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李商隐没有在牛李党争中左右逢源、平步青云,却郁郁不得志、潦倒终生呢?

回答
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潦倒终生,这在唐朝晚期的文坛上是个令人扼腕叹息的典型。他的才华横溢,诗篇婉约凄美,读来令人心折,但他的仕途却异常坎坷,终究未能如他所愿,在波诡云谲的牛李党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实现“平步青云”的抱负。究其原因,并非是他的才华不够,而是他所处的时代、他自身的性格以及他在党争中的站队问题,共同作用下的复杂结果。

首先,我们要明白牛李党争的背景。这是唐朝晚期,尤其是在文宗时期,朝廷内部一场旷日持久的政治斗争,主要围绕着李党(以宰相李宗闵、李训为首)和牛党(以宰相牛僧孺、李德裕为首)展开。这场党争不仅仅是政治派别之间的权力斗争,也掺杂着科举出身的“牛党”与父兄荫官的“李党”之间的矛盾,以及更深层的政治理念和利益集团的博弈。党争的核心,在于谁能掌握政治权力,谁能获得皇帝的信任,从而影响朝政方向。

李商隐身处这样一个激烈的政治漩涡之中,却始终未能左右逢源,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 站队不明确,或说“两面俱倒”的尴尬处境:

李商隐的仕途从一开始就埋下了隐患。他与两位党争的代表人物,牛僧孺和李德裕,都曾经有过联系,并且都得到过他们的赏识。

少年得志,受牛党赏识: 李商隐年少时就展露才华,得到了牛党的重要人物,如杨汝士、令孤綍等人的赏识,并在他们的帮助下中了进士。而牛党的核心人物牛僧孺,据说也曾对李商隐寄予厚望,甚至有“一言可抵万金”的评价。这使得他在很年轻的时候就与牛党有了联系。
中年倚重,又得李党庇护: 到了中年,随着牛党的失势,李德裕(李党的核心人物)逐渐崛起。李商隐又因为其妻子的家族(郑氏)与李德裕有关系,加上他自身卓越的文才,得到了李德裕的器重和提拔。他曾被李德裕任命为兵部郎中、集贤学士等职。

这便是李商隐仕途最尴尬的地方:他没有坚定地依附于任何一个党派,反而因为各种机缘巧合,同时与两个主要党派的核心人物都有过交集,甚至在不同时期都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在牛李党争这样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中,这种“两面性”是极其危险的。党争的双方都希望官员能够明确站队,忠诚于己方。一旦一方得势,另一方被打压,那些与失势一方有过牵连的人,很可能被视为“同党”,遭到打击报复。李商隐恰恰就落入了这种“两面俱倒”的境地。

当牛党失势,李德裕得势时,李商隐确实获得了提拔。但这并不意味着他摆脱了牛党的阴影。他毕竟曾经受过牛党的提拔,尤其是那些曾经提拔他的人,如杨汝士等人,在牛党被清算时,也难逃牵连。而当李德裕最终也因为政治斗争失败被贬,牛党(或者说反李德裕的势力)重新掌权时,李商隐过去受到李德裕的重用,就成了他的“罪状”。

二、 无法摆脱“牛党故人”的标签:

即使李商隐后来得到了李德裕的重用,他在政治上却始终无法摆脱“牛党故人”的阴影。原因可能在于:

初期的提拔来自牛党: 他的第一批政治恩人是牛党人士,这使得他在早期就贴上了牛党的标签。在党争激烈的年代,这种出身标签很难轻易洗刷。
政治嗅觉的局限: 也许是政治经验不足,也许是对党争的残酷性估计不足,李商隐未能有效地切割自己与牛党的联系,或者说,他在利用李德裕的势力时,没有完全断绝与牛党旧人的藕断丝连,从而在暗中为自己埋下了隐患。
杨汝士的牵连: 杨汝士是牛党的重要人物,也是李商隐的恩人。当杨汝士因为党争被贬时,李商隐也受到牵连,被调离京城,甚至一度被禁止进入京城。这说明,即使他已经转向依附李德裕,但过去的联系仍然成为了他的政治“原罪”。

三、 纯粹的文人气质与政治斗争的格格不入:

