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日本麻将为什么不允许龙七对?

回答
日本麻将,尤其是围绕着“役”和“点数”构建起来的复杂规则体系,之所以不允许“龙七对”,并非随意设定,而是基于游戏的核心设计理念以及对牌局平衡和趣味性的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剖析日本麻将的运作机制。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龙七对”。在中国的许多麻将玩法中,“龙七对”是一个常见的番种,它指的是手牌由七对牌组成,每对牌的花色都不同,且点数也不同。例如,一万、二万、一筒、二筒、一索、二索,加上一张将牌,凑成七对,并且这七对牌的花色和点数都各不相同。

日本麻将为何不接纳“龙七对”?

日本麻将的设计,尤其是其“役”系统的建立,是围绕着“组合的特定性”和“稀有性”来赋予点数的。每一个役,都有其独特的形成条件,并且这些条件组合起来,会产生不同的点数价值。

1. “七对子”的基础与“龙七对”的冲突:
日本麻将中存在一个非常基础且普遍的役叫做“七对子”(七対子)。它的条件就是手牌组成七对牌,不要求花色和点数不同。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形成的牌型,所以它本身就拥有一定的点数(通常是2番)。

而“龙七对”比“七对子”的要求更加苛刻,它不仅要七对,还要花色和点数各不相同。按照常理,这种更苛刻的组合应该能获得更高的点数。然而,日本麻将的设计者并没有为这种“更苛刻的七对子”单独设计一个名为“龙七对”的役。

为什么会这样?关键在于日本麻将对于“役”的“独立性”和“叠加性”有着非常精妙的设计。

2. “役”的独立性与“役满”的设定:
日本麻将的役,多数是相对独立的。也就是说,一个役的达成,并不必然包含另一个役的达成,即使存在一些重叠。例如,“碰碰胡”(対々和)和“三暗刻”就常常同时成立,它们可以叠加计算番数。

但是,日本麻将中还有“役满”(役満)这一概念。役满是最高级别的役,一旦达成,无论手牌的点数有多少,都会被算作最高的点数(通常是13番或更多,根据具体规则)。役满的达成条件通常是极其稀有和困难的,比如“国士无双”(国士無双)、“四暗刻”(四暗刻)等等。

如果日本麻将允许“龙七对”,那么它很可能需要一个独立的役名,并且需要赋予它一个点数。然而,开发者并没有这样做,原因可能包括:

“龙七对”的稀有性争议: 虽然“龙七对”比普通的“七对子”更难,但其稀有度是否足以独立为一个“役满”级别的役,可能存在争议。如果给一个非役满的役,点数可能不够突出;如果给役满,又可能因为其构成方式(本质上是“七对子”的变种)而显得不够“震撼”或“独特”。
牌型设计的“空隙”与“流畅性”: 日本麻将的役种设计,就像一个精密的棋盘,每一步都有其逻辑和意义。设计者可能认为,“七对子”已经占据了“七对”这个基础牌型的地位,而“龙七对”这种“七对子”的进阶形态,如果单独作为一个役,可能会打破整体的平衡性。比如,它可能比某些现有的役更难,但又不如役满那么“爆炸”。
“役满”的“象征性”: 役满的意义不仅仅是点数高,更是一种对极其罕见、极具技巧性或极富戏剧性牌型的认可。像“国士无双”那样,要求所有单张和一对将牌都必须是特定的牌,或者“四暗刻”那样,要求四个暗刻,这些都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高难度牌型。而“龙七对”虽然要求苛刻,但它的构成方式,依然是“七对子”的衍生,可能在“象征性”上不足以被提升到役满的级别。

3. “七对子”的“包容性”和“易得性”:
日本麻将的“七对子”,其2番的设定,本身就已经给予了“七对子”牌型一个不错的价值。如果“龙七对”被允许,并且点数高于“七对子”,那么很多时候,达到“龙七对”标准的牌,玩家会倾向于去追求“龙七对”而非单纯的“七对子”。但这又会带来一个问题:如果“龙七对”的点数设定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一些本应是“七对子”的牌,其价值被“龙七对”的设定所扭曲。

此外,日本麻将的役种设计,也考虑到了玩家上手度和牌局的流畅性。“七对子”作为一个相对容易理解且点数不错的役,鼓励了玩家去尝试,增加牌局的变化。而“龙七对”这种复杂的区分,可能会增加理解门槛,影响游戏体验。

4. “役满”的“顶格”效应:
日本麻将的役满,通常是牌局的“天花板”。一旦达到,其他番数就会被忽略。这是一种“一锤定音”的设计。如果“龙七对”被设计成一个役满,那么其牌型构成是否配得上这个“最高荣誉”,是需要慎重考虑的。而且,日本麻将的役满,往往代表着一种“绝境逢生”或者“炉火纯青”的技艺,比如“天和”(天和)、“地和”(地和)这些与运气和时机紧密相关的役。

