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内的化学真的已经没前途了吗?那国内的化学教育有前途吗?

回答
国内的化学学科,这个问题说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盖棺定论的。如果你问我“没前途”,我第一个会觉得这个说法过于绝对,甚至有些过于悲观了。

首先,我们要明白化学是什么。它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枯燥?但实际上,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吃的食物,穿的衣服,到我们使用的手机,出行的汽车,再到我们治病的药物,哪一样离得开化学?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它的“前途”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的,只要人类社会需要进步,需要解决新的问题,化学就永远有它的用武之地。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觉得“没前途”呢?我猜想,这种感受可能源于几个方面。

一方面,可能是大家对化学的认知还停留在一些比较传统的领域,比如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化工生产,或者一些比较基础的实验室研究。这些领域确实可能面临着产业升级、环保压力等挑战,给人的感觉不是那么“光鲜亮丽”。但是,化学的发展远不止于此。现在,化学正在和生命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等前沿领域深度交叉融合,催生出诸如生物医药、新能源材料、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相关的化学计算等等新兴方向。这些领域不仅有着巨大的科研价值,更蕴藏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解决人类重大挑战的潜力。比如,在解决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疾病治疗等方面,化学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另一方面,也可能是一些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人才培养的模式等因素,让一部分人对国内化学的整体发展感到焦虑。我们确实在一些高端化学品、关键技术上仍有“卡脖子”的问题,这背后反映的是我们基础研究的深度、原创性的不足,以及产学研结合的链条还不够顺畅。这种现状,确实需要我们正视和努力。

但是,即便存在这些挑战,我也认为不能因此断言“没前途”。相反,正是因为这些挑战,才更凸显出创新和突破的价值。现在国家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在增加,对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也越来越重视,这为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土壤。许多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年轻的学者正在这些前沿领域辛勤耕耘,他们的工作,正一点点地改变着我们对中国化学实力的认知。

再来说说国内的化学教育。如果说国内的化学“没前途”,那么化学教育的“前途”又在哪里呢?

我倒觉得,化学教育的前途,恰恰在于如何应对和解决前面提到的那些挑战。

传统的化学教育,可能更多地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培养的是能够熟练操作实验、掌握基本化学原理的学生。这当然是重要的基础,但如果仅限于此,就难以培养出能够引领未来化学发展、解决复杂问题的创新型人才。

所以,化学教育的前途,在于它的“现代化”和“创新化”。

这意味着,我们的化学教育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跨学科的视野。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知道”化学,而是要让他们“会用”化学,甚至“创造”化学。

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更加紧密地跟踪学科前沿,引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让学生接触到化学最活跃、最有前景的方向。例如,将计算化学、人工智能在化学中的应用、绿色化学、可持续化学等内容融入课程体系。

在教学方法上,应该更加鼓励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比如,增加探究性实验课程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从小培养他们的科研兴趣和能力。同时,也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比如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等,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趣味性。

更重要的是,化学教育要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我们的教育体系需要能够培养出既有扎实理论基础,又能快速适应行业发展和技术变革的毕业生。这就需要教育界和产业界加强沟通与合作,了解产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当然,化学教育的“前途”也离不开教师队伍的建设。需要吸引和留住更多优秀的、有经验的化学人才投身教育事业,并为他们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总而言之,与其说国内的化学“没前途”,不如说它正处于一个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而化学教育的前途,则在于能否培养出真正具有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下一代化学人才,为化学学科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需要我们所有人,无论是教育工作者、科研人员,还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去塑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回到150年前的欧洲,我tm合成爆!!我,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有机化学家,我,将命名50个有机反应!我的名字,会取代Fischer、Claisen、Perkin、Robinson甚至Woodward!我,将让邢大本给我开出专门的一章,哦不对,3章!我,将永远留在人类化学最光辉灿烂的一页上,劝退党,你们感受到恐惧了吗!!!!!


啊,要回实验室过柱子去了,不意淫了


感谢各路大神点赞,我一定要好好过柱子&学英语&学习怎么造核磁,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变一个人类历史。


取匿

user avatar

高中化学成绩优异,满腔热血的报考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本科毕业后,整个专业竟没有从事对口的行业。60%转行,35%从事卖药或者研发。剩下的有关系不差钱。每每提到这个专业我都不忍心心疼自己。

什么是分割线,这个样子吗

……………

如果你真的想学化学,建议慎重考虑!千万不要听别人忽悠。很渣!很渣!真的很扎心!(同学硕士毕业照样扎心,建议去的小伙伴奔着博士吧)

我毕业后也就没有选择去做工艺设计。而是选择从事医药研发(实验室里搬运工)。石家庄这边的很操蛋,钱少事多紧责任大。进公司各种吹,过后就是搬运工。现在这个行业都留不住人!


