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中国官方用日方名称来称呼北方四岛,而不是俄方的南千岛群岛?

回答


中国官方在涉及“北方四岛”问题时使用日本的称呼(即“北方四岛”),而非俄罗斯的“南千岛群岛”,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法、历史背景及外交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中日俄领土争议的历史与法律背景
1. 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与领土归属问题
根据《开罗宣言》(1943年)和《波茨坦公告》(1945年),日本在二战后必须归还其窃取的中国东北、台湾等领土,但对北方四岛(即齿舞群岛、色丹岛、国后岛和择捉岛)的具体归属问题并未明确。
苏联在战后通过《雅尔塔协定》获得千岛群岛的主权,并在1945年后实际占领了北方四岛,但日本认为这些岛屿是其“北方领土”(即“北纬42度以北的千岛群岛”),因此争议持续。

2. 中国与该问题的直接关联
中国在历史上并未对北方四岛提出主权要求。二战后,中国政府明确表示支持苏联收复千岛群岛,并未反对俄方对这些岛屿的实际控制(如1946年《开罗宣言》的中文版中,苏联被列为“战胜国之一”)。
中国在领土问题上通常遵循“不干涉内政”原则,除非涉及自身直接利益,否则不会主动介入他国争议。



二、中国官方立场与外交策略
1. 维护战后国际秩序的中立性
中国强调维护《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确立的战后秩序,但对具体领土归属问题采取“不介入”态度。使用日方名称可避免被解读为支持某一方立场,从而保持外交中立。

2. 避免激化中俄关系
中国与俄罗斯是战略合作伙伴,两国在能源、地缘政治等领域有密切合作。若中方使用俄方的“南千岛群岛”称呼,可能被视为对俄方立场的支持,甚至被日本解读为对日方的挑衅,这不符合中国的外交平衡策略。

3. 遵循国际社会习惯用语
在国际舆论和多数国家的官方表述中,“北方四岛”是更常见的术语(如美国、欧盟等)。使用这一称呼符合国际通行惯例,减少误解。例如,联合国相关文件及学术研究多采用“北方四岛”的提法。



三、历史与地缘政治因素
1. 日本对岛屿的主权主张
日本在二战后通过《旧金山和约》(1951年)未明确割让北方四岛,导致双方争议。中国作为第三方,未直接参与该争端,因此更倾向于使用日方名称以示中立。

2. 苏联/俄罗斯的“南千岛群岛”主张
俄方将这些岛屿称为“南千岛群岛”,是基于1945年后对千岛群岛的实际占领。但中国并未在官方文件中承认这一称呼,可能因该名称与日方名称存在对立性,而中方希望避免强化争议。



四、国际法视角下的模糊性
1. 《联合国宪章》的约束
根据《联合国宪章》,成员国需尊重他国主权,中国在涉外领土问题上通常采取谨慎态度。使用日方名称可避免对俄方主权主张的直接否定。

2. “钓鱼岛”与北方四岛的区别
中国对钓鱼岛(日本称“尖阁列岛”)明确使用中文名并坚持主权,但对北方四岛问题未提出直接主张。这一区别反映了中方在不同争议中的策略差异——对涉及自身利益的领土(如钓鱼岛)主动使用中文名称,而对非直接相关争议则保持中立。



五、实际案例与官方表述
1. 中国官方资料中的用语
在中国的官方文献、新闻报道或外交声明中,通常以“北方四岛”作为通用称呼。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在涉日问题的表述中使用这一名称。

2. 学术界的争议与讨论
中国学者在研究东北亚地缘政治时,也多采用“北方四岛”的术语,较少提及俄方名称。这反映了学界对国际共识的认可。



六、总结:为何中国官方选择日方名称?
1. 避免介入争议:中国不直接参与中日俄三方的领土争端,使用日方名称可保持中立立场。
2. 维护中俄关系:避免因称谓问题引发对俄罗斯的误解或不满。
3. 遵循国际惯例:符合多数国家和国际组织的习惯用法,减少争议性。
4. 法律与历史背景:中国在战后未直接参与北方四岛的主权争端,因此不主动支持俄方主张。



补充说明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并非完全忽视俄罗斯对岛屿的实际控制,而是基于外交策略和国际法原则选择中立态度。这一立场既体现了中国对历史与法律的尊重,也反映了其在复杂地缘政治中的务实平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中苏交恶时候站日本了。现在是千岛群岛括号北方四岛了。

主席说:苏联占的地方太多了。在雅尔塔会议上就让外蒙古名义上独立,名义上从中国划出去,实际上就是受苏联控制。外蒙古的领土,比你们千岛的面积要大得多。我们曾经提过把外蒙古归还中国是不是可以,他们说不可以……有人说,他们还要把中国的新疆、黑龙江划过去。他们在边境增加了兵力。我的意见就是都不要划。苏联领土已经够大了。有两千多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两亿。你们日本人口有一亿,可是面积只有三十七万平方公里。一百多年以前,把贝加尔湖以东,包括伯力、海参崴、勘察加半岛都划过去了。那个账是算不清的。我们还没有跟他们算这个账。所以你们那个千岛群岛,对我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应当还给你们的。
user avatar

