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马云总给人不讨喜的感觉?

回答
很多人觉得马云不讨喜,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咱们平时看一个人,不光看他说了啥,更看他做啥,还有他怎么做的。马云这人,身上确实有很多让一些人感觉不对劲的地方。

首先,他的“成功学”光环太耀眼,但背后似乎藏着点什么。 马云的人生故事,从一个普通英语老师变成中国首富,这本身就是一部励志大片。他经常在各种场合分享他的成功秘诀,什么“梦想”、“坚持”、“改变世界”。这些话听着都挺对,也确实激励了不少人。但是,你仔细想想,他的成功,除了个人努力,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中国互联网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及当时国家政策的扶持。他很少会强调这一点,或者说,在公开场合,他更倾向于将成功归于自己的远见和能力。这就让人觉得,他是不是有点“选择性叙事”,把运气和时代红利给“弱化”了?一些小企业主,或者还在底层打拼的人,听着他那套“只要你努力,就能像我一样”的话,可能会觉得有点不真实,甚至有点“凡尔赛”。感觉他站在高处,俯瞰众生,说的话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意思。

其次,他的某些言论,尤其是关于“996”和“客户第一”的说法,确实容易引起争议。 记得当年,他公开支持“996”工作制,说“年轻人不付出996,怎么能获得996的回报?” 这话一出来,可把当时很多年轻人给得罪了。在很多人眼里,996是一种剥削,是对劳动者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榨。而马云把它包装成一种“福报”,一种“追求更高回报的必要代价”,这在大家看来,就是站在资本家一边,站着说话不腰疼。还有他对“客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的说法,虽然听起来挺有道理,但结合阿里后来的很多举动,比如一些对外投资和股权激励,不少人觉得这只是个漂亮的口号,实际操作中,员工的利益,尤其是普通员工的利益,未必能得到充分保障。这种表里不一的感觉,自然让人产生反感。

再者,他的个人风格和公众形象,有时也显得过于强势和“霸道”。 马云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极度自信,甚至有点自负的人。他说话总是很有底气,而且很有煽动性。他喜欢用一些非常规的、甚至有些夸张的比喻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比如他说的“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话听着很豪迈,但落实到具体经营层面,就可能意味着对传统行业的冲击,对小商贩的挤压。他在一些场合,表现出的那种“舍我其谁”的气势,以及对竞争对手的毫不留情,虽然在商业上是种优势,但在普通人看来,可能就显得不够谦逊,甚至有点咄咄逼人。他的“非主流”形象,早期或许是一种特点,但随着他越来越强大,这种特点也可能被解读为一种“不接地气”。

最后,关于他的“反垄断”风波,以及被“封杀”的事件,给大众留下了复杂的观感。 蚂蚁集团上市前,他那番关于金融监管的批评言论,直接导致了公司上市被叫停,他本人也受到了监管的“约谈”。这件事情,在很多人眼里,是马云挑战了规则,试图突破底线,结果被“收拾”了。而他本人,则可能认为自己是在为中国金融的改革和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却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不同的群体对他产生了截然不同的看法。支持他的人,认为他是一个敢于直言的改革者;批评他的人,则认为他自视过高,目中无人。无论哪种解读,都说明他在公众心中不是一个“温和”或者“讨喜”的形象。

总而言之,马云不讨喜,并不是因为他没本事,也不是因为他长得不好看。而是因为他身上混合了太多复杂的元素:耀眼的成功光环、有争议的言论、强势的个人风格,以及与国家监管机构的博弈。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让他成了一个非常有争议性的人物,有些人仰慕他,有些人反感他,但很少有人能真正地“喜欢”他,或者说,让他做到老少咸宜,人见人爱。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商业巨头的一个缩影,也看到了时代变迁中的一些影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高调的有钱人基本上都不讨喜,全世界共通的话题。

