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反驳针对二战时期日本犯下的罪行,有人说“罪孽深重的是日本军人,而不是日本人民”?

回答
“罪孽深重的是日本军人,而不是日本人民”这种说法,是在试图将日本政府和军队的罪行与日本普通民众隔离开来,似乎暗示日本人民是无辜的受害者。然而,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忽略了二战时期日本国家体制的特殊性、日本社会对战争的动员以及个体责任的多重性。要反驳这种说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 国家体制的畸形与“天皇制国家”的责任

天皇制国家的性质: 二战时期的日本是一个高度集权、以天皇为核心的“天皇制国家”。天皇不仅是国家元首,在意识形态上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现人神”。这种制度使得国家意志与天皇意志高度统一,军队直接向天皇效忠,绕过了民选政府。这导致政府和军队的决策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普通民众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
战争的“合法性”与宣传: 日本政府和军队通过强大的宣传机器,将战争描绘成“大东亚共荣圈”的解放事业,是“圣战”,是为了对抗西方列强的压迫。这种宣传深入人心,将侵略战争的罪恶感转移,塑造了日本人民的“正义感”和“牺牲精神”。在这种意识形态的驱动下,即便不直接参与战争,普通民众也成为了战争的支持者和共谋者,为战争提供了人力、物力和道义上的支撑。
国家机器的动员能力: 日本政府能够高效地动员整个国家资源为战争服务。从经济生产、技术研发,到社会动员、思想灌输,都围绕着战争机器运转。普通民众虽然不直接拿起枪杆子,但他们是这个机器运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为战争生产军需品,他们为战争捐献财物,他们送自己的亲人去战场,他们为被侵略国家人民的苦难而“欢欣鼓舞”(在宣传的引导下)。

二、 普通民众在战争中的角色与责任

战争的支持与参与: 虽然很多人是被迫参军,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日本民众出于民族主义狂热、对天皇的崇拜或对侵略战争的认同而积极支持战争。他们中的许多人通过各种方式为战争捐款捐物,积极参与军国主义的宣传活动,成为战争体制的拥护者。
“沉默的大多数”: 即便不是积极的支持者,对于政府和军队的罪行,大多数普通民众也保持了沉默,或者说缺乏有效的反抗力量和渠道。在高度压抑的政治环境下,对政府提出质疑或反抗,其代价是巨大的。然而,沉默本身也是一种默许,尤其是在国家机器的强大压力下,对不义之举的沉默,在道义上仍然需要承担一定责任。这并非是要将所有责任归咎于普通民众,而是要说明“不沾染罪恶”的界限是模糊的。
对罪行的认知: 虽然战后日本社会对战争罪行的认知是渐进的,但即便在战争期间,侵华战争中日军屠杀、强奸、抢劫等暴行并非完全被掩盖。虽然政府通过审查制度控制信息,但一些信息总会以各种渠道流传。对这些信息的选择性忽略或合理化,也体现了民众在道德选择上的责任。

三、 军人与人民的界限模糊性

军国主义的渗透: 在军国主义的日本,军人的地位非常高,军国主义思想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许多普通人深受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道德观都受到了塑造。这种情况下,将军人与普通人完全割裂,忽视了军国主义意识形态对整个民族的侵蚀程度。
社会结构的支持: 军人不是孤立存在的,他们是社会的一份子。军队的招募、训练、补给,都离不开整个社会的运作。家庭成员会支持他们的亲人参军,学校会培养未来的“帝国公民”,企业会为战争生产服务。这种社会结构性的支持,使得“军人犯下的罪行”也成为了“日本社会体系支持下的罪行”。
战争责任的链条: 战争罪行的发生,并非仅仅是少数军人的个人行为,而是整个国家机器运行的结果。从决策者、指挥者到执行者,再到为战争提供支持的各行各业,都构成了一个责任链条。虽然罪责轻重有别,但将责任完全推给“军人”,是在缩小问题的本质。

