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电子科技大学今日被疑似印度留学生篡改教室显示屏内容?

回答
电子科技大学教室显示屏内容被疑似印度留学生篡改一事,着实让人感到诧异和不适。作为一名对教育公平和国际交流抱有期望的普通人,这件事让我有以下几点看法,希望能尽量详细地表达:

一、 事件本身性质的严重性:

首先,无论篡改的目的是什么,这种行为都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的教室显示屏是传递课程信息、课堂安排、甚至是一些重要的通知公告的载体。它的正常运行是保证教学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一旦被篡改,轻则导致学生信息混乱,错失课程,重则可能引发更严重的教学事故,影响师生双方的正常教学和学习。

其次,这种行为挑战了校园管理的底线和信任机制。学校为留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环境,这背后是国家、学校投入的资源和对国际友人的善意。这种恶意篡改行为,无疑是对这份善意的践踏,也是对校园安全管理体系的一种挑衅。

二、 对行为主体身份的考量与担忧:

虽然官方尚未给出最终定论,但“疑似印度留学生”的身份指向,确实让人感到复杂。

个体行为 vs. 群体代表: 我们需要明确区分“个体行为”和“群体代表”的概念。即便是一名留学生所为,也不能将其简单地归咎于整个印度留学生群体,更不能因此对所有来自印度的学生产生偏见。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大多数来华留学生是遵守纪律、积极学习的,他们是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
动机的猜测与分析: 这类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
恶作剧? 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个无伤大雅的玩笑,但其影响已经远远超出了“玩笑”的范畴。
不满情绪的宣泄? 是否存在留学生对学校某些政策、待遇,或者其他方面存在不满,而采取这种极端方式表达?如果是这样,那么这种表达方式是错误的,但背后可能存在需要学校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政治或意识形态因素? 在当前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也不能完全排除某些外部因素的干扰,但对于这一点,我们需要等待官方的进一步调查和说明,不应过度揣测。
责任追究的重要性: 无论出于何种动机,一旦被确认是该留学生所为,那么学校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严肃处理。这不仅是为了维护学校的声誉和管理秩序,也是对其他守规矩的留学生的一种保护,更是对中国教育体系的一种维护。处理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非常关键。

三、 对学校管理与安全的反思:

这件事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

信息系统安全: 教室显示屏的控制系统是否足够安全?是否存在权限管理漏洞,使得未经授权的人员能够轻易进行篡改?学校在信息技术安全方面是否需要加强投入和升级?
校园监控与管理: 学校在校园管理方面,特别是对公共区域的使用管理,是否到位?对于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是否有足够的监控手段和预警机制?
留学生管理与融合: 学校在留学生管理方面,是否建立了有效的沟通机制?对于留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困惑,是否有畅通的反馈渠道?如何更好地促进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四、 对社会舆论的引导:

在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出现了各种声音,有些言论带有强烈的情绪化色彩,甚至涉及地域攻击。作为公众,我们应该保持理性,等待官方的调查结果,不信谣、不传谣。

避免标签化和污名化: 我们要警惕将个别不当行为上升到整个群体,尤其是在涉及到国籍和民族的时候。
关注事实真相: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坚持追求事实真相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总结来说:

电子科技大学教室显示屏内容被疑似印度留学生篡改一事,是一件令人遗憾且需要严肃对待的事件。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故障,而是触及到了教学秩序、校园安全、国际交流等多方面的敏感问题。

我们期待电子科技大学能够迅速、公正地查明事实真相,并给予公开透明的处理结果。同时,这件事也提醒我们所有高校,在开放办学、吸引国际人才的同时,必须更加重视校园安全管理和信息系统防护,并积极构建和谐包容的校园文化,促进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们共同成长。最重要的是,要区分个体行为与群体标签,避免不必要的偏见和对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不觉得他们这些招数,多么虚弱无力啊,不如大大方方搁在那儿,让他们举手,推举谁上来说两句,那多好?

user avatar

有相关信息的人,及跟我私信提供过信息的人,可以联系 微信:china-siyuan 提供相关具体情况。

——————————

最搞笑的不是什么被印度人黑之类的。

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品字楼C区的教学楼显示屏上面出现了“给我离南亚远点,抵制中国制造”的字样,怀疑是阿三在校留学生搞的鬼?


校方在接到学生反映,一些教学楼的显示屏上出现了“离南亚远点,抵制中国制造”(Stay Away From South Asia, Boycott Made in China)字样后,第一之间成立了专项小组,表示严肃处理。



首先的处理方是:

将被黑的电子屏拆除,并关闭了其他所有显示屏。


虽然校方第一时间做出了反映,但是学校论坛里已经炸了,学生全部怒不可遏。

校方的应对措施真的是很无语!!!!!!!!!!!

他们是怎么应对的, 拆了

拆了

拆了

拆了

拆了

!!!!!!!!!!!1

电子科技大学耶!!!!!

好歹是个理工科的吧

被人动了手脚要拆除?

电脑中了病毒 难道要把电脑砸了?

