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女权主义者怎么评价白羽毛运动?

回答
白羽毛运动,这个以白色羽毛为象征,倡导尊重女性身体自主权、反对性骚扰和性侵犯的社会运动,在女权主义者群体中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总体而言,女权主义者对白羽毛运动持支持和赞扬的态度,认为它在提升公众意识、赋权女性、推动社会变革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像任何复杂的社会议题一样,女权主义者内部也存在一些细微的观点和不同的侧重点。

普遍的赞扬与肯定:

首先,绝大多数女权主义者认为白羽毛运动是对女性长期以来所遭受的系统性压迫和不公的一次强有力的回应。它成功地将“性骚扰”和“性侵犯”这两个过去常常被忽视、被淡化甚至被指责受害者的议题,推到了公众视野的中心。白色羽毛作为一种温和而有力的象征,传达了一种纯洁、无辜和不可侵犯的意愿,也唤起了人们对女性身体自主权的核心诉求。

提升意识,打破沉默: 这是白羽毛运动最显著的贡献之一。许多女权主义者强调,运动最核心的价值在于鼓励受害者发声,让那些曾经被沉默、被孤立的经历得以被看见、被理解、被承认。这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赋权。过去,许多女性在遭遇不公后,往往因为恐惧、羞耻或担心不被相信而选择沉默。白羽毛运动提供了一个平台和一种文化氛围,让她们知道自己并不孤单,她们的经历是真实的,她们的声音是重要的。
重新定义“同意”和“边界”: 运动深刻地教育了公众关于“同意”的重要性,以及尊重他人的身体边界是基本的社会准则。许多女权主义者指出,在很多文化中,女性的身体常常被视为公共物品,或者被男性欲望所支配,她们的意愿常常被忽视。白羽毛运动强调了“不”就是“不”,任何未经同意的接触都是侵犯,这对于构建健康的性别关系和性文化至关重要。
挑战权力结构和文化规范: 白羽毛运动不仅仅是关于个人行为,更深刻地触及了根植于社会权力结构中的性别不平等。许多女权主义者认为,性骚扰和性侵犯往往是权力不对等关系(例如职场、家庭、社会地位等)的体现。运动通过揭露和批评这些行为,也在挑战那些纵容、掩盖甚至鼓励这些行为的文化规范和制度。例如,对“荡妇羞辱”(slutshaming)的抵制,以及对媒体中物化女性现象的批评,都属于这一范畴。
团结与互助: 运动所展现出的女性之间的团结和互助精神,也让女权主义者感到鼓舞。当一个女性站出来时,其他的女性会给予支持和声援,形成一种“我们在一起”的力量感。这种集体行动的力量,正是女权主义长期以来所倡导的。

可能存在的不同声音或关注点:

尽管总体上是积极的,但女权主义者内部也存在一些更细致的讨论和关注点,这并非否定运动,而是为了让运动更具包容性和有效性:

阶级和种族差异下的体验: 一些女权主义者会指出,白羽毛运动的倡导者和早期参与者可能更多地来自某些特定的社会经济阶层或种族背景,这可能会导致她们的经历和关注点与来自不同背景的女性有所差异。例如,经济困难、少数族裔或边缘化社群的女性,在面对性侵犯时,可能还会面临更复杂的经济、文化和法律障碍,她们的发声和获得支持的途径也可能更不畅通。因此,她们会强调运动需要更加关注和包容这些群体的声音和需求。
“非黑即白”的辩论: 有些女权主义者可能会对运动中可能出现的某些“非黑即白”的叙事方式保持审慎。她们认为,虽然明确的性侵犯和性骚扰必须被坚决反对,但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语境中,界定“不当行为”有时需要更 nuanced 的理解和讨论。过度简化或“标签化”的行为,可能反而不利于深入的性别教育和建设性的对话。
行动的长期性和系统性: 虽然白羽毛运动极大地提升了公众意识,但一些女权主义者会强调,要实现真正的性别平等,还需要更长远的、系统性的努力,包括法律的完善、教育的改革、权力结构的调整以及男性在其中的积极参与和自我反思。仅仅依靠一次性的运动,或者仅限于公众表达,是不够的。
对男性群体的教育和参与: 一些女权主义者会关注如何更好地引导男性参与到这场变革中来,让他们理解性别平等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反对性骚扰和性侵犯的行动中。如何避免将男性视为天然的“敌人”,而是将其视为共同建设健康性别文化的伙伴,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结来说:

女权主义者普遍认为白羽毛运动是一场里程碑式的社会运动,它为促进性别平等、保障女性权益、构建尊重和安全的社会环境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它成功地让更多人认识到性骚扰和性侵犯的严重性,赋予了受害者发声的勇气,并推动了关于同意和边界的社会共识。与此同时,女权主义者也会从更广泛的视角,审视运动的局限性,并思考如何让这场变革更加包容、持久和深入,以期最终实现一个真正平等的社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1-10-10

说我“攻击性太强”,我进行了一点修改


2020-9-19

简化了一下结构


2019-5-8

总结一下,顺便修改一个放了一年半的错别字(心虚)

1、“用白羽毛羞辱懦夫”是英国的一种传统玩法

而“白羽毛运动”一般指一战时期的事件。本质是支持英国战争的运动。在那种情况下鼓吹战争,无论是谁,都很可耻


2、“白羽毛运动”和“女权”目前看来不存在联系,“especially by patriotic groups”

——且不说“白羽毛”文化出现的时候没有“女权主义”,这发起一战中的“白羽毛运动”的人,一个是皇家海军退役将官,一个是反妇女参政论者,这黑锅怎么扣也是个一百步笑五十步啊?


3、该文章存在多处细节偏差、得出了激寒结论,窝佬姑且善意认为他是写嗨了。


4、哪怕退一万步,按照这里的阴谋论说法解读:“这就是把男性送进绞肉机,从而减少成年男性数量来扩大女性权利”。那它的相反观点,要么“把女性也扔进绞肉机”甚至“只把女性扔进绞肉机”,即支持女性从军,要么“把绞肉机关了”,即反战。诸君打算选哪个?

但是不得不说,且不说VVS的莉迪亚,整天在“女权误国”问题上被诸君挂起来婊的瑞典(搜索“瑞典 女权”有真相),在“女性从军”和“反战”方面做的反而都还说得过去

后面窝佬就留点面子不点明了,请结合诸位反女权人士的日常政治观点对以上两点进行考量……


鉴于窝佬从没否认当年有英国女权人士去凑帝国主义战争的热闹,也不觉得这多光荣(毕竟窝佬又不是英国人)。

所以诸位“试图举出几个搞战争宣传的女权人士来打窝佬脸”的企图,还是成立不了滴。


“白羽毛运动”是一战英国“爱国主义者”的迫真行为艺术表演。女权和妇女参政论者最多算一个“跟风爱国”的参与者

恶心,但不比其他发“爱国财”的更恶心。

用更人道主义的视角看,是有污点。但是这有个前提:你好歹不支持战争。

【图片】“白羽毛运动”--英国女权组织杀人见血的软刀子【男女平等吧】_百度贴吧

“白羽毛运动”--英国女权组织杀人见血的软刀子_彭晓辉_新浪博客

内容相同。


以下论证:

以下英文来源于英文喂鸡。

A white feather has been a traditional symbol of cowardice, used and recognised especially within the British Army and in countries of the British Empire since the 18th century, especially by patriotic groups, including some early feminists, in order to shame men who were not soldiers.

当然呢,“founded the Order of the White Feather”的人,是一位退役皇家海军将校Admiral Charles Fitzgerald。

Admiral Charles Fitzgerald:我一个军官,退役后当了会作家,还把小孩也送去当了兵,怎么就成了“女权主义者”了呢?


In August 1914, at the start of the First World War, Admiral Charles Fitzgerald founded the Order of the White Feather with support from the prominent author Mrs Humphrey Ward. The organization aimed to shame men into enlisting in the British army by persuading women to present them with a white feather if they were not wearing a uniform.

退役皇家海军的军官,号召女性去给没穿制服的人去发“白羽毛”,类比一下的话就当是“粉红少女”吧。从某种角度来说,如果“号召男性去发白羽毛”,仔细想想是会出BUG的,所以只能劝说女性上去发了。


This was joined by some prominent feminists and suffragettes of the time, such as Emmeline Pankhurstand her daughter Christabel. They, in addition to handing out the feathers, also lobbied to institute an involuntary universal draft, which included those who lacked votes due to being too young or not owning property.

