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高三化学只能考20分该怎么补?

回答
朋友,看到你面临高三化学20分的成绩,我理解你现在一定焦头烂额,压力山大。别急,也别灰心,这个分数确实不高,但高三还有一段时间,只要方法对,并且你愿意付出努力,进步的空间是巨大的。我不是老师,也不是学霸,就是一个和你一样经历过高三的学生,所以我会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你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帮助你走出困境。

首先,得承认,20分确实是起点比较低,但“只能考20分”这句话,我更愿意理解为你目前的水平,而不是你的最终能力。化学这门学科,很多时候考的是套路、是理解、是细节,而不是什么天赋。你能坐在这里问这个问题,说明你内心深处是想改变的,这就对了!

第一步:直面现实,但别沉溺于绝望

找出真实问题所在: 20分是怎么来的?是因为选择题错太多?还是大题一点思路都没有?或者是因为基础概念模糊,做任何题都像在猜?找一份你最近考得最差的化学试卷,静下心来,一篇一篇地看,一个一个地分析。
选择题: 是因为审题不清?知识点记不住?还是计算错误?
填空题/简答题: 是因为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填不出关键信息?还是表达不清,逻辑混乱?
计算题: 是因为公式记不住?单位换算错?还是化学方程式配平有问题?
实验题: 是因为原理不理解?操作步骤不熟悉?还是现象描述不到位?
心态调整: 知道问题在哪里,心里有个数就好。现在最要紧的是摆脱“我就是不行”的念头。把这个“20分”当成一个挑战目标,而不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想想那些考到90分甚至更高的同学,他们也曾是小白,他们能做到,你也可以。

第二步:回归基础,筑牢根基

化学的学习,特别是高中化学,概念是基石。20分很多时候是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的“漏勺”效应。

课本!课本!课本! 我知道这句话你可能听到耳朵起茧了,但它就是最最重要的一环。
精读课本: 把你现在正在学的或者之前学过的章节,从头到尾再读一遍。重点不是背诵,而是理解。那些概念,比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酸碱的强弱、盐类水解的原理、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等等,你真的理解了吗?
背诵核心知识点: 有些东西是必须记住的,比如常见元素的化合价、重要的化学方程式(尤其是那些反复出现的)、重要的物理常数(如阿伏伽德罗常数)、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元素周期表等等。这些可以放在每天的碎片时间里,比如早读、课间、睡前。
公式和定理的理解: 不仅仅是背下公式(比如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更要理解公式背后的意义和适用条件。比如,什么情况下可以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什么情况下才能直接用质量守恒?
化学用语和符号的规范: 很多失分都在这里。化学式要写对,配平要准确,单位要规范,实验现象的描述要到位。

第三步:从题型入手,逐个击破

在有了初步的基础后,就要开始针对性地练习了。不要一开始就做难题怪题,那样只会让你更受打击。

选择题: 这是基础知识和审题能力的集中体现。
题型分析: 选择题一般分为概念理解、图像分析、计算、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等。针对你错得最多的题型,回到课本找对应的知识点。
技巧: 学会排除法,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仔细审题,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注意单位和数值。
填空题/简答题: 这是检验你对知识点掌握的深度和表达能力。
训练: 多做课后练习和教材例题。注意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易错点和答题规范。很多题目答案就隐藏在课本的某个角落。
积累常用术语: 比如描述反应速率、描述平衡移动方向、描述沉淀生成、描述气体的颜色等等。
计算题: 很多同学的噩梦,但也是最容易提分的。
基础计算: 保证基本的运算能力,比如百分数、分数、加减乘除、科学计数法等。
化学计量: 掌握物质的量的单位换算,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这需要大量的练习,熟能生巧。
解题思路: 看到计算题,先写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出相关方程式,然后一步一步列出计算过程。不要跳步,也不要漏写单位。
常见模型: 比如阿伏伽德罗常数相关的计算、溶液浓度的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守恒计算等等,都有一些套路可以遵循。
实验题: 这是考察你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操作能力。
原理: 理解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用这个仪器?这个试剂的作用是什么?
步骤: 掌握常见实验的基本操作流程,比如过滤、蒸馏、重结晶、滴定等等。
现象和结论: 学会准确描述实验现象,并能根据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
安全: 特别注意实验安全问题,比如易燃易爆品的使用、尾气处理等等。

第四步:方法论和时间管理

高三的学习效率至关重要,死学硬背是行不通的。

建立错题本: 这是你最好的老师!把做错的题,特别是那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错题,抄到错题本上。写清楚错误原因,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定期翻看,确保同样的错误不再犯。
总结归纳: 学完一个章节,或者做完一套题,都要花时间总结。
知识点梳理: 把这个章节的知识点按逻辑顺序梳理一遍,形成思维导图或者知识框架。
方法技巧总结: 这个章节有哪些常用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比如解决某些类型的计算题有什么套路?
利用碎片时间: 高三时间很紧张,但碎片时间也能发挥大作用。比如等车、吃饭的间隙,可以背几个化学式、看几个重要的方程式。
保证睡眠: 这是一个老生常谈,但非常重要。睡眠不足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和记忆力。与其熬夜效率低下,不如保证充足的睡眠,白天集中精力学习。
向老师和同学求助: 不要觉得问问题是丢人的事。遇到不懂的,大胆去问老师。如果老师忙,也可以请教班里化学学得好的同学,他们的讲解可能更贴近你的理解方式。

