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民族英雄,同样作为的冉闵却没有光明正大地成为我们汉人的民族英雄?

回答
成吉思汗在蒙古人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冉闵在汉人心目中地位的差异,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历史和文化现象。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剖析:

一、 成吉思汗:蒙古民族英雄的构建与历史事实

成吉思汗被奉为蒙古民族英雄,这背后有着深厚而复杂的历史原因和文化建构:

统一蒙古各部,奠定民族根基: 在成吉思汗之前,蒙古各部落分散征战,内耗严重。铁木真(成吉思汗)通过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历经艰辛,最终统一了蒙古草原上的各个游牧民族,结束了部落间的纷争。这种统一不仅仅是政治上的,更是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凝聚。他将分散的部落整合成一个强大的整体,为蒙古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开创庞大帝国,展现民族力量: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创建了历史上疆域最辽阔的蒙古帝国。这个帝国横跨欧亚大陆,极大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对于蒙古人而言,这是他们民族力量和辉煌成就的巅峰象征。帝国带来了相对的贸易繁荣(如丝绸之路的畅通)、文化的交流和军事上的威慑力。
制定法典和制度,规范社会秩序: 成吉思汗颁布了“大扎撒”(Yasa),这是一套重要的法律和制度,规范了蒙古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军事组织到日常行为。这套法典不仅维护了帝国的稳定,也成为蒙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文化传承与民族认同的强化: 尽管蒙古帝国在军事上的扩张是其最显著的特征,但在文化层面,成吉思汗也成为了蒙古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尤其是当蒙古民族面临被其他民族同化或压迫的威胁时,成吉思汗的形象被不断地符号化和神化,成为维系民族记忆、抵抗外来压力的精神支柱。他的故事被口头传颂,写进史诗,成为蒙古人文化认同的核心。
“英雄”定义的普适性: 在许多民族的历史叙事中,能够统一民族、建立强大国家、对外征服的领导者,往往会被视为民族英雄。成吉思汗符合这些普遍的英雄特质。

二、 冉闵:汉民族英雄的争议与历史困境

冉闵在汉民族内部的地位则复杂得多,他未能光明正大地成为汉民族的“民族英雄”,原因在于其行为的复杂性以及历史叙事的多重解读:

“汉族”概念的演变与模糊: 在冉闵所处的十六国时期,中原地区民族成分极为复杂,汉族并非一个铁板一块的单一概念。当时存在着汉族(包括南迁的汉族政权和北方残余的汉族势力)、胡族(匈奴、羯、鲜卑、羌、氐等)以及其他民族。冉闵本身是汉赵政权中的一员,后来又建立后赵,其早期的政治立场和归属并不完全是简单的“汉族”与“胡族”的对立。
“冉闵杀胡令”的争议: 冉闵之所以在一些汉族历史叙事中被视为民族英雄,主要是因为他颁布了著名的“冉闵杀胡令”。在“五胡乱华”的背景下,北方汉族遭受了严重的压迫和屠杀,生灵涂炭。冉闵的行动在客观上遏制了胡族政权的肆虐,为汉族争取了生存空间,并成为汉族政权(如东晋)在北方恢复力量的契机。
历史评价的复杂性与“民族清洗”的指控: 然而,“冉闵杀胡令”的执行方式和规模也引发了巨大的争议。根据史书记载,冉闵的军队对羯族等胡族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其残酷程度不亚于之前胡族对汉族的压迫。这种行为在现代人看来,带有明显的种族灭绝和民族清洗的色彩。
民族主义视角下的推崇: 一些汉族民族主义者,尤其是近代以来,将冉闵视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先驱,认为他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捍卫了汉族的生存权。在这种视角下,他的屠杀行为被视为反击侵略、保护民族的必要手段,是一种“正义的复仇”。
更宽容的视角下的质疑: 然而,更多的历史学家和文化评论者认为,民族英雄的定义不应仅仅局限于一时的军事胜利或民族仇恨的宣泄。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其行为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普世价值,例如对文明的贡献、对人民福祉的关怀、对国家统一的追求等。冉闵的血腥屠杀,即使在当时有其“必要性”,但其极端手段使得他难以被普遍接受为一个代表所有汉族人民的、具有积极正面象征意义的英雄。
“以暴制暴”的道德困境: “以暴制暴”往往会陷入道德困境。虽然胡族对汉族有过残酷压迫,但冉闵的回应是以另一种形式的残酷压迫,这使得他在道德评价上难以获得普遍认同。将他视为英雄,可能意味着要接受或至少容忍这种极端手段。
缺乏统一的民族象征与持续的文化建构: 与成吉思汗在蒙古民族内部被持续不断地歌颂、神化和作为文化符号传承不同,冉闵的历史叙事在汉族内部并没有形成一种持续而统一的文化建构。
朝代更迭的影响: 在冉闵之后的南北朝时期,汉族政权仍然在与北方胡族政权并存甚至融合。汉族统治者(如北魏、北齐、北周、隋唐)的建构的是更具包容性或不同侧重点的民族认同,冉闵的极端民族主义形象并不符合这些后来的统治者的需要。
主流史观的复杂性: 传统史学在评价冉闵时,往往会考虑到其行为的残酷性,以及其政权的短暂性,并不能完全忽视“杀胡令”的负面影响。因此,主流史学对冉闵的评价是复杂的,不乏负面评价。
缺乏对冉闵的系统性文化宣传: 相较于成吉思汗在蒙古族内部被当作民族图腾般进行塑造,汉族历史上并没有一个持续的、强大的机构或力量,系统性地将冉闵塑造成一个超越争议的民族英雄,并在民间广泛传播。