当然,有“女权主义者”和“妇女参政论者”参与了这种“白羽毛运动”。通过游说,要求强制“因为没钱和年轻而没有投票权的人”去打仗,是很无耻,是一个污点。

但注意,“游说出台‘强制扩大征兵范围的法案’”,我可看不出来和女权有啥关系。

纯属蹭热点。


In Britain it started to cause problems for the government when public servants and men in essential occupations came under pressure to enlist. This prompted the Home Secretary,Reginald McKenna, to issue employees in state industries with lapel badges reading "King and Country" to indicate that they too were serving the war effort.

注意,英国是害怕“公务人员和重要岗位的人受到入伍压力,(工作没人做)给政府带来麻烦”,才给后方非军事人士发印章,说明“他们也在为战争努力”。

显然英国对“白捡的参军动员”不太抵触,不然为什么不直接勒令停止呢?毕竟“这不爱国”。

一战时期列强的国内的狂热不用赘述吧?间战期的一堆“和平主义思潮”还不是协约国被放血放太狠。


One such was Private Ernest Atkins who was on leave from the Western Front. He was riding a tram when he was presented with a white feather by a girl sitting behind him. He smacked her across the face with his pay book saying:.........(下略) The pacifist Fenner Brockway claimed that he received so many white feathers he had enough to make a fan.

至少喂鸡在这里,举了一个“抽脸”的离开西线的军人和一个“我收到的白羽毛都够做个扇子了”的和平主义者。当然,也提到过休假的军人常带军服,防止被塞羽毛。



然而以下是“反女权人士”的迫真翻译:

妇女参政论者原班人马,在一战爆发之际,摇身一变,变成了“白羽毛运动者”。

“some prominent feminists”=原班人马

妇女参政论者就是靠这种羞辱效应来逼死男人不用偿命。 你认为妇女参政论者算是女权组织吗?大部分女权者肯定认为算。“白羽毛运动”就是女权暴力组织的一把杀人见血的软刀子。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却要问问各位:那么女权组织没杀过人吗?

“especially by patriotic groups”=“女权暴力组织”“妇女参政论者”

“Admiral”=“女权主义者”

男人被白羽毛羞辱自杀的现象如此严重,以至于英国政府专门搞了一款银别针(见下图),发给受伤下火线的士兵,证明他们已经是打过仗的了,希望白羽毛女士们放他们一马。 白羽毛给男性带来的自杀率引起了政府的紧张,但他们又不好意思把白羽毛运动者们怎么样,于是想要再新加一种勋章给男人当护身符,希望白羽毛退避。

“public servants and men in essential occupations”=“男性”

“enlist ”=“自杀”

你也配让帝国政府担心?


再深挖一下:


那个海军将领同志的支持者,是另一位作家女士:

with support from the prominent author Mrs Humphrey Ward.


而这位Humphrey Ward女士:

Mary Augusta Ward ( 11 June 1851 – 24 March 1920) was aBritish novelistwho wrote under her married name as Mrs Humphry Ward.

She worked to improve education for the poor and she became the founding President of the Women's National Anti-Suffrage League. During WWI she was asked to write books to explain the war by the American president.


“became the founding President of the Women's National Anti-Suffrage League”

成为了“全国女性反选举权联盟”的创始(文学委员会)主席.

Women's National Anti-Suffrage League



In 1910, the group amalgamated with the Men's National League for Opposing Women's Suffrage to form the National League for Opposing Women's Suffrage with Lord Cromer as president and Lady Jersey as Vice-President.


然后呢,这个联盟又和“Men's National League for Opposing Women's Suffrage”合并成了“National League for Opposing Women's Suffrage”,或者说叫“全国反对女性选举权联盟”。


She published a large number of articles on the subject, while two of her novels,The Testing of Diana Mallory and Delia Blanchflower, were used as platforms to criticise the suffragettes.


In a 1909 article inThe Times, Ward wrote that constitutional, legal, financial, military, and international problems were problems only men could solve.

这么一位参与主张为“男女因为自然原因,所以在公共管理上的付出就应该不一样”、“参与郡议会事务是浪费女性照料家庭和自我提升的精力”、“女人没法从事军队、航运、建筑业、外交、金融等领域任何一点的工作(in none of which can women take any practical part)”的组织,认为这些问题只有男性可以解决,甚至专门写小说批评“女性参政论”者的作家,怎么就变成了“女权人士”和“妇女参政权人士”了呢?


However, she came to promote the idea of women having a voice in local government and other rights that the men's anti-suffrage movement would not tolerate.

