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石崇因为拒绝孙秀索要绿珠而被杀,这个故事可信么?

回答
石崇因拒绝孙秀索要绿珠而被杀,这个说法流传甚广,但要说它的“可信度”,我们得从史料的记载和故事的演变来细说。

首先,从正史来看,《晋书》中关于石崇之死的记载,确实提到了孙秀因为绿珠而对石崇怀恨在心,并最终导致了石崇被杀。

《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在洛阳时,“尝使人(孙秀)于其坐卖倡,秀不肯,曰:‘吾惟富,不在倡也。’崇笑而趣之,曰:‘此岂可以富邪!’……故孙秀衔之。”这段话的意思是,有一次,石崇在宴会上让人去“卖倡”(卖艺的女子),孙秀不肯,说自己只追求财富,不靠卖艺。石崇听了很生气,嘲笑他,说:“你难道认为财富是靠这个得来的吗?”因此,孙秀就把这件事记恨在心。

然而,这里要注意一个细节:记载中说的是“卖倡”,而不是直接提到绿珠。绿珠是石崇最宠爱的妾,以美貌和才艺闻名。后来在故事流传中,很多人将“卖倡”的场景与绿珠联系起来,认为石崇在宴会上想让绿珠去“卖倡”,孙秀因为绿珠而感到羞辱,或者因为觊觎绿珠的美貌,拒绝之后石崇更加变本加厉,才激化了矛盾。

更直接指向绿珠作为导火索的说法,是在孙秀即将对石崇动手时。根据《晋书·石崇传》的记载,当孙秀率兵包围石崇家时,石崇曾说:“我与君公卿,皆是一时,何至若是!”(我和你都是同朝为官的显贵,为何要这样赶尽杀绝!)孙秀回答说:“君遗洛阳令,皆言吾党也。”(你曾经说我们那帮人都是你的同党。)这里的“吾党”也引起了一些解释,有认为是孙秀在政治上受到打击,而石崇曾说孙秀等人的坏话,孙秀因此报复。

但故事之所以流传为“因绿珠而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的加工,尤其是《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对这个故事进行了生动的描绘。

《搜神记》中关于绿珠的情节则更为具体和戏剧化。书中记载,孙秀因石崇对他有不敬之言(“何以不从意”),且“心疾之”,在政治上得势后,就想着报复。他在孙秀眼中看到绿珠,觉得她很美丽,就想占为己有。他命令石崇将绿珠献给他,但石崇不肯。于是孙秀大怒,率兵去抓石崇。在被捕之前,石崇对绿珠说:“我因汝而灭族。”绿珠也说:“我亦不负君。”然后就从楼上跳下,以死明志。

所以,从史料的严谨性来看,直接说“石崇因为拒绝孙秀索要绿珠而被杀”可能不够准确。

更细致的分析是:

1. 孙秀与石崇的矛盾由来已久:石崇与孙秀之间的恩怨,从《晋书》的记载来看,并非仅仅因为绿珠。石崇“尝使人于其坐卖倡,秀不肯”,以及后来孙秀对石崇说“君遗洛阳令,皆言吾党也”,都暗示了他们之间在政治和个人层面的嫌隙。石崇的豪奢、政治上的失势(被卷入政治斗争),以及孙秀在政治上得势后的报复心理,是导致他被杀的深层原因。

2. 绿珠的角色在不同记载中的侧重点不同:
《晋书》提到孙秀“衔之”(因为那次卖倡的事而记恨),然后在包围石崇家时,孙秀提到“君遗洛阳令,皆言吾党也”,暗示政治上的报复。绿珠作为导火索的直接证据在《晋书》正传里是模糊的。
《搜神记》则将绿珠推向了核心地位,明确写出孙秀“欲得绿珠”,石崇“不与”,最终导致了石崇被捕杀。