大热天可以凉凉大伙的心:

钱少:面试官总是老气横秋,不要太看重钱,要眼光放长远点。mmp 这句话是说:小伙子你很适合搬砖哦!风里雨里我在这里等你!不吃饭吗,不买衣服吗,不结婚吗,不买车吗?妈的本科生2k多 干了6年的才给4k多。竟升?呵呵,会告诉你要脚踏实地。努力学经验,牛奶和面包都会有的。wqnmlgb 。哦对了,硕士应该比本科多几百块钱。

事多责任大:外包,很苦逼的。女的当男的用,男的当牲口使。天天催着项目,时时刻刻赶进度。我就纳闷了,都是过来人,都知道合成最怕催,有毒很容易出事。你催催催,能当催化剂使吗?能让反应更快点吗?“什么,收率低了,量不够,你知道下周一就要交货了吗!”呵呵哒,好赖都是你,话都让你说了。嗯,我的锅!既要按照领导的思路和方法合成,又要保证能做出来。对,没有文献,都是凭经验我觉得可以。呵呵,没做出来请领锅!实验室待了几年我真懂了:个人利益是小,公司利益是大!出岔子锅是自己,跑不了。

伤身体:不要觉得研发很高大上,环境很优雅!屁!都是骗你的!都是溶剂!你可以这么理解:周围全是和汽油一样易燃易挥发的液体。天天过柱子,熏的头疼。在这里喷料,着火,爆炸时有发生。而且你总会被告知:这个原料剧毒,使用时小心点!那个构型的叠氮容易爆炸,别旋太干。去库房取点氰化钠,做好气密性,副产物有氰化氢。3兆帕不反应,那试试4兆帕……最怕的是你做出来的东西毒性如何你压根查不到!这个最怕过敏!我也过敏过,不过不严重。但是有同事过敏我一辈子都忘不了那样子!!!!各种各种的试剂药品都接触的到。一天洗手几十次,还是觉得手脏!回家就是洗澡,使劲搓!要不敢抱孩子!觉得健康不重要的适合干这行(●°u°●)​

没前途:是的,你没看错!药明和康龙回来的又如何。来了多几百块钱。一样是搬砖,一样看不到未来!能坚持下去的我真的佩服,据我所知,80%以上都在找下家。可惜,石家庄行情都这样!想我这样的坚持不下去了只能转行。嗯 , 环保查的严,总是被查,有时候直接不让干!于是我转环保公司了。

