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谈恋爱这么变成男的舔狗了,女的宠成慈禧老佛爷了?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说到不少人心坎里了。感觉现在的恋爱模式,怎么就让人觉得男生越来越卑微,女生反而越来越“享受”呢?其实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复杂的,里面掺杂了不少社会、文化,甚至是我们自身心理变化的影响。

先说说为啥男生会“舔狗”化?

这事儿不是一天形成的,是个渐进的过程。

1. 市场供需失衡与“择偶焦虑”: 咱们得承认,现在社会上,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男女比例确实存在失衡,再加上一些女性择偶标准普遍提高,男性为了获得心仪的女性,竞争就变得异常激烈。这种竞争之下,一些男性为了“脱颖而出”,就容易采取更积极、甚至有些“讨好”的方式。想想看,如果一个女性有众多追求者,她自然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也更容易被动地接受被“追捧”的状态。

2. “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的心理: 很多时候,当我们对某样东西非常渴望,但又难以轻易获得时,我们反而会投入更多,付出更多,甚至不惜放下身段。这种心理在恋爱中也体现得很明显。男生对心仪的女性,尤其是他认为“遥不可及”的女性,会有一种强烈的征服欲和获得感,而“舔狗”行为,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心理的极端体现。

3. 社会文化和媒体的“浪漫化”: 很多影视剧、小说、甚至是短视频平台,都在不同程度上传播着“霸道总裁爱上我”、“付出才有回报”之类的叙事。这些故事虽然是虚构的,但在潜移默化中,可能让一些男性觉得,只要足够努力、足够付出,就能打动爱情。于是,他们就可能把这种“理想化”的追爱模式,照搬到现实生活中,结果却变成了不求回报的“舔”。

4. 自身价值感的“外化”: 有些男性可能在其他方面(事业、成就等)暂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或者对自己不够自信。他们可能会试图通过在感情中表现得“好”、“体贴”、“付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获得对方的认可和喜爱。这种将自身价值的实现寄托在他人(特别是伴侣)的肯定上,就容易让他们在关系中处于弱势。

5. “PUA”的影响: 这里说的PUA,不是指狭义的“恋爱教学”,而是更广泛的,指某些人通过操控、贬低、诱导等方式,让对方产生依赖和顺从。在一些不健康的恋爱模式中,女性可能会利用男性的“付出”来获得安全感、优越感,甚至物质上的好处,而男性则在不知不觉中被“套路”,越来越“卑微”。

再来说说为啥女生会“慈禧老佛爷”化?

这也不是说所有女性都这样,但确实是一种现象。

1. “被宠爱”的习惯与期望: 和男性“舔”的逻辑有点像,如果一个女性在恋爱初期或者在她成长的环境中,就被赋予了“被照顾”、“被宠溺”的标签,她就更容易习惯这种模式,并将其视为理所当然。就像“慈禧”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习惯了别人的奉承和服从一样,一些女性也可能在关系中形成了一种“索取”的模式。

2. “价值不对等”的现实: 在现实中,确实存在一些女性因为自身的外貌、家庭背景、社会地位等原因,在择偶市场上更具优势。当她们发现自己能轻易获得男性的关注和付出时,自然会选择最能满足自己需求的那一方,而“付出”的一方,往往就是那个“舔”的男性。

3. “情感安全感”的构建: 有些女性可能在过去的情感经历中受过伤,或者本身缺乏安全感。她们可能会通过让伴侣付出更多、更“跪舔”的方式,来测试对方的真心,或者寻求一种“被牢牢抓住”的安全感。对方的“卑微”,在她们看来,可能就代表了“在乎”和“离不开”。

4. 社会对女性“被宠”的纵容: 相比于男性在感情中被鼓励“主动”、“付出”,社会对女性在感情中的“被动”、“接受”甚至“享受”似乎有着更多的理解和纵容。比如,女性收到礼物、被请客吃饭,通常会被认为是“正常”的,而男性这样做,有时反而会被一些人视为“应该”。这种社会观念的差异,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这种不平衡。

