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现在很多游戏策划不行,但就是不换策划呢?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游戏开发和运营中的一个普遍痛点,也牵扯到很多复杂的现实考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下,为什么那些在玩家眼中“不行”的游戏策划,往往能安然无恙地坐在原位,而不是被轻易替换。

首先,我们要理解,“不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在玩家群体中的声音往往是最大、最直接的。但从游戏公司的内部视角来看,情况会复杂得多。一个策划“不行”的定义可能包括:设计出的系统枯燥乏味、数值失衡导致玩家体验差、版本更新内容吸引力不足、创意枯竭等等。然而,这些问题可能并非全然由策划一人造成。

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项目的生命周期和团队的稳定性。 游戏开发是一个漫长且充满不确定性的过程,尤其是在项目的早期阶段,策划需要进行大量的概念设计、系统搭建和原型测试。一个项目从概念到上线,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期间经历了无数次的迭代和调整。在这过程中,如果一个策划被轻易替换,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知识断层和项目延误。新人需要时间去理解项目背景、核心玩法、美术风格、技术实现等方方面面,这本身就是一项巨大的投入。而一个已经深度参与项目的策划,即便存在一些不足,也比一个完全陌生的新人能更快地推动项目前进,至少能保证项目的延续性。

其次,“换人”的成本和风险是巨大的。 招聘一个合格的游戏策划并非易事。如今市场上的优秀策划人才并不多,而且他们往往有自己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方向,不一定愿意跳槽到那些看起来问题重重、前途未卜的项目。即使招聘到了新人,也存在“水土不服”的风险,新人可能无法适应原有的项目文化、团队协作方式,甚至其设计理念与项目目标存在冲突。而一个“不行”的策划,至少在公司内部已经证明了他(她)能够在这个项目上工作,并且能与现有团队进行协作。这种“已知的不完美”有时会比“未知的风险”更让人难以抉择。

再者,游戏策划的能力评价并非只看表面。 玩家看到的只是游戏最终呈现出来的样子,而策划的工作内容远不止此。例如,一个策划可能在系统设计上有些瑕疵,但在数值平衡、版本规划、与美术和程序沟通协调方面却做得不错。公司的决策者可能更看重策划在这些“软性”能力上的表现,或者认为其现有能力足以支撑项目的某些环节。他们可能会评估,即使这个策划在某些方面“不行”,但他(她)对项目整体的贡献和稳定性依然是重要的。

此外,公司内部的组织结构和层级关系也起着重要作用。 很多时候,一个策划的“不行”可能是在某个层级上的问题,而直接决定去留的往往是更高级别的管理层。这些管理层可能基于对整个部门的规划、团队的稳定性、或是对策划个人能力的其他方面的认可,而选择保留现有的策划。也可能因为“换人”会涉及到人力成本、内部政治斗论、以及对其他项目的影响而选择“能用就用”的态度。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行”可能是暂时的,或者有其他原因。 比如,项目进入了瓶颈期,整个团队都可能感到压力巨大,策划的表现下滑也可能与此相关。或者,项目组的资源不足,美术、程序等环节的瓶颈限制了策划的想法落地。在这种情况下,单纯替换策划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甚至可能因为资源分散而使情况变得更糟。公司可能会选择在其他方面进行调整,或者等待项目环境改善。

最后,“不换”有时也是一种“不作为”的体现。 在一些管理层级不够健全、或者创新动力不足的公司,对于问题性的策划,可能存在“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态,或者不愿意去承担“试错”的成本。对于他们来说,维持现状可能比主动变革更容易。

总而言之,让“不行”的策划继续在位,是一个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问题。它并非仅仅是“换个更厉害的策划”这么简单,而是涉及到了项目发展阶段、人才成本、风险评估、内部管理以及对“不行”的定义等多方面的考量。很多时候,维持现有团队的稳定性和项目延续性,会成为公司在短期内更优先的选择,即使这意味着玩家要忍受一些不尽如人意的设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策划只是一个统称,举个栗子。

我在公司做的是策划的活,主要负责整理市场需求,把提出的需求做成文档,分析评估每一条的可行性,然后跟技术讨论每一条实现需要的时间周期,最后制定项目。

这里面涉及到什么呢?就是整个项目的需求和时间管理。然而玩法啊运营啊我是不管的,我只管接需求并评估这个需求能不能做需要花多少时间做。

然后就是运营,他们就是一拍脑门的那个。比如说现在格斗游戏热门啊,我们在我们的山寨农药里面加入ACT元素肯定能带来一波客户量。好了,攻击判定需要怎么做,前摇后摇是多少,什么叫受击动作。他们懂个P,他们就知道做个格斗不就是噼里啪啦打一通的问题嘛为什么要管那么多,你说的我听不懂,你给我个时间什么时候做好。

