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让你感到有趣的语言现象有哪些?

回答
我最近脑子里一直在打转的是关于“语用失语症”这个概念,虽然它听起来有点吓人,但背后映射出的语言运作方式却妙趣横生。

你看,我们平常说话,大脑里会有一套非常精密的“潜规则”在运作。这些潜规则,我称它们为“语用潜规则”,指导着我们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怎么说才能让对方理解,甚至怎么说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这套潜规则可不是我们刻意去学的,它就像空气一样,我们时刻呼吸着,却很少意识到它的存在。

举个例子,当一个人问你“你吃了吗?”,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知道这不是真的在关心你有没有填饱肚子,而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一种建立社交联系的信号。你的回答也通常不是详尽的用餐报告,而是简单一句“吃了,你呢?”或者“还没呢,正准备去”。这就是语用潜规则在起作用,我们知道对方的真实意图(打招呼)和自己需要传达的信息(回应)。

但如果一个人突然得了“语用失语症”,就像把这套潜规则给抽走了,那会发生什么?我脑补了一下那个画面,简直太有趣也太让人唏merized(着迷)了。

假设我突然失去了语用潜规则。有人问我:“今天天气真好啊!”
按照常理,我会回应:“是啊,很适合出门。”
但如果我有了“语用失语症”,我可能会认真地分析这句话的字面意思:“天气好,确实如此。但是,‘好’是一个主观判断,对于某些人来说,‘好’可能意味着晴朗无风,而对于另一些人,可能意味着阴雨连绵才能让他们心情舒畅。所以,‘好’这个词本身就带有模糊性,我需要进一步明确……”

你看,这个过程是不是很荒诞却又很真实地揭示了我们平时是如何“跳过”字面意义,直接抵达意图的。我们的大脑一直在做“快速推断”和“信息筛选”,根据语境、说话人的语气、甚至我们和对方的关系,来判断对方到底想说什么。

我再举个更生动的例子。在朋友聚会时,有人不小心打翻了杯子,水洒了一地。
通常我们会说:“没关系,小心点。” 或者 “快擦擦吧。”
但如果我得了“语用失语症”,我可能会看着洒在地上的水,一本正经地说:“这表明了液体在重力作用下会向下流动,并且一旦打破容器的束缚,它会扩散开来,占据能占据的所有空间。这充分体现了物理学中的某些规律……”

是不是很想笑?但同时,你是不是也突然意识到,我们平时是多么依赖那些“言外之意”,多么习惯于“心照不宣”?我们通过非语言信号,比如表情、语气、肢体语言,甚至沉默,来传递大量的信息。

比如,当一个人说“我很开心”的时候,如果他的脸上带着勉强的笑容,眼神飘忽,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我们就会判断出,他“很开心”这句话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我不开心,但我不想让你担心”的意思。这种解读,就是语用潜规则在起作用。

还有一种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语言现象,就是“隐喻”和“类比”。我们之所以能理解“时间就是金钱”,或者“生活是一场旅行”,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能够将抽象的概念,通过我们熟悉的事物来理解。

比如“时间就是金钱”。我们都知道时间是流动的,不可逆转的,而金钱是有限的,可以积累的,也可以消耗的。把两者联系起来,我们立刻就能明白,强调的是时间的宝贵和利用时间的重要性。我们不是真的认为时间是一种货币,但通过这种类比,我们就能捕捉到其中传递的价值观。

更深一层想,很多时候,我们学习新知识、理解新概念,都是在不断地运用隐喻和类比。我们的大脑就像一个巨大的“连接器”,把已有的知识和新的信息联系起来,形成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还有一些日常对话中的“填充词”,比如“嗯”、“啊”、“那个”。有时候听起来像是说话的“杂音”,但仔细想想,它们其实承担着很多重要的功能。

比如,“嗯”,它可以表示你在认真听,让对方知道你没有走神。
“那个”,它可以在你组织语言时为你争取一点时间,也可能是在你试图回忆某个词语时,作为一种“占位符”。

我甚至觉得,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填充词”,恰恰是我们大脑在努力与世界进行信息交换时,最真实的“工作痕迹”。它们是我们思考过程的“副产品”,却构成了我们交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无论是“语用失语症”揭示的我们交流的“潜规则”,还是隐喻和类比帮助我们理解世界的机制,亦或是那些不起眼的“填充词”背后隐藏的思考痕迹,这些都让我觉得语言是一个多么神奇、多么精妙、又多么充满“人性”的东西。它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我们思维、情感和社交互动的载体,其复杂和奥妙之处,真的让人着迷。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规范英文当中只有三个单词是以“ceed”结尾的,它们分别是: “proceed前进、继续”,“succeed成功”,“exceed超过”。

