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是全世界居民医疗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均寿命排在世界前列。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时候,古巴不仅自己控制住了疫情,甚至还不断地向世界各地派出医疗队去支援别的国家。
古巴之所以如此厉害,是因为当年卡斯特罗执政的时候,认为医疗保障是民生的基础,所以大力培养医生。最终,很多在别的国家足以成为城市大医院医生的毕业生,毕业后在古巴就是个村医。
与之类似的还有核物理——你不能说造原子弹对国家没贡献吧?但自从苏联解体后,古巴的地位下降,就连曾经的核物理博士也纷纷下岗,开始了三产再就业。
当然,苏联比这还惨。因为国家解体,大多数成规模的产业都快要废了,很多前苏联的科学家一部分去了别的国家,一部分干脆就失业了,原来造航母的工程师一月拿500人民币失业金的情况比比皆是。
只要一个国家的培养体系不适应国家的需要,就算是理工医这些专业的学生培养过多了,一样也影响国家的发展。现在国内很多理工科专业成为“坑”,国家投入了大量的培养成本下去,但毕业生或者找不到对口的工作而转行,或者干脆找不到工作,造成如此多的教育资金的浪费,这难道就不影响国家发展了?
任何学科的人才过多,都会出现问题,也就是这几年出镜率挺高的“结构性问题”。
文科生太多,结果就是科研、工程等等领域陷入停滞。教员是有些人拿来挡子弹的,仿佛说文科生有多革命。那请问清朝那些大员哪个不是文科生?结果看到了吗?一笔锦绣文章,让人家架起大炮一阵轰,丧权辱国。
教员这些人的伟大之处之一,就在于身为文科生,但知道只有文科要坏大事。所以建国之后二话不说,花大力气搞工业体系,搞两弹一星。当然,你也看到对理工科学生的重视不是中国独有,否则钱学森回国也不用那么费劲。
反过来说,历史、政治、法律、外国语等等学科都是文科,如果文科生极少,那么显然一个国家也站不起来。历史被篡改,政治一塌糊涂,无法无天且与世界无法交流,这样的国家又有什么可夸耀的?
理科生过剩文科生不足的情况,好像我们一直没有出现。比较普遍的应该是理工科内部的细分学科出现结构性问题。
类似的,玩金融的太多就会出现空心化。金融不发达就会导致企业投融资困难等等。
结构性问题才是我们真正在讨论的问题,而不是必须有谁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