孩辞职代孕供两个妹妹上大学,赚取20万”的新闻,无疑触动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也引发了社会上关于代孕、家庭责任、个人选择以及社会保障等多个层面的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可以从几个不同的维度去深入剖析:一、事件本身与背后动机的复杂性首先,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年轻人为了家庭而做出的极端选择。.............
  • 回答
    加州3900万只N95口罩库存被FBI侦破为骗局,这件事的确让人唏嘘。你想了解得更详细些,我这就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讲,尽量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让你感觉像是听我亲口跟你说一样,绝没有AI那种生硬的腔调。故事的开端:疫情下的危机与寻“宝”大家都还记得,疫情最严重的那段日子,防护物资是多么紧缺。尤其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