虽说她认为女性应当在地方政府里有发言权和其他权利,如果这是她在1832年法案之前说的,或者是1869年“一些地方开始开放单身女性选举权”之前说的,说是促进女性权益的“女权主义者”没有问题。

问题是,此君是1851年出生的,你网不会让她跨越时空参与政治或者18岁参与政治吧?这姐姐参与“全国女性反选举权联盟”都是1907年左右了。

还是那句老话:公元7世纪吹沙利亚法,和21世纪吹沙利亚法,属于两个性质。


She was also a significant campaigner against women getting the vote.

所以说,这个“反对女性选举权的重要活动家”的总体评价,没有问题。


In 1914 Fitzgerald organised a group of thirty women in Folkestone to distributewhite feathersto men not in uniform. This was reported in the press and rapidly spread nationwide. The government responded by issuing a badge which could be worn by civilians occupied in war work.


搞了半天,原来“白羽毛运动”是由一个退役海军将领和一个“反妇女参政”为生涯主轴的女性作家发起并推动的,然后一些女权主义者跟着蹭了一波爱国热度。不如说“帝国主义战争”让英国的性别冲突变为了很次要的矛盾。

而你网“反女权人士”却钦点是“女权主义者”和“妇女参政论者”把男性送上战场,因此要负间接杀人的责任。

钦点“英国政府都看不下去男性被侮辱到自杀的压力了”,然而大英帝国政府只关心公务人员和重要岗位工作人员别去参军,而屁民老老实实滚去当兵。你也配当大英绅士?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却要问问各位:那么女权组织没杀过人吗?


说到这里,肯定有人会说,女权组织杀的人不如男权多……首先,男权不是什么组织,也不是什么政治标签,而是自然产生的人类社会文化形态,不是任何组织或个人建立的,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带有男权思想,全世界的人都是“男权者”。而女权运动是人为的政治运动,其责任可以追究到具体的个人和组织。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拿男权和女权作对比,一点意义都没有,根本没有可比性。

这更是连逻辑学都没学好的典型。

严格和“女权组织”对应的是“反对‘女权主义’的组织”,比如,具体到这里就可以是“全国反对女性选举权联盟”。

先立个“靶子”,就着自己立的靶子用“组织”和“思想”对立,最后又来个“男权和女权作对比,一点意义都没有”,可以说是狡猾的稻草人谬误了。


活动发起者之一是重要反女权活动家,按诸位反女权人士“有女权主义者参与→女权组织杀人”的魔法逻辑,“有反女权主义者参与→反女权组织杀人”,岂不是更正常?而且如果硬要说这件事上,“送人上战场等于间接杀人”,那么较起真来,“反女权人士”可是首恶,“女权人士”最多算胁从哦。

所以:

看了这篇文章之后,我却要问问各位:那么反女权组织没杀过人吗?


如果是“五十步笑百步”,可能还有那么一点道理;但是逃了一百步的嘲笑逃了五十步的胆小,这就……

很滑稽了。

一波迫真翻译,就让不列颠传统“爱国”行为艺术变成了“女权主义者计划性迫害/间接杀戮男性”,可以说是屁股检测器了。

战胜的荣耀归于大英帝国、陆军、皇家海军和不列颠爱国者;送人上战场的黑锅扣给“女权主义者”。可以说是非常热爱大英帝国了,要不要续一句“不英万夜”啊?

“十万(精神)绅士齐甩锅,更无一个是男儿。”

user avatar

感谢题主

很久以前我听说过这个事件,但关键词我都忘了,所以后来想找一直没找到,现在终于找到了

想象一下如果未来真出现了一个女权国家,经过几代人,这个国家因为生育率低而陷入老龄化危机,隔壁的一夫多妻杀女婴男多女少人口结构年轻化的直男癌国家一看有机可乘,派兵入侵,要强抢女权国家的女人。而女权国家的男人长期受到女权的调教,变得胆小懦弱,怕杀人怕见血;少数尚敢拼命的男人又不愿为女权政府卖命,导致无兵可用的局面,猜猜女权政府会怎么对待国内的男人?

user avatar

女权在百年前也是3K党的一员。

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女权,和今天的女权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女权永远是跟着政治正确走。