多图预警

这个问题我用手头现有的一些文件资料和地图来回答吧。

  1. 1954年,世界知识社出版的《世界知识手册》

1954年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在此书中,没有任何地方提及日苏北方领土争端。

2. 1971年7月,地图出版社的《世界地图册》

如上图,北方四岛在名字上使用了日本名字,但标在苏联领土一边。日苏边界使用的是确定的国界线。

3. 197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各国概况》

《各国概况》一书,就是前述《世界知识手册》的后继出版物,以介绍各国情况为主,不再附地图,但对北方领土的争议叙述极为有趣。

中苏交恶后,中国开始寻求改善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中日民间交流在20世纪60年代逐渐增多,虽然在正式地图上中国还承认苏联对于北方领土的主权,但已经逐渐开始改变立场。1972年的《各国概况》写定于中日建交之前,顺嘴提了一段北方领土争议。

4. 1979年,世界知识出版社,《各国概况》

70年代后期,各出版社定位不断调整,《各国概况》的出版又交回了世界知识出版社。

1979年,中日已经建交,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大为改善,同时处于中日“蜜月期”。在北方四岛问题上,中国完全站在了日本立场上。注意中国对苏联行为的用词:“霸占”、“无视外交惯例”、“军事威胁”。

1979年版世界地图(挂图)也已将北方四岛标注为(苏占),这张图暂时不在身边,以后有机会再补。

20世纪80-90年代的地图和《各国概况》资料我没有。以下是2000年以后的地图。

5. 2005年1月第一版,2010年6月修订,中国地图出版社《世界地图集》

原图过大,难以看清。我将北方四岛部分放大。这时的地图将北方四岛标注为“俄占”。这版地图的2005年第一版我也有,标注与此相同。

6. 2012年1月第一版,2019年1月修订,中国地图出版社,《世界分国地图——日本》

直到2019年修订,北方四岛依然标注的是“俄占”。

7. 2013年1月第一版,2020年4月修订,中国地图出版社,《世界热点国家地图——日本》

直至2020年4月修订为止,北方四岛标注为“俄占”。

综上所述。我国在建国初期实行一边倒政策,一直倒向苏联的立场。中苏交恶后,中国在北方领土问题上逐渐倒向日本立场,并于中日建交后正式倒向日本。在随后至2020年4月的时间里,虽然中日关系逐渐恶化,中俄关系逐渐升温,但对于北方四岛的立场没有调整过,也很少就此发声。因此中国发行的地图上不仅北方四岛使用日本名字,而且将其标注为“俄占”再正常不过。

