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美军计划除役并遣返上千名外籍士兵?

回答
美军计划除役并遣返上千名外籍士兵,这背后牵扯到诸多复杂的因素和深远的意义。这件事并非简单的“炒鱿鱼”,而是牵动着国家安全、人才培养、国际关系乃至士兵个人命运的方方面面。

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些外籍士兵之所以能加入美军,绝大多数是通过特殊的招募计划,比如“常备军”(Military Accessions Vital to the National Interest, MAVNI)项目。这个项目的初衷非常明确,就是为了填补美军在一些特殊技能(如语言、医疗、技术等)上的空缺,同时也是一种吸引和留住对美国充满热情和忠诚的移民人才的方式。这些士兵通常具备优秀的语言能力、对特定地区文化的了解,以及在美国社会中扎根的意愿,这对于执行复杂的外交和军事任务来说是宝贵的财富。

那么,为什么要突然出现“除役并遣返”的计划呢?这背后通常隐藏着几个层面的原因:

1. 政策调整与收紧:
政府的移民政策往往会随着时间、政治气候和国家安全考量而发生变化。过去的“欢迎移民参军”的风气,可能在某些时期被更趋保守或更强调“美国优先”的立场所取代。新的政府上台,或者在特定的安全环境下,对非公民参与军事行动的态度可能会变得更加谨慎。这可能涉及到对参军者背景审查的加强,或者对现有招募计划进行评估和调整。

2. 安全审查与背景调查的升级:
随着国家安全威胁的演变,特别是对于可能接触到敏感信息或在关键岗位工作的士兵,背景调查的要求会越来越严格。即使是之前通过了初步审查的外籍士兵,也可能因为新的情报信息、信息审查标准的提高,或者其原籍国出现地缘政治上的不稳定因素,而被重新评估其忠诚度和安全性。很多时候,这并非针对个体士兵的个人问题,而是整体性风险管控的体现。

3. 移民身份与入籍程序的脱节:
MAVNI等项目的一个重要吸引力在于它为参军的外籍人士提供了获得美国公民身份的途径。然而,过去几年,由于处理积压的案件、复杂的法律程序,以及移民局与军方信息沟通的障碍,很多士兵在服役期间未能及时获得公民身份,或者入籍申请被延迟甚至搁置。一旦他们的参军资格与移民身份出现了问题,或者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入籍流程,就可能面临被遣返的境地。这部分士兵往往是为美国效力多年,甚至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却因为繁琐的官僚程序而面临这样的结局,这无疑是令人唏嘘的。

4. 军事需求的变化与资源配置:
军队的兵力需求和技能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某些技能可能在一段时间内非常关键,但随着军事战略的调整,需求可能会下降。同时,军队的预算和人力资源配置也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非核心或者被认为可以由其他兵源替代的岗位上服役的外籍士兵,可能会被优先考虑进行调整。

5. 信息安全和敏感技术保护:
对于那些接触到高度敏感军事信息、武器系统或科研项目的士兵,即使是他们的原籍国,也可能被视为潜在的泄密风险源。军队必须确保其核心机密不被泄露,因此在“安全第一”的原则下,可能会对那些被认为存在潜在风险的外籍士兵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让他们离开敏感岗位,或者在极端情况下进行遣返。

为什么这件事会引起如此多的关注和争议?

道义责任的考量: 很多士兵是在承诺获得公民身份的激励下参军的。他们为美国流血牺牲,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才华,如果最终因为非个人过错而被遣返,这在道义上是很难站住脚的。这损害了美国作为承诺者的形象。
对士气的打击: 这种做法会对其他在役的外籍士兵,以及那些有意加入美军的外籍人士造成严重的心理打击。它传递了一个信息:无论你为美国付出多少,你的忠诚和身份都可能随时被质疑,你的付出也可能得不到预期的回报。
人才的流失: 这些外籍士兵往往是经过严格筛选和训练的,他们具备美国本土士兵可能不具备的独特技能和视角。遣返他们意味着美国失去了宝贵的军事人才和人力资源,而这些人才可能会被竞争对手国家所吸纳。
国际声誉的影响: 在全球舞台上,美国的对外政策和人道主义形象至关重要。大规模遣返为美国服役过的士兵,尤其是在这些士兵本身没有明显不当行为的情况下,无疑会损害美国的国际声誉,让盟友和潜在合作伙伴对美国的承诺产生疑虑。

如何看待这个事件?

