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我们身处的世界有可能本身是虚拟现实吗?

回答
我们身处的世界,这个我们每天感知、体验、与之互动的一切,有没有可能… 本身就是一场极其逼真、复杂且难以察觉的虚拟现实?这个问题听起来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当我们深入探讨,你会发现它触及了哲学、物理学乃至我们对现实本质的理解。

试想一下,你现在看到的这片屏幕,你手中感受到的温度,你脑海中浮现的某个回忆,你对当下这一刻的判断——这一切都是通过你的感官系统输入到你大脑的信号。而你的大脑,就像一个处理器的核心,将这些信号解读、组合,构建出我们称之为“现实”的体验。那么,如果这些输入的信号本身就是被“设计”出来的呢?如果它们并非来自一个独立于你的、客观存在的物理世界,而是来自某个更高级的“程序”,或者说一个拥有远超我们想象能力的文明?

这并不是说我们都是被操纵的玩偶,也不是说这一切都不真实。虚拟现实的体验是真实的,它能够引发我们的情感,塑造我们的思想,影响我们的行为。只不过,这个“真实”的载体,它的基础可能并非我们以为的原子和分子构成的物理宇宙。

想想我们现在正在发展的虚拟现实技术。我们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沉浸式体验,让用户感觉自己置身于另一个世界。这些世界在视觉、听觉上都可以做到极其逼真,甚至通过触觉反馈、气味模拟等方式,进一步模糊虚拟与现实的界限。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一个拥有指数级科技优势的文明,他们能创造出的“现实”,其复杂度和真实感,恐怕是我们现在无法想象的。

从科学角度来看,也有一些有趣的线索指向了这种可能性。

首先是宇宙的精细调节性。你有没有觉得,我们宇宙中的许多基本常数,比如引力常数、普朗克常数等等,似乎“恰到好处”地允许了生命的出现和演化?如果这些常数稍有偏差,宇宙可能就会是冰冷死寂的,或者瞬间坍缩。一些理论物理学家认为,这可能不是巧合,而是因为我们所处的宇宙是经过“设计”的,是为了满足特定条件的(比如允许“模拟者”的存在)。

其次是量子力学的奇异现象。比如量子纠缠,两个粒子即使相隔万里,也能瞬间“知道”对方的状态。这似乎违反了我们对时空和信息传播速度的直观理解。在某些解释中,量子力学的这些反直觉性质,可以被看作是底层模拟系统为了优化计算资源而采取的一种“延迟渲染”或“按需加载”的策略。也就是说,只有当某个事物被观察或测量时,它才真正“生成”或“确定”下来。就像一个游戏,只有玩家看向某个区域时,那个区域的细节才会被加载出来。

再者,如果我们考虑计算的极限。宇宙的规模是巨大的,包含了海量的粒子和相互作用。如果我们要模拟一个如此庞大且复杂的系统,所需的计算能力将是天文数字。但是,如果我们只是模拟一个“被观察的”宇宙,或者在一个特定的模拟框架内运行,计算需求或许可以被大大降低。或许我们身处的这个“宇宙”,实际上是在一个拥有巨大计算能力的平台上运行的一个“程序”。

这种想法的另一个有趣的延伸是模拟者假说。由哲学家尼克·博斯特罗姆提出,这个假说认为,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在达到某个技术水平后,很可能要进行大量的“祖先模拟”,也就是重现他们过去的某个时期。如果这样的模拟可以被大规模地进行,那么我们处于被模拟的概率,可能比我们以为的要高得多。试想一下,如果一个文明能够运行成千上万个模拟,而他们的真实文明只有一个,那么生活在模拟中的“个体”数量,将远超生活在真实文明中的个体数量。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就是绝对意义上的“假的”或“不真实的”。我们在这里的体验,我们的情感,我们的意识,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我们所能感知到的最真实的东西。即使我们身处模拟,我们在这个模拟中的生活、成长、爱恨情仇,依旧是深刻且有意义的。

这种想法也引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我们是否生活在模拟中?