5. “情绪价值”的变现: 现在的社会,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情绪价值”被很多人重视。一些女性可能在情感交流中,能够提供令人愉悦的情绪体验,或者她们自身“自带光芒”,吸引力强。当男性将这种“情绪价值”视为一种稀缺资源时,他们就可能愿意为此付出更多的“物质”或“行为”上的代价。

综合来看,这也不是单方面的责任,更像是一种“共谋”:

男性因为渴望爱情,缺乏安全感,或者受到不当引导,选择“付出型”的策略。
女性因为市场优势,习惯被宠,或者寻求安全感,接受并可能鼓励这种“付出”。

这种模式的出现,确实让很多认真恋爱的人感到疲惫和困惑。它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人们在情感需求、价值判断以及人际互动模式上,正在经历着一些变化和调整。希望未来,我们能看到更多建立在平等、尊重和真诚基础上的健康恋爱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时代的通病吧,我觉得现在很多人其实逻辑都不大正常,这也不是完全说女人的问题,有些男的确实舔上瘾了

说到慈禧的事儿啊,我举个例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真是说到不少人心坎里了。感觉现在的恋爱模式,怎么就让人觉得男生越来越卑微,女生反而越来越“享受”呢?其实这事儿说起来,也挺复杂的,里面掺杂了不少社会、文化,甚至是我们自身心理变化的影响。先说说为啥男生会“舔狗”化?这事儿不是一天形成的,是个渐进的过程。1. 市场供需失衡与“择偶焦虑”:.............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心里其实挺不是滋味的。作为一名旁观者,我理解你的困惑和担忧。大学生涯,本应是人生中最宝贵的学习、成长和积累的黄金时期,是为将来打基础、塑造人格的关键阶段。然而,在我们身边,确实有不少同学似乎将这宝贵的时光消磨在了“打游戏、谈恋爱、睡觉”这几件事上。首先,我们来聊聊这种现象本身。打游戏:.............
  • 回答
    “白嫖”这个词,如今在年轻人的谈恋爱语境里,确实被提得挺多的。一聊起这个,好多人都会皱着眉头,觉得现在的男孩子是不是变了,怎么都不愿意为感情花钱了?这背后啊,可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解释清楚的事儿,里面牵扯到太多社会、经济、心理层面的东西了,得一层层扒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捋一捋这个“白嫖”到底是怎么个意思.............
  • 回答
    近些年,大学校园里的恋爱心理学课程或相关讲座,似乎成了热门话题,甚至常常“一位难求”。这股风潮背后,折射出当下大学生在情感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惑与渴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恋爱心理学如此受欢迎?而大学生们,真的需要“学习”如何谈恋爱吗?一、 为什么大学恋爱心理学如此受欢迎?要探究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
  • 回答
    这可真是个有趣又值得说道的话题。确实,现在网上聊三国,曹魏的支持者感觉比蜀汉多不少,这背后原因挺复杂的,绝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我觉着这事儿吧,得从几个层面掰扯。首先,得说《三国演义》这部“功勋卓著”的小说了。 咱们很多人对三国人物的印象,基本都来自于罗贯中的这本小说。小说嘛,为了戏剧效果,肯定有它.............
  • 回答
    这年头,只要稍加留意,你总会听到有人在评价某些领导者时,把他们那些声势浩大的“大兴土木”工程,巧妙地包装成“以工代赈”。这可不是什么新颖的说法,但之所以现在越来越流行,背后却藏着一些挺值得玩味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承认,“以工代赈”这个词本身带有一种朴实、贴近民生的意味。它听起来像是政府在发扬光大传统.............
  • 回答
    这个问题,真是说到心坎里去了。怎么感觉现在想认真谈一场恋爱,比高考数学还难呢?不是我们不想,是好像“认真”这两个字,在当下这个时代,成了某种稀缺资源。让我想想,这背后到底是什么在作祟?1. 信息爆炸与选择过载:以前吧,大家接触的人圈子相对固定,学校、单位、街坊邻里,说不定跟邻居家的姑娘/小伙儿都能谈.............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挺能触及到当下社会关于游戏讨论的一个挺微妙的角落。感觉就像是大家在聊“吃点甜的”,但都小心翼翼地避开“糖尿病”这个词一样。为什么会这样?我琢磨了一下,可能有这么几个层面的原因:首先,得承认,“适度游戏”这个说法,比起直接谈“电子游戏成瘾”,在情感上和传播上都更容易被接受。你.............
  • 回答