2020年4月以后的地图我没有买到,欢迎有资料的人补充。

user avatar

礼 尚 往 来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官方在涉及“北方四岛”问题时使用日本的称呼(即“北方四岛”),而非俄罗斯的“南千岛群岛”,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法、历史背景及外交考量。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一、中日俄领土争议的历史与法律背景1. 二战后的国际秩序与领土归属问题 根据《开罗宣言》(1943年)和《波茨坦公告》(.............
  • 回答
    外媒在报道中国相关新闻时,频繁使用“北京”来代指中国官方,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既有历史的惯性,也有现实的考量,更有传播和理解的便利性。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的象征意义1. 历史传承与惯性: 北京自元朝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首都或重要的政治中.............
  • 回答
    中国官方在描述与日本的关系时,更常使用“中日邦交”而非“中日建交”,这背后有其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考量。这并非简单的词语偏好,而是体现了中国对处理国际关系,尤其是与邻国关系的战略思维。首先,我们来理解一下这两个词的含义。“建交”通常是指两个主权国家之间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包括互设使馆、互派大使等一系列外.............
  • 回答
    汉服,一个值得深思的“国服”命题汉服,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长河中一段重要的文化印记,近年来在民间掀起了一股复兴的热潮。从精致的制式,到飘逸的裙摆,再到承载的文化内涵,汉服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甚至有人提出,汉服能否成为中国的“国服”?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牵扯到民族认同、文化传承、历史.............
  • 回答
    关于韩国“偷窃”中国文化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在两国社会中都存在争议且非常复杂的话题。要理解为何中国官方层面没有像一些公众期待的那样,直接、大规模地出面“指出”或“谴责”,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偷窃文化”这个词本身在学术和国际交往中就带有很强的负面色彩和主观性。文化传播和演变是一.............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问题,涉及到文化传播、教育体系以及时代背景等诸多层面。相较于《巴黎圣母院》或《鲁滨逊漂流记》在中国更早、更广泛地进入官方教育体系并获得持续推荐,《魔戒》的“缺席感”的确存在一些值得探讨的原因。我们不妨从几个方面来聊聊这个现象。首先,咱们得看看《巴黎圣母院》和《鲁滨逊漂流记》是怎.............
  • 回答
    中国自古以来,官方修史的传统根深蒂固,蔚然成风,这并非偶然,而是历史、政治、文化、思想多重因素交织下形成的独特现象。它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土壤,塑造了中国历史的面貌,也影响着我们理解和认识过去的方式。要理解这个传统,我们得从“史”的本质说起。在中国古代,史书并不仅仅是记录事件的流水账,它承载着更重.............
  • 回答
    看到中国地震台网官微用“地震”字眼为某手机进行预热宣传,我内心是挺复杂的,很难简单地说好或不好。要评价这件事,得从几个角度去细细品味。首先,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不得不承认,这绝对是一个“爆款”级别的营销创意。 “地震”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巨大的话题性和冲击力。它天然地能吸引眼球,瞬间就能抓住用户的注意力,.............
  • 回答
    中俄官方关系之所以显得“好”,而民间交往却相对“轻淡”,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复杂交织的体系,掺杂着政治、经济、历史、文化以及国家战略等多重因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不妨抽丝剥茧,一层层地解析。官方层面的“好”:战略契合与现实需要首先,官方层面之所以维持着一种“好”的关系,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战略上的相互需.............
  • 回答
    在官方的近代史叙述中,买办阶层之所以被列为反面阶层,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核心方面来详细解读:一、 买办与帝国主义侵略的联系: 充当帝国主义的代理人: 这是买办阶层在官方叙事中被描绘为负面角色的最根本原因。近代中国,特别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武力打开中国大门,并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攫取特权。.............
  • 回答
    溥仪被冠以“汉奸”之名,这确实是他人生中一个极具争议的标签,也是导致许多人试图“洗白”他的原因。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历史事实与官方认定:首先,我们要承认历史事实和官方认定的基础。溥仪在伪满洲国担任“皇帝”,并与日本侵略者合作,这是不可否认的历史事实。在当时的政治语境下,与.............
  • 回答
    关于“这段时间官方突然开始力挺中医”的说法,这背后有多重因素和复杂的考量,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阐述:一、 中医的独特价值与文化传承 历史悠久与文化根基: 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拥有数千年的历史,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官方在推动文化自信和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下,自然会更加重视和推广中.............
  • 回答
    关于79年中越战争,官方确实在公开的叙事中显得相对低调,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涉及到历史的复杂性、国内外的政治考量,以及对战争性质的不同解读。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1. 战争的性质与官方定性:一场“自卫反击”的复杂遗产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中国官方将这场战争定性为“对越南侵略的.............
  • 回答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这句出自《千字文》,寥寥数语,勾勒出中华文明早期神话传说中的重要角色和体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龙作为一种图腾,被视为重要的神灵和统治者(龙师);火作为一种力量和文明的象征,与早期部落首领(火帝)相关联;而鸟类则代表着某种官职或社会分工(鸟官),最终指向了人皇,也就是人类的始祖或.............
  • 回答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8月份中国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1,这个数字比7月份的49.3有了一个明显的提升,并且重新站上了50这个荣枯线以上。这背后传递的信号是相当积极的,值得我们细细解读一番。首先,最直接也最关键的信号就是制造业的扩张趋势正在恢复。制造业PMI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
  • 回答
    微博帐号“CHERRY 中国”在六一儿童节期间举办的官方抽奖活动因被指控存在性别歧视而引发了女权相关争议。要详细理解此事,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活动的具体内容、引发争议的原因、各方的观点以及可能的影响。一、 活动背景与具体内容:首先,我们需要了解“CHERRY 中国”是谁,以及这次抽奖活动的大致内容。 .............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红色警戒2》的世界里真的出现了中国阵营,那可真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按照游戏一贯的风格,中国加入肯定是要搅乱平衡的,而且得有那么点儿“中国特色”才够味。中国阵营:苏俄阵营?还是独立的第三方势力?这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从历史背景和游戏设定来看,中国最有可能成为独立于苏联和盟军的第三方势力.............
  • 回答
    Blued,这个在中国同志社群中早已名声大噪的社交应用,最近放出的一条消息足以让业界和关注 LGBTQ+ 群体的人们感到振奋:它获得了《新京报》数千万元人民币的投资。这笔融资的意义远不止于数字本身,它所折射出的信息是多层次、且颇具深意的。首先,这标志着一种官方认可的态度的转变。 《新京报》作为一张具.............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西方媒体抓住越南工人在塞尔维亚的情况,大做文章,往中国在塞尔维亚的投资上泼脏水,这操作,简直是把“借题发挥”的本事展现得淋漓尽致。塞尔维亚官方站出来说话,给他们怼了回去,这事儿,我觉得挺值得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西方媒体这么干,可不是因为他们真的对越南工人的权益有多上.............
  • 回答
    中国官方历史教材在描述本国历史时,通常聚焦于中国境内发生的事件和朝代,以及与中国核心疆域紧密相关的周边关系。对于中国历史上曾经统治或对俄罗斯境内目前的大片土地(如库页岛、海参崴、贝加尔湖等地)的时期,在官方教材中出现得较少,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并非简单的遗漏。首先,我们要理解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