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国家出手整顿网络游戏,未成年人一周只能玩 3 小时,网易股价大跌,如何看待游戏市场前景?

回答
网络游戏市场,特别是围绕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政策调整,最近掀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浪。国家出手对网络游戏进行规范,明确规定未成年人每周只能玩3小时,这一下就触动了游戏行业的神经,其中以网易为代表的游戏巨头股价应声大跌,市场一片哗然。

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问题。

首先,政策收紧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我们必须承认,近年来“网瘾”问题以及其对青少年成长造成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长时间沉迷网络游戏不仅会影响学业,还可能导致视力下降、运动不足、社交能力弱化,甚至引发心理健康问题。国家作为社会秩序的维护者,出手规范这项可能对下一代造成深远影响的行业,从宏观层面来看,是出于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责任担当,也是对社会利益的优先考量。

这种政策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对过去几年行业野蛮生长、监管相对滞后的一种纠正。过去,一些游戏运营商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可能会忽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游戏设计中充斥着容易让人上瘾的元素,氪金系统也设置得过于诱人。这次的政策,可以说是一剂猛药,旨在刹住过度商业化、掠夺式发展的歪风。

其次,对游戏行业短期内的巨大冲击。

网易的股价大跌,并非偶然。对于许多游戏公司而言,未成年人用户群体贡献了相当一部分的游戏时间和收入。尤其是那些依赖流量和用户基数的游戏,3小时的限制无异于“断崖式”的削减。

收入影响: 一些原本靠未成年人用户“填满”时间的重度游戏,其收入来源会受到直接打击。尤其是那些时长付费或道具付费在未成年人用户中占比较高的游戏。
用户活跃度下降: 即使是那些未成年人玩家能玩满3小时的游戏,整体的活跃度也会因为时间限制而下降,这可能会影响游戏社区的活跃度和游戏的生命周期。
产品研发与调整的压力: 游戏公司需要投入更多资源去适应新的规则,比如优化游戏时长、调整付费模式、开发更多面向成年人的内容。这会增加研发成本和不确定性。
市场情绪的恐慌: 股价的下跌很大程度上也是市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慌反应。一旦市场预期悲观,资金就会选择规避风险,导致股价下跌。

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全盘否定游戏市场的未来。

尽管短期内阵痛难免,但从长远来看,这次整顿反而可能为游戏市场带来更健康、更可持续的发展机会。

行业洗牌与优质内容崛起: 过度的限制会让那些依靠“海量”未成年人用户的粗糙产品难以生存。而那些真正注重游戏品质、创意和用户体验的厂商,则有机会在新的规则下脱颖而出,吸引更成熟的玩家群体。
转向多元化与精品化: 游戏公司可能会将重心从追求用户时长转向提供更高质量的游戏体验,例如更精美的画面、更深刻的剧情、更具策略性的玩法。成年人玩家通常对游戏的深度和内容要求更高,这为精品化战略提供了市场空间。
拓展新的盈利模式: 除了传统的道具收费和点卡收费,游戏公司可以探索更多元的盈利模式,比如文化衍生品、电竞赛事、社区服务等,这些模式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限制影响较小。
技术创新与全球化布局: 面对国内市场限制,游戏公司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提升游戏的吸引力。同时,国内市场的部分限制也可能促使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将优秀的游戏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寻找新的增长点。
游戏本身的价值被重新审视: 此次事件也促使社会重新审视游戏的价值。优秀的游戏不仅是娱乐产品,更是艺术载体、文化传播媒介,甚至可以作为教育工具。当行业回归理性,专注于创造真正的价值时,其发展前景会更加光明。

总结来说,这次国家出手整顿网络游戏,特别是针对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的限制,是一次对行业“刮骨疗伤”式的调整。 短期内,游戏公司尤其是那些依赖未成年人用户的公司,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市场情绪也可能持续低迷。然而,从长远来看,这股“清流”有望净化市场环境,促使行业从粗放式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那些能够适应新规则、提供优质内容和多元化体验的厂商,反而可能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未来游戏市场的竞争,将不再是“谁能留住玩家多久”,而是“谁能提供更有价值、更有吸引力的内容”。这是一个挑战,也是一个转机。那些能够真正理解玩家需求、拥抱变革的企业,将更有可能在这次洗礼中涅槃重生,引领行业走向更成熟、更健康的未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有很多人说:游戏厂商根本不在乎未成年人能不能玩。

不过你看,股市很诚实。赤裸裸的打脸了。

其实有一个简单的道理:游戏厂商完全可以禁止所有未成年人玩游戏,这样也根本不违规,为什么没有哪个厂商这么做?为什么宁可实施防沉迷系统也没有完全放弃未成年人的市场?

