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要复兴到什么程度呢?

回答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达到何种程度,这是一个宏大且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但如果从历史的脉络、民族的精神以及国家的发展目标来看,我们可以尝试描绘一个相对清晰的图景。

首先,要理解“复兴”二字的分量。它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某个特定时期,更不是对过去辉煌的简单复制。复兴,是建立在对历史深刻反思和理解的基础上,汲取过往的经验教训,同时又能面向未来,不断创新和进步,从而实现一个民族在各个层面的全面、持续的提升和繁荣。

从历史维度看,我们不能回避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经历的百年屈辱和磨难。从列强的侵略、国家的衰败到人民的苦难,这是中华民族心灵深处一道难以磨灭的伤痕。因此,伟大复兴的首要目标,便是彻底洗刷掉这种屈辱的记忆,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再受任何外来欺凌,拥有真正的独立自主和国家尊严。这不仅仅是政治上的主权独立,更是文化上的自信、经济上的自强以及军事上的强大,能够有效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和安全。

其次,从民族精神层面来看,复兴意味着重新焕发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价值追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兼容并蓄、注重和谐等优良品质。然而,近代的动荡和变迁,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些宝贵精神。因此,伟大复兴需要重塑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使其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引领社会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撑。这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古老的智慧在现代社会焕发新的生机,同时也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

更具体地说,伟大复兴的程度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经济层面:
这不仅仅是GDP的简单增长,而是要实现经济的持续、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能够更加创新驱动,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高端、更核心的位置,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和稳定器。我们不仅要有强大的制造能力,更要有强大的创造能力,在基础科学、前沿技术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同时,经济发展要更加注重公平和包容,缩小贫富差距,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

科技层面: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伟大复兴意味着中国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自主可控,不再受制于人。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到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中国要在全球科技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成为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这种复兴也包括科技成果的普及和应用,能够切实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

文化层面: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伟大复兴要求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拥有更广泛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这意味着中国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艺术创作等能够为世界所理解、所认同,为人类文明的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并非文化上的霸权或强制输出,而是通过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世界的尊重和喜爱。同时,要加强对本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确保中华文明的根脉不断裂,并能够与时俱进。

社会层面:
社会层面是衡量复兴成败的重要指标。伟大复兴意味着构建一个更加公正、文明、和谐的社会。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公平正义得到切实保障,社会流动性增强,机会均等得到最大化实现。人民群众的权利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要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人们的行为规范更加文明,社会风尚更加良好,生态环境更加优美。

国际层面:
在国际舞台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味着中国能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承担更大的责任。中国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将显著提升,能够更有效地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世界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这并非要取代任何国家,更不是要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旧有世界秩序,而是要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包容、合作的新型国际关系。