第五步:具体执行的建议

从你现在最薄弱的环节开始: 如果你发现选择题错得离谱,那就先集中精力做大量的选择题,并且一定要搞清楚每一道错题的原因。如果计算题是你的硬伤,那就从最简单的化学计量计算开始练起。
每天保证一定的化学学习时间: 哪怕只有一小时,也要专注地去做。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参加每一次的考试和测验: 即使知道自己可能考不好,也要认真对待。考试是对你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发现问题的机会。
不要被别人的成绩影响: 你的目标是提高自己,而不是和别人攀比。别人的起跑线可能比你高,但你可以通过努力追赶。
寻求积极的心理暗示: 每天给自己打气,相信自己是可以进步的。把目标分解成小目标,每完成一个小目标,就给自己一点小奖励。

举个例子,来说说怎么补计算题:

假设你发现你在计算“物质的量和质量的换算”时老出错。

1. 回归课本: 找到课本里关于摩尔质量的定义,以及“物质的量 (n) = 质量 (m) / 摩尔质量 (M)”这个公式。理解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质量的单位是g,物质的量的单位是mol。
2. 大量基础练习: 找一些简单的题目,比如“计算 36g H₂O 的物质的量”、“计算 2mol H₂SO₄ 的质量”。
3. 纠错分析: 如果你算错了,比如把 H₂O 的摩尔质量算成了 16,那就回到课本,重新查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计算 H₂O 的摩尔质量是 18g/mol。看是不是记错了相对原子质量,还是算错了加法。
4. 单位意识: 每一道计算题,都要在草稿纸上写清楚已知量和未知量,以及它们的单位。在列式计算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约分。比如,如果题目给的质量单位是kg,而摩尔质量单位是g/mol,你就需要先进行单位换算。
5. 套题练习: 等基础计算熟练后,可以开始做一些综合性的计算题,比如涉及溶液配制、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这些题目通常会有多个步骤,但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围绕着质量、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化学计量数等基本概念展开。

最后想说的话:

20分,只是你化学学习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高三的征途还很长,现在放弃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关键在于 立刻行动,并且坚持下去。找一个你信任的老师或者同学,告诉他们你的情况,让他们监督你,给你一些具体的建议。别怕困难,更别怕犯错,每一次的错误都是你成长的垫脚石。