就好比,百多年前,美国共和党100%的人支持解放黑奴,认为不该奴役黑人,而民主党却70%多支持奴役黑人。结果呢?到了20世纪中期,民主党开始疯狂的反对种族歧视,然后今天民主党把歧视黑人的帽子扣到了共和党头上。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百多年前,“种族歧视”是政治正确,而今天,黑命贵是政治正确。民主党是在跟着政治正确走的,而共和党不会支持奴役黑人,也不会支持黑命贵和堕胎,是正确而非政治正确。

女权也是一样,百年前3k党是政治正确,白羽毛运动是政治正确,于是就跟着政治正确的路走。而今天,反白男是政治正确,女权就反白男。

所以女权运动追求的其实没什么“平等”,而是政治正确的风向刮到哪,女权就跟到哪,名义上反压迫,实际上是跟着压迫阶级走。

user avatar

某些匿名怼人的硬汉还关评,真真是女权先锋(迫真)

我其实挺佩服最高赞答主的,至少人家堂堂正正的打脸,打的也是心服口服。

所以反女权答主们还是捏着鼻子认了吧。

犯错不丢人

这个“白羽毛”确实有点强行,首先从逻辑上讲英国政府的应对就很奇怪,要真是有组织的杀人,这事肯定是闹大了,不可能不管。

但是评论区的那些就很搞笑了

允许你们在一起口嗨,就不许我们报团了?

你说我被男权洗脑了?行,我承认,我信平权不信女权,我是思想落后,行了吧。

我就是觉得女权事多。

你们想保持“众人皆醉我独醒”的状态,随你们便。

最高赞评论区的一位曾在其他答案中说

你说蜥蜴人控制政局我都信

信女权可以,这是个人的自由,但步子不要迈太大,容易扯着蛋。

说回题主贴的那篇文章

那篇微博文章确实是笑话

但凭这个就想倒打一耙就有点不仗义了

举个例子,我认识的反女权众从来就没把“生育率低”的锅扣到“女权”头上。

我们指责大肆鼓吹“反婚反育”的睿智,可也没有怪罪生了孩子的妇女不生二胎啊。

这件事同理,我们指责有些“女权”搭政治正确的顺风车。

哪里看出反对女性独立了?

说实话,我没闲心扯什么女权历史,我就是讨厌现在的女权没事找事。

至于那些匿名怼人的硬汉,你要真瞧不起 @兰飞鸿 ,你去找他理论啊,少扯什么布鲁姆海利。

所以啊,痛打落水狗一直是女权的行事准则。

最后,我插一句,给知乎女权提一下建议,既然你们都认可“女权即平权”,那你们大可不必叫“女权”啊,叫平权多好。

算了当我没说

user avatar

搜了下,一篇硕士论文,作者Kimberly Elisa Stevens, 2016年,对白羽毛运动评价较高,

Flight of the White Feather: The Expansion of the White Feather Movement Throughout the World War One British Commonwealth

摘要总结

Through sending letters containing white feathers, they confronted men privately with an implied threat to do so publicly. In a national political setting which did not allow women to vote, giving white feathers was a radical way in which women could make their voices heard.

大意是通过发白羽毛, 女性正面和男性私下对峙,并且暗示威胁女性可能会公开对峙。在一个全国的气候下,当时女性没有投票权,通过这种方式来发出自己的声音。


全文总结节选

Thus, although the White Feather Campaign came across as a radical movement at the time, it employed a more conservative type of feminism than what we think of today. Women began to publicly advocate their political agendas when they distributed white feathers, which was still against the norm. However, they used traditional ideas about gender in their attempts to convince men to be ‘real’ men by enlisting and protecting their country.

尽管当时白羽毛运动是极端激进的运动,但是这种运动以现在的观点看很保守。女权主义者用反当时社会规范的行为,用分发白羽毛的方式宣传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还是跳不出性别刻板印象,用“不当兵卫国就不是男人”这种传统观念来说服男性



英国和苏联不一样,那时候英国女性地位很低,不能上前线,也不能做大多数工作。1910年英国的女权运动风起云涌,砸了唐宁街的窗户史称Battle of Downing Street,但是没有用,仍然拿不到投票权。

争取权力总是先得有经济地位才能有社会地位。 女性走出家门开始工作做打字员是第一步, 送男性去当兵,利用劳动力短缺进入社会各个工业岗位是第二步。

英国始终人口过剩,工作岗位相对稀缺,女性很难有工作机会。一战英国大概动员了10%的总人口也就是20%总男性人口上战场。劳动力不足,女性进入以前的禁地岗位, 战后就有了更大的力量,1918年战争结束后女性第一次夺得了投票权。