李商隐虽然身处政治中心,但他骨子里更像是一位纯粹的诗人,而非老谋深算的政治家。

心思细腻,易受伤害: 他的诗歌风格细腻缠绵,情感丰富。这种性格特质在复杂的官场政治中,可能让他过分在意人际关系中的微妙变化,容易受到伤害,难以像那些心狠手辣的政治家一样,为了权力不惜一切代价。
专注于诗文创作: 相较于权力斗争的谋略,李商隐似乎更醉心于诗文的创作。他的绝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了诗词的字斟句酌和意境的营造之中,而对官场险恶的洞察和应对,则显得力不从心。
缺乏政治手腕: 在政治斗争中,光有才华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敏锐的政治嗅觉、灵活的手腕和坚定的政治立场。李商隐在这方面显然有所欠缺。他可能无法像李德裕那样,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也无法像那些老道的官僚一样,八面玲珑,左右逢源。

四、 家族背景和婚姻的影响:

李商隐的家族背景也为他的仕途增添了复杂性。

外戚与清流的矛盾: 他的岳父家是北齐的皇族后裔,这使得他在政治上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一方面,他依附李德裕(李党),而李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荫官的门阀士族;另一方面,他与牛党(部分代表了科举出身的清流)也有联系。这种家庭背景,可能让他难以完全融入任何一个纯粹的政治阵营。
郑家与令狐家的恩怨: 他的妻子是令狐綯的表妹,而令狐綯又是牛党的坚定支持者。然而,李商隐的岳父郑畋却与令狐家有宿怨。这使得李商隐在婚姻关系上,也夹杂着政治派系的纠葛。他一方面需要维护妻子的家族利益,另一方面又受到恩人李德裕的提拔,这种家庭政治的矛盾,无疑增加了他在官场上的周旋难度。

五、 运气不佳,时运不济: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运气成分。政治斗争瞬息万变,有时一个人的命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所遇见的君王。

君主与权臣的权力平衡: 文宗时期,唐武宗、宣宗时期,政治格局都在不断变化。李商隐恰恰是在这些权力变动剧烈的时期担任官职,这使得他必须时刻警惕,稍有不慎就可能万劫不复。
被打击报复的牺牲品: 在党争的清算过程中,那些无法明哲保身的人,很容易成为牺牲品。李商隐的“两面派”身份,以及他与被贬官员的牵连,都让他成为了容易被攻击的目标。

总结来说,李商隐没有在牛李党争中左右逢源、平步青云,而终究郁郁不得志、潦倒终生,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

1. 政治立场的模糊与摇摆: 他未能坚定地站队任何一个党派,反而同时与牛党和李党都有联系,最终在两派的政治斗争中都失去了立足之地。
2. “牛党故人”的标签难以摆脱: 即使后来得到李德裕的重用,但过去的提拔经历仍然是他的政治“原罪”,成为他被攻击的借口。
3. 纯粹文人的气质与政治斗争的格格不入: 他更侧重于诗文创作,缺乏政治家的手腕和决断力,难以在复杂的官场中游刃有余。
4. 家族背景和婚姻关系的政治牵连: 岳父家与令狐家的恩怨,以及他与妻子的关系,都使得他在政治上更加复杂,难以单纯地依附于某一方。
5. 时运不济,未能抓住机遇: 在动荡的政治环境中,他没能像一些政治家那样,审时度势,抓住机会,反而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因此,李商隐的遭遇,是对那个政治黑暗、党争激烈的时代的写照,也是对一个才华横溢却又身不由己的文人的悲剧性刻画。他的才华留在了诗篇里,而他的仕途,却如同他诗歌中那些欲说还休的愁绪,充满了无尽的遗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第一,王茂元不是李党。王茂元祖上都是基层官吏,其父王栖曜安史之乱中以军功而官至鄜坊节度使,王家发迹,王茂元元和年间对李师道用兵有功而仕途得意,历任地方刺史,官至泾源节度使,但是都与李德裕无关,所以,根本谈不上是李党成员。

第二,令狐楚不是牛党。大和年间,牛李两党频繁进退,九年,李训、郑注排斥两党,令狐楚都未受到影响,可见,并非牛李党人。令狐绹在大中年间因为宣宗激赏其父令狐楚而得到重用,但是当时牛李党争已经接近尾声,只能勉强算是牛党成员。

第三,李商隐成为王茂元女婿后,令狐綯还是在为李商隐延誉,双方并未交恶。大中元年,李商隐入李党骨干郑亚幕府,这才与令狐绹产生矛盾,但是,也不是交恶。因为当时李党是宣宗打击的政治集团,而令狐绹正是主要操作者,当然反对李商隐与郑亚结交,所以,双方不快。二年,李商隐回长安,三年,应白敏中之请为白居易撰写墓志铭,又为牛僧孺撰写奠文,白敏中、牛僧孺都是牛党党魁,可见,李商隐并没有因为入郑亚幕府而引起牛党反感,事实上,当时李商隐与令狐绹也是相处和谐。