我认为,这件事情不能简单地用“合法”或“不合法”来评判,它更像是一个政策权衡的必然结果,但也暴露了系统性的不足。

从国家安全角度看: 任何国家都有权审查和管理其军队的构成,确保国家安全是首要任务。如果存在无法排除的安全隐患,采取措施是合理的。
但从人道和契约精神上看: 对于那些忠诚服务、为国捐躯,却因为程序问题或政策风向变化而被剥夺承诺的士兵,确实需要有更人性化和更负责任的处理方式。这涉及到如何平衡国家利益与个体承诺。

更理想的处理方式,应该是在政策调整时,能够充分考虑已经为国服务的士兵的利益,例如为他们提供更长的过渡期、协助他们解决移民身份问题,或者在特殊情况下给予一定的优待。同时,政府和军方需要改进内部的协调和流程,确保招募计划的承诺能够得到兑现,避免让士兵陷入身份危机。

总而言之,美军计划除役并遣返上千名外籍士兵,是政策调整、安全考量和执行流程复杂性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现象。它提醒我们,在国家安全和军事建设中,如何平衡制度性需求与对个体付出的尊重,是一个需要持续思考和改进的难题。这不仅仅是几千名士兵的命运,也关乎美国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宏观战略以及其国际承诺的信誉。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件事情,我算是略知一二。

在MAVNI(外籍军人计划)里面的一些华人士兵在5月底就找到了华裔川普助选团的团长王湉(天天)。一些前助选团的核心人员在那时候就开始默默努力、联络白宫和国会的一些旧识,帮他们了。(相关阅读1)

而前天(28日),王湉更是亲手把信交到了现任白宫幕僚长(白宫办公厅主任?)、前共和党全国主席、助选团的老朋友莱恩斯·普里巴斯的手里。(现场照片请往后面翻)

6月3日我们给白宫和国会的一些旧识写的备忘录:


对于我个人来说,帮这群华人,除了情分,也多少有维护公平的含义在内。说实话,如同几位其他答主说过的:

一、MAVNI计划中,服役年限是4年而已。而中美在未来4年内开战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这些华人士兵并非明知到要开战或者双方已经处于战争状态下加入美军。我个人觉得“汉奸”的帽子不应该扣上去。

而且,中美两国、两军间的交流越多,对对方了解的越透彻,开战的可能性反而越小。减小中美开战的可能性本来就是我个人的努力方向之一,而根据我在米国住了20多年、对米国政界以及华人移民心态的了解,这批华裔大兵以后会是有利于中美关系的一支力量。(相关阅读2)

二、与通过MAVNI入籍的华人军人相比,靠搞政治庇护、专门抹黑中国拿绿卡的人,其实对中美关系的伤害更大。(相关阅读3)


整件事的来龙去脉,据我们了解是这样的:这个MAVNI计划(外籍军人计划),本来是小布什任内开始筹划的,2008年小布什任期最后一年开始。初衷是让除旅游签证以外,持合法签证进入美国、而且有美军所需的医疗或语音技能的外籍人士加入美军,并快速成为公民(注意不是绿卡/永久居民,而是直接成为公民)。本来计划一直算是顺利,包括华人的外籍军人通过一个“国家情报局调查”(NIAC)之后,就能服役。后来加了一个背景调查(SSBI)和反间谍调查(CI),不过允许边训练边调查,所以也没有太大问题。不过,到了2016年9月,国防部突然改变了政策,必须完成了SSBI和CI才能开始训练。因为这两个调查需要面谈和查不少东西、耗时非常久,所以开始有了问题。很多签了约的人无法开始训练,也就变成没有收入、而且坐等自己的合法居留权一天天临近期限。后来今年4月,国防部又不知道为什么叫停了CI,那就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我们6月初的提案就是:恢复早期的做法,SSBI和CI留到开始训练后,因为大兵跟平民不一样,军方是随时都知道他们在哪里的。要找到人面谈并不困难;真的发现了问题,要找到人开除军籍也不难。