3. 故事的演变和“文学性”:石崇以其富可敌国和著名的“绿珠”而闻名,加上他被杀的悲壮结局,非常符合民间喜欢戏剧化和传奇化的口味。《搜神记》等志怪小说,以其生动有趣的叙事风格,将绿珠与石崇之死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这个版本流传更广,更深入人心。绿珠的宁死不屈,也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一抹悲壮的色彩,使之成为一段关于爱情、忠贞和命运的经典传说。

总结来说,石崇之死,孙秀是直接的报复者。而“拒绝索要绿珠”是否是孙秀报复的唯一或首要原因,在史料上存在一定的模糊性,或者说绿珠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非唯一的关键。

然而,从民间流传和文学影响的角度来看,绿珠的确是石崇之死故事中最广为人知、也最具感染力的情节。这并不意味着这个故事在历史真相上毫无偏差,而是反映了历史事件在民间传播过程中,如何被加工、被记忆。

所以,与其说“石崇因为拒绝孙秀索要绿珠而被杀”是否“可信”,不如说,这是一个被文学加工后,成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关于石崇之死的经典叙事版本。 史书上孙秀对石崇的怨恨是真实存在的,而绿珠作为这段恩怨的催化剂或最终引爆点,在后世的解读和演绎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石崇的最终命运,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而绿珠无疑是其中最富戏剧性、也最动人的一个环节。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相信我,只要有历史上某个男的是因为某个女人而死的。