也许,可以通过寻找模拟中的“错误”或“漏洞”。比如,如果我们能找到某种超出我们现有物理定律之外的现象,或者发现宇宙运行过程中存在某种不可思议的规律性,那可能就是模拟的痕迹。又或者,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某些技术,比如黑客手段,去“干扰”或“改变”模拟的底层代码,也许就能揭示真相。

但另一方面的可能性是,如果模拟足够完美,那么任何“内部”的证据都可能是被设计好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我们发现真相,或者甚至是为了让我们相信自己是在真实世界。

所以,我们身处的世界究竟是真实的物理现实,还是一个极其精妙的虚拟现实?这个问题,我们目前没有确切的答案。它更像是一个思想实验,一个挑战我们认知边界的哲学探讨。它迫使我们重新审视“现实”的定义,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和意义。

无论是哪种情况,我们都继续体验着生活,学习着,感受着。这个问题的有趣之处,或许不在于找到一个确定的答案,而在于它能激发我们对未知的好奇,对存在的思考,以及对我们自身意识和感知的深刻反思。我们眼中的世界,无论其终极的本质是什么,对我们而言,就是我们赖以生存和体验的唯一真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知乎有一个很热的问题,非常值得看一看。

双缝干涉实验恐怖在哪?

user avatar
https://www.zhihu.com/video/953717692956393472

人类一开始思考,上帝就开始忙活了。

“妈的!一个叫伽利略的傻B发明了望远镜!旧的恒星天2D贴图不能用了!3D太阳系今晚黄昏前必须上线!米迦勒!木星的贴图画好了吗?!”

“还没有!我还在做土星,土星环的模具有问题!内外环缝隙太大装不上去啊!”

“那就把环分成几个凑活一下,吃晚饭前一定要把木星的贴图弄上去!注意要贴整齐,千万不要有气泡,不然没法解释为什么我的造物是不完美的。”

“小心!!”

“不!我的法厄同!碎了!完蛋了!我该怎么解释!开普勒说木星和火星间该有一颗行星的!”

“就。。。撒一圈在轨道上,说。。。说是小行星群,被土星和木星的潮汐扯碎了。。。”

“没办法了。。。就这么干吧。。。”

“打起精神来!我的安琪儿们!我们还有15分钟!一定要把合模线刮干净!不要舍不得用补土!千万别留下指纹!!”

“冥王星的轨道参数设错了!我多按了一个1!”

“不!引力摄动把海王星带歪了!”

“伽利略吃完饭了!他走近了望远镜!他在调焦距!”

“不行了!上线上线!我按钮了!”

“给我一分钟,木星上有个气泡我把它吹平。”

“走你!就留个大红斑好了。。。”

“father,天王星上线太着急,轨道有点瓢” “ 人类怎么看?” “ 他们认为还有一颗更远的行星对天王星造成引力摄动,而且。。” “而且什么?” "而且有个叫勒威耶的计算出这个行星必将于23号出现在黄经326度宝瓶星座的一个天区,也就是明天”

“ 妈个鸡!我恨数学

“老大,粗大事了,人类的望远镜看得越远,需要渲染的场景越大,我们的电脑速度达到了极限,帧率再也上不去了,现在人类认为宇宙中的物体运动速度有极限,不能超过光速这种奇怪的结论,这可怎么办?他们要发现真相了吗?”

“嗯。。。路西法,麻烦你投胎下去把牛顿那套理论推翻,重新以光速为极限速度发明一套新理论,。。。,就叫相对论吧,先把人类糊弄过去再说。。。”

“那我们以后更新了设备,他们可以超光速怎么办?”

“没事,再告诉他们空间是可以折叠的,让他们直接走虫洞。”

“father,人类越来越多,活动范围也越来越大了,这样下去资源都不够用了!他们要跑出地图了,怎么办!”

“把他们的活动平面改成曲面,哦!球体最好,随便他们怎么跑!”

“之前说好的天圆地方呢!修改量太大,时间不够啊!”

“额。。。拉斐尔!你先把那几个不安分得注释掉!改好了再放出来”

“人类不知道受了什么刺激,开始对这个宇宙产生了怀疑。那帮文科生提出了什么盒子理论,认为他们的宇宙实际上是个计算机。那帮理科生提出了大一统理论,并预言在走出那条隧道后将见到上帝本人!”