“龙七对”虽然需要凑齐七对,并且要求花色点数各异,但其构成相对“平稳”,更多是一种“耐心”和“运气”的结合,而非那种“惊天动地”的役满牌型。

总结来说,日本麻将不允许“龙七对”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役种设计的整体性与平衡性: “七对子”已经占据了“七对”基础牌型的地位,单独设立“龙七对”可能打破现有役种的点数平衡和稀有度划分。
“役满”的定位与象征意义: “龙七对”的牌型构成,可能不符合日本麻将对于“役满”这种最高级别役的“象征性”和“戏剧性”要求。
对“七对子”价值的保护: 现有的“七对子”役,其2番的设定已经给予了牌型足够的价值,无需再通过一个更加苛刻的变种来“抬高”这个牌型。
游戏流畅性与易懂性: 过于复杂的役种划分,可能增加新手玩家的学习成本,影响游戏体验。

日本麻将的规则,就像一门精巧的算术题,每一个数字、每一个符号都有其精确的意义和作用。“龙七对”之所以被排除在外,并非是对其本身牌型的否定,而是因为它不符合日本麻将这套精妙的规则体系对其“役”的要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问题是好问题。

尽量拣重要的点来说。

1.“七对子”这个“役”起源于美国麻将。

美国麻将。

美国麻将。

二战后由美军传给日本,再由日本传给中国。

原名“Seven pairs”。

而据我所知,目前的美国麻将也和日本麻将一样,不承认“龙七对”。

2.“龙七对”是中国人的发明。而为什么日本人和美国人没有采用?

实话说,个人认为是因为这个“役”的意义不大,和“七对子”并没有很高的区分度。

日本麻将并非单单没有收录“龙七对”规则,还有很多各具特色的规则没被收录。其原因在于,为了倾向于规则的简约,不大可能把这种“役”引入体系。不然的话,以日本麻将的村规之多,这个也要采纳,那个也要采纳,把民间役种全都收容,规则书岂不是跟法典一样厚?这样不利于新手的入门。