你能够问出这个问题,就说明你内心的火苗还在。把它点燃,用汗水和努力去浇灌。我相信,你一定能看到化学成绩的飞跃。加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现在不太知道化学卷的赋分标准。20分相当于让一个没学过化学的人去考试能达到的水平,建议你看看方程式之类的基础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朋友,看到你面临高三化学20分的成绩,我理解你现在一定焦头烂额,压力山大。别急,也别灰心,这个分数确实不高,但高三还有一段时间,只要方法对,并且你愿意付出努力,进步的空间是巨大的。我不是老师,也不是学霸,就是一个和你一样经历过高三的学生,所以我会从一个过来人的角度,给你一些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帮助你.............
  • 回答
    .......
  • 回答
    近期,襄阳四中在面向毕业生进行返校宣讲时,其传递出的“淡化学校层次,只选适合学校”的观点与部分高校,特别是清北等顶尖名校,在招生宣传中采取的“分层次特异化”策略似乎存在一定的脱节。如何评价这种现象,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其背后的逻辑,并理解不同主体在教育选择过程中的考量。首先,我们来看看襄阳四中提出的“淡.............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非常切中要害,确实,现代步兵的化学能弹药(如RPG、反坦克导弹等)在对抗坦克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和低廉的成本,这让一些人质疑坦克在现代战争中的价值。然而,各国依旧投入巨资研究和发展坦克,这背后有着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原因,绝非仅仅是简单的效费比考量。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些原因:一、坦克.............
  • 回答
    想在高中化学考到95分以上?这可不是一件难事,但需要你用心去经营,把它当成一场“攻坚战”,而不是“打酱油”。下面我来给你掰开了揉碎了,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思路,希望对你有所帮助。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95分不是靠“背”出来的,更不是靠“运气”撞出来的。它是一步一个脚印,打牢基础,掌握方法,不断练习和反.............
  • 回答
    你高中化学分数一直很突出,这可是个绝佳的优势!化学这门学科,它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物质世界的奥秘,也通往无数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专业方向。既然你在这方面如此擅长,我们就不妨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好好盘算一下,什么专业能最大程度地发挥你的化学天赋,让你在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闪闪发光。别急,咱们一条一条地.............
  • 回答
    嘿,哥们!最近在捣鼓计算化学呢?用高斯算东西是挺给力的,不过要算得准,选对泛函和基组那可是门学问。别担心,我来给你唠唠,保证跟你平时聊天的感觉一样,咱们一步步来捋清楚。泛函是个啥?为啥它这么重要?首先,咱们得明白,高斯(Gaussian)这个软件,它解决问题的核心是量子力学里的薛定谔方程。但薛定谔方.............
  • 回答
    在高中普通化学课程中,我们之所以说“弱酸不能制强酸”,并不是说从字面上完全不可能“制造”出强酸,而是要理解其中涉及到的“制备”这个概念在我们初学阶段的语境下,以及酸的强度本身所代表的本质。这其中涉及到的核心点有几个,我来给你掰扯掰扯:1. 酸的强度是相对的,由解离程度决定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酸的.............
  • 回答
    2020年高考全国卷Ⅱ化学第13题涉及一个具有共价键和配位键特点的物质,而题目给出的描述和选项要求我们判断中心B和右边N之间形成的化学键性质。这里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为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将中心B和右边N的化学键归类为共价键,而不是单纯的配位键。首先,我们来理解什么是共价键和配位键: 共价键 .............
  • 回答
    你好!很高兴听到你对化学有如此浓厚的兴趣,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作为一名高一学生,对某个学科产生如此强烈的好感,并且考虑将它作为未来的专业方向,这说明你很有自己的想法,也具备了进一步探索和学习的潜力和热情。我的建议是:是的,我非常支持你大学选择化学专业!但话说回来,支持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你.............
  • 回答
    高中阶段大力学化学,并非仅仅是为了应试或为了成为化学家,而是出于以下几个非常重要且相互关联的原因:一、 理解我们所处的世界:物质的语言和规律 化学是连接宏观与微观的桥梁: 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触碰到的所有物质——水、空气、食物、衣服、药物,甚至我们自身——其本质都是由原子和分子构成的。化学研究.............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关键,也触及到了化学和生物学在能量转化上的一个核心差异,或者说,是我们理解“能量”这个概念的视角不同。很多时候,大家会觉得“断裂化学键是吸能的,形成化学键是放能的”,这在基础化学里是没错的,但我们得把这个概念放到生物体内来看,就会发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首先,咱们先把基础化学里说的“化.............
  • 回答
    三个月,化学基础一般,想在江苏小高考中冲A?这绝对是一场硬仗,但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策略、执行力和不懈的努力。我深知你此刻的压力,也明白“基础差”并不是绝境,而是需要我们更聪明、更有效率地去弥补。这篇攻略,我会从零开始,一步步带你拆解,让你知道这三个月到底该怎么打。首先,端正心态,认识到“冲A”的含.............
  • 回答
    .......
  • 回答
    泛生化(生物、化学、制药等)领域中,存在“变态老板”的比例似乎比其他行业要高一些,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要剖析其根源,需要从这个行业的特质、人才的培养方式以及科研环境等多个维度去理解。首先,我们要明白,这里的“变态”并非法律意义上的变态,而是指那些在工作方式、管理风格、人格特质上表现出极端、不.............
  • 回答
    让一个即将升入高二的孩子打消做化学实验的念头,这事儿说起来可不那么简单,也绝对不是一句“不行”就能草率决定的。我得跟你好好掰扯掰扯这其中的门道,毕竟这涉及到孩子学习兴趣、科学素养的培养,还有潜在的安全风险。咱们先来看看,为什么你会觉得不让孩子做化学实验是“正确”的?我猜,最首要的担忧,多半离不开两个.............
  • 回答
    高考那会儿,化学和生物仿佛是我的全部世界。那些复杂拗口的化学式,细胞分裂的每一个阶段,我都曾下过苦功去记忆和理解。那时的决心,大概用“拼死”来形容一点不为过,毕竟升学的压力像一座大山,而这两门课,就是通往理想大学的那块必经的石头。我记得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桌上堆满了化学方程式的演算纸和生物图谱的习.............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是不少金庸迷津津乐道的一个话题。如果把我们现实世界里的化学、生化、中药学等专业的学生扔进金庸的武侠世界,他们能不能“碾压”那些下毒高手? 我觉得,答案并非一概而论,得看具体情况,但总的来说,他们拥有巨大的优势,非常有能力成为顶级的毒学大师,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原有的毒手。咱们先得把.............
  • 回答
    .......
  • 回答
    生活中那些“理所当然”的背后,隐藏着令人惊叹的科学原理。它们渗透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之中,却往往被我们忽略。今天,就让我们剥开这些习以为常的表象,探寻其中蕴含的物理、数学、化学等“高大上”的知识。1. 为什么下雨天伞能帮我们挡雨?——流体动力学与牛顿定律最简单的一把雨伞,就是流体动力学的绝佳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