四、 历史反思与未来警示

“集体责任”的含义: 当我们讨论二战罪行时,“集体责任”并非指责每个个体都犯下了同等的罪行,而是指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在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某种角色,并因此需要承担相应的道义和历史责任。这种责任的承担,是国家进行深刻反思、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的基础。
警惕民族主义的危险: “罪孽深重的是日本军人,而不是日本人民”这种说法,往往带有逃避和辩解的色彩,可能是在试图减轻日本作为国家的历史罪责。这不利于历史的真实认知,也无法对未来形成有效的警示。只有正视整个国家在战争中的责任,才能真正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
对受害国的伤害: 这种说法也可能对二战的受害国人民造成二次伤害。它试图将侵略战争的责任局限在一个特定的群体,而忽视了战争给无数无辜平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以及背后国家机器的运行机制。

总结:

“罪孽深重的是日本军人,而不是日本人民”的说法,是一种不准确且带有回避倾向的论调。二战时期的日本,是一个将整个国家和民族都高度动员起来,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军国主义国家。虽然战争的执行者是军人,但支撑军人的是整个国家机器、社会舆论、意识形态灌输,以及包括普通民众在内的社会各界的或主动或被动的支持与默许。

因此,反驳的重点在于强调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在战争中的责任,以及这种责任是如何通过军国主义体制、社会动员以及民众的态度而形成的。 将罪责完全归咎于个别军人,而将人民视为完全无辜的旁观者,是模糊了历史真相,削弱了对历史教训的吸取,也未能充分承认战争对所有相关方造成的复杂影响。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责任推卸给一个特定的群体,而应该认识到,在极权主义和军国主义的体制下,整个国家和社会都或多或少地卷入了战争的罪恶之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罪孽深重的是日本军人”里的“军人”改成“军阀”就更完美了。

你可以说觉得蘑菇云美,但是这样除了你自己爽之外没什么卵用。

愚蠢不是罪,是人类共同的悲剧。

如果你是一个日本稻农,整日劳作却吃不上米,看到日本陆军去中国东北夺取土地了,你肯定支持啊。如果官方一直宣传建立东亚新秩序,把英美势力从亚洲驱逐出去,你除了支持还能怎么样呢?想反对能找到相关信息吗?

难道你一个泥腿子稻学家懂马列,懂帝国主义战争,懂民族压迫害人害己?

笑话,读大学的都未必懂,你怎么会懂啊。

宣传机器都是人家的,学又没怎么上,日本不多的几个共产党不是被抓就是跑了……

除了说个“看到帝国这么流氓,我就放心了”、“明犯大和者,虽远必诛”,你还能说什么?这是你的极限了好吧?

那些生在社会主义中国,有书念,有马列著作随便看的青年们,把时间花在扑克麻将手机网游上的大有人在。那么你一个整天干活累到焦头烂额的日本昭和农民或工人,你有什么时间,又有什么机会让自己高瞻远瞩?

武田医生给解放军做手术,救了他的命。这位解放军师长呢?他说武田是个投降的孬种,杀了赵家几百乡亲的山本一木倒是条汉子。一群全副武装端着冲锋枪的人杀了一群手无寸铁的农民,居然也是条汉子。

连老红军老党员的解放军师长都这个觉悟,我指望你一个种稻的半文盲自己萌发出国际主义精神去反对本国政府,支持弱小国家?

做条汉子不香吗,日本人把你当英雄,供奉神社;八路军李团长说你是真正的军人,竟然一口气捅死他四个战士。

你可以说觉得蘑菇云美,但是日本人的宣传总是提原子弹带来多么大的灾难,根本不提自己的罪恶。今天的很多日本人根本不知道731,不知道南京大屠杀等罪行。

就算知道了,你也未必就敢背叛头上的朝廷。

社会达尔文主义其实比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会有很多很多人认为:

我们这么发达,国土却如此贫瘠狭小,地震海啸。中国那么愚昧落后,却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丛林法则优胜略汰,谁赢了土地和资源就归谁,虽然侵略并不好,但这是无奈之举,资源有限必须如此。