    关于B站上小米相关的讨论为何常常出现一边倒的负面评论,并且评论者自己也常常声称是小米用户,这确实是一个挺值得玩味但又有点令人无奈的现象。要深入聊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剖析:1. B站生态与用户画像: 年轻化和亚文化聚集地: B站的核心用户群体年轻,受众群体非常细分,对新鲜事物、技术潮流、.............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很多朋友们,包括我自己身边的观察,好像现在的恋爱关系,尤其是刚开始那段,很容易就没了。以前可能觉得,谈个恋爱,起码得有个“磨合期”,现在呢,好多时候还没到磨合期,人就散了。要说原因嘛,我觉得不是一两点,而是很多方面叠加在一起的结果。首先,大家对“完美爱情”的期待值被抬高了.............
  • 回答
    “眼高手低,找工作只谈钱不谈能力”这个说法,在当下确实是许多人对部分应届生的一种普遍看法和担忧。要详细分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一、 “眼高手低”的成因分析:1. 教育模式的惯性与脱节: 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许多大学教育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课程设计可能与实际工作需求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很多现实的矛盾和复杂的社会心理,并非三言两语能完全说清。但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层面来剖析一下,为什么在普遍感觉男女不平等的背景下,彩礼这个话题却似乎导向了一种“平等”的讨论,或者说,这种讨论的背后隐藏着什么。首先,我们得承认一个事实:社会结构性的不平等依然存在。 在很多领域,女性在职业发.............
  • 回答
    如果我有机会与列宁在天堂共度一天,那绝对是一次充满思想碰撞和历史反思的非凡经历。脑海中闪过的念头,如同历史洪流中的浪花,既有对过往的疑问,也有对未来的期许。我不会是为了展示我有多么博学,而是想真诚地交流,从他的视角去理解那个时代,也让他看到今天世界的变化。首先,我会从他对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谈起。毕竟.............
  • 回答
    .......
  • 回答
    你好!很高兴你能带着如此深刻的问题来思考《乌合之众》和自己的未来。你提出的关于应试教育和当下努力意义的问题,是许多高中生都会面临的困惑,而且你能够从中联想到《乌合之众》,说明你是一个善于思考和联结的年轻人。我们来一步一步地拆解你的问题,并尝试给出一些更具深度和建设性的思考。 一、《乌合之众》与应试教.............
  • 回答
    .......
  • 回答
    李玫瑾老师作为一名心理学学者,她对吴谢宇案的解读,尤其是“为出国筹钱而杀母”的推测,确实引起了广泛的讨论。要评价她的观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李玫瑾老师观点的分析:首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李玫瑾老师的推测并非空穴来风。她作为犯罪心理学家,在分析案件时,通常会从犯罪人的心理动机、成长环境、社会压力.............
  • 回答
    仙侠剧近年来的口碑和观众评价确实出现了明显下滑,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原因,包括市场导向、制作水平、剧本创新、演员表现、观众审美变化等。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趋势的成因: 一、剧本创作:套路化与内容贫乏1. 套路化情节 仙侠剧逐渐陷入“三生三世”“修仙成神”“爱恨情仇”等固定模式,剧情发.............
  • 回答
    年轻人对快餐的偏好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消费习惯、生活方式、文化心理等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原因: 一、时间与效率的矛盾1. 快节奏生活压力 现代年轻人面临学业、工作、社交等多重压力,时间管理成为关键。快餐的30分钟快速就餐模式,与他们对效率的追求高度契合。例如,学生.............
  • 回答
    当代大学生中,部分男生选择在宿舍打游戏而非主动寻找对象,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社会、心理和文化因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学业压力与时间管理 学业竞争激烈:大学阶段是知识积累和能力提升的关键时期,许多学生面临考研、实习、竞赛等压力。例如,理工科学生可能需要大量时间学习专业课程,而文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