三、 比较与总结

建构的起点: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起点,他奠定了民族的生存基础和辉煌成就,其英雄形象是其统一和扩张功绩的自然延伸。冉闵的出现,是在汉族已经存在悠久历史且遭受重大危机的情况下,他是在危机中的一次极端回应,其行为本身就充满争议。
行为的性质: 成吉思汗的统一和扩张,虽然伴随着战争和杀戮,但在其民族内部被视为民族力量的壮大和生存空间的拓展。冉闵的行动则更偏向于一次大规模的报复性屠杀,其行为的极端性使其难以获得普世性的认同。
历史的接受度与文化建构: 蒙古民族在后来的历史中,始终保持着对成吉思汗的尊崇,并通过口述历史、宗教仪式、文字记载等多种方式对其进行文化建构。汉民族的历史则更加多元,经历了多次民族融合和政权更迭,其文化建构也在不断演变,冉闵的形象始终未能成为一个被广泛无争议接受的符号。
“民族英雄”的定义: 最终,对于“民族英雄”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理解。如果民族英雄仅仅是指在特定历史时期能够为本民族带来生存优势或复兴的领导者,那么冉闵在某些汉族群体中的地位可以理解。但如果民族英雄还需要具备更广泛的道德感召力、更积极的文明推动作用,那么冉闵的形象就难以与成吉思汗相提并论。

总而言之,成吉思汗之所以能成为蒙古人的民族英雄,在于他对蒙古民族的奠基性贡献、其创造的辉煌成就以及持续的文化认同建构。而冉闵未能光明正大地成为汉民族的民族英雄,则源于其行为的极端性带来的争议、汉民族内部多元复杂的历史叙事以及缺乏系统性的、被广泛接受的文化建构。理解这两者的差异,是理解不同民族历史叙事和文化认同形成机制的关键。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强调的重点不一样。

称赞成吉思汗的人,称赞的是他作为征服者的功绩而非他作为屠夫的残暴;而冉闵没有成吉思汗的文治武功,只有成吉思汗的残暴,自然只配挨骂。

当然,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是建立在累累白骨上的,实际上,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征服者都犯下过反人类罪。在20世纪国际社会基本确立了民族自决、主权不容侵犯、非武力解决纠纷、保障战俘与平民生命安全这几个基本原则之前,人类社会很难说对强权有什么普遍的道德约束。所以,对于古代征服者们的反人类罪行,我们可以有一个相对宽容的态度,不会因为他们没有遵循《日内瓦公约》就一票否决,会抛开他们的暴行来评价他们的功业;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时刻铭记,那是一个野蛮血腥落后的时代,那个时代的暴行必须被反思,被谴责。