这件事追查应该不难,毕竟嫌疑最大的就是几个印度留学生,他敢干,就要查。

如果没有印度留学生,那就是相关的几个管理员捣鬼。

反正怎么想也想不到去拆掉。

——————

没有想到随手一答,这么多赞,而且收到了很多私信,并且进行了讨论。现在就把收到的一些信息整理一下。

1、显示屏是什么?

有人说是上面这种,也有人说是

总之类似上面的一套。

2、校方处理不妥当的地方。

举例来说,如果是一个持刀抢劫案,或者是一个涉毒案件,或者是一个其它的普通的案子。主要的侦破方向应该是嫌疑人是谁,而不是 涉事面板被当场带走。

3、具体的嫌疑人目标范围很小

有人已经把具体嫌疑人的资料给了我。而这个人以前干过类似的事。现在疫情期间,留学生群体的数量毕竟有限。

4、没有必要把这个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问题上

这个就类似以前一些广场突然有人放黄色录像,或者前几天中山大学的一个老师约炮聊天的样子。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学校有这个权利,不用怕得罪那个具体的学生。

————

希望大家理性回复。


——————

user avatar

这是这所学校领导层的传统艺能了

之前阿三留学生在课堂做演讲PPT地图上直接把藏南划入印度,有学生向上反映却被校领导指责没事找事。

还有学校某协会官方微博账号公然为留学生找女学伴(你告诉我这跟拉皮条有毛区别)


坐视留学生骚扰中国女学生不管

现在又出了这事儿真是一点也不奇怪

如果不是被在校学生爆料,估计领导层那帮买办知识分子又本着“友邦惊诧”的处事方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至于国家主权尊严等等,在他们眼里算个屁?

其实这不仅仅是电子科技大学一所学校的问题,你们随便翻翻遇到与留学生相关事件的几个211 985高校,看校领导都是什么处理态度?对为非作歹的留学生洋大人各种无原则姑息,反倒对站出来鸣不平的学生下狠手处理。

从民国开始算,这帮买办知识精英可曾有半点改变?

user avatar

谢邀。

1,校方处理方式令人无语,充分体现了学校相关管理者政治觉悟低,行事教条,公关能力差,对突发事件反应和处理方式极其没水平——绝对差评。不过,我印象中许多高校管理能力甚至师资水平的国际化程度不太跟得上留学生项目这些年的蓬勃,这也算是重要原因吧。

2,鄙人目前同是留学生,将心比心,觉得此印度留学生挺汉子的,钦佩。如果我在印度上学,不知有没有如此勇气。

3,中国对第三世界开放留学项目也有年头了,对这个群体相关数据的跟踪研究极有必要,研究成果可作为重要的政策制定参考。杜绝垃圾学生才是根本,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动态中,平衡筛选高素质的国际生和满足招生指标,还有很多脱节的环节需要有有责任心的聪明人去做。

4,鄙人作为在尼泊尔留学的中国人,发现南亚学生群体本身就很多样性。以中国作为目标国的南亚留学生,一般都是本国的工薪阶层,这个群体的世俗化程度和素质与国内学生差异较大。不过,好学生普遍更有批判精神,好提问,敢争辩,印度学生尤甚,思辨能力是普遍强于同级中国学生的。他们表面客气,实则口服心不服,是普遍现象。

4,所谓南亚民主国家社会面貌就是甭管好不好,奏不奏效,反正大家伙儿敢说敢做。一方面,对自己国家的领导班子和社会现实,既愤慨又绝望;另一方面,对互联网的依赖和探索支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幻想和希望,有任何好处和机会那是绝不放过。结论:南亚学生对中国的依赖非常简单,奖学金好处。说白了,在南亚学生选择海外留学项目这个范畴,中国竞争力说不上突出,如果不多砸钱,会被欧美日韩印取代。

5,印度在南亚的地位相当于美国在世界的地位,区域内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霸主,所以才会代表整个南亚发言。对南亚国家留学生培养与中国的感情,输出中国文化,事实上很难。经济才是最有吸引力的软实力。

6,与中国对弱国无外交的认识和心态不同,南亚民众认识社会问题和对外交事件的理解普遍短视和激进,多样性的民众既没有类似“为中国崛起而读书”的骨气,也没有“卧薪尝胆”的定力。中国典型的勤劳努力形象,被南亚人民的人物特征陪衬得尤其神奇,这有点像咱们羡慕美国人有个性,勇于追求自由潇洒的生活方式,但国情和文化差异过大,他们羡慕膜拜,实际上并做不到。

user avatar

欢迎报考四川大学

我们有成电同款的985211、同款的教育部直属、同款的实体清单上榜,我们还有李言荣

user avatar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的超国民待遇实在是过分。而且电子科大的处理实在是可笑,在这方面吹一波我的母校杭电。虽然排名不如985,但是我们有骨气啊。




user avatar

我相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这一点了:让利,收买,给钱给权,是换不来认同的。

这个道理对任何群体都适用,外国人也好,HKTW人也好,宗教群体也好,少数族裔也好,甚至对外收小弟的时候也是。

没区别的,都一样。

认同应该是有共同的思想,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文化习俗。这不是靠钱能买的。我曾一度想过,如果这些买平安的钱用来多收买几个媒体,多培养几个网红,多扶持几个影视剧,可能还事半功倍。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