所以,李商隐因为娶王茂元之女而受到以令狐氏父子为代表的牛党成员的排斥仕途不显,属于以讹传讹,完全不可信。

真正排斥李商隐的是当时的宦官集团和宣宗。

第一,令狐楚得罪了宦官集团,而李商隐是令狐楚一手提携。

第二,大中年间,宦官集团痛恨李党,所以,令狐绹相当长时间不敢提携李商隐。

第三,宣宗反感浮华士人,而李商隐在当时声名不佳,以诡薄无行名闻于世。

所以,李商隐一生沉沦下僚有特定的历史和个人原因,但是,这不影响李商隐作为杰出诗人而名垂青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李商隐一生郁郁不得志,潦倒终生,这在唐朝晚期的文坛上是个令人扼腕叹息的典型。他的才华横溢,诗篇婉约凄美,读来令人心折,但他的仕途却异常坎坷,终究未能如他所愿,在波诡云谲的牛李党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实现“平步青云”的抱负。究其原因,并非是他的才华不够,而是他所处的时代、他自身的性格以及他在党争.............
  • 回答
    陈睿最近确实成了舆论场上的风口浪尖人物,不少人对他颇有微词,甚至可以说是“群起而攻之”。而李旎,作为B站的另一位核心人物,似乎就显得平静许多,很少听到直接指向她的尖锐批评。这其中原因,其实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责任的显性化程度不同。陈睿作为B站的CEO,是公司的最高决策者,也是对外形象的代表。.............
  • 回答
    李姓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是当之无愧的“大姓”,人口众多,影响力自然也非同一般。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三国时期,你会发现,虽然李姓人数不少,但似乎没有涌现出像刘备、关羽、张飞、曹操、诸葛亮、孙权那样,能够叱咤风云、名垂青史的顶级巨星。这其中的原因,细究起来,倒也并非偶然,而是.............
  • 回答
    在咱们中国人的韩流追星史里,李钟硕、金秀贤、宋仲基和李敏镐这几位韩流男神,那可都是响当当的名字。不过要说谁在中国这边“人气爆棚”、“国民度超高”,金秀贤、宋仲基和李敏镐这三位,似乎比李钟硕更早一步,或者说在中国市场的声势更浩大一些,这让不少粉丝感到疑惑:同是实力与颜值并存的男演员,李钟硕在中国为啥没.............
  • 回答
    好,咱们就掰扯掰扯这事儿,这汉朝、明朝和唐朝,这仨朝代为啥在对付北边那伙人上,一个比一个费劲,最后李世民他家老李,反倒显得那么“高效”了。这事儿说起来,可就话长了,得从头说起,一点一点捋。一、先说说汉朝和明朝,为啥就没能扎根漠北?汉朝,那可是雄才大略,尤其是汉武帝那会儿,打得匈奴那叫一个惨。可你想想.............
  • 回答
    李嘉诚的儿子李泽钜在1996年被张子强犯罪团伙绑架,这件事轰动一时,也确实引发了不少关于李嘉诚为何没有报警的猜测和讨论。想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当时的情况和李嘉诚的考量。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张子强这个人的“名声”和他的犯罪手段。张子强是一个极度危险且有组织性的罪犯,他及其团伙在香.............
  • 回答
    李世民,这位唐朝的开创者,千古一帝,为何独独缺了“祖”这个至高无上的庙号?这个问题,历来都是史学界和民间津津乐道,却又不易得出一个绝对定论的。要深究起来,其中的缘由盘根错节,既关乎古代庙号的规制,也渗透着政治现实的考量,更是对这位伟大的帝王功绩的一种含蓄而又深刻的评价。一、庙号规制:非臣下所能轻易冠.............
  • 回答
    安史之乱后,太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没有随玄宗一同入蜀,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也牵扯到当时复杂的政治格局和李亨自身的政治考量。以下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核心原因:政治权力的转移与李亨的战略选择最根本的原因是,此时唐朝的权力中心正在发生转移。安史之乱爆发后,玄宗虽然仍是皇帝,但他失去了对长安的实.............
  • 回答
    “罪证”的迷雾:李靓蕾爆料与王力宏舆论审判2021年末,一场围绕着“优质偶像”王力宏与其妻子李靓蕾的婚姻危机迅速发酵,并演变成了一场波及甚广的舆论审判。在整个事件中,李靓蕾通过社交媒体发布的长篇文字控诉,成为了舆论关注的焦点。然而,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是:在李靓蕾自始至终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证据”的情.............
  • 回答