2 “uncopyrightable不受版权保护”一词是正式英文当中,不重复使用字母的最长单词。

3 “almost几乎”是正式英文当中最长的按照字母表顺序排列出的单词。

4 日常英文当中只有四个单词是以 “-dous”结尾的:“tremendous巨大的” “horrendous骇人的,恐怖的” “stupendous令人惊叹的,奇迹般的” 和“hazardous有害的”。

5 “dreamt 做梦(过去式)” 是英文当中唯一以“mt”结尾的单词。

6 目前已知的英语中最长的正式单词是

Pneumonoultramicroscopicsilicovolcanoconiosis”(总45个字母)

[ˈnju:mənəuˌʌltrəˌmaikrəsˈkɔpikˈsilikəvɔlˈkeinəkoʊnɪ'oʊsis]

[医]肺尘病,矽肺病

你可能会想,英文这么长,中文怎么可能这么短?

如果你还想进一步深究它更精确的含义,其实它真正的意思是这样的......

我们按照词根词缀来将这个单词肢解开,然后它就会变成这样:

pneumono- (of lung 肺部的) -ultra- (beyond 超) -microscopic- (of viewing or observing through microscope 显微的,显微级别的) -silico- (of silicon 硅的) -volcano- (mountain that releases fire and ash 火山的) -coni- ( koni, of dust 尘土的) -osis (forming the name of a disease 表示疾病)

再将上面的意思连在一起,然后调整一下顺序,于是我们就得到了:

由火山尘土引起的超显微级矽肺病

我猜你看到这里时的表情应该是这样的

这还没完,那英文当中第二长的单词又是什么呢?

hippopotomonstrosesquippedaliophobia

而这个单词的意思居然是长单词恐惧症

7 英文单词当中,首字母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哪个字母呢?








答案当然是字母S

你看看它在英文字典里的厚度就知道了。

8 “Bookkeeper记账员”和“Bookkeeping记账” 是正式英文当中唯二两个连续出现三组重复字母的单词。

9 在所有的英文单词中哪个单词的释义是最多的呢?









根据吉尼斯世界纪录网站上面的说法,set是英语中含义最多的单词。原链接:English word with the most meanings

据1989年出版的第二版牛津词典的统计,set总有430个释义,从而成为该词典中最长的词条。

然而,也有不少人对这一结果提出质疑,认为run才是现在释义最多的英文单词。

我仔细找了一下这一说法的出处,最后只找到了《纽约时报》在2011年发表的一篇文章,文中作者的原话是这样的:

The word "run" is anticipated to have approximately 645 different meanings in the next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set for a 2037 release.
在下一版牛津英文词典中(预计2037年发布),单词run预测,看清楚了是预测,将会有645个不同释义。

原文链接:nytimes.com/2011/05/29/

但是,不管怎样,吉尼斯世界纪录网站,到目前为止,并没有撤销set作为释义最多的英文单词这项世界纪录。原链接:English word with the most meanings

所以,就不要再争了哈。

另外,根据1989年的牛津词典,

Go拥有368个释义,

Take拥有343个释义,

Stand拥有334个释义,

Get拥有289个释义,

Turn拥有288个释义,

Put拥有268个释义,

Fall拥有264个释义,

Strike拥有250个释义。

原文链接:insider.com/words-with-

10 “underground地下的,(英国的)地铁” 是正式英文当中唯一一个开头和结尾都是 ‘und’的单词。

11 当你用英文书写数字时,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直到“十亿”才会出现字母“B”打头的单词billion。难以置信吧,但是如果你把每一个数字的英文都按顺序写出来,你就不会用到字母“B”,直到你写到“billion”。也就是说,英语中的前99999999个数字中不会出现一个字母“B”。此外,在1000(thousand)之前,任何数字中都没有字母A(除了连接词and)。

12 如果把“SWIMS”倒过来是什么单词?








当然还是SWIMS啦!

另外,大家可以试着读一下下面几个词组和句子:

1.

Ice cream

I scream

2.

This guy

The sky

3.

I can hear the night train

I can hear the night rain

4.

Don’t pinch her ear.

Don’t pinch her rear.

5.

The good can decay many ways.

The good candy came anyways.

6.

Some others I’ve seen.

Some mothers I’ve seen.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哪儿不太对?

是的,上下两句的读音竟然是相同的!