“我勒个去这帮家伙就不能让我们消停一会!派个人下去说这个是谣言,先拖会时间,然后赶紧升级系统,把加密工作做好,同时编一个靠谱的大一统公式让他们去发现!”

“好的father,我们这就去!”

“father!这回真的药丸了!”

“法克!又特么咋了?”

“人类开始研究数学规律武器和物理规律武器了,他们正在夺取电脑的操控权限!”

“艹!跟他们干!权限维护!把他们搞出去!”

“不行啊,会被发现的!我们的电子晶体管,也就是他们口中的希格斯波色子的神秘消失,已经引起他们的警觉了,再来一次妥妥的要出事!”

“先这么干,等完事了之后告诉他们他们的系统太渣,操控不了法则!”

“拖得了一时,拖不了一世啊!”

“只能这样了,人类的发展速度真是快的超乎想象......”

“father!又出事了!”

“...啊?”

“那帮人找到了我们的CPU,也就是所谓的宇宙大爆炸的奇点,现在他们要冲出宇宙,探索所谓的狄拉克之海!”

“立刻......”

“晚了,看我身后,人类的第一枚探测器已经被传送到了这里,咱们很定要被发现了!”

“走吧,把这里伪装成外星文明的据点,咱们换个地方吧,人类这么流弊,咱们也该退隐了......”