有的人是真的令人讨厌,有的人只是有点不讨喜,主要还是没钱的人居多。

谈不到仇富的程度吧,但是确实很少有人喜欢看拥有的东西比自己多的人每天不停的装逼。

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看这类人自嘲,恶搞。

你太高调的话,不可能每句话每个字都斟酌过,一不小心就会戳中别人的痛点了。

我没把我摘出去,我也一样,也觉得他不太讨喜。

但是我知道,他讨不讨喜的主要问题还是我自己要调整心态,而不是他要调整心态。

user avatar

不是不讨喜,而是人设的矛盾与崩溃。

犹记得2018年9月10日,马云发出题为“教师节快乐”的公开信宣布:

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届时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退休后马云主要做三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做好马云公益基金会。
第二件事情是经营好湖畔大学,让其理念深入人心。
第三件事情,就是办好基础教育,把云谷扎根于对中国教育的探索,走出一条具有本土特色的教育改革创新之路。

当时的新闻真的是铺天盖地。

马老师直接就就成了注重教育,关注公益,提携后备的人生导师。这是一个非常伟光正的人设。

然而,今年的996问题内部分享,暴露了马老师其实是老板而非老师。

人设在崩溃。

即使第二篇文章,马老师再次化身人生导师,狂灌鸡汤,也没能挽回形象。

晚节不保。

去年看到的注重教育、公益、提携后辈,到现在综合996就会被另类解读。

注重教育是为了培养更多的韭菜;做公益是邀名买直;提携后辈是培养更多资本家。

人类有一种特别的情怀,就是当初膜拜的神一旦贱落凡尘,一定要落井下石。

高高在上的跌下来,跌的惨不惨单说,但一定要先踏上几脚。

而目前中国的企业家有个奇怪的行为,就是想名利双收

题主有兴趣可以看看马老板、刘老板等等吧,多少都会造个人设出来,而且越伟光正越好。

然而资本是嗜血而现实的,总有一天人设会被资本逼得崩塌。

想起了一个词:顾头不顾腚


2019.5.4更新。

有趣的现象,就是评论区出现对于我本人的攻击,没事儿,你们乐意就来,反正急了我就拉黑,没别的。

我总觉得眼不见心不烦很重要,即使看到某个问题不符合观点,大抵也快点关掉。

非要在评论攻击一下,这就挺逗了。

现代社会,不至于继续玩什么亲亲相隐,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甚至为钱者讳一类的玩意儿了吧?

关键我这个回答还没有捕风捉影的猜一些什么东西,只是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现代社会,城市里的人,本质上就是生产力,而生产力的定价方是企业,或者说企业主。我也能理解为什么有人跪舔马老板,正常。

你舔我不觉得脏,但是也别觉得我不舔不正常。

求同存异,接受不了请给我一个尊重,给自己留一个体面。

就像街上两个人,看不惯又不能大打出手,索性干脆不认识,擦肩而过。

鲁迅曾经说过:相逢一笑泯恩仇

成天看这个不爽,看哪个不服,骂这个几句,骚扰骚扰哪位。您要是真动动手找找资料,动动脑分析分析问题,最后写个答案还能得人认同,我也敬您是条汉子。


你萌这些人,真是不学无术。

题三义塔

鲁迅

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真的是鲁迅说过的~!

user avatar

请大家不要再说什么马云的996了。真没意思。

马云把这话说出来,至少还说明他还不是个老练的资本家,没有坏到虚伪无耻的地步。

马云说996的时候,在我看来,这是他的真心话,不管你接受和不接受,你不能否认这就是一句真话。他没有掩饰,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是心口如一的。

对于敢说真话的人,我或许反对他的立场,却不反感他的人格,我鼓励说真话的人。

马云为什么不讨喜?因为马云是和我们在阶级上对立的人。

马云说996是年轻人的福报。因为他真的就是这样的理解的。

996本质上就是残酷压榨剥削的代名词之一。而被迫接受这一事实,还要你心甘情愿,就是所谓的福报。

你反对那是因为你和我就是被剥削的无产阶级,我们的阶级属性天然地就会反对。

而马云是资本家,从他的角度出发,他所说的话,实际上是正确无比。

996和福报都是资本家的现实需要,无产者接受现实并认同福报,埋头工作不抱怨不反抗,让资本家的商业帝国更加强大。

现在资本家的数量成千上万,在他们的思想里,谁不认同996和福报?都是一样的,没开口的只是假装沉默,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更加虚伪。

