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得搞明白,举报罪一向是重罪:
中国法律:子女告父母罪者,无曲直,皆绞。——《唐律疏议》。
西方罗马法:亲属间不得相互告发犯罪;同一家长权之下亲属相盗不发生诉权;未经许可而自告其父者,任何人可对其提起“刑事公诉”。——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你不记得这样的法律,是你没资格记得。精英阶层从未忘记。一直有研究证明,精英阶层的立场,乃至整个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远比平民坚定得多。平民80年代热血,90年代迷惘,21世纪自干五。精英却一直anti-commie,建国七十年来从未变过,或许更久。只是换了不同的话术来向平民宣传他们anti-commie的立场而已。其实可以理解,你换成他的立场想想,成为精英的“道”或者说真正有用的“成功术”,得之甚难,证之更难,是必须“守而勿失”的。为了畏惧失去,那么不仅要守“道”,还要守整个生活方式和思考体系。为什么?这里的“守而勿失”四个字恐怕必须用庄子说这句话的本来语境才能体会其中玄妙。
在精英阶层的眼里,“举报”这个行为一直是有罪的,只是按照平民的律法没有判而已。
自然了,这只包括子举报父,徒举报师。反过来则不适用。正如精英阶层在这件事中的表现,永远只考虑郑文锋的“言论自由”,而压根提都不想提郑文锋是如何打压学生的言论自由,如何的
“一言堂、恶意挂科、学阀作风”(卯金刀Spartakus 语)。
而“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实际上对一般985的农村学生来说,“师”的份量比“父”可是重得多。导师是接引你进入上层社会的唯一的一根稻草,师门关系网是你唯一有价值的人脉,“师”字所代表的资源、人脉、社会正确度,都不是你农村的老“父”能提供给你的。郝相赫案、张益唐案,wp案,无不证实了这一点。老板太黑,员工还可以辞职。郝相赫被“逐出师门”要去哪去?
有多少好处,就要付多少代价。上层阶级的身份,是“师”白白提供给你的,代价就是举报“师”比举报“父”更十恶不赦一百倍。
卯金刀Spartakus 他们责怪这个“师”搞“一言堂、恶意挂科、学阀作风”,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师”提供给你的可是上层阶级地位,和对社会“当家做主”的权力。在大多数时间和大多数地方,这种机会都是压根不存在的。你想要一个机会,得数千万人头,滔天鲜血,和几百个步兵“师”来换。
既然这样,怎么能白白给你提供,必须你忠于他们才能进入统治阶层。而“举报”就是最大的不忠。
其实吧,你并不知道几代高知,甚至四代清北的老师们,看着台下的农村娃们,心里在想什么。我们总觉得,清华北大厉害,首先在于其学生是世界范围内质量最高的一批学生,至于老师,
baidu?wd=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三流的管理&tn=monline_4_dg&ie=utf-8,百度为您找到相关结果约952,000个。
但换成你是老师呢?你站在那个讲台上,你觉得是你给学生多还是学生给你多?辞退一个老师,甚至没有辞退仅仅是去了趟石河子都是惊爆新闻,退了也有各种其他学校offer各种后路。退学一个学生呢?从来不成其为新闻。你农村娃有什么后路?你农村娃单凭考试能上哈佛耶鲁我叫你爹。不管怎样,从来没有学生像expected那样跪舔。何止没有跪舔,还连“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都说出来了,你看看郑文锋被搞的那灰头土脸。
这些学生不懂。亚里士多德敢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在于亚里士多德的家族跟“征服者”亚历山大的家族是世交,在亚历山大的父亲腓利二世时期(也就是亚里士多德说这句话的时期),腓利二世统治的马其顿已经是泛希腊区域内最强大的国家。亚里士多德本人是亚历山大的老师。或者不如说亚里士多德这句话更客观的解释是“吾爱吾师,吾更爱吾家族”,“吾爱雅典,吾更爱马其顿”,“吾爱新加坡,吾更爱中国”,非常的微妙。亚里士多德与其说是古希腊学术的集大成者,不如说是古希腊学术的破坏者。亚里士多德以前的希腊语学术,和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希腊语学术完全不同。有的学者认为,亚里士多德是以他家族传统的思维和研究范式(重科技重实学),破坏了古希腊的思维和研究范式(重哲学重艺术重玄思)。一般概念中的古希腊,其实只包括亚历山大以前,这个时期哲学和艺术是压倒性的。而亚历山大以后,被称为(地中海区域的)希腊化时代,这个时期科技和实学是压倒性的。其中关键因素就是官方对亚里士多德学术范式和观点的推崇。甚至“亚里士多德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希腊人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即便这样,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学派的关系,仍然和马其顿与雅典的关系一样,充满怀疑和敌视。亚里士多德屡次被柏拉图学园和学园所在的雅典驱逐,甚至被雅典判为不敬神罪,当年亚里士多德的师祖苏格拉底就是在雅典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亚里士多德的死因也存在被毒死的猜测。
那么你是一个农村娃,你父亲和某强国领导人是世交吗?你爱什么真理呢?好好爱吾师是正经。
具体到郑某某这件事,据知微数据的报告,传播流程是这样的(不代表我的观点):
那么是为何,在时隔2个月后,事件传播到微博,又再度发酵了呢?