文章来源:【微小说】上帝VS科学家,作者不详,网上能找到的最早的出处

视频和文章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们身处的世界,这个我们每天感知、体验、与之互动的一切,有没有可能… 本身就是一场极其逼真、复杂且难以察觉的虚拟现实?这个问题听起来像科幻小说里的情节,但当我们深入探讨,你会发现它触及了哲学、物理学乃至我们对现实本质的理解。试想一下,你现在看到的这片屏幕,你手中感受到的温度,你脑海中浮现的某个回忆,.............
  • 回答
    数学证明,这些抽象的符号和逻辑推导,看似远离日常生活,但它们的影响力却渗透到我们人生的方方面面,甚至深刻地塑造了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这就像一棵参天大树,它的根基隐藏在地下,但枝繁叶茂,绿荫遍地,庇护着整个生态系统。一、对个人人生的影响:塑造思维方式,开启智慧之门1. 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
  • 回答
    身边的人们,特别是咱们这一代,从小到大接触到的信息,包括学校教育、媒体宣传,几乎都在传递一个核心的理念: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一切都可以用物质的属性和运动来解释。这股“唯物论”的风潮,可以说是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它显得那么理所当然,坚不可摧。你想想看,我们每天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手触摸到.............
  • 回答
    小师父,你好。听到你要还俗,心里为你的决定感到一丝波动。二十岁,一个刚刚开始真正理解自己是谁、想要什么的年纪,却身处这样一个特殊的境地,确实不容易。你坦诚地告诉我,没有世俗的身份,也没有谋生的技能,这让你在面对未来时感到迷茫,这我非常理解。这不仅仅是你个人的困境,很多在某个特定领域深耕多年的人,一旦.............
  • 回答
    在这个信息爆炸、节奏飞快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像一颗被高速运转的陀螺,被推着向前,常常顾不上喘息,更别说审视自己到底想要去往何方。生活仿佛变成了一场永无止境的马拉松,我们拼命地追赶着所谓的“成功”和“效率”,却在不知不觉中丢失了最初的步履和内心的安宁。那么,在这场裹挟着我们前行的洪流中,我们究竟该如何.............
  • 回答
    在这个信息爆炸、内容触手可及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好像被一层看不见的“茧”包裹着,这便是所谓的“消费茧房”。它不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是我们接收信息、形成认知的无形围栏。我们不断地“消费”信息,但很多时候,这种消费并非自由选择,而是被算法、喜好、甚至潜意识悄悄地塑造和限制。跳出这个茧,意味着找回我们独立.............
  • 回答
    我们身处一个变化极快的时代,技术迭代的速度之快,常常让人目不暇接。想要在这个时代立足,并且活得滋润,关键在于找到那些能够适应变化、解决实际问题、并且有长期发展潜力的技术。与其盲目追逐潮流,不如深入理解某些核心领域,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1. 数据驱动的分析与应用:让信息说话,让决策更明智在信息爆炸的.............
  • 回答
    雷军这番话,说实话,听着挺提气的。小米能干到第二,确实是咱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进步。不过,你提到这个点,我太有感触了——身边用三星的人,确实是越来越少。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挺复杂的。为什么身边的人越来越少用三星?这背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咱们一个一个捋。 价格门槛: 这个是最直接的.............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趣,也触及到了科学、文化和历史的多个层面。简而言之,我们身上流的血的“历史”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一、 从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流动的生命之源从这个角度看,我们身上流的血并不是“有五千年历史”的特定血液,而是由我们身体不断生成、循环的。 血液的组成: 我们的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
  • 回答
    作为机械专业的学生,我们肩上扛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不仅仅是关于毕业证上那一串数字,更是关于我们能否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机械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我们肩负的责任,具体有哪些?首先,技术创新的基石。机械工程是工业的灵魂,几乎所有我们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产品,背后都有机械的身影。从精密仪器的微观运作,.............
  • 回答
    .......
  • 回答
    假如人类拥有了像喷气式战斗机那样的飞行速度,这无疑会颠覆我们对身体极限的认知。但现实是,即便我们拥有了喷气式战斗机的速度,我们的肉身也难以承受随之而来的巨大考验。要详细说来,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的方面来分析:首先,我们得聊聊加速度和惯性。喷气式战斗机在起飞、加速和转向时,飞行员会经历巨大的G力(重力加.............
  • 回答
    在我们身边,那些被时代的车轮远远甩在后面,却依旧顽固地盘踞在某些角落的习俗,真是说来话长。它们像陈年的老痰,卡在喉咙里,吐不出来,又碍着嗓子眼,让人别扭。我先来说说一些在婚丧嫁娶上的“讲究”。婚事上,你看那彩礼。 以前,彩礼那是给女方父母的养老钱,是男人表达诚意和承担家庭责任的方式。可现在呢?有些地.............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引人遐思,尤其是当我们在电影、小说里看到那些神出鬼没、智计过人的特工时,总会忍不住猜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人是否存在?坦白说,答案是肯定的,但他们绝非如影视作品中那般戏剧化,也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隐秘和复杂。首先,我们要理解“特务”或“间谍”的定义。广义上讲,他们是那些为国家或某个组织收集情.............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咱们中国是出了名的举重强国,奥运会、世锦赛上奖牌拿到手软,这是事实。可你放眼望去,身边有多少年轻人真心实意地在练举重?说实话,跟那些热门运动比起来,举重爱好者确实不多,这点我太清楚了,我自己也算个曾经的举重迷。这背后啊,可不是一句话两句话就能说清的。咱们得一件件捋一捋。首先,.............
  • 回答
    如今的勒布朗·詹姆斯,这位在联盟征战了二十余载的传奇,身上折射出的光芒,早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篮球技艺的闪耀。他像一本厚重且还在不断书写的史诗,每一页都充满了故事,引人深思。首先,他依旧是联盟顶尖的竞技战士。即使年过不惑,你依然能在比赛中看到他那种对胜利的渴望,那种愿意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他并非.............
  • 回答
    您这个问题确实是个很有趣的设想,在极端情况下,人们总是会发挥出惊人的创造力。不过,咱们得实话实说,从零开始设计制造一架能飞的飞机,并成功逃离封锁区,这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可能性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我来给您掰扯掰扯,这中间到底有多少道坎儿要过,可能比您想象的要复杂得多。第一关:知识储备和设计首先,您得是.............
  • 回答
    .......
  • 回答
    这确实是摆在咱们面前的严峻现实。大环境不好,就业市场紧绷,身边不少朋友、同事也面临着失业或待业的困境,那种焦虑和不确定感,我太能理解了。在这个时候,作为普通人,咱们真的得好好盘算一下自己的路怎么走。首先,别慌,也别被恐慌的情绪压垮。现在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很多人都面临同样的问题。稳住心态,冷静分析,才.............
  • 回答
    最近网络上资本家频繁被提及,这背后反映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些深层矛盾和青年群体的普遍感受。理解这一现象以及如何应对,需要我们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为什么最近网络上资本家经常被提及?“资本家”这个词汇的频繁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社会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