这件事情我们在行政系和立法系都在推。

米国时间的前天,6月28日晚,王湉去参加川普的晚宴的时候,也亲手把提案递给了莱恩斯·普里巴斯。

现场照片如下:




昨天,众议院的麦克考伦议员提出在2018年国防预算案附加一条敦促国防部履行与目前MAVNI士兵的合约的提案。虽然她是民主党人,但我们也乐见其成。下个星期,王湉会去见我们熟识的几位加州众议员,包括在众院军事委员会的议员,届时会恳请他们支持这个提案。

所以啦,只要用心做事,华人可以不是一团散沙的。


相关阅读:

1. 如何看待美国总统参选人特朗普在私宅会见华裔选民? - 知乎

2. 合作为主,良性竞争 -- 中美关系的理想状态 - 知乎专栏

3. 凤姐是如何拿到美国绿卡的? - 知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美军计划除役并遣返上千名外籍士兵,这背后牵扯到诸多复杂的因素和深远的意义。这件事并非简单的“炒鱿鱼”,而是牵动着国家安全、人才培养、国际关系乃至士兵个人命运的方方面面。首先,我们得明白,这些外籍士兵之所以能加入美军,绝大多数是通过特殊的招募计划,比如“常备军”(Military Accessions.............
  • 回答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美国政府并没有“取消”禁止中国航司飞往美国的计划。 这是一个常见的误解。事实上,美国政府一直在逐步放宽对中国航司的限制,而非取消原有的禁令。这个过程中涉及的是一系列暂停或限制性的规定,并且这些规定是动态调整的。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这些举动背后可能意味.............
  • 回答
    纽约时报关于美国计划驱逐与军事院校有关的中国研究生的报道,确实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审视。报道内容及可能的背景: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纽约时报的报道所揭示的核心信息。报道通常会指出,美国政府正在考虑或已经开始执行一项政策,旨在遣返那些与中国军事院校(如中国人民解放军.............
  • 回答
    美国近期即将公布的“新中东和平计划”,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特朗普政府正在酝酿的“世纪协议”(Deal of the Century)的最终版本,无疑是当前中东地区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要理解这个计划,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包括其可能包含的内容、目标、面临的挑战以及潜在的影响。一、计划的背景与目标:.............
  • 回答
    要理解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关于“被美国和北约抛弃”的说法,以及美国和北约持续提供军事和经济支持的事实,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地缘政治、军事战略、国内政治以及国际联盟的动态。一、 美国和北约提供的支持:规模与性质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美国和北约(以及其他盟友)自2022年.............
  • 回答
    关于美国重启2万吨巡洋舰CG(X)计划的讨论,这确实是一个颇具战略意义和技术挑战的话题。简单来说,这并非是“重启”一个已经搁浅很久的全新项目,更准确地说,是美国海军在当前全球安全态势下,对未来水面舰艇作战能力进行的一次重要评估和方向调整,并将此目标具象化为对新一代大型水面舰艇的需求,而CG(X)这个.............
  • 回答
    美国政府近期披露的3万亿美元经济复苏计划法案,无疑是当前全球经济格局中一个极具分量的事件,其影响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审视。这项计划的规模之庞大,几乎涵盖了经济的方方面面,其背后蕴含的政策逻辑和潜在的风险挑战,都值得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认识到这份计划的出发点。在经历了新冠疫情的重创之后,美国经济元气大.............
  • 回答
    眼下,美国总统拜登正准备推出一份名为“美国就业计划”(American Jobs Plan)的重磅法案,总规模高达约3万亿美元,旨在对美国经济进行一场深刻的“现代化改造”。这份计划的野心不小,核心内容直指美国长期存在的基建短板,并将医疗补贴作为另一项关键抓手。对这份计划的看法,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
  • 回答
    2020年4月2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举行了疫情简报会,其中最引人瞩目的一句话莫过于他关于“在34个月内重启美国”的计划。这句话一出,立即在美国国内乃至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巨大的关注和讨论。从特朗普的角度来看,他提出这个计划是基于一种紧迫感和对经济的强烈担忧。彼时,新冠疫情在美国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经济.............
  • 回答