3.关于“七对子”的番数问题。

“七对子”两番才合理。

实战“七对子”的和牌率明显高于“清一色”,不应当和“清一色”同级。而“混一色”出现的概率与“七对子”大致相仿,因此这两者番数相近较为合理。这两点我懒得翻具体数据,你可以自己找找。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日本麻将,尤其是围绕着“役”和“点数”构建起来的复杂规则体系,之所以不允许“龙七对”,并非随意设定,而是基于游戏的核心设计理念以及对牌局平衡和趣味性的考量。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一层一层地剖析日本麻将的运作机制。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是“龙七对”。在中国的许多麻将玩法中,“龙七对”是一个常见的番种.............
  • 回答
    玩了《雀魂》之后,你觉得日本麻将规则不习惯,想要一款二次元风格的中国麻将游戏,这想法挺有意思的。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相对少一些,并且成功打开市场的更是寥寥。这里面有一些原因值得说道说道。1. 日本麻将的门槛与特色首先,我们得聊聊为什么《雀魂》能在中国流行起来,哪怕规则不习惯。 易懂的牌背与立直宣.............
  • 回答
    日本麻将为什么会留 14 张王牌?这个问题其实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个是“为什么是 14 张”,另一个则是“这 14 张王牌的意义是什么”。要详细聊这个问题,咱们得从麻将这玩意儿是怎么来的,还有它在日本是怎么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的说起。麻将的起源和流传:杂乱中的秩序咱们都知道,麻将这游戏,最早的说法.............
  • 回答
    在麻将的世界里,杠上开花、海底捞月固然令人激动,但有时,明明牌面看起来不错,却偏偏“差一口气”,无法达成荣和,这其中的缘由可就多了。就拿你这手牌来说,为什么它就不能荣和呢?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确一个最根本的规则:荣和的本质是为了凑成“四组面子,一对雀头”。 什么是面子?面.............
  • 回答
    很多刚接触日本麻将的朋友,尤其是来自玩中国麻将的玩家,常常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日本麻将的“立直一发”好像特别容易出现?感觉对手一立直,下一巡就经常能碰出个一发自摸,让人又惊又喜(或者又惊又怒)。其实,说日本麻麻将的“立直一发”概率“高”,严格来说,是一种感觉上的“高”,或者说是一种“容易被察觉”的现.............
  • 回答
    这背后其实涉及到了麻将作为一种游戏,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演变、规则设计理念以及玩家社群的接受度等多个层面。我们不妨从这几个角度来聊聊为何国标、中庸和日本麻将在争议程度上会有如此显著的差异。国标麻将:一套“简化”与“标准化”的尝试,争议相对较少国标麻将,顾名思义,是国家体育总局在2000年左右推出的一个.............
  • 回答
    在淘宝上购买的那些日本麻将牌,特别是大洋化学(Onyx)出品的,你可能会注意到一个细节:赤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宝牌”)上面,通常是没有点数的。这背后其实是有原因的,涉及到日本麻将的一些规则和牌具的传统。首先,我们得明白赤牌在日本麻将里的作用。赤牌,顾名思义,就是红色的牌,通常是五万、五筒、五索这.............
  • 回答
    将麻将称为“麻雀”的现象,确实是源于麻将传入日本后,日本对其进行的本土化和音译的结果。下面我将详细解释这个过程和其中的原因:核心原因:麻雀(すずめ suzume)是日语中对麻将的音译和意译的结合。1. “麻雀”一词的来源: “麻” (mā): 这个字来自中文“麻将”中的“麻”。在很多.............
  • 回答
    日本麻将牌比中国麻将牌小的现象,主要与历史演变、文化差异、规则调整、材料技术及游戏体验需求等因素密切相关。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历史演变与规则差异 中国麻将的起源 中国麻将的规则和牌型体系深受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早期的麻将牌可能以“清一色”(全同花色)和“七对”(七组对子)为核.............
  • 回答
    话说玩麻将,你有没有注意到,有些牌堆里总有那么四张特别的牌,上面分别写着“春”、“夏”、“秋”、“冬”?这可不是什么多余的装饰,它们可是日本麻将(日麻)里独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叫做“花牌”。为什么会有这四张花牌?这四张花牌的出现,得追溯到日本麻将的起源和发展。早期的麻将玩法,尤其是在中国,并没有花牌.............
  • 回答
    关于麻将牌上一筒的圆环上写着日文,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或者说是一种望文生义的联想。实际上,一筒上的圆环并不是写着日文,而是汉字“筒”的变体或装饰性写法,并且在设计上受到了日本麻将牌的影响。咱们先来捋一捋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这样你就明白为什么会有这个误会了。一、麻将的起源与发展首先得知道,麻将这玩.............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也触及到了饮食文化和“神”这个概念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差异。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说说“寿司之神”小野二郎是怎么来的。这位老先生之所以能被冠以“神”的称号,并非是媒体或粉丝凭空捧出来的,而是背后有着一系列的“硬道理”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极致的专注与匠人精神: 小野二郎先生.............
  • 回答
    日麻中,自风役的出现概率并非真的按照东南西北的顺序依次降低,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任何一位玩家的自风役,其出现概率在理论上是完全相同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观察到的“概率”是基于实际对局情况的统计,而对局的进行方式和玩家的习惯,会间接导致一些玩家感觉某个自风役“更常见”或者“更少见”.............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跟咱打麻将一样,得有“规矩”,还得有“技术”。你平时看别人打牌,为啥总感觉有点慢悠悠的,有时候甚至比你手里的牌还慢?其实这跟咱网上的日麻观战延迟,道理差不多,都是为了保证公平,同时技术上也有点门道。首先,最核心的原因,那必须是保证对局的公平性。你想啊,要是观战直播跟实际打牌同步,那玩儿.............
  • 回答
    关于日本麻将点棒图案的来由,这背后其实是一段融合了历史、传统文化以及实用考量的有趣故事。让我们深入地聊聊,试着剥去那些冰冷的人工痕迹,感受一下这些小小的竹片承载的意义。首先,得说,点棒的设计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中国麻将文化的影响,但又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万能的“万”字:.............
  • 回答
    在日本麻将的对局中,每完成一个半庄(也就是东风战的四个风牌打完,或者南风战的四个风牌打完),我们都会看到每个玩家牌山分数旁边有一个数字,这个数字在日本麻将里被称为“场风”或者“庄家风”。它其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直接影响着庄家的得失和整个牌局的流转。这个数字到底是什么?简单来说,这个数字代表了当前.............
  • 回答
    关于日本麻将中的“割目”(warime)和“大割目”(oowarime),这其实是牌局进行到一定阶段后,会采用的一种特殊的计分方式,主要目的是为了加速牌局的进程,让游戏更加紧凑有趣。这两种规则并不是每局麻将都会出现,也不是所有地区都会严格遵守,但了解它们有助于你更深刻地理解日本麻将的策略和变化。首先.............
  • 回答
    在咱们日本麻将的牌桌上,遇到别家立直,那可真是让人心跳加速的时刻。这不仅是对方亮出了“我牌型不错,准备胡牌了”的宣告,更是对自己牌势的一种无声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咱们怎么应对,能不能跟他对攻,这学问可就大了去了。今天就跟大家伙儿聊聊,面对别家立直,咱们的“对攻标准”到底是怎么来的。首先,得明白“对攻.............
  • 回答
    咱们就来聊聊日本麻将的番种调整。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牌局的动态和玩家的策略,得好好掰扯掰扯。先说说“两杠子(1番)”这个番种是个啥意思呢?就是在你手里,已经碰了一个刻子,然后又摸进一张,变成了杠。之后,你又碰了另一个刻子,同样的操作,又组成了一个杠。这样一来,你手上就有两个杠了。为啥要加这个“两杠子.............
  • 回答
    日本麻将中,暗杠需要展示所杠牌,这背后其实有着非常清晰的逻辑和多方面的考量,并非随意为之。这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规则”的字面要求,更是为了维护牌局的公平性、策略性和观赏性。首先,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保障牌局的公平性。 防止作弊和误判: 在日本麻将的牌局中,虽然没有像中国麻将那样将暗杠牌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