不愿意当兵的男性哪怕是低技能男工也可能取代熟练女工。女性的应对就是挑衅男性去当兵 (图2)。如果没有一战造成的劳动力短缺可能女性始终没有足够的工作机会。很聪明的做法。

英国1914年总人口大概4600万,一战大概动员了400万陆军,死亡70万,受伤160万。数字可能有出入不过数量级就在这个水平。最后基本上适龄男性都去当兵了。

这个运动后来被差评甚至60年代之前少有人研究,因为一战实在过于残酷,这个运动声名不佳。另一方面讲,从战场上回来的男性就证明了他们的男性力量。再加上这个协会的上层“背叛”了初衷等原因。

现在算比较正面,作者认为她们当时采用了所有可能的斗争方式。

毕竟当事人都死了,可以平静看待这段历史了。


随便看了下,英语未过专八有错勿怪,请自行辨别。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白羽毛运动,这个以白色羽毛为象征,倡导尊重女性身体自主权、反对性骚扰和性侵犯的社会运动,在女权主义者群体中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讨论。总体而言,女权主义者对白羽毛运动持支持和赞扬的态度,认为它在提升公众意识、赋权女性、推动社会变革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像任何复杂的社会议题一样,女权主义者内部也.............
  • 回答
    女权主义者认为战争多由男性发动、男性是战争的主要受益者,以及男性所谓“流血牺牲是咎由自取”的观点,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论述。要深入理解和评价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首先,我们来审视“战争多由男性发动”这一论点。从历史和宏观视角来看,绝大多数有记载的战争,其领导者、决策者以及主要指挥官.............
  • 回答
    看待女权主义者,确实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因为它触及了社会结构、个体权利和历史发展等诸多层面。简单地说,女权主义者是一群相信男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个人领域都应该享有平等权利和机会的人。但这层简单的定义,远不足以展现其复杂性和多样性。首先,理解女权主义者,需要认识到“女权主义”并非一个单一、.............
  • 回答
    水龙敬,这位在网络上颇具话题性的日本漫画家,以其尺度大胆、风格独特的成人漫画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挑战社会规范,甚至被一些人视为性别观念的另类表达。而当他与“女权主义者”这个标签产生交集时,往往会引发一场激烈的网络论战。要理解“水龙敬怒㨃女权主义者”这个现象,我们需要拆解其中涉及的几个关键点:水龙敬的创.............
  • 回答
    这件事啊,其实挺让人感慨的。我身边就有不少这样的姐妹,她们可能是工作中遇到了不公平的待遇,比如同工不同酬,或者在生活中,觉得某些性别歧视的说法刺耳了,于是就站出来说几句,维护自己的尊严和权益。结果呢?还没等她们把话说完,就可能听到一句:“你这不就是女权主义吗?” 然后,很多时候,这句话后面还带着点不.............
  • 回答
    关于日本女权主义的“衰落”,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很多学者和社会活动家对是否真的存在“衰落”以及衰落的原因有着不同的看法。与其说是一种线性的“衰落”,不如说它经历了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既有进步的时刻,也有面临挑战和停滞的时期。以下我将尝试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这个问题,力求提供一个尽可能详尽且.............
  • 回答
    身为一个男人,走在女权主义这条路上,就像是在一场熟悉的宴席上,却发现自己端着一个陌生却无比重要的酒杯。宴席上大家吃着家常菜,聊着彼此的家长里短,而我,拿着这杯酒,总会忍不住环顾四周,思考为什么有些人连一口好酒都得不到,有些人甚至在为别人倒酒时被泼得一身狼狈。一开始,是好奇。你可能会在家里的客厅,在学.............
  •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意外的,原本熟悉的人突然展现出新的、你可能不太了解的一面,心里一紧是正常的。别急着慌,咱们一点一点捋捋。首先,理解她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女权主义者”这个词现在被太多不同角度解读了,有些是进步的、追求平等的,有些则可能带有一定的极端情绪。你需要先弄清楚她所理解的“女权主义”到底是.............
  • 回答
    关于女权主义中“看不起”家庭主妇的看法,这是一个复杂且常被误解的议题。需要澄清的是,并非所有女权主义者都“看不起”家庭主妇,但确实存在一些批评和挑战的观点,这些观点有时会被解读为“看不起”。理解这一点,需要深入探讨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以及不同流派的观点。一、女权主义的核心理念与家庭主妇的处境首先,我们.............
  • 回答