所以,我们会赞颂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扫清六合的功绩,但同时承认他的暴虐;

我们视项羽为英雄,是因为他在巨鹿破釜沉舟的奇迹,而绝非他杀降卒、屠秦人、弑义帝的黑历史;

后世歌颂汉武帝,是因为他击匈奴、通西域、并南越,而非他晚年造成“海内户口减半”的暴政;

李世民被视为千古一帝,也不是因为他杀兄逼父;曹操被不少人推崇,也不是因为他进攻徐州时的大屠杀。

同样,人们因为成吉思汗一统大漠,建立蒙古帝国歌颂他,很正常,这与人们谴责他搞屠杀并不矛盾。

要是有一个人说,我喜欢项羽是因为他杀秦国降卒,喜欢李世民是因为他杀兄逼父干得漂亮,喜欢汉武帝不是因为他击败了匈奴而是因为他搞死了不少老百姓,喜欢成吉思汗是因为他屠城屠得好,那么这个人我们可以理解为心理变态/神经病。

那我们看看冉闵有什么好崇拜的呢?按封建义务论,冉闵篡权夺位对君父不忠;按法统大义论,他越过东晋称帝是僭主逆贼;按现代眼光来看,他无差别屠杀各族人民(包括汉族),是反人类战犯;单纯看个人能力与功业的话,他旋起旋灭,战绩惨淡,毫无统治才能……总之,他这个人身上没有任何像秦皇汉武成吉思汗这些人的闪光点,残暴却不亚于这些暴君。而崇拜他的人,基本上就是冲着那个滥杀无辜的“杀胡令”去的。这就是区别所在。人们崇拜秦皇汉武成吉思汗,是因为崇拜经天纬地的英雄,喜欢看开疆扩土的神话,这是人之常情。而喜欢冉闵喜欢“杀胡令”,那就单纯的是崇拜仇恨与屠杀,属于心理变态了。

user avatar

不用怀疑,就是因为双标。

某些人苛责冉闵当过石勒的养孙,却不会以同样道德标准批判铁木真接受金国册封的兀呼噜招讨使。

某些人苛责冉闵曾为羯人“力压胡夏”,却不会以同样的道德标准批判铁木真为女真招讨其他蒙古部落。

某些人苛责冉闵杀了他的老上司李农,却不会以同样道德标准批判铁木真灭了他的义父王罕。

某些人吹嘘铁木真颁布《止杀令》以安抚被征服者,却不会以同样道德标准赞扬冉闵安抚其他四胡。冉闵杀韦謏、封儿子大单于,是为了抚纳群胡。但在这些人的嘴里,冉闵抚纳群胡还成了污点。

某些人不去谴责胡虏入侵导致华夏的衣冠南渡,反而苛责冉闵让胡汉“各还本土”时出现的“道路交错,互相杀掠”。出现“诸夏纷乱,无复农者”,是因为五胡的入侵,不是因为华夏的反抗。

某些人苛责冉闵颁布《杀胡令》滥杀,却看不到死在五胡乱华之下的无辜者更多。铁木真的《止杀令》当然阻止不了蒙古人的杀戮。胡虏以杀戮为耕作,古来唯见白骨黄沙田。杀胡是乃知兵者为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user avatar

哈哈哈哈哈哈,冉闵,他有几个村啊?

你看一眼蒙古帝国巅峰时期的地图,从成吉思汗这一代到库布莱、旭烈兀一代人打下的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后世也就大英帝国控制过更大的土地)的广袤土地。

在西方主导世界舆论的这三百年里,没有任何一个亚洲的政治和军事人物有比成吉思汗更高的知名度,包括居鲁士、阿育王、秦始皇、欧麦尔、阿克巴。而在亚洲和东欧,从匈牙利、俄罗斯,到土耳其、伊朗、蒙古,都有自豪地宣称“成吉思汗后裔”的民族和家族。

即使再过一千年,成吉思汗依然会是最著名的世界征服者之一。成吉思汗的功业,不仅前无古人,而且极有可能后无来者。

user avatar

很简单,因为双标。

后赵时期,真正携汉族人民反抗暴政的英雄是梁犊。

梁犊率领着被羯族压迫的十万义军,克长安,破潼关,石虎本人都“大惧”。

然而当今汉人,有谁愿意去歌颂梁犊的英雄事迹呢?

