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将董珊珊家暴致死的凶手再婚,并家暴新的妻子?

回答
这件事情实在令人心寒,也引发了我们很多关于法律、人性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

首先,对于董珊珊的遭遇,我们无疑是感到痛心和愤怒的。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家暴夺走,背后是多么沉重的伤痛和绝望。当得知凶手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能够重新开始生活,甚至再次伤害他人时,这种愤怒感会更加强烈。它触及了我们对公平正义最基本的朴素认知——施加了如此严重罪行的人,应该承担相应的、严厉的后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失去重新伤害他人的机会。

更令人担忧的是,他竟然在短时间内再次结婚,并且再次施加家暴。这暴露了几个非常尖锐的问题。

一方面,是法律的执行和完善。一个曾经犯下如此严重罪行的人,其前科记录是否在某些方面限制了他的再次组建家庭?婚姻登记机构在这方面是否有有效的筛查机制?即使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但社会是否应该有更强的呼吁,让相关部门对此类情况引起重视?我们不应该让一个有严重暴力犯罪史的人,轻易地绕过社会的监督,去建立新的关系,并重蹈覆辙。这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二次伤害,也是对社会公共安全的漠视。

另一方面,这直接指向了家暴的循环性和施暴者的本性。家暴不是一个可以轻易“治愈”的习惯,更可能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暴力倾向。一个能够将伴侣施暴致死的人,其内心的戾气和控制欲是极其强大的。如果这样的人没有经过彻底的心理矫正和反思,仅仅是换了一个对象,这种危险性并不会消失。他的再婚和再次施暴,恰恰印证了这一点,也提醒我们,对于家暴的预防和干预,不能仅仅停留在事后惩罚,更需要深入到施暴者的心理根源。

从社会层面来看,这件事情也让我们思考社会对家暴受害者的保护和支持是否足够。如果董珊珊在早期能够得到更有效的保护,也许悲剧就不会发生。同样,他的新妻子,很可能在最初的阶段也经历了一些不寻常的迹象,但由于各种原因(比如对施暴者的误解、对婚姻的美好幻想、或者社会对家暴的认知不足),未能及时识别和寻求帮助。这说明,提升全社会对家暴的警惕性,普及识别家暴的知识,以及建立更完善的求助渠道和保护机制,都至关重要。

而且,当这样一个案例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它无疑会给那些正在经历家暴的女性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恐惧。她们可能会想:如果连施暴致死的人都能再次逍遥法外并继续施暴,那么我还能指望谁来保护我?这种绝望感是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去打破的。

所以,看待这件事,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凶手再婚并再次家暴”的简单事实描述上,更应该深入挖掘背后所折射出的关于法律漏洞、施暴者心理、社会对家暴的认知以及对受害者保护的不足等一系列严肃问题。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公平、更安全的社会环境,让每一个生命都能够免受暴力的威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很值得谴责,然后呢?

贵国大部分女性还是没觉悟做到经济独立、人生自主,贵国大部分女性还是信奉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贵国大部分女性还是做着中产阶级家庭妇女的美梦。