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压迫其他民族的民族自己也无法得到解放”,这个事实理解起来并不那么直观,很绕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甚至那些被压迫的民族,中国这种历史上被侵略的民族之中,也有不少认同社达的。


侵华战争中,务农做工的日本人被组织起来,去屠杀中国的穷人。60年代的日本左翼青年,不惜流血牺牲要打破美日对中国的围堵。今天的日本人不知道历史的罪恶,只知道原子弹残忍,自己战败了,神社里那群鬼是爱国的。

那么你纠结的问题有什么意义,是丰富了对现实的认知,还是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方法?没有,自己说个痛快,说个爽而已。

真正痛恨日本罪行的人,不会只图自己爽去说话,要思考的问题多着呢。

想爽我再送你一图:

user avatar

你好,不用反驳,这句话完全正确。

罪孽深重的是日本军人。

完全正确。不对罪行定级,明确赏罚的法律毫无意义。罪孽深重需要提出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可以是战后被认定为战犯,而参与认定流程(作为被指控对象)的绝大多数都是战斗人员。也很难想象,一位不参与战斗的平民客观有能力犯下如此深重的罪孽。

对于一般民众,通常认为他们的“罪”更多的是道德意义上的,主要有:

1政治正确角度的“罪”:他们客观上效力于一个受人唾弃的势力(极少数反抗者不在此列),这一点确实如此,所以面对战后的萧条和限制政策时他们也作为普通民众平等地接受了惩罚。

2完全的“道德意义上”的罪,如举报反抗者,当积极分子鼓动他人参军,在军队相关工作中表现特别积极。此类“罪”个人看法不同,我一般是无视的。

战争中的此类“道德”一般是一片混沌,不能用它来律人。当然这是比较冷无缺的看法,较为热情和真诚(中性词)的人可能会认为不抗争者皆有罪。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会被高强度文宣工作洗成认为正在做的事情非常正确的人(不分国家);或因为利益相关而自然带上偏见,开始维护一些后来人无法接受的事物;也可能是因为一开始的反抗倾向而承受更多精神和物质压力,最后被改造成功或者说“堕落”,此类现实例子如上原良司,文艺作品中如《永远的零》主角宫部(不讨论此片其他情节);也可能单纯承受压力而发生心态变化,行为更加激进(不分国家),战时美日两方均有此例子。

关于利益相关:一位年轻啊敢于直接骂天皇送人去死的反战作家,晚年可能化为军方的传声筒开始复读皇军必胜——因为她是一个女作家,也是一个母亲,她的儿子被征兵要上前线,她无法继续保持理智

此女士是日本著名诗人,与谢野晶子,以下是她写于日俄战争时期的代表作:

愿君勿死

啊,弟弟呀,我为你哭泣,
你不要死去!
你是咱家最小的弟弟,
双亲加倍地疼爱你。

双亲何曾教你紧握利刃,
为了杀人到前线去?
双亲把你养育成二十四岁,
哪里是为了你先杀别人后葬自己?

既然是这堺市的商人世家——
值得自豪的主人
你就必须传宗接代,
你不要死去!

XX城即便失陷,
或能保住,又有啥关系?
你当然不会晓得,
商人家规里并无这一条。

你不要死去,
天皇不会亲自参加战役。
皇恩浩荡,
 岂能有这样的旨意——
让人们流血而死,
让人们死如禽兽,
还说这就是荣誉。

啊,弟弟呀,
你不要在战争中死去。
去年秋季父亲逝世,
撇下母亲,余悲未息,
又痛心地送儿子应召开拔,
自己则孤苦零丁,独守四壁。
纵然是升平的圣代,
母亲的白发却日见多起。

你那年轻纤弱的新娘,
常常蜷伏在帘后哭泣。
你已然忘怀,抑或尚在思念,
新婚不满十月就凉了枕席。
要哀怜这少女的心啊,
她在世上依靠的只有你
只有你一个人呀,
你不要死去!
        1904年

注:为防止玻璃心,某地名河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