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14年在清华演讲时说了这样一个有趣的事例:
很久以前我在印第安纳大学遇到一位锡克裔教授(大概就是穆斯林与一些印度血统的混合),他是个非常友善理智的人。
他对我说:“我感觉非常非常抑郁。”
我就问他:“为什么呢?”
他回答说:“因为我儿子。”
我又问他:“怎么了?”
他说:“你知道我儿子在干嘛吗?他事业发达,在蒙特利尔有自己的生意,积蓄了一大笔钱。但你知道他现在干嘛去了吗?他成了旁遮普邦的锡克独立运动的一个非常暴力的支持者。他花钱往那送枪支。他反正不担心吃穿,成天趴电脑前头没完没了地搞洗脑运动,还给所有对独立运动感兴趣的人打电话。”
我接着问他:“我还是不太理解,你抑郁什么呢?”
他回答说:“我儿子对我说,他希望在旁遮普邦的每一名锡克裔年轻人,都要做好为与印度抗争而牺牲的准备,等等。我对他说,你怎么还没让你自己的孩子去旁遮普邦?但我儿子就莫名惊诧,并说,爸你什么意思啊!我把孩子带来加拿大就是让他们免遭不测,不用在锡克独立运动中凋零。”
这位教授很不理解,儿子怎么能期望其他人都去捐躯,自己的孩子却要藏起来,他觉得这是不道德的,不应该这样做。
他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你在加拿大享福,有个好职业、孩子有好学校上,有个好妻子,衣食无忧。但是你向旁遮普邦送去武器,不顾人们可能会因此丧命。你从未向印度政府纳税,你也不会在印度入狱,印度政府也不会来加拿大处决你。除了当个网络英雄,你其实没有为‘我们的国家’做过任何事。作为一名加拿大公民,你履行各种义务。你却对锡克没什么义务,你眼睁睁看着锡克年轻人去送死,自己却在蒙特利尔过好日子。”他认为儿子的这种行为是非常可耻的。
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一个人怎样可以一方面是一个地方的公民,却同时是另一个地方的民族主义者。随着移民数量的增加,这个问题将越来越多地出现。[1]
這就好像
在台灣講台灣價值
跑去大陸就開始拐吃騙幹一家親
大家要看開一點
能移出去7亿人就是最大的爱国,就是救中国。
3亿去美国,3亿去欧洲,1亿分散到澳新加。
美国一共才3.2亿,英法德加起来还不到3亿人。
只要过十年,整个西方的科学家,教育人员,工程师以及政府的事务官和军人,就都是华人了。
“Offshore Patriot”
时代新潮流。
对于这类身段灵活,又掌控着大量资源,权力与发声渠道的精英而言,国籍反倒不那么重要。
但稳固既有的权力与收税来源则是重中之重。
所以,
“你们”要爱国。
只有把这些给稳固(或者说忽悠)住,才能心安理得地既享受面子,又享受里子,才能让后辈们稳稳当当地一边开法拉利炸街,一边高喊 城南面包。(酸鸡警告!)
————————
一码归一码,海外华侨爱国是很常见且值得赞扬的事情,不应受到无端指责。20世纪初的诸多海外华侨都为祖国的抗战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值得我们尊敬与永远铭记。
但如今这些四处兜售旗帜,四处搞表演秀的人,他们本身就是最大的食利者(而他们出身的地方,也是这个世界舞台上最大,最具权势的玩家之一),所掌握的资源,以及权力,是一般人远远无法企及的。在这个不同阶级日趋割裂的时代,为其摇旗呐喊的话,未免显得有些黑色幽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