冉闵,一个投机小人,石虎活着怂的像狗,他也配和直接跟石虎刚的汉人的英雄梁犊去比?

其后面的表现,充其量就是在为之前的汉奸行为将功补过罢了。

哦对了,你的石闵可是亲自参加了镇压梁犊起义的军事行动的,而且表现还不错。

真正的英雄无人去歌颂,一个投机小人被传唱千古,请问,是谁在埋没汉族的英雄?

================================================

以上是非正经回答,正经回答的话就一句话:

美国人崇拜华盛顿,是因为华盛顿创建了美利坚合众国,还是因为华盛顿到处割印第安人头皮?

user avatar

因为国内白左程心汉奸书dai子太多!

以汉人的角度,羯赵时代,中国北方越乱越好。羯赵政权越稳定,中国越趋于印度化,汉人将沦为贱民,永不翻身。局势越乱,印度化越搞不成!冉闵是唯一的破局点!

冉闵的功绩,在羯赵首都实施斩首行动,散落在其它地方的羯人失去组织,只能各自为战,被当地汉人或其它蛮族tu杀,将羯赵这个种族彻底消灭!

user avatar

冉魏帝闵某种程度上,可以对标蒙洲的俺巴孩汗,准确说是一个加强版的俺巴孩汗,但同时又有铁穆真的部分类似。

俺巴孩,身为蒙洲早期汗之一,虽然最后被女真前金处决,但他的复仇态度激励了后来蒙洲反金活动。

冉魏帝闵,虽然最后被前燕鲜贝慕容莎咳,但他的反抗精神激励了后来的心海歌名!

铁幕真,曾经是克烈王汗的义子,后来对克烈王汗反戈一击;冉魏帝闵,曾是石赵可汗的义孙,然而石赵汗族内讧并且屡次对冉魏帝闵搞印谋,所以冉魏帝闵后来对石赵反戈一击。

铁幕真,曾经替前金充当浇灭塔塔尔的马前卒,并被前金封了个“札兀锡忽里”官位;冉魏帝闵,也曾替石赵对付过石赵汗的对手,在石赵的弟味不低。

所以啊,冉魏帝闵在汉洲的定位,应该介于类似蒙洲的俺巴孩与铁幕真之间。

既然蒙洲搭博世 ,没有拿俺巴孩、铁幕真那些不太体面的事儿来自我矮化;那么,汉洲人根本不应该对冉魏帝闵苛全责备。

user avatar

因为蒙古族没得选。

生存是一种极其偶然的幸运,蒙古人能作为一种“政治实体”存在下去而不是像迦太基人一样被毁灭,唯一能依靠的就是铁木真了。

铁木真对蒙古人真的好嘛?也不见得,毕竟他也给女真人打工镇压蒙古人。

起事以后铁木真为了捏和“蒙古”这个概念,手段是拉拢蒙古上层贵族,蒙古上层贵族才是“蒙古人”。

底下有的是牧民,奴隶。牧奴,平民都不能算“人”的,只是财产的一部分。属于货物和商品的特殊种类而已。

为啥朱元璋能招揽来那么多忠诚于汉族的蒙古鞑官?还不是因为他们又不是黄金家族,最多属于“两脚人形蒙古产商品”。

但是为什么今天铁木真还是蒙古人的神呢?甚至不分阶级地域国家?

因为在铁木真前,蒙古也是“两脚人形漠北产商品”,“蒙古”能作为一种概念存在下去,能继续源源不断的产出“蒙古人”这一群体和存在,只能归功于铁木真了。

就连今天,各位难倒没有看到乌克兰为了凝聚“国家性”,为了区别于俄族人,区别于苏联,为了凝聚一个“乌克兰”的群体,已经到了荤素不忌,哪怕给纳粹当带路党的,只要是个反俄的喘气的人形生物,他们都能硬舔?

还有伊斯兰地区,为什么会大量出现伊斯兰教回潮的思想?

