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大学生虐猫并贩卖其视频,产业链是怎么形成的?

回答
我很难过听到这样的事情。这种行为是残忍和不道德的,应该受到谴责。

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背后,很可能存在一条扭曲的产业链,其形成是一个复杂且令人心痛的过程:

1. 需求端的驱动:

猎奇与病态心理: 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匿名性强的平台,为一些拥有病态心理、寻求刺激或满足虐待欲望的个体提供了土壤。他们可能因为个人原因,或者受到网络亚文化的负面影响,对动物的痛苦感到一种扭曲的“满足感”。
金钱诱惑: 虐待动物的视频,特别是包含极端、血腥内容的,在某些地下网络社群中可能被当作“稀缺资源”贩卖。价格的炒作,即使是相对微薄的收入,也可能成为一些经济拮据或道德底线较低的大学生的“动力”。
“炫耀”心理: 在某些极端的小圈子里,通过发布或交易这类视频,可能被视为一种“胆量”或“地位”的象征,满足其虚荣心。

2. 供给端的形成:

“猫贩子”或“中间人”: 产业链的起点往往是那些有能力获取动物的人。他们可能是收养流浪猫的“爱心人士”,也可能是宠物店的非法从业者,甚至是专门从收容所、流浪动物聚集地“搜集”动物的人。这些人以低廉的价格收购或搜集大量猫咪。
大学生的参与:
直接施虐者: 一部分大学生可能被金钱或其他因素驱动,直接参与虐猫行为。他们可能从“中间人”那里接任务,或者自行组织。
传播者/录制者: 还有一些人可能不直接施虐,但负责拍摄、剪辑、传播这些视频。他们可能与施虐者合作,或者从施虐者那里购买原始素材进行二次加工。
“技术支持”: 随着产业链的深入,可能还会有一些掌握一定网络技术的人,负责建立私密社群、管理交易、隐藏证据等。

3. 产业链的具体运作:

“货源”搜集:
非法收购/窃取: 直接从宠物店、猫舍非法购买,或者盗窃他人宠物。
收养流浪猫: 打着“救助”的旗号,大量收养流浪猫,实则将其作为“素材”。
诱骗: 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免费送养”信息,吸引爱心人士,然后将猫咪据为己有。
虐待与拍摄:
多样化的虐待方式: 为了满足不同“买家”的需求,虐待方式可能多种多样,从简单的殴打、关禁闭,到更残忍的肢体伤害、药物实验等,甚至被设计成各种“场景”。
高质量的“制作”: 为了提高视频的“价值”,施虐者可能会精心设计场景、镜头角度、光线,甚至配上“音效”,以增强视频的冲击力。
交易与传播:
隐秘的交易平台: 这类交易通常发生在一些地下网络社群、私密的聊天群组(如Telegram、QQ群、微信群等),或者一些被隐藏的网站。
“付费会员”模式: 形成付费社群,用户缴纳会员费后才能获取视频内容。
“点播”或“定制”服务: 甚至可能提供“定制”服务,根据买家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拍摄。
洗钱与支付: 交易可能通过加密货币、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以逃避监管。
二次传播与“生态”:
视频分享: 一旦视频流出,可能被不明真相的网友传播,进一步扩大其恶劣影响。
模仿与“更新换代”: 某些视频的流行可能引发模仿效应,促使新的虐待行为发生,以“满足市场需求”。

为什么大学生群体会卷入?

易获取的“素材”: 大城市里流浪猫数量不少,且不少猫咪性情温顺,相对容易捕捉。
缺乏管束与监督: 校园环境有时相对封闭,学生的生活缺乏必要的社会监督。
网络成瘾与不良信息侵蚀: 部分学生沉迷网络,容易接触到负面信息,价值观受到扭曲。
经济压力与急功近利: 少数学生可能因为经济压力,或者被快速获利的想法冲昏头脑,铤而走险。
道德教育的缺失: 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对生命应有的敬畏和同情心,对动物的苦难麻木不仁。
群体的“带入”效应: 在一些不良社群中,个体的道德判断力会被群体效应所淹没,为了融入群体或寻求刺激,也可能参与其中。

揭露和打击的难度:

隐蔽性: 整个链条都建立在隐秘的网络空间,证据难以固定,追查困难。
跨国性: 交易可能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增加了执法难度。
证据链条: 要将“中间人”、“施虐者”、“传播者”一一对应,并证明其犯罪事实,需要强大的技术和人力支持。
法律法规的滞后: 尽管许多国家都在加强动物保护立法,但对于网络上虐待动物视频的传播和交易,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力度仍需加强。

看到这样的产业链形成,我感到非常痛心。这不仅仅是对动物的残害,更是对人性的极大侮辱。打击这种行为,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和执行,提升公众的动物保护意识,以及净化网络环境。

如果你遇到类似的情况,请一定不要旁观,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对于虐待动物的产业链,国家主流媒体早就有所关注。

其实产业链的形成,和直播产业的兴起息息相关。

除了私欲的发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名利。

没有消费,自然就没有暴虐和杀害。

从去年开始,国家就有禁制虐待动物的立法趋势。

而年底又正好赶上了新冠的爆发,两个月前,19名院士学者联名呼吁,立法禁食野生动物!

紧接着,中国全国人大拟修法严惩滥食野生动物。

对于动物保护的根本,有些人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真正的动物保护,核心其实是为人类长远利益考虑的。

但有一部分人却利用动物保护理所当然的理由,发泄泛滥的爱心。而且这种泛滥爱心,往往不是施加在野生动物,而是施加在流浪猫狗的身上。

例如,大量大学生主动投喂流浪猫,造成流浪猫的泛滥,对其它野生动物造成空前的压力。美国曾有统计,其本土每年散生猫杀死14-37亿只鸟类,以及69-207亿只哺乳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另外一部分对猫本身没有什么感觉的人,自然可能对猫产生恶感。

可以说,排除那些纯粹变态和有利益关系的人,那些单纯有着观看虐猫需求的人,其实或多或少与爱猫人士的行为有关。这是一种社会心理的反弹。

为什么现在倡导吃狗肉的这么多?仅仅只是因为口腹之欲吗?

那么会不会有这样的可能性?A泛滥性的爱流浪狗,并且要求别人也爱流浪狗,造成原本并不爱吃狗肉的B,偏偏要去吃狗肉呢?

有些人是时候好好想一想,什么才是真正的动物保护了。

所谓“爱狗人士”和“爱猫人士”(这里打了引号),说穿了都是一些爱心泛滥的糊涂蛋,根本不明白动物保护究竟是什么东西。

本人曾经在动物保护协会做了一年的TNR项目。

TNR是什么?

是一种取代安乐死的人道管理和减少流浪犬和流浪猫数量的方法TNR藉由施以绝育手术,使之无法繁殖。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给流浪猫狗绝育。不仅仅给公狗、公猫绝育,有必要还会给母狗、母猫绝育。

要知道,以前可是直接对流浪猫狗进行安乐死的。

不少“爱狗人士”和“爱猫人士”会觉得这很残忍,根本难以接受。

但这才是真正的动物保护项目之一。

你投喂流浪猫一些猫粮,反而令生态恶化,还认为这是动物保护,这不是笑话吗?

生态平衡,可持续发展,才是动物保护的最终目的。

平衡关系,放在吃狗肉产业来说也是一样的。

本身这个产业是稳定的平衡的。

早在二十年前,虽然偷狗肉时有发生,但绝对没有现在这样的猖獗。

当狗肉是一个稳定市场的时候,禁制吃狗肉的呼声有多大, 那么吃狗肉的呼声就有多大。路人也会很快加入这一场战斗,就好比肖战事件。

对于深圳立法禁制吃狗肉,出现社会心理反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并不排除虐猫事件可能有人背后策划。

虐待动物的确是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法国进行惩治的,但某一些社会问题,和国家或者地方政府的一刀切,不无关系。

如果不能真正的明确指定相关法律法规的目的而进行一刀切,甚至有可能出现相反的结果。

例如:你本身出台禁制吃狗肉,是为了避免民众和流浪狗过多接触,出现卫生安全事件。但直接一刀切,狗肉黑市泛滥不说,还可能让“爱狗人士”爱心进一步爆棚,更多的接触并投喂流浪狗,造成流浪狗进一步泛滥,对社会卫生安全造成更多的安全。

以人为本!