因为未成年人确实对整个游戏的生态有价值。如果你以为未成年人充值占比低就真的没用,那么你还根本没看懂网游的模式。


另外,有些云玩家还说,这样整顿之后可以彻底断绝家长以未成年人消费为理由退钱的渠道。——我敢说,这么说话的都是云玩家。

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未成年人账号这个事已经实施很久很久了,而未成年账号,本来就是限制充值的(单笔最高50,每月最高100-200)。也就是说,如果真的用的是未成年账号,多年以前就不可能出现大额充值的事。

家长以未成年人消费为理由退钱这种事,从多年以前开始,就只可能出现于孩子用家长帐号玩游戏的情形,而这种情形下,新规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对于一个用家长帐号玩游戏的孩子来说,新规等于不存在。

客观的来说吧,新规对整个游戏行业都是一个打击。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显露出来。

user avatar

谬论:

不让玩网游,这些玩游戏的未成年人还是会想办法玩别的!政策无用!

事实:

相当一部分玩游戏的未成年人都在玩游戏的快感和负罪感中挣扎。不是他们不想做有意义的事情,而是手机网游的设计者把它变成了一种欲罢不能的“精神鸦片”。

我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因为喜欢打游戏,我和孩子们走得很近。

我从小,就是个自控力不强的人,差到玩文曲星的英雄传说我能废寝忘食。但是游戏机真的被我妈收了,也就收了;晚上十一点晚睡的极限了,也就睡了。cs1.6玩两小时肯定累了,天之痕通关就算了,拳王20分钟左右通关一次。这些游戏,吸引力未必比得上nba的季后赛,一本《诛仙》,或是一部《古惑仔》的VCD。

但那时候,那些家里比较宠的小孩,玩上了《传奇》,普遍都没考上高中。我没玩,没钱充点卡。

现在的孩子呢?因为网游的社交属性(兄弟,恋爱等),要是打到一半被收手机,孩子能把天花板给掀掉。排位机制可以让一个游戏内容比曾经的单机简单很多的moba,连续几年几个小时/天地去刷。社交平台上多的是万场某英雄;我一个学生高三时接触原神,天天晚上三点睡觉,白天愧疚+补睡眠,高考估计凉了。

别说孩子,就说我自己,出去旅游结果和女朋友两个人宾馆房间开黑。出去洗澡一帮兄弟澡堂休息室开黑……因为喜欢计算,玩王者模拟战打上国服前100,天天四五个小时和人斗智斗勇,不得不采取工作日卸载的方式维持生活……然而我会等我老婆睡着后,拿她的手机玩几把,又打到全国前一千了。

就这,最后还催生出一帮子大概率人生悲惨的“少年偶像”,一堆小学生立志要在电竞上创出名堂。人家开苹果商店谷歌商店盆满钵满,我们高薪挖人研究如何让孩子沉溺其中。

到头来,一场空。

我问过很多孩子,他们对游戏的看法。其实和我一样,真的就是知道玩这个没意思,玩这个不好,但绝大多数人逃不出多巴胺的奴隶的事实,几乎没有谁能做到“玩一把就停”的。这次的一小时禁令,首先能隔绝掉很大一部分社交属性(比如情侣开黑,乖乖女的手机真的只能玩一小时),剩下的也就么办法长时间沉溺了。至于多出来的时间,我们可以参考下邻居,那个篮球足球现在都比我们强的矮人族

1.寒暑假每天半天时间的校内活动时间,科目自选。如音乐,足球 ,棒球,剑道,茶道……

2.日均体育运动时间控制在1.5小时以上

3.男生提倡拳击,足球等强对抗运动;女生提倡家务,茶道,化妆等静的课外科目。

4.好看精致的多媒体,比如动漫,比如以前的.avi,现在的.mp4

user avatar

最近一段时间,上头陆续整治了教育行业和娱乐圈,再加上之前的鸦片文,早就可以预见到会对游戏下手了。

所以当我看到这条整顿办法的时候,我整个人松了口气。

因为如果官方对游戏行业的整顿意见只是这样的话,那游戏行业就算是过关了。

游戏行业收入的大头本来也不是未成年人,还总是因未成年人导致风评被害,这样整治下来,长期看对游戏行业也并不是坏事。

我也很想看看,等那些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就算不玩游戏了也依然不好好学习后,会把锅甩给什么行业。

user avatar

money talks,网易腾讯B站的美股从昨晚到今晚走势都基本一样,昨晚先是低开然后很快就变成上涨姿态,然后今晚统统高开



事情证明资本市场都觉得如果只是切了未成年人这块本身流水占比不高但社会舆论负面影响很大的定时炸弹,同时没有其他诸如版号收缩或加税之类的政策,那对游戏市场来说就是利空出尽是利好。

user avatar

前景堪忧,事情都是一步一步发展的,众所周知,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是一条伸缩自如的戒尺。缩的时候,仅限于未成年人本身,伸的时候,可以是含未成年人比例高于X%的任何领域,这个X取决于空气、阳光、雨露和心情。

唯一值得庆幸的事情是,今后有类似遭遇的,绝不会仅有网络游戏一家,受损最严重的,也未必是网游。

人是很有意思的动物,人的精神属性可以反映到一切行为中去,并且都可以说得通。

当你持有一种外向型心态时,你的动机可以是:“这东西没啥必要,所以留着也没事。”

而当你持有一种内向型心态时,你的动机也可以是:“这东西没啥必要,所以可以干掉。”

全都说得通。是不是?