近代伊斯兰文明一烂到底,从君主立宪到共和到西方化到左派改革。

左中右激进保守军政府你能想到的基本上都踩了一脚,结果还是不见起色。

那么亚伯拉罕神教最强的技能出现了:亡国灭种文明断绝时候苟住命。总结下来:

“拜定真主不放松,立根原在老阿訇。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路线左右中。”

除了穆罕默德你告诉我他们从近代哪里找一个新的武德充沛的“穆圣”?

不仅仅是蒙古,伊斯兰。

韩国,波三小,土耳其,越南,巴尔干半岛等等都是这样。有些国家都是把足球场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球星当国家和民族英雄宣传的。

有时候人是没有选择的,小国更是如此。也就是我们文明老本够厚,允许我们可以挑挑拣拣。

user avatar

问:为什么宁愿支持冉闵?

答:下图来自一个反对称冉闵为英雄的回答。

我看到这个回答的第一反应是——

「哟,现在知道东晋是正统了?」


3月7日更新:

对冉闵的严肃评价也给一个吧,省得某些小丑一直跳梁。这篇冉闵杀胡考应该是古早时期的文章了,但其客观性真的远超某些只会复读「石闵」、「三姓家奴」的无知之徒。


冉闵此人只是一个好功名的枭雄,严格来说的话当然不是什么民族英雄,其胡汉身份实际上在历史上也并不重要。至于他今天为什么会被提到这个高度嘛……

如果只有宣称冉闵是民族英雄,才能换来东晋的正统,乃至于岳飞、文天祥的人的正确定位的话,那我可以说:他这个英雄,当定了。

user avatar

像冉闵是石虎义孙,建国后封子冉胤为大单于并杀死反对如此的大臣韦謏之类的话我只当一个开场白,因为我相信题主一定有一千种话术为他冉闵开脱,被事实逼急了估计就要用大招“除你汉籍”了。我就拿我个人觉得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祖逖来说说。

《晋书·祖逖传》:逖爱人下士,虽疏交贱隶,皆恩礼遇之。…躬自俭约,劝督农桑,克己务施,不畜资产,子弟耕耘,负担樵薪,又收葬枯骨,为之祭醊,百姓感悦。故刘琨与亲故书,盛赞逖威德。诏进逖为镇西将军。石勒不敢窥兵河南,使成皋县修逖母墓,因与逖书,求通使交市,逖不报书,而听互市,收利十倍,于是公私丰赡,士马日滋。

《晋书·卷一百七·载记第七》:闵率步骑十万攻石祗于襄国,署其子太原王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以降胡一千配为麾下。光禄大夫韦謏启谏甚切,闵览之大怒,诛謏及其子孙。……自季龙末年而闵尽散仓库以树私恩。与羌胡相攻,无月不战。青、雍、幽、荆州徙户及诸氐、羌、胡、蛮数百余万,各还本土,道路交错,互相杀掠,且饥疫死亡,其能达者十有二三。诸夏纷乱,无复农者。闵悔之,诛法饶父子,支解之,赠韦謏大司徒。

个人认为祖逖虽然人亡政息,但是他活着的时候好歹让黄河以南的广大人民得以喘息,而冉闵此人除了说了些让题主上头的话,我不觉得他有什么可称民族英雄的作为。民族英雄起码要为本民族谋福利,但请恕我直言“诸夏纷乱”的北方大地在冉闵上位后仍然饱受摧残。

最后对于成吉思汗为何是蒙古人的民族英雄,因为没有成吉思汗就压根不会有蒙古人这个概念。与成吉思汗对蒙古人的贡献可以相提并论的我觉得是汉武帝,是他把汉由一个原本和夏商周秦没什么不同的国号转变为代表一个民族的符号!要“光明正大”也是汉武帝!而不是那个石虎义孙!不是那个大单于之父!