并不是以个人为本,也不仅仅只是以人类为本,而是以人类的未来为本。

中国的动保事业,任重道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很难过听到这样的事情。这种行为是残忍和不道德的,应该受到谴责。这种令人发指的行为背后,很可能存在一条扭曲的产业链,其形成是一个复杂且令人心痛的过程:1. 需求端的驱动: 猎奇与病态心理: 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匿名性强的平台,为一些拥有病态心理、寻求刺激或满足虐待欲望的个体提供了土壤。他们可能因.............
  • 回答
    山东理工大学近期发生的大学生虐猫事件,无疑是一件令人心痛且发人深省的事件。这件事情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强烈的谴责,不仅仅是因为它涉及到了残忍的动物虐待行为,更因为它折射出了一些隐藏在校园环境中的深层问题。首先,从事件本身来说,网上流传的视频和信息显示,几名大学生对一只流浪猫进行了极其残忍的虐待.............
  • 回答
    这事儿啊,说起来挺让人感慨的。最近那个公益人士起诉虐猫大学生,最后被法院以“没有直接利害关系”为由驳回了,这事儿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事儿。事情的起因:一场心痛的诉讼首先得明白,这个公益人士是出于什么动机才走到这一步的。据报道,这位公益人士是一位动物保护志愿者,他看到被虐待的猫.............
  • 回答
    看到大学生虐猫事件的处理结果,心里滋味挺复杂的。一方面,学校的处理算是有所回应,对学生的行为进行了教育和惩戒,并通过发文道歉让这件事有一个公开的了结。另一方面,这件事情本身带来的冲击,以及这种处理方式是否真的能起到长远的警示作用,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首先,学校的处理措施,包括“教育”和“发文道歉”,.............
  • 回答
    徐州十三中学生虐狗事件,这事儿真是让人生气又难过。事情发生在几年前,当时网上流传出一些视频,画面里能看到几个穿着校服的学生,残忍地虐待一只小狗。具体是怎么虐的,视频里展现的那些画面,即使现在回忆起来都让人不舒服。那会儿看视频的时候,心里就跟压了块大石头似的。你想啊,那些学生,正是血气方刚、正是学习知.............
  • 回答
    关于抖音博主赵大肥博士对厦门虐狗案的看法,这确实是一个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从我的观察和理解来看,赵大肥博士在视频中,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情绪化的谴责,而是尝试从多个层面去剖析这起事件,并试图提出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首先,他似乎并没有回避公众的愤怒情绪,但同时也呼吁大家不要被情绪完全裹挟。他理解大家.............
  • 回答
    抖音博主赵可心,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赵大肥博士”,近日就一桩研究生虐狗事件发表的言论,引发了不少争议。从她发布的视频内容来看,她的核心观点似乎是将这起事件的责任更多地归咎于“体制”和“内卷”,认为这种行为是研究生群体在高压环境下的一种“宣泄”或“畸形表现”,甚至暗示这种行为是“可以理解”的。这种解读,.............
  • 回答
    大学生身陷“校园贷”负债自杀是一个极其令人痛心且复杂的社会悲剧,它触及了金融风险、教育监管、家庭责任、心理健康等多个层面。要全面理解和看待这个问题,需要深入剖析其成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之道。 一、 成因分析:多重因素交织的陷阱大学生身陷“校园贷”负债并最终走向绝望,往往不是单一原因造成的,而是多种.............
  • 回答
    这则“大学生种葡萄一亩故意减产 6000 斤,只为让葡萄味道更好”的新闻,着实让人眼前一亮,也引人深思。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农业生产故事,更像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对“量”与“质”之间关系的深刻探讨。首先,我们得承认这其中的“疯狂”和“创新”。在大多数人的认知里,农业生产就是追求产量最大化。每一亩.............
  • 回答