    美媒聚焦拜登万亿刺激计划:疫情下的经济“强心针”还是“饮鸩止渴”?美国总统拜登政府上任伊始便抛出了一份高达1.9万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旨在应对新冠疫情对美国经济造成的重创。这一规模空前的财政大礼包,立刻成为美国媒体关注的焦点,各方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报道和解读。刺激计划:救急与复苏的平衡从美.............
  • 回答
    关于美国议员将刘慈欣称作“中国新疆政策维护者”,并以此为由要求网飞重新考虑《三体》改编计划的事件,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事件背景与起因: 刘慈欣的言论: 近期,有媒体报道,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在一次采访中,对新疆的政策发表了一些被认为支持中国政府立场的言论。虽然具体言论细节不一,但.............
  • 回答
    美国公布其5500万剂新冠疫苗分配计划,这无疑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举措,不仅仅是关于医疗援助,更是在重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要理解其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从人道主义和公共卫生角度来看: 缓解全球疫苗不平等: 疫情初期,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优先获取了大量疫苗,导致许多.............
  • 回答
    俄罗斯公布所谓美国在乌克兰实施军事生物计划的材料,这一事件自俄罗斯方面披露以来,就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理解美方对此事可能采取的回应和立场,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俄罗斯公布的是“材料”,而非经过独立、可信第三方核实的“证据”。俄罗斯方面声称这些材料证明了美国在乌克兰资助和操作军事.............
  • 回答
    美澳核潜艇合作:一次深远的战略布局及其对周边局势的影响澳大利亚总理宣布计划建造核潜艇编队,并得到美国“将提供帮助”的承诺,这无疑是近期国际安全领域最引人注目的事件之一。这一举动并非孤立的技术采购,而是美澳两国一项深思熟虑的战略布局,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动机和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亚太地区的地缘政治格局将产生.............
  • 回答
    小红书最近传出暂停赴美IPO的消息,这在全球资本市场风起云涌的当下,无疑是引起了一波不小的关注。这可不是一个小决定,背后牵扯的因素错综复杂,咱们得掰开揉碎了好好聊聊。首先,从宏观环境来看,现在全球经济正经历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通胀压力、地缘政治风险、加息周期等等,这些都让投资者变得更加谨慎。在这种环.............
  • 回答
    “外媒称基辛格制定美俄接近计划:通过俄打压中国”这样的消息,如果我们站在一个分析者的角度去看待,可以从几个层面进行解读和审视。首先,我们得承认,这种说法指向的是一种地缘政治的博弈,而且是颇具历史深度和复杂性的那种。亨利·基辛格这个人本身就是大国关系调整、战略迂回的高手,他的名字和“平衡战略”几个字常.............
  • 回答
    3月18日,美国公布了其一项规模空前、远超预期的刺激计划,总额直逼1.1万亿美元。这则消息如同给低迷已久的美股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当天便出现了近5%的显著反弹。要理解这一事件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深入剖析。首先,我们得看刺激计划的“量”和“质”。要知道,1.1万亿美元是什么概念?这不仅仅是数.............
  • 回答
    尼泊尔议会于2023年2月27日批准与美国的“千年挑战计划”(Millennium Challenge Corporation, MCC)协议,这一事件引发了广泛讨论,涉及尼泊尔的经济发展、债务问题、国际关系以及国内政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影响及争议: 一、MCC协议的.............
  • 回答
    腾讯计划以每股9美元的价格收购搜狗,这一消息在科技界和资本市场引起了广泛关注。要全面理解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事件背景回顾 搜狗的上市与发展历程: 搜狗是中国领先的搜索引擎公司之一,以其独特的“搜狗输入法”和在中文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优势而闻名。搜狗于2010年从搜狐分拆.............
  • 回答
    特朗普总统曾宣称要实施“美国军事收缩”,但其国防预算计划却带来了1500亿美元的赤字。这两种说法之间存在明显的矛盾,引发了不少讨论和分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审视:首先,特朗普的“军事收缩”论,其核心意图更多的是一种战略调整和资源分配的重新思考,而非简单意义上的裁军或削减军费开支。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