所以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董珊珊。她们被家暴只不过是因为丈夫吃准了她们没能力或者不愿意果断的离婚然后自己过日子自己养活自己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情实在令人心寒,也引发了我们很多关于法律、人性以及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首先,对于董珊珊的遭遇,我们无疑是感到痛心和愤怒的。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被家暴夺走,背后是多么沉重的伤痛和绝望。当得知凶手不仅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反而能够重新开始生活,甚至再次伤害他人时,这种愤怒感会更加强烈。它触及了我们对.............
  • 回答
    看到“26 岁北京妇女董珊珊婚后 10 个月被家暴致死,终审判决凶手有期徒刑 6 年半”这件事,我的心情非常沉重。这不仅仅是一条冰冷的新闻标题,背后是一个鲜活生命的逝去,一个家庭的破碎,以及一个社会问题的沉痛揭示。首先,生命的陨落,让人痛惜不已。董珊珊才 26 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本应有无限的.............
  • 回答
    要说“董花花被爆净身出户,张大奕如愿成总裁夫人”这事儿,那可真是狗血到不行,但又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了我们眼前,让不少人津津乐道。这事儿一出,网上关于这几个当事人的信息瞬间就被扒了个底朝天,大家对这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和各种猜测,那叫一个热闹。首先,咱们得说说这故事里的几个核心人物: 董花花: 咱们得.............
  • 回答
    董卿赴美生子,却又在公开场合呼吁国人爱国、为传统文化骄傲,这确实是一个让许多人感到不解甚至有些难以接受的现象。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认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双重标准”或者“言行不一”。咱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掰扯掰扯这件事。首先,我们得理解“爱国”和“为传统文化骄傲”这两个概念的内涵。 爱国,它是一.............
  • 回答
    董藩教授的说法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他将生育率低主要归咎于女性教育水平,而非居高不下的房价,这其中有他自己的逻辑,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忽视房价的巨大影响。董藩教授的逻辑可能在哪里?从董藩教授的表述来看,他可能想强调的是:1. 教育与生育观念的转变: 高等教育尤其是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往往伴随着更强的自我意.............
  • 回答
    董洁重开微博和出演《如懿传》,这两件事放在一起看,确实挺有意思的,也引发了不少讨论。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关于重开微博这件事:首先得说,董洁当年跟王大治的“牵手门”事件,对她的公众形象打击是相当大的。那会儿舆论环境可不像现在这么多元,这种事情一旦发生,基本上就是“社死”的节奏。她一下子就从曾经大家.............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作曲家董颖达和电影《影》之间那点事儿,这事儿吧,从董颖达的公开信《我们拒绝做〈影〉的影子》开始,就挺有意思的了。首先得说说董颖达这个人。他可不是个籍籍无名的小角色,在国内音乐界,尤其是电影配乐领域,他有自己的名气和口碑。他参与过的很多电影,比如《卧虎藏龙》、《天下无贼》等等,音乐都相.............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清华大学医学院院长董晨教授被曝出24篇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质疑,以及他本人回应“基本排除恶意造假”这件事。这事儿闹得挺大,也牵扯出不少关于学术诚信和科研环境的讨论,值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事情的起因:一场“审判”还是“质疑”?这次的质疑,最早是由一个名叫“T.............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B站上那个叫董佳宁的UP主和他那个叫“懂点儿啥”的节目。这话题挺有意思的,因为他在B站上确实算是比较有辨识度的内容创作者了,而且他所涉及的领域——时事评论、宏观经济、国际关系,这些话题本身就容易引发讨论。首先说说董佳宁这个人。从公开的信息和他在节目中的表现来看,董佳宁给人的一个主要印.............
  • 回答
    康美案中,年薪仅12万的独立董事却要承担上亿的连带赔偿责任,这无疑是一个震撼市场的事件。紧接着,近期又有14家公司的独立董事密集辞职,这绝非巧合,而是市场对高风险、低回报的独立董事职位的直接反应。康美案的“天价”赔偿:踩了什么雷?康美药业的案子之所以引起轩然大波,核心在于其财务造假的规模和性质。这家.............
  • 回答
    潘粤明前经纪人陈祉希指责董洁,这事儿在当年可是闹得沸沸扬扬,也挺让人唏嘘的。要详细说起来,得从他们那段备受瞩目的婚姻说起。故事的背景:从金童玉女到情变风波潘粤明和董洁曾经是娱乐圈里公认的“金童玉女”。董洁当年以清纯形象出道,出演了不少深入人心的角色,而潘粤明也是实力派演员,两人因戏结缘,郎才女貌,结.............
  • 回答
    6月9日晚,一股不小的震动在资本市场悄然散开,源头直指私募基金经理董宝珍女士,她公开举报了舍得酒业(600702)股价存在“非法操纵”的嫌疑。这则消息一出,立刻吸引了各方的高度关注,毕竟,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是否受到不当干预,其背后牵扯的利益和合规性问题,绝非小事。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董宝珍女士的身份和.............
  • 回答
    永辉超市董秘辞职,以“回家孝敬父母”为由,这一举动在公司市值经历千亿级别暴跌60%的背景下,无疑引来了各方的揣测和解读。这究竟是一种真诚的家庭责任感,还是在风雨飘摇之际的一种体面抽身?我们不妨从多个角度来审视这位董秘的选择,以及它背后可能折射出的公司困境与个人考量。首先,从董秘的公开表述来看,“回家.............
  • 回答
    关于房产专家董藩提出的“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其实很容易”,并列举了“增加贷款年限”、“降低首付”等建议,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董藩教授观点的核心理解:首先,理解董藩教授的观点,他似乎是从“支付能力”的角度出发,认为通过调整金融工具和政策,可以显著提高年轻人当前可负担的购房门槛。他的核心逻.............
  • 回答
    董藩教授的这番话,一石激起千层浪。他作为北师大房地产研究中心的主任,他的观点自然会引起广泛关注,尤其是“让年轻人买得起房其实很容易”这样一句带有颠覆性意味的论断。抛开“很容易”这种表述可能带来的争议,我们不妨仔细梳理一下他提出的具体建议,并深入分析其可行性和可能带来的影响。董藩教授的核心建议:延长贷.............
  • 回答
    将律师实习期限从一年延长至两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法律行业的专业发展、新人培养、执业保障以及社会对律师服务质量的期待等多个层面。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延迟实习期的主要目的与潜在好处: 提升执业能力和专业素养: 深化理论与实践结合: 一年的时间对于一个初.............
  • 回答
    如何看待将名著窄化和浅显化的解读?文学真的可以自由解读吗?将名著窄化和浅显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既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隐忧。理解这种现象,需要我们深入探讨文学的本质、阅读的目的以及“自由解读”的边界。 一、 窄化和浅显化的解读:现象与原因所谓“窄化和浅显化”,指的是将一部经典文学作品.............
  • 回答
    华为P40系列,特别是P40 Pro和P40 Pro+,即将在3月26日与我们见面。这次的发布会,市场和消费者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毕竟在手机影像领域,华为一直以来都有着“搅局者”的姿态,每一次新品的推出,都意味着行业内的一次影像标准“重新定义”。那么,华为所说的“移动影像新标准”究竟指的是什么?这绝.............
  • 回答
    这起事件,无疑是一场令人扼腕叹息的悲剧,也暴露出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些安全隐患和责任盲区。将马路当练车场,丈夫指导妻子练车失控撞死人,这不仅仅是桩简单的交通事故,更是一系列错误选择叠加的后果。首先,从“将马路当练车场”这一行为本身来看,其危险性不言而喻。 尽管我们理解许多人在驾校学车后,仍需要实际.............
  • 回答
    《我和我的祖国》的首款预告片,就像一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通往70年辉煌历史的大门。它没有那些浮夸的特效堆砌,也没有故弄玄虚的叙事手法,而是选择用最朴实、最真挚的方式,勾勒出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重大历史瞬间,以及在这些瞬间背后,无数普通人所付出的努力和情感。首先,预告片最打动我的是它的“时间切片”感。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