在我看来,内向型心态主宰了近年来的几乎一切领域,其所造成的波澜,已经向四面八方扩散了,效果会在未来几年逐渐显现。

现在我只求小朋友们要好好学习,千万别去玩steam单机游戏和主机游戏(尤其是switch),给叔叔阿姨们留点空间吧。

user avatar

以下是一位网友解读了一下昨天的《未橙年学生只能周末玩游戏一小时》的通告

觉得挺有趣的

然后关键点来了,这里第一一个圈起来的地方,“广大家长反应激烈”才是发文的原因。

一般来说,发这种通知,就是几种可能

最多的情况是“按照上级要求”

而这里不是

是”广大家长反应激烈"3

“反应激烈"”这个词在一般公文里很少用,基本只有一-种工作会出现

就是信访

信访相关的公文才会出现反应激烈,用到反应激烈这个词一般都是发生了肢体冲突或者问候你八辈祖宗了

这里说是广大家长反应激烈而不是接上级要求之类的原因,就很能说明问题了,这不是国家层面的行业改革,而是有人闹事。

他的上级单位

是国务院

国务院才能决定行业改革

部委只是执行单位

所以按照这个思路和逻辑的话

这句话就可以译作

悍你妈又有一堆反通老头老太太堵门门要我们管管他们打游戏的孩子,我们得答复一下

第二段是具体落实方式,不用管

大家都已经传开了

第三段,有点意思

他提示了你

“必须使用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

然后第四段

第四段实际上就是这个通知的保障机制,也不需要细看,就是字面意思第。

然后第五段,全段重点

“积极引导家庭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的良好环境,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职责”

这说明什么

要求家庭来营造这个环境,而不是用行政手段强制执行

再联想第三段里给你的提示

如果一个家庭的父母足够开明,而且家庭和睦父慈子孝的话,要打游戏找爹妈要个身份证应该不难。而愿意给你身份证让你打游戏的爹妈肯定不会来堵我们。

明白这个意思吗

只要想打游戏的小崽,能说服父母把身份证给你

你就可以该怎么玩就怎么玩

而能把身份证给你拿去打游戏的家长,肯定也不会来我们这搞事

至于游戏公司,他们也不傻,事先肯定会和行业部门通过气

这个事情推行下去,对游戏公司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第一,小崽的消费能力有限,砍掉小崽也不会损失太多

反而可以减少白嫖服务器的人

第二,默认小崽-律不能打游戏,能打游戏的都是有家长授权

那么,以后再有什么是小崽氪金家长不知道要求退钱的事情

游戏公司可以合理合规地拒绝

相当于在保障收益方面叠了一层甲

两头一算,游戏公司不赔反而赚

当然积极响应

行业管理单位和企业两边利益-致,一-拍即合

这事就这么敲定了

30号敲定,31号游戏内就能实施

肯定是之前就通过气,代码已经完成测试了



user avatar

最近一年以来,看看国家整顿了那些行业?

一,政法队伍整顿。国家公平的基本保障,政法对于公正了,才有其他各行各业的公正。

二,医疗行业。带量采购,集中采购,直接把医疗代理砍死。逻辑很简单,全省公立医院作为一个买家直接与厂家谈判,客大欺店,价格自然能够谈下来。医保省钱了,养老自然压力变小。

二,奢侈品高端服装行业。原本那一票LV古驰耐克阿迪HM,一边赚人民币一边反华。现在打上了反华标签,从心理上扳倒它们的品牌价值。所以你看到了安踏李宁鸿星尔克销量暴涨。

三,娱乐圈流量明星。郑爽吴亦凡倒下了,而且均涉及犯罪。紧接着清朗饭圈,微博主动约谈赵丽颖王一博工作室。还有一个赵薇就不谈了。

四,教培行业。双减政策出台,强如新东方新未来也轰然倒下,猿辅导作业帮等也摇摇欲坠。

五,出行。滴滴就不说了,不让注册=没有增量。

六,房地产。二手房不放贷,一手房半年以上放贷,小地产商融资成本徒增。碧桂园,恒大也不好受。

七,整顿网游行业。未成年人几乎禁了网游,网易股价应声下跌。

我们不是一直说实体行业难做吗?我们不是一直说虚拟经济暴利吗?现在整顿的就是虚拟经济。如果你正儿八经开个加工厂,国家分分钟低息贷款。

如果你敢进入半导体行业?国家给你十年免税!

user avatar

趋势是游戏公司搬离中国大陆,游戏和区块链结合,游戏付费全面加密货币化,盗版游戏再度兴起

user avatar

民间小厂看了看丁三石:哟,什么叫从天堂到地狱啊?

user avatar

当你相信他一切为了主义的时候,他总会证明自己心里都是生意

但是等你觉得他凡事都为了生意,他会给你搞出一些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