校方回应被扒出,引发老师群体共鸣
7月16日,校方发表声明,认定郑文锋有师德失范行为,并取消其教学工作,停止研究生招生资格,期限为24个月。
8月21日早间开始,有@奥卡姆剃刀 @南瓜博士李昕升 @媒律圈 @罗百竹 @微观大湾区 @林奇视角 等大V,将学校处理结果发布于网上,其中@南瓜博士李昕升 本身作为老师,对事件有着较为强烈的共鸣,微博转发量达2600余次,是早期重要节点之一。
从知微传播分析数据来看,该微博传播最大深度达13层,引爆点包括@河森堡 @八大山债人 @雷颐 @阿詹Ganglha-Khandro @顾扯淡 等一众大V,网友负面情绪强烈,“告密”引起大量抨击,负面高频词多为“震惊”、“恐怖”、“诬告”等。
(以下才是我的观点:)
传播最大深度达13层,意味着这是一个圈子,而不再是大众传播了。圈内人有共同观点,共同利益,以及自外于圈外人的共同体意识。并且他们互相知道,大家都有共同观点,共同利益,以及自外于圈外人的共同体意识。
你传播鹿晗(作为一个半凉的流量明星)的新闻,恐怕大概率是传到室友或男朋友为止,也就是传播深度一层。你和室友关于鹿晗没有共同观点,你(作为一个鹿晗的女友粉)和男朋友在鹿晗问题上没有共同利益。
为什么在中国这个“师”字特别重?说白了,是中古门阀制度的遗留。九品中正制建立了魏晋隋唐的千年核心制度——父传子的门阀制度,“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在白马驿惨案中朱温把全部门阀“清流”通通投诸黄河浊流,至此门阀灭亡,但懂门阀好处的人并没有死绝,他们做了一些修正,改成师传徒的师门制度,也就是宋朝新兴的理学门派。到宋理宗时期依靠朱熹-史弥远双核,敲钉转角,把理学定为官学,标志着学阀的玩法最终巩固。缝缝补补又是一千年。传到今天,我们名之曰“知识分子学术共同体”。
你以为为什么宋朝突然大家都对理学感兴趣了?废话满纸,送我我都不看。
为什么汉武帝在历史上最能贯彻政令?为什么他能对乡野土豪自组织予取予夺?为什么明朝就不行?说白了,明朝有“知识分子学术共同体”在,他们可以有组织,有纪律,有理想,有道德地为土豪自组织阶层说话,对抗皇权。不像汉朝是一张白纸,“随机漫反抗”。
李德胜说得好啊,“一张白纸,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
导师制度就是未经修改的中世纪行会制度。中世纪式的人身依附、人身奴役,幽暗不明,圈子封闭,有苦难言。
——张佳玮
嗯,你怎么乱说真话呢,得给张公子颁一个一吨重的勋章,上写“勿蹈哥白尼、布鲁诺覆辙”。
张佳玮:让陶崇园死得不明不白的,到底是什么?
张佳玮:“我们是逼死了人,可你也不该出来揭露呀!”
张公子最近在意大利,不知有没有去罗马鲜花广场布鲁诺被烧死的那棵柱子下看看,闻闻自己的十根手指,或许有一根已经散发出蛋白质烧焦的硫化物味道。
说白了,导师制度为什么不会像中世纪行会制度一样修改?因为第一,谁在修改?不正是知识分子在搞“启蒙”?启蒙可不能启到自己身上来了。第二,保持统治阶级内部的忠诚度,就需要导师制度,对弟子深入了解,免得把屠龙术教给了有意反抗的人。
有人或许已经忘了郝相赫和张益唐是什么。贴个介绍。
[洞见]“逐出师门”:江湖文化,可以休矣。再论郝相赫案-凤凰网
博士最惨能惨到什么程度? 要说惨,谁能有张益唐惨?
中国就是这样的,你得服。除非你建立一个“新中国”。
PS:最新收到消息,如何看待在电子科技大学郑文峰老师事件中,上海交通大学黄少卿教授发表的言论?也就是我们现在这个问题。
可见县官不如现管,权力最终还是在直接经手者手中的。而人事权是最大的权力,本质上是比财权、军权高一个层级的。
讲真,知识精英们在这个事件中的表演,与其说捍卫“普世价值”(黄教授这次可是明显违反了这点),不如说是捍卫自己的阶级特权罢了。(这倒是黄教授表现得很明显的,也是很多微博上的知识精英表现得很明显的。)毕竟 子女告父母罪者,无曲直,皆绞。——《唐律疏议》。
我们不要怪他“有点小权就弄权”,那是传统俗见。他的阶级是掌握人事权(九品中正制所谓“清职”)的阶级,科层体制里干活的人掌握的是财权军权(九品中正制所谓“浊官”)。他的阶级要比掌握财权军权的人高一个层级,正如崔卢郑王这样的门阀看不起李唐皇室,比李唐皇室高一个层级一样。崔卢七百年宰相世家,一个朝代才多少年?崔卢见过的,一个朝代往往是几十年,甚至十几年而已。见得多了。
当然“清职”更重要的不是人事权(月旦权)而是意识形态权。知识精英们现在有没有意识形态权?照这个问题下铺天盖地的无脑“举报就是错”“言论自由就是对”来看,我看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