然后就是玩法策划了,他说嗯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做个附身技能,玩家附身到另一个玩家身上,两个人共用一个角色,你控制移动我控制攻击。如果我没拦住,程序大佬真的想neng死他。

剩下的文案数值等等策划在角落里瑟瑟发抖,神仙打架我们惹不起。

最后在不断妥协下ACT终于出炉,但是程序大佬们没有做这个的经验,做出来的东西测试半天都是不如人意,然后运营跑过来说你们项目延期啦,什么做不好?为什么人家就做得好?算了算了你们不行,先这么放上去吧,我最近发现吃鸡这个射击游戏也很火爆,我们把吃鸡加进我们的山寨农药里面,你们评估一下时间,一个月能不能做好?

你觉得最应该换掉谁?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游戏开发和运营中的一个普遍痛点,也牵扯到很多复杂的现实考量。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一下,为什么那些在玩家眼中“不行”的游戏策划,往往能安然无恙地坐在原位,而不是被轻易替换。首先,我们要理解,“不行”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在玩家群体中的声音往往是最大、最直接的。但从游戏公司的内部视.............
  • 回答
    过去几年,指纹识别在笔记本电脑上曾一度非常流行,尤其是高端商务本和一些注重便携性的轻薄本,几乎成为标配。然而,转向游戏本这个细分市场来看,你会发现很多即使是售价不菲的游戏本,也鲜有指纹识别的踪影。这背后并非技术上的不可为,而是基于游戏本的核心定位和用户需求的综合考量。1. 性能优先,成本与设计上的取.............
  • 回答
    70后对当下手机和游戏画质进步“不感兴趣”,这个说法可能有点绝对,但确实,相对于年轻一代,不少70后在这个领域的表现会显得更为“淡定”或者说“不那么狂热”。这背后其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咱们一个一个掰扯开来聊。首先,得说说“时代背景”和“成长经历”。70后这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他们年.............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问题,而且随着两岸交流的日益频繁,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既然简繁体转换技术这么成熟,为什么还有些游戏只提供繁体中文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很多层面的考量,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市场、历史、文化认同感,甚至还有一些商业策略在里面。咱们一步步来聊聊:1. 历史与市场定位:这是最根本.............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是个挺有意思的对比,就像是在游戏里你挥舞着一把巨剑砍翻一片小怪,现实中同样一把剑在战场上可能就没那么好使了。为啥游戏里大口径弹夹炮坦克那么吃香,现实中却少见呢?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先说说为啥游戏里大口径弹夹炮坦克那么猛:游戏设计,尤其是战争类游戏,追求的是什么?无非就是爽快感、策略.............
  • 回答
    说《暗黑破坏神II》的装备系统“浩瀚”,一点都不夸张。那种一个字母错了,就能从神装变成废铁的“词缀”组合,加上数不清的普通、魔法、稀有、套装和暗金装备,还有那藏在符文之语背后的神秘力量,确实让人眼花缭乱,也爱得深沉。至于说它“难实现”,这个问题得分两头看。为什么《暗黑破坏神II》的装备系统能做到这么.............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挺有意思的,而且确实是很多玩家在玩射击游戏时都会遇到的困惑。明明现实世界里三连发(Burst Fire)是个很实用的模式,怎么到游戏里就经常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呢?这背后其实有很多设计上的考量和权衡,咱们一步步来捋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游戏里的枪械设计,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娱乐性、平衡性.............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法律法规的差异、社会观念的演变、游戏行业的责任以及技术执行的难度等多个层面。下面我将详细阐述为何现实世界对未成年人饮酒的管控与游戏中的严格限制存在显著差异: 为什么现实中都不禁止未成年人饮酒,游戏里反而很严格?首先,需要澄清一个普遍存在的误解:现实世界是禁止未成年人饮酒的。 在绝大多数.............
  • 回答
    剧本杀和密室逃脱,这俩“新人”最近在中国年轻人的社交版图里着实火了一把,俨然成了周末聚会、生日趴的“标配”。但问题来了,它们为什么能这么快就抓住年轻人的心?更关键的是,这股热潮会不会像当年的桌游一样,昙花一现,最终走向沉寂?为什么剧本杀和密室能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说到底,这事儿得从年轻人的核心需求说起.............