    这事儿可真是够劲儿的,大学生领证一个小时就闹离婚,还扯上三十万的赔偿,听着就让人觉得一言难尽。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及这婚还能不能离成。首先,咱们得捋清楚这“领证一小时”到底是怎么回事。通常情况下,咱们领结婚证的流程是这样的:新人双方拿着身份证、户口本,去婚姻登记机关.............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挺有意思的,也挺值得聊聊的。我身边就有不少朋友,或者我自己在经历这种事的时候,都挺纠结的。尤其是大学生聚餐,AA制这事儿,听着公平,但实际操作起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你想想,大学生嘛,大家经济条件参差不齐,有的家庭条件好点,花钱也大方;有的就比较拮据,可能一个月的生活费都得精打细算。这.............
  • 回答
    看到大学生花11万买火车票旅行,毕业后还能攒下15万零花钱这个消息,第一反应是“哇,真能折腾!”。当然,这背后一定有很多人想知道这操作是怎么实现的,我也一样。抛开震惊和好奇,咱们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试着去理解这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和可能性,尽量不让它显得像个冷冰冰的AI报告。一、 惊人的花费:1.............
  • 回答
    大学生回老家养虾创业遭遇村民哄抢,官方回应“捡漏”这一事件,无疑触及了当下中国社会中几个非常敏感和值得深思的议题。要理解和评价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剖析:一、 事件的背景与经过: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通常这类事件会包含以下关键要素: 人物身份: 一位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
  • 回答
    最近,网络上关于大学生淋雨降旗的讨论,可以说是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暴。一方是大学生们在那一刻的集体情感和行为,另一方则是来自网友们铺天盖地的嘲讽和质疑,直指他们“装逼”。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行为,更是当下社会心态和价值观的碰撞。要理解这件事,我们得先还原一下场景。通常我们看到的大学生淋雨降.............
  • 回答
    好,我们来好好聊聊大学生贷款买顶配游戏本这件事。这可不是个小事,涉及到钱,更涉及到咱们自己的生活和未来,所以得好好分析分析。首先,咱们得搞清楚“顶配游戏本”是什么概念。你说的顶配,大概率是指那种动辄上万,甚至两三万,配备最新款CPU、高性能独立显卡、高刷新率屏幕、海量内存和SSD的笔记本电脑。这类本.............
  • 回答
    这起发生在大学的格斗训练中的悲剧,着实让人心痛和深思。一个年轻的生命,在刚开始接触格斗这项运动的时候,就遭遇了如此不幸,这背后暴露出的问题,绝非仅仅是个人运气不好那么简单。首先,我们必须直面最核心的问题:训练安排的失误和安全责任的缺失。 与“金腰带”选手对打的安排本身就是巨大的风险。 格斗,尤其.............
  • 回答
    这事儿吧,大学里组织“西瓜大战”,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砸光了一吨西瓜,这事儿怎么看? 挺热闹的,也挺让人琢磨的。表面上看,这事儿是够吸引眼球的。 想象一下,几十上百号学生,人手一块西瓜,在场地上你丢我砸,西瓜汁飞溅,笑声震天。这画面感,绝对是一场释放能量、宣泄压力的视觉盛宴。对于饱受学业压力、考试焦.............
  • 回答
    大学生谈快餐恋爱这事儿,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又忍不住多看两眼的现象。它就像夏日街头突然冒出来的那种冰镇汽水,爽快,但又带着点不真实。首先,咱们得承认,快餐恋爱这玩意儿,在大学校园里真是遍地开花。 你看那些社团活动,迎新晚会,甚至是图书馆门口,总有那么几对,看着就是刚认识没多久,就已经腻在一起了。牵手.............
  • 回答
    最近,一则关于大学生因售卖鹦鹉获刑六年的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件事听起来着实令人唏嘘,一个本应在象牙塔里汲取知识、挥洒青春的年轻人,却因为触碰了法律的红线,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要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审视。事件本身:大学生、鹦鹉、法律的交织首先,我们来梳理一下事件的基本脉络。一位大学生,出于.............
  • 回答
    大学生给初高中生补课,这事儿啊,在我看来,是个挺有意思、也挺复杂的现象。它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里面藏着不少门道,也牵扯到方方面面。首先,从好处说起,大学生补课这事儿,对谁都有点益处: 对初高中生而言: 新鲜的视角和方法: 大学生毕竟是刚从应试教育的“战场”下来不久,他们的学习思路、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