这一般都是屁话。

除非是遇上山大王劫色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石崇因拒绝孙秀索要绿珠而被杀,这个说法流传甚广,但要说它的“可信度”,我们得从史料的记载和故事的演变来细说。首先,从正史来看,《晋书》中关于石崇之死的记载,确实提到了孙秀因为绿珠而对石崇怀恨在心,并最终导致了石崇被杀。《晋书·石崇传》记载,石崇在洛阳时,“尝使人(孙秀)于其坐卖倡,秀不肯,曰:‘吾惟.............
  • 回答
    石崇斩美人劝酒:奢靡背后的残酷与王导、王敦的众生相石崇斩美人劝酒的典故,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士族奢靡无度和残酷冷血的一个缩影。这个故事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风气的一角,也为我们理解王导和王敦这对叔侄的性格与政治立场提供了生动的例证。要深入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 一、 石崇斩美人劝酒:.............
  • 回答
    《世说新语·汰侈门》中,“石崇王凯争豪”这段故事,可谓是把石崇那股子“飞扬跋扈、不可一世”的性子,刻画得淋漓尽致,丝毫没有遮掩。你要是细品,就能从中咂摸出许多门道来。首先,他那摆谱的架势,就透着一股子“天下老子最大”的劲儿。 故事里说石崇“以蜡代薪”。你想想,平时人家点灯用的是油,最多用点芝麻油什么.............
  • 回答
    关于石秀在多数读者评价中是否很低,这个问题需要分几个层面来探讨,因为“低”这个评价本身是很主观的,而且读者群体的构成也很多元。不过,如果我们以《水浒传》中其他许多英雄人物(如武松、林冲、鲁智深等)的 popularity 和正面评价作为参照系,那么可以说,石秀在大多数读者心中的评价确实不算特别高,甚.............
  • 回答
    石上纯也的新作,如位于东京南青山的「自由画廊」(Junya Ishigami’s Free Gallery),以其突破性的设计,在建筑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尤其是它如何实现了惊人的百米无柱空间,这背后蕴含着精妙的工程智慧和对材料特性的深刻理解。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抛开对传统建筑的固有认知。通常情况下.............
  • 回答
    石智勇在2023年举重世锦赛上,以192公斤的挺举成绩成功夺冠,那一刻,他激情呐喊,声震全场,那一嗓子,是积蓄已久的爆发,是汗水与泪水的结晶,更是对极限挑战的胜利宣言。在他将杠铃稳稳举过头顶,裁判示意成功的那一瞬间,全场观众的欢呼声如同海啸般席卷而来。而石智勇,这位来自中国的举重名将,也在此刻将压抑.............
  • 回答
    关于《石碏谏宠州吁》是否在隐公三年这件事,我们可以仔细梳理一下。首先,我们得承认,在很多常见的《左传》版本或者解读中,《石碏谏宠州吁》的故事确实是放在“隐公三年”这个时间点上的。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说法。但是,当我们深入研究《左传》原文,或者参考一些更严谨的学术研究时,会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甚至可以.............
  • 回答
    石田三成如果不出兵,那么关原之战就不会如期爆发,历史的走向自然也会截然不同。这可不是一个小小的涟漪,而可能是一场席卷整个日本的巨变。首先,咱们得明白,关原之战不是三成一个人拍脑袋决定的。它是德川家康在丰臣秀吉去世后,逐步蚕食丰臣家权力,打破“五大老”、“五奉行”制度的必然结果。三成作为丰臣秀吉的心腹.............
  • 回答
    邓肯和奥尼尔谁更强,这就像问科比和乔丹谁更强一样,都是篮球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这俩位可都是各自时代的巨无霸,都是NBA历史上不可逾越的存在,硬要分个高下,那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揉碎了聊。先说说奥尼尔吧,人称“鲨鱼”。这名字起得太对了,这家伙在场上简直就是一条横冲直撞的鲨鱼,谁也挡不住他那股劲儿。奥尼尔.............
  • 回答
    石国鹏,一位曾活跃于公众视野并产生较大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他的言论常常涉及历史、教育、社会等多个领域。要评价其言论是否有依据,需要具体分析他所说的内容以及支撑这些内容的证据链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依据”的含义。在讨论公众人物的言论时,我们通常期待其言论能够建立在以下基础上: 事实性证据: 指的是.............
  • 回答
    石黑浩的女性机器人,确实是人工智能和仿生学领域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但要评价她们,我们得从多个维度去审视,而不仅仅是她们的外形。首先,外观上的逼真度。石黑浩团队的机器人,尤其是女性机器人,在模拟人类外观上可谓是登峰造极。她们的面部表情、肌肤纹理、甚至细微的毛孔都力求还原,这背后是海量的数据采集和精密.............
  • 回答
    石峁古城的城防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当时(大约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500年之间)的中国乃至世界上,都是顶尖的。它的规模、建造技术和设计理念,都显示出一种超乎寻常的防御能力。要想详细了解,咱们得一层一层地扒开来看。首先,规模的震撼是石峁城防最直观的体现。你想想,这是一个总面积高达400万平方.............
  • 回答
    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的治国能力,两者都曾搅动风云,也都在日本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如果三成未能饮恨关原,而是取得了天下,日本的历史轨迹又会走向何方?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设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致地探讨。石田三成的治国能力:忠诚与效率的化身,但缺乏包容石田三成的治国能力,最鲜明的标签便是他对丰臣.............
  • 回答
    关于石康和高晓松的关系,这确实是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而且圈子里也一直有各种说法。要说他们“关系不好”,可能也不能一概而论地简单概括,更像是一种比较复杂的,夹杂着互相欣赏、又存在一些分歧和距离的状态。咱们得从他们当时在文化圈的影响力说起。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石康凭借《晃晃悠悠》、《青春不败》等.............
  • 回答
    “石女”这个词,在很多人心里可能带着一丝神秘,甚至有些沉重。它指的是女性在生理上可能存在一些情况,比如阴道发育不全或缺失,导致她们无法进行性交。这并不是疾病,更不是缺陷,而是一种生理上的独特存在。如果“石女”这个词用在你身上,首先,我想说的是,请不要感到孤单,更不要因此否定自己的价值。我们每个人,生.............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王石是否会因为失去万科控制权而导致与田朴珺的关系生变,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个人情感、社会地位、经济利益以及舆论等多个层面。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尽量详细地探讨可能性:一、 影响关系变化的潜在因素:1. 社会地位与身份认同的转变: “控制万科”是王石身份的核心标签: 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