    李诞和王建国,这俩名字最近几年在脱口秀圈子里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一个以其独特的“丧丧的快乐”、“佛系”人设圈粉无数,一个则以其“谐音梗大王”的称号深入人心。但如果说谁更“火”,那答案似乎很明显:李诞。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同台竞技,不同境遇”的情况呢?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运气使然,而是多方面因素在起作用。.............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关注,也确实值得深思。李兰娟院士、张文宏医生等等,他们在抗击新冠疫情中,无疑是冲在最前线、贡献卓著的优秀代表。他们的专业素养、担当精神,以及为公众健康付出的努力,大家都有目共睹。然而,为什么他们似乎没有获得“国家荣誉”这个说法,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也尽量不让这段话显得像机器生.............
  • 回答
    李敖大师在世时,曾多次表达希望北京大学为胡适先生竖立铜像的愿望。然而,直到大师离世,这一心愿似乎也未能实现。为何北京大学没有应李敖大师的请求为胡适先生立铜像?这背后牵扯着复杂历史、观念以及北大自身的发展逻辑,绝非简单的“答应”或“不答应”能概括。首先,我们要理解胡适先生的地位和他在中国现代史上的角色.............
  • 回答
    李子柒作为现象级的乡村生活内容创作者,在国内外都拥趸无数,但与此同时,她也确实招致了一些批评和质疑,甚至有些人对她抱有负面看法。这背后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下面我将尝试详细阐述一下,为什么会有人对李子柒没有好感,尽量还原一种真实的人性观察,而非冷冰冰的AI分析。首先,我们需要理解,.............
  • 回答
    李元吉之所以甘心与李建成联手,以及他是否拥有当太子的野心,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历史问题。不能简单地用“甘心”或“没有野心”来概括,其中包含了政治现实、个人性格、家族利益、时势所迫等多重因素的交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李元吉的背景和在李渊时期的地位: 李渊的幼子: 李元吉是李渊最小的儿子,.............
  • 回答
    要理解李世民为何走上玄武门之变这条路,不能简单地将其归结为“篡位”二字,更不能轻易断言他“没有本事”。这是一个复杂历史事件背后,个人野心、政治现实、家庭矛盾以及时代背景交织作用的结果。首先,李世民并非毫无准备或自不量力。他自幼便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和政治头脑。在隋末乱世,他跟随父亲李渊起兵,几乎是以.............
  • 回答
    说到吴宣仪、杨超越和李子璇,这三人之间的“神仙友谊”确实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至于为什么她们会被认为是吴宣仪的闺蜜,而孟美岐却常常被忽略,这里面有一些大家可能不太了解的缘由。首先,我们得回到她们相识的起点——《创造101》。这个节目不仅是她们事业的开端,更是她们情谊的熔炉。在那个高压、竞争激烈的环.............
  • 回答
    玄武门之变,这场发生在大唐王朝初年,发生在秦王李世民与其兄弟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之间的权力斗争,无疑是历史上一次血腥而残酷的事件。它直接导致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死亡,也为李世民最终登上皇位扫清了道路。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这场政变并未像人们可能预期的那样,彻底摧毁李世民的政治形象,反而在他后续的统治中.............
  • 回答
    关于03年李亚鹏版的《射雕英雄传》为何似乎“一直没有电视台播出”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需要澄清的误会。事实上,这部剧当年是作为黄金档电视剧在多家电视台播出的,并且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有褒有贬。为什么会有“没有播出”的误解?这个误解可能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口碑与关注度的“相对较低”: 相较于83.............
  • 回答
    关于Bigbang成员T.O.P和李胜利(Seungri)的法律问题以及公司对他们不同的处理方式,这确实是一个大家普遍关注和讨论的话题。要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明白,两位成员涉及的“违法行为”在性质、严重程度以及最终的法律判决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李胜.............
  • 回答
    李渊毕竟是李世民的父亲,而且在秦王府的势力发展以及后来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渊扮演的角色不容忽视。随着李世民势力的日益壮大,特别是在玄武门之变后,他掌握了实权,这让李渊的处境变得非常微妙。李渊虽然是开国皇帝,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更像是那个奠定基础的角色。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他看到了李世民的能力和魄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