最后放一下电视剧《汉武大帝》的开头,让题主看看什么叫光明正大!



user avatar

如果要拜一个爹都不确定是谁的杂种,可以直接信耶稣啊。

user avatar

靠撒谎捧人只能给你汉丢人现眼。

user avatar

冉闵被称之为汉族英雄,是狼图腾时代的应激反应,在汉族虚无、图汉是输血等言论甚嚣尘上的年代,就应该推出这样一个人物。不能是岳飞这样阴暗面不显的英雄,必须是冉闵这样的,才能反映出那个时代的汉人,面对以上种种反汉言论的愤懑之情。

但是这种评价,毕竟是伴随着狼图腾而被动产生的,可持续性不高,随着这类赤裸裸的反汉手法逐渐退出舞台,进阶到套上升级版石榴皮的新阶段,对冉闵的称赞也就失去了土壤。而铁木真是蒙古民族几百年来主动宣扬的英雄,他的地位自然更稳固。

不过不用着急,他们一定是忍不住的。基础版石榴皮本来已经大获成功,他们只要耐心继续套皮几十年就可以完成,偏偏憋不住在本世纪初整点大活,我相信这个升级版石榴皮的脉脉温情也持续不了多久,毕竟反汉是刻在骨子里的,太难忍了。

user avatar

天下本没有冉闵,可这神州的葫虏多了,人民也就成了冉闵。

user avatar

因为我们不希望你们汉人崇拜冉闵这样把胡人杀得人头滚滚的有血性,有兽性的汉人呢。我们希望你们继续崇拜洪承畴曾国藩这样的伟人,圣人。再不济也只能崇拜一些伟光正迫不得已反抗胡人反抗侵略的温良无害的英雄啊。你们汉人要是都去崇拜冉闵这种,汉族搞得跟女真,蒙古大和民族一样残忍,暴戾,狡诈。我们胡人还有好日子过?

user avatar

说冉闵不是英雄的你确定是“我们汉人”?

user avatar

冉天王事功不足,知名度太小当然是主要原因。但我个人是觉得,相比铁木真【蒙古民族英雄】这个固定观念而言,【汉民族英雄】这个概念长期是被虚化的,比如宣传最广的两个汉人民族英雄,是郑成功和戚继光,但其被着重强调的功绩是抗击日本侵略者和西方殖民者,一般只称民族英雄或者中华民族英雄,不会说他是汉民族英雄。

更明显的是与成吉思汗事功相近的(指建立统一国家,反抗异族统治)汉族君主,如秦始皇和明太祖,也不会被称为民族英雄。

user avatar

很简单,因为蒙古民族乃至所有的游牧民族在热兵器时代永无翻身的机会了,所以吹捧一只关在动物园里的灰狼再厉害也无关紧要。而中华——汉族,是蛰伏的龙,逆向和虚无民族主义者收了黄金美元,可不得使劲造吗?今天说民粹皇汉要不得,明天就喷冉闵岳飞不配当民族英雄…

user avatar

我又来反驳某位满克思了

冉闵:碰瓷不起,碰瓷不起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帝国的“文治武功”。

元史:

复命木华黎攻密州,屠之。

秋,木华黎克岢、岚、吉、隰等州,进攻绛州,拔其城,屠之。

广宁刘琰、懿州田和尚降,木华黎曰:“此叛寇,存之无以惩后。”除工匠优伶外,悉屠之。

帝怒(肃州)城久不下,有旨尽屠之,惟听钤部求其亲族家人于死所,于是得免死者百有六户,归其田业。

时国兵践蹂中原,河南、北尤甚,民罹俘戮,无所逃命。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 :

时中原诸路之兵皆佥往山后防遏,悉佥乡民为兵,上城守禦。蒙古尽驱其家属来攻,父子兄弟往往遥呼相认,由是人无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凡破金九十馀郡,两河山东数千里人民杀戮几尽,金帛子女牛马羊畜皆席卷而去,屋庐焚燬城郭丘墟……蒙古主欲得其公主,金主乃以东海郡侯少女及金帛童男女各五百马三千与之蒙古主。引归出居庸关收所虏山东两河少壮男女数十万皆杀之。


新元史:

阿剌黑三将至白讷克特,攻三日,降其城。分康里兵与民于两处,尽杀康里兵,取工匠随军,驱民间壮丁以往忽毡。……太祖诱其降,俾先以妻孥出城,发不得已亦降。守将阿儿泼汗引亲军溃围遁。内外城两重,五日悉下。以康里兵三万别居一处,令发结辫,示将入军籍,夜乃尽杀之。取工匠,分于各营。……秋,命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攻乌尔鞬赤,自将大军至忒耳迷,呼城人开门纳降,不应。攻十日,破之,大杀掠。一老妇有大珠,不肯献,而吞于口,剖其腹取之。于是,死者多遭剖腹。……巴而黑城迎降,太祖以将南行,恐留为后路患,令民悉出城,焚其庐舍。遂由塔里堪山中,攻诺司雷脱柯寨,守兵溃遁,屠而隳之。……拖雷一军,以脱忽察儿为前锋,渡阿母河至讷萨,攻半月克之,恣行屠戮。……其守将木直而倭儿从西域主西奔,王卒,回至马鲁,议守御。民之不欲降者,奉为城主,士卒亦归之。其欲降者,惧祸及,告于昔剌思大军:“巴哈夷倭儿已降,请往收其地。”助以兵而行,至则尽为所杀。十六年春正月,拖雷下安狄枯城,遂讨马鲁,先逐城外突厥人,奋力攻城。木直而倭儿知不支,乃乞降。大军入城,并其亲族杀之,城民惟工匠、妇女,童稚得免,发塞而柱克王散者耳之墓。西讨你沙不儿城,有炮军三千,炮五百,拖雷亦以炮军三千人运石至,辅以云梯、火箭,百计环攻。乞降,不允。三月,城破,脱忽察儿之妇率万人入城,遇人畜悉杀,以报夫仇。拖雷闻人伏积尸中,令悉断其首,分男女髑髅堆二阜,惟工匠四百人未死。分军毁徒思城外哈里发墓。自苦亦斯单至海拉脱,力攻八日,两军死伤甚众,守将亦战殁。民乃请降,惟诛守兵万二千人。……获札剌勒丁妻、子,尽杀之。时十六年冬也。寻遣巴剌、土尔台渡印度河追之,破壁耶堡,躏轹木而滩、拉火耳、费耳沙波儿、蔑里克波儿等地……十七年春,以札剌勒丁未获,军退后,嘎自尼民必复叛,命窝阔台往,伪为查阅户口,令民出城,尽戮之,取工匠从军。巴鲁安之败,海拉脱城亦叛,命按只吉歹往攻之,六月城始下,屠之。师旋,恐有遗孽,复遣兵突往,再杀二千人,惟十六人以乡居得免。……破可斯费音,以民坚守,多伤士卒,杀四万人。……南还,再经台白利司,进攻梅拉喀,数日,城破,大杀掠。……遣使招下阿而俺之贝列堪城,使人被害,破其城而屠之。

十五年,又与术及太宗以右翼军攻兀笼格赤城,术赤与察合台不协,师久无功,各以军事来告。太祖廉得其实,改命太宗总兵事。太宗和解二兄,军复振,始克之。城人巷战七昼夜,遗民尚十馀万,以妇孺工匠从军;馀则驱为前敌,凡蒙古兵一人分二十四人。……太祖复进攻八米俺,察合台长子莫图根中流矢卒。太祖最爱此孙,及城破,遇生物悉戮之,名其地曰卯库尔干。


对冉闵时代的汉人来说,无疑羯人是压迫者、入侵者,对于被成吉思汗杀害的那些冤魂来说,无疑蒙古人才是入侵者、压迫者。(精通阶级分析法的左翼应该不至于连这一点都看不出来吧)即使不考虑这一点,冉闵也比成吉思汗鉴太多了

先不论秦始皇、汉武帝、曹操是否应该被吹嘘(无论从阶级史观还是民族史观来说)

我这就模仿他的句式来表演一个

我们黄纳视洗头佬为英雄,是因为他绕过马奇诺防线扫平法国的奇迹,而绝非他屠犹、害罗姆的黑历史

同样,精日们因为招核天皇称霸太平洋,建立大东亚共戎juan歌颂它,很正常,这与精日们谴责它搞屠杀并不矛盾

皇汉们称颂冉闵是因为他反抗羯赵暴政,反抗民族压迫,而不是因为他搞种族图沙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