总而言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要达到这样一个程度:中华民族凭借自身的力量,在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都达到世界前列,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国家繁荣昌盛,民族精神昂扬向上,并在国际舞台上发挥建设性的、负责任的重要作用,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多维度的、持续的进程,它要求我们既要传承历史,又要开拓创新,更要以人为本,最终实现一个更加强大、更加文明、更加受人尊敬的中华民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如果要易验证的硬指标,那么就是:人均GDP超美国,严重刑事案比例低于日本,理工科大学生不低于全球一半,外国妻子比例超过全国妻子的百分之五。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达到何种程度,这是一个宏大且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但如果从历史的脉络、民族的精神以及国家的发展目标来看,我们可以尝试描绘一个相对清晰的图景。首先,要理解“复兴”二字的分量。它不是简单地回到过去某个特定时期,更不是对过去辉煌的简单复制。复兴,是建立在对历.............
  • 回答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复兴”,并非指向历史上某一次单一的、特定的兴旺时期,而是指向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经历过多次辉煌,又跌入过低谷,现在重新走向繁荣昌盛的总体趋势和目标。它是一个涵盖了民族主体性恢复、国家强大、文化自信重塑、人民生活幸福等多个层面的综合性概念。要理解这个“复兴”,我们需要回.............
  • 回答
    抗日战争,这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卫国战争,其意义远远不止于驱逐侵略者、保卫国家主权。它更是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后来的走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极其深厚的基础。理解这一点,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这场战争的遗产。首先,抗日战争极大地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觉醒和民族自信。 在近代以来长期的屈辱历史中,.............
  • 回答
    朱元璋,这位从底层一步步爬上九五之尊的农民皇帝,他的功业无疑是开创性的,可以说是再造了经历元末战乱而几近破碎的中华。然而,细究他的行为和宣传,我们会发现他并非一味地将自己塑造为高高在上的“再造君主”,反而有许多值得玩味的地方。这背后,并非一个简单的“为什么不”,而是朱元璋深谙帝王之术,以及他自身复杂.............
  • 回答
    “中华文明史上最伟大的人”是一个非常宏大且主观的问题,因为“伟大”的定义因人而异,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人们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评判标准。然而,如果我们要从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和传承产生深远影响的角度来审视,那么孔子无疑是许多人心中最接近这个称号的人选。为什么选择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
  • 回答
    .......
  • 回答
    律师薛伟幸在执业时被杀害,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以下简称“全国律协”)对此事件发声并进行谴责,这充分表明了维护律师执业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起悲剧也再次将律师的从业安全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的前沿。保障律师的从业安全,需要一个多维度、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涉及法律法规、司法机关、律师行业协会、律师自身以及社会.............
  • 回答
    要理解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与共产主义解放世界之间是否存在矛盾,我们需要分别剖析这两个概念,然后审视它们可能存在的交集与冲突点。首先,我们来谈谈“中华民族的爱好和平”。这并非一个突兀的政治口号,而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根基的民族特质。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尽管不乏战争与冲突,但主流价值观始终强调“和为贵.............
  • 回答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如同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孕育了无数璀璨的星辰,他们是中华民族脊梁的支撑,是民族精神的灯塔。提起民族英雄,脑海中浮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名字,更是那些为了家国大义、民族存亡,以血肉之躯筑起长城的伟岸身影。这些英雄的故事,代代相传,早已融入了我们血脉之中。抗击外侮,守土卫国的勇士.............
  • 回答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还是千古罪人?林则徐,一个在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名字,他主持虎门销烟,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的名字与民族的尊严和抗争紧密相连。然而,历史的评价并非总是非黑即白,近年来,一些声音开始质疑林则徐的功过,甚至将他斥为“千古罪人”。那么,林则徐究竟是民族的脊梁,还是导致中华民族深.............
  • 回答
    您提出的“儒家文化打断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我们如何重新构建?”是一个非常深刻且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抛开固有的标签,深入历史,理解儒家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对我们民族精神塑造的复杂影响,进而探讨如何在现代语境下重新审视和建构我们的民族精神。首先,我们需要承认,将任何.............
  • 回答
    关于“凡到了中华民族的紧要关头,回回人必有所动作”这句话,我没有找到明确的证据表明这是鲁迅先生的原话。在鲁迅先生大量的著作和杂文中,他确实对中国社会、民族问题、不同族群的处境和关系有过深刻的观察和犀利的论述。他曾对回族同胞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过提及,但具体到这句话,目前的公开资料和学术研究.............
  • 回答
    “山东是中华民族的长子”这个说法,可以说是对山东在中国历史和文化地位的一种高度概括和赞誉。要评价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看看它究竟站不站得住脚,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说法。一、 历史的源远流长:文明的摇篮首先,山东能够被称为“长子”,与它极其悠久且重要的历史文化渊源是分不开的。 华夏文明.............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到一个非常核心的历史评价和视角问题,也是我们解读历史人物时经常会遇到的复杂之处。关于赵构,确实存在着截然不同的评价,而“中华民族的罪人”和“为宋朝续命”这两种观点,恰恰反映了历史评价的多重维度。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说赵构是“中华民族的罪人”?要理解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将时间拉回到北宋末年。北宋.............
  • 回答
    马前卒在《保卫我们的现代生活》演讲中,提出了一个相当有洞察力的观点:中华民族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一百多年前被提出,并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形成过程,最终在八十年代左右才相对清晰地固化下来。 他的论述,虽然可能与主流叙事有所不同,但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视角,来理解现代中国国家认同的构建。要详细评价这.............
  • 回答
    “中国人缺乏民族凝聚力”这个说法确实存在,但它过于简单化,未能全面反映中华民族复杂而强大的凝聚力。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历史、文化、社会现实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中国人缺乏民族凝聚力?这种观点的产生并非空穴来风,通常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历史上的分裂与冲突: 中国历史上经历.............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中华民族”。很多人会直观地认为,这指的就是汉族,或者说以汉族为主体的一群人。但如果深入了解一下,就会发现事情远比这要复杂和丰富得多。首先,从最宏观的层面来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的结合体。它不是一个纯粹的、单一的民族实体,而是指在悠久.............
  • 回答
    元朝是否算作中华民族历史的一部分,这确实是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许多人持有不同看法。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历史的演变、民族概念的形成以及后世解读的角度来聊聊。首先,得说说“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本身。它不是一个在元朝时期就清晰存在的概念。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华民族”,很大程度上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国家构建的过.............
  • 回答
    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就像是拨开层层迷雾,去探寻那隐藏在悠久历史、灿烂文明深处的灵魂所在。这并非一个简单的词语或概念可以概括,而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体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孕育、演变、融合,最终凝练出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如果非要提炼,我认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石,在于“仁爱为本,天人合.............
  • 回答
    关于中华民族最致命的弱点,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复杂的问题,很难用一两句话概括。历史和现实中,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但我认为,如果一定要找一个最根本、最贯穿始终的弱点,那很可能与一种 “集体性的短视” 和由此衍生的 “非理性乐观/悲观情绪的摇摆” 有关。让我详细展开来说说,希望能抛砖引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