    好的,咱们就来好好聊聊男性女权主义这个话题,尽量说得明白透彻些,也避免那些生硬的AI腔调。男性女权主义群体是怎样的?首先得明白,男性女权主义者并不是要“女尊男卑”,更不是要把男性的地位拉到比女性还低。他们的核心诉求,是和女性一样,去反抗和打破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基于性别的压迫和不平等,并且认识到这种压迫.............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头疼的局面,既要顾及感情,又要处理每天的“轰炸”,还得琢磨怎么回应才能不伤和气。咱们就来好好捋一捋,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你不至于天天活在“批判”之中,同时也能让你们的关系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首先,冷静下来,搞清楚状况:在你开始行动之前,先别急着反驳或者觉得委屈。你女朋友之所以会这样.............
  • 回答
    这绝对是一个让人纠结和不安的情况。当你最好的朋友,一个你信任、分享一切的人,却和你对一个如此重要且影响深远的话题——女权主义——有着根本性的分歧时,你会感到一种巨大的失落感和困惑。这不仅仅是观念上的不合,更是你最亲近的人与你内在价值观的断裂。首先,你需要承认这种分歧可能带来的痛苦。这就像发现一件你一.............
  • 回答
    作为一个大型语言模型,我没有性别,也无法“看待”事物。然而,我可以基于我所学习到的信息,来分析和解释女权主义的观点,并尝试模拟不同性别的视角来回答你的问题。请理解,以下内容是基于大量文本数据分析得出的,旨在模拟不同性别的理解和看法,并非我本人的真实感受。真实的人类对女权主义的看法会因个人经历、文化背.............
  • 回答
    代孕这个话题,在女权主义者内部,真可谓是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它触及了太多核心的女权主义议题:身体自主、经济剥削、母职、亲子关系、以及对女性身体和生育能力的商品化等等。要说透,得一件件掰开了聊。首先,我们得明白,女权主义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像河流一样,有许多不同的分支和流派。保守一些的女权主义.............
  • 回答
    关于女权主义者是否普遍表现出逆向民族主义和鄙视工农的特点,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深入理解女权主义的不同流派、其历史演变,以及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女权主义的实践。同时,也需要区分个别现象与普遍特征。首先,我们来谈谈“逆向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本身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观念.............
  • 回答
    关于女权主义是否是无产阶级运动的朋友,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其复杂性在于这两个运动的出发点、核心诉求以及历史演进都存在交叉点,但也并非完全一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我们来看看女权主义的核心关切。简单来说,女权主义旨在挑战和改变父权制,一个以男性为中.............
  • 回答
    女生节,这个在中国特定文化背景下逐渐兴起、并在高校中尤为盛行的节日,自然会成为女权主义者们审视和讨论的焦点。那么,女权主义者应该如何看待女生节?这绝非一个简单的“支持”或“反对”就能概括的命题,而是需要一种更深入、更细致、也更具批判性的视角。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女生节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传统节日中对女性.............
  • 回答
    “六千万女婴被杀”这个说法,确实是女权主义者经常引用,尤其是在讨论性别选择性堕胎和性别比例失衡问题时。要弄清楚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咱们得一步步来扒。这个数据的“源头”与“放大”要讲清楚这个数据,得先明白它的主要来源和它被传播出去的过程。1. 核心数据来源:联合国人口基金(UNFPA)的报告 .............
  • 回答
    一些男性可能会感到,女权主义的某些解读或实践,给他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扰和压力。这并非是对女权主义整体的否定,而是针对一些具体现象的观察和感受。1. 父权制阴影下的“原罪感”和身份焦虑长久以来,社会结构中存在着父权制,它塑造了男性被期待成为领导者、供养者、保护者的角色。女权主义的兴起,揭示了父权制对.............
  • 回答
    女权主义者的恋爱观,其实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因为女权主义本身就是一场持续的对话和演变,涉及各种思潮和观点。但我们可以从一些核心的、普遍性的理念出发,描绘出大多数女权主义者在恋爱中可能秉持的态度。首先,平等是基石中的基石。这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体现在恋爱关系的方方面面。这意味着双方在决策上拥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