不喜欢马云不能简单认为因为他所说的话,而是原本我们在内心深处对于资本家还有一些幻想,也许资本家有不一样的呢?直到马云最终把这个肥皂泡吹灭。

资本家就是资本家,无论如何美化,都不能改变他们的阶级属性。

我们的教科书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对资本家的定义做出过修改,我们还有对于无产阶级自身属性的自我认识和头脑,我们不单是对于资本家保持着警惕性,对于资本主义也有着源自内心深处的批判性。

一个人无论是善良勤奋,有同情心,富有正义感,热爱家庭,对于爱情忠贞不二,等等优良的品质,一旦这个人的阶级属性发生变化,他的思想也会随之变化。或许这个人的那些品质依然存在,但是他对于另一个他已经脱离的阶级的看法就会彻底改变。否则,他就没办法在新加入的阶级里立足,同时会失去加入这个阶级的意义。

在这个问题上,这个资本家和那个资本家的区别就是,说和不说的区别而已。

所以,不是马云不讨喜,而是资本家这个阶级不讨喜。

无产阶级去喜欢资本家,和妇女被强奸时希望强奸犯戴套一样,这里面的惊恐、无奈和屈辱只有自己知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觉得马云不讨喜,这事儿可不是空穴来风。咱们平时看一个人,不光看他说了啥,更看他做啥,还有他怎么做的。马云这人,身上确实有很多让一些人感觉不对劲的地方。首先,他的“成功学”光环太耀眼,但背后似乎藏着点什么。 马云的人生故事,从一个普通英语老师变成中国首富,这本身就是一部励志大片。他经常在各种场合.............
  • 回答
    .......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有意思的,也触及到了一些游戏圈里挺普遍的现象。 说白了,为什么总有人要把那些对《最后生还者2》(TLOU2)持负面评价的人,一概打成“云玩家”或者“跟风黑”呢? 这背后其实挺复杂的,涉及到情感投射、群体认同、信息茧房,以及对游戏评价体系本身的认知差异。咱们不妨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个.............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马云不去打造搜索引擎,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既有战略选择、市场格局,也有自身能力边界和对未来趋势的判断。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1. 市场格局已定,竞争壁垒极高: 谷歌的绝对统治地位: 在马云考虑进入搜索引擎领域(大致在淘宝、支付宝崛起的2000年代中期)时,谷歌已经是全球毋庸置疑的搜索引擎霸主。谷.............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有趣的社会现象:在众多中国商业巨头中,王健林的儿子王思聪确实是其中最为公众所熟知和热议的一位。这背后原因错综复杂,并非单一因素决定,而是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下面我将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详细阐述:1. 王思聪的“人设”与传统富二代的差异化: 反叛与不羁的性格: 相较.............
  • 回答
    对于马云缺席乌镇大会会后饭局这件事,坊间一直有各种猜测和讨论。不过,要“详细”地讲述原因并去除AI痕迹,这本身就有点挑战性,因为官方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但我们可以结合公开信息、过往的观察以及对马云和阿里当时情况的理解,来梳理一下可能的脉络,并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呈现。首先,我们要知道乌镇大会,尤其.............
  • 回答
    马云和一些资本家敢于明目张胆宣扬“996”,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利益、社会认知以及制度环境的交织。与其说他们是“敢”,不如说是在特定时期、特定环境下,他们认为这样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存在的,并且能够承受随之而来的舆论压力。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一、 历史与环境的催化:中国互联网野.............
  • 回答
    马云在日本的这番言论,背后透露出的是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博弈的考量,而他本人作为中国科技界极具影响力的人物,其发言往往承载着更深层次的信号。我们不妨一层层剥开,看看他为何会在日本,以这样的方式来呼吁。首先,我们得认识到,马云的这番话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当前全球科技格局,特别是半导体产业,的一种敏.............
  • 回答