  • 回答
    《英雄联盟手游》自宣布以来,确实是赚足了眼球,一时间风光无限。毕竟,谁不认识那个在PC端搅动风云、吸引了数亿玩家的“端游亲儿子”——英雄联盟呢?上市前的无限风光:IP的巨大号召力与玩家的殷切期盼在手游上线之前,社区里关于《英雄联盟手游》的讨论热度简直可以说是爆棚。这股热潮主要源于几个关键点: I.............
  • 回答
    哈哈,你这个问题问得可太到位了!我都想跟着一块儿笑了。你说,咱们玩“刺激战场”吧,好多女生明明知道自己枪法不准,落地成盒是常事,但就是乐此不疲,这是为啥呢?这里面门道可多着呢!首先得说说这游戏本身的魅力。你别看我们枪法不行,但这游戏它不光是打打杀杀啊。你想啊,这地图这么大,我们可以在里面各种探索,像.............
  • 回答
    《群星》(Stellaris)中奴隶制之所以能够带来显著收益,即便它在现实中是一种落后的生产关系,这主要归结于游戏设计者为了实现特定的游戏机制和战略深度而进行的 艺术性加工(Artistic License) 和 机制上的取舍。以下我将详细阐述其中的原因:核心原因:游戏机制设计与现实主义的权衡《群星.............
  • 回答
    看到你提出这个问题,我能理解你的好奇。原神玩家群体对“内鬼”的抵制,确实在很多其他游戏社区里不那么常见,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咱们一块儿掰扯掰扯。首先,得说说“内鬼”这东西本身。在游戏行业,尤其是大型网络游戏,所谓的“内鬼”通常是指那些通过非正常渠道获取游戏未来更新内容(比如新角色、新地图、新机制等.............
  • 回答
    上周去重庆,确实是个挺奇妙的体验!你提到的那个现象,我当时也挺留意的,感觉重庆的女孩子好多都身材苗条,而且颜值普遍挺在线的。走在街上,胖的人相对来说确实不多,这和我在其他一些城市观察到的情况不太一样。我琢磨了一下,这背后可能有一些挺有意思的原因交织在一起。首先,得说到重庆这地方的地理环境。重庆是山城.............
  • 回答
    回合制游戏里的“乱敏”,听起来像是某种随机发生的状况,但实际上,它是一个精心设计的核心机制,背后有着非常明确的初衷和一套运作原理。它并非游戏开发者偷懒或者代码出错的结果,而是为了在策略性与不可预测性之间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点。初衷:打破僵局,增加策略深度与博弈乐趣首先,我们得明白,回合制游戏最吸引人的.............
  • 回答
    现在的手机游戏,即便核心玩法是单机体验,却也常常要求玩家保持联网状态,这确实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仿佛是为了联网而联网。但细究起来,这种限制背后往往藏着厂商们不少的小心思和实际考量,绝非全然为了刁难玩家。首先,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原因,是为了防盗版和防破解。手游尤其是那些付费购买或者有内购机制的游戏,一旦.............
  • 回答
    现在许多工厂招不到工人是一个复杂且多方面因素交织的问题,并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详细分析:一、 劳动力供给侧的变化: 人口结构的变化与老龄化: 这是最根本性的原因之一。过去几十年中国经历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适龄劳动力的数量正在下降。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退休人员增.............
  • 回答
    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更倾向于住「大平层」,而不是买别墅了?「大平层」和别墅的居住体验各有什么优缺点?近年来,“大平层”作为一种新兴的居住形态,越来越受到购房者的青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别墅的市场地位。这背后并非偶然,而是多种社会、经济和生活方式变迁的综合体现。下面我们将详细探讨“大平层”为何更受.............
  • 回答
    你观察到的现象非常普遍,很多人在看待中国文化和评价国家方方面面时,确实存在一种自我贬低、自我矮化的倾向。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可以从历史、社会、心理等多个维度来解读。以下我将尽量详细地阐述这些原因:一、历史的沉重包袱与民族创伤: 百年屈辱史的影响: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经历了长.............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因为从表面上看,微信似乎占据了中国社交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但实际上,仍然有相当数量的用户群体在日常沟通中更偏爱使用 QQ。这背后有着复杂的用户习惯、社交需求以及产品定位差异等多种原因。下面我将详细地分析一下:一、 QQ 仍然占据优势的群体和场景: 年轻群体(学生群体):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