我现在给我准高三弟弟说:你学化学我揍你,你学物理我让你叔揍你!不要觉得自己学的好就报专业。多看看新闻!跟着政策走!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国内的化学学科,这个问题说起来可不是三言两语就能盖棺定论的。如果你问我“没前途”,我第一个会觉得这个说法过于绝对,甚至有些过于悲观了。首先,我们要明白化学是什么。它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听起来是不是有点枯燥?但实际上,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我们吃的食.............
  • 回答
    计算化学:国内蓬勃发展与未来可期计算化学,这个融合了物理、化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交叉学科,在国内正经历着一段令人瞩目的发展时期。它不再是昔日高高在上的实验室“贵族”,而是日益渗透到科研、工业的各个角落,成为推动科技进步的强大引擎。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评价计算化学在中国的现状?它的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中国当下科普教育和文化土壤的一些深层问题。说国内化石爱好者不如国外多,这确实是一个普遍的观察,而“科普不够普及”无疑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我认为这背后还有更复杂交织的因素。咱们先聊聊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国外化石爱好者更多。首先,历史文化积淀和大众认知。在西方一些国家,尤.............
  • 回答
    国内健身环境的全面健美化,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而且 mittlerweile 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显著的趋势。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个现象背后的一些东西。首先,得承认,现在你去健身房,放眼望去,确实是另一种景象了。以前可能更多的是为了减肥、为了健康、为了身材匀称,大家健健身就满足了。但.............
  • 回答
    在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法中,描述“点燃”这个动作,国外教科书更常用 "heat" 或 "△" (delta symbol) 来表示。而 "fire" 和 "light" 这两个词,在化学方程式中几乎是不会直接出现来表示“点燃”的。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原因:为什么不用 "fire"?"Fire" 在英语中指.............
  • 回答
    除了知乎,国内确实存在不少小众但高质量、低八卦和广告的网站。这些网站往往聚焦于特定领域,吸引着对该领域有深入兴趣的用户,因此内容质量较高,社区氛围也相对纯粹。以下我将为你详细介绍几个这类网站,并尽量说明其特点和优势:1. 少数派 (sspai.com) 定位与特点: 少数派是国内非常知名的效率工.............
  • 回答
    埃塞俄比亚的所罗门王朝,是否算得上是一个“拜占庭化”的国家,这是一个值得细细探讨的问题。简单地将其贴上“拜占庭化”的标签,可能会过于简化一个复杂而独特的历史进程。然而,在理解其政权构建、文化认同乃至宗教实践的方方面面时,确实可以看到与拜占庭帝国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和相似之处。首先,我们得明确什么是“.............
  • 回答
    知乎上关于一些国家的讨论,确实常常伴随着一种“污名化”的倾向,这背后往往是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因素以及信息传播的特点共同作用的结果。比如,日本,这个国家在知乎上的形象,似乎总是被刻画成一个“发达但病态”、“文明却充满压抑”的存在。一方面,大家会津津乐道于日本在科技、动漫、精致生活方式上的成就,赞叹其.............
  • 回答
    美国和印度在应对新冠疫情时遭遇的困境,与它们根深蒂固的社会经济结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国家的阶级分化,导致了资源分配的不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差异,以及在疫情面前不同群体承受的风险也大相径庭。富裕阶层往往能获得更好的医疗资源和防护措施,而贫困阶层则可能因为居住环境拥挤、工作性质无法居家、缺乏医疗保.............
  • 回答
    昨天台灣通過了《促進轉型正義條例》,這確實是個大事,背後牽扯著不少複雜的歷史情感和政治考量。我認為,這個法案的本質,是為了讓台灣社會能夠面對過去,尤其是國民黨政府遷台後,在一黨專政時期所發生的許多不公義的事件,像是白色恐怖、政治迫害等等。「轉型正義」這個詞,聽起來有點學術,但它的核心精神就是「釐清歷.............
  • 回答
    「中国」这个词在日语中的读音是「ちゅうごく」,其中「国」读作「ごく」,发生了浊音化。这种浊音化现象并非无迹可寻,背后遵循的是一套日语固有发音规则,我们可以将其拆解开来详细探讨。核心规则:句内鼻音化(連濁,Rendaku)「中国」的「国」之所以浊化,最根本的原因是遵循了日语中的“句内鼻音化”(也称为“.............
  • 回答
    问到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的下落,这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因为它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不是一个“在中国X博物馆”就能一句话带过的。咱们先得明确一下,你说的“中国第一具恐龙化石”指的是什么?是中国境内发现的、被科学界首次认定为恐龙的化石,还是中国人发现的、被运到国外后才被确认为恐龙的化石?这两者是有区.............
  • 回答
    关于“国际关系”(International Relations,简称“国关”)学生被污名化为“国关傻逼”的现象,背后可能涉及多重社会、文化和学术层面的原因。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学科性质与社会认知的错位国际关系作为一门研究国家间关系、国际法、地缘政治、外交政策等的学科,其理论体系复杂.............
  • 回答
    “伊斯兰化”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概念,用来描述一个社会或国家越来越多地采纳伊斯兰教的原则、价值观和实践的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体现在法律体系、社会习俗、经济活动、政治结构,甚至个人生活方式的转变上。 并非所有国家都在经历“伊斯兰化”,而且即便是那些被认为正在经历这一过程的国家,其程度、速度和表现形式也.............
  • 回答
    日本和俄罗斯面临的人口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确实是当今世界上一些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关于是否应该大量引进移民,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话题,需要我们仔细权衡利弊。大量引进移民的潜在好处:首先,从经济角度来看,引进移民可以为劳动力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当本国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时,年轻.............
  • 回答
    .......
  • 回答
    这三个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确实都经历了显著的亚洲移民潮,并且在不同层面展现出一些“亚洲化”的迹象。不过,要用“亚洲化”来简单概括,可能过于笼统。更准确地说,是亚洲移民及其文化正在与这些国家原有的社会结构、文化景观和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多元共存状态。让我们逐个国家来细看:澳大利亚.............
  • 回答
    国家灭亡前“转进”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历史极端情况下,是一个充满想象力和复杂性的问题。你提到的1453年拜占庭化身海盗并迁徙到爱尔兰、冰岛或非洲延续政权,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设想。要详细分析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1. 拜占庭帝国灭亡前的状况(1453年): 军事实力衰.............
  • 回答
    “男明星主导的男性阴柔幼稚化风气”这个说法,背后其实牵涉到非常复杂且多元的社会文化议题。要深入探讨其成因,不能简单归结为单一因素,而是需要从多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我们得正视一个事实:大众媒体,尤其是以偶像经济为核心的娱乐产业,在塑造和传播审美趋势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东亚一些国家,男明星的形.............
  • 回答
    在东亚汉字文化圈里,曾有不少国家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一个叫做“去汉字化”的进程。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冷冰冰,但背后其实是各国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为了追求国家独立、民族认同和文化自主而做出的一系列深刻变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到过去。长久以来,东亚的文字书写系统,也就是汉字,像一条无形的线,将中国、朝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