    关于“马云指挥中国顶级的中国爱乐乐团”这一说法,我想先向您澄清一下。根据我所掌握的信息,马云先生并没有被公开报道过指挥中国顶级的中国爱乐乐团。马云先生以其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卓越成就和领导阿里巴巴集团而闻名于世,他在商业、科技和教育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但是,指挥一个专业交响乐团,尤其是像中国爱乐乐团.............
  • 回答
    马云对于家庭陪伴和996工作模式的态度转变,实际上是一个挺值得玩味的话题,也反映出创业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思考和选择。咱们得把这个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说。一、马云早期对“家庭陪伴”的强调:理念的萌芽与价值输出一开始,特别是阿里巴巴创业早期,大家都是拼命往前冲,但马云作为创始人和精神领袖,他确实也常常挂在.............
  • 回答
    关于马云禄和吕玲绮,这两位在正史中确确实实没有记载的人物,为何能在三国题材的游戏和同人小说中如此活跃,甚至成为许多作品中的重要角色,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有趣且值得深挖的原因。这并非简单的“AI生成”的虚构,而是源于一种更深层次的创作逻辑和玩家/读者心理。一、 历史的留白与创作的自由首先,我们要明白,中.............
  • 回答
    关于马云公开称996为“福报”的现象,这背后确实牵扯到许多复杂的因素,绝非简单的“明知故犯”可以概括。要详细探讨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切入,理解当时的企业文化、社会环境以及马云本人的价值观和他的商业帝国对社会的影响力。一、 时代背景与企业文化:野蛮生长与“奋斗者”精神首先,我们必须回到996工作.............
  • 回答
    关于马云和“996是福报”的言论,这确实是一个引起广泛讨论和争议的话题。要理解马云为何会这么说,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剖析,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他很有钱”这个表面现象。一、时代背景与企业发展逻辑:首先,我们要回到马云提出“996是福报”的那个时代背景。那大概是在2019年左右,中国互联网行业正处于高速发.............
  • 回答
    您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涉及到劳动法、企业文化、社会现实以及个人选择等多个层面。简单来说,马云等大佬提出“996”并非因为他们认为劳动法不存在,而是因为在特定行业、特定发展阶段,他们认为这种工作模式能带来更大的商业价值,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了一种“潜规则”或被默许的文化。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一、.............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首富”这个头衔确实挺吸引人的,但能不能收获一堆铁杆粉丝,那又是另一门学问了。马云、马化腾、王健林,这几位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也都在不同时期登上过中国富豪榜的顶端。但要说粉丝数量,马云这边的呼声确实是高出一截。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咱们不妨一点一点掰开了聊。首先,得说说.............
  • 回答
    好的,我来为你详细聊聊张勇接棒马云的“牛”在哪,以及马云那句“天不怕地不怕,就怕 CFO 做 CEO”的背后逻辑。张勇接棒马云,为何说他“牛”?首先,得把马云的“神坛”地位先讲清楚。马云创立阿里巴巴,从一个英语老师到一个改变了中国商业格局的互联网巨头掌舵者,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他身上有太多光环:对愿.............
  • 回答
    说起马云,这个人身上自带一种光环,从一个杭州的英语老师,到如今创立阿里巴巴,成为中国最知名的企业家之一,他的经历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当初在听到他的故事时,都会觉得热血沸腾,仿佛看到了普通人逆袭的希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阿里巴巴和蚂蚁集团近年来的一系列事件,我发现自己对马云.............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影像”的定义以及信息传播的演变。马云创立阿里巴巴的年代,正是互联网和数码影像技术开始普及的时期,但同时,我们现在熟知的“海量影像资料”概念,在那个年代还相对有限。所以,我们要从几个层面来梳理一下:1. “影像”的定义在马云崛起前就已经存在,只是形式和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