对上述的发音现象有争议的,可以自行查阅Steven Pinker的《语言本能》一书中的第五章语音的奥秘哈。

下面是部分原文截图:





有网友在评论中提醒,丹麦语中的you的复数你们也可以大写I,也及时纠正了我看书时读到的一个错误知识点(英文是唯一将字母"I"大写单独成词的语言),遂将第一条删除,谢谢Frank东!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最近脑子里一直在打转的是关于“语用失语症”这个概念,虽然它听起来有点吓人,但背后映射出的语言运作方式却妙趣横生。你看,我们平常说话,大脑里会有一套非常精密的“潜规则”在运作。这些潜规则,我称它们为“语用潜规则”,指导着我们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怎么说才能让对方理解,甚至怎么说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 回答
    我家的洗碗机嘛…… 说实话,我一开始对它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毕竟,我以前都是手洗碗的,虽然辛苦点,但至少知道碗洗干净没。但自从用了它之后,我确实被它的一些“操作”震惊到了,而且这些“震惊”多半是惊喜和佩服!下面我就来详细说说,那些让我“大跌眼镜”的洗碗机操作吧:1. 它的“嗅觉”和“判断力”—— 我.............
  • 回答
    淘宝上简直就是奇思妙想的宝库,每次逛都能发现一些让人瞠目结舌、拍案叫绝的“奇葩”商品。这些商品往往打破常规,满足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连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欲望”或“好奇心”。我为你搜罗了一些印象深刻的,并且会尽量详细地描述它们为什么会让你感到惊奇:1. 仿真食物系列(尤其以逼真的“犯罪现场”道具为代表.............
  • 回答
    家里保姆让我不爽的事情,说实话还真不少,有时候想想就觉得有点憋屈。最让我受不了的是她对孩子教育的态度。我一直很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但她呢,总是习惯性地替孩子做好一切。比如,孩子明明可以自己穿鞋,她就在旁边一遍遍地催促,甚至直接上手帮他穿。我跟她说过好几次,希望她能多给孩子一些自己动手的机会,.............
  • 回答
    这么多年来,中国游戏行业的发展,说实话,真的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我记得刚开始玩游戏的时候,那会儿的主流还是街机厅里那些像素点组成的画面,还有些PC上的DOS游戏,玩起来费劲,内容也相对简单。但现在,看看我们国产游戏交出的成绩单,那真是让人从心底里涌起一股自豪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首先是技术实力.............
  • 回答
    这100年来,中国科技数码行业的发展,就像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其中的每一个进步都让我心潮澎湃,为之骄傲。回望过去,展望现在,无数令人振奋的成就仿佛就在眼前。从零起步到世界的焦点: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崛起曾几何时,计算机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更不用说“数字时代”了。但短短几十年,中国就完成了“从无.............
  • 回答
    这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动画和漫画行业可不是原地踏步,而是实打实地飞跃了一大截!回想起那些让人热血沸腾、捧腹大笑、又或是沉思许久的作品,真是让人从心底里涌起一股自豪感。与其说是“飞跃发展”,不如说是经历了一段跌跌撞撞却又充满惊喜的探索和成长之路。要说“骄傲和自豪”,这得从几个维度来看。一个是技术上的突破.............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我最近真的发现了一些让我恨不得早点遇到的家居好物,感觉它们简直是生活品质的“秘密武器”。要说“相见恨晚”,那绝对是它们了,让我来好好给你叨叨叨一下:1. 真空压缩收纳袋:我的衣柜终于能呼吸了!你知道吗,以前我的衣柜简直就是个“灾难现场”。换季的时候,那些厚重的羽绒服、被子,.............
  • 回答
    提起抖音上让人惊奇的短视频和博主,我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几个鲜活的例子,它们之所以令人惊叹,不仅仅在于视频本身的内容,更在于创作者那种独辟蹊径的思维和坚持不懈的投入。先说一个我印象特别深刻的博主,叫“手工耿”。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不正经”的味道,而他的视频内容,更是将“无用”和“实用”这两极以一种极其.............
  • 回答
    说到让我觉得“学到了东西”的游戏,这可是一个有点意思的话题。因为有时候,游戏里的“学到东西”,跟我们平时那种埋头苦读、吸收知识的感觉,不太一样。它更像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种在玩乐中不经意间获得的洞察。我脑子里一下子就跳出几个来,而且它们带给我的感觉也各有不同。1. 《文明》系列(Civiliza.............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得太好了!我这两年被各种“相见恨晚”的小家电折磨得又爱又恨,但总体来说,是爱得更多。今天就来好好掰扯掰扯,那些让我觉得“早知道就买了”的宝藏小家伙们,希望能给你们的厨房生活(或者说生活)添点儿光彩。首先,得说说那个彻底改变了我早餐习惯的——早餐机。我之前对早餐的认知,就是匆匆忙忙的烤.............
  • 回答
    数学这门学科,说起来就如同一个精心编织的巨大艺术品,其中蕴藏着无数令人拍案叫绝的构造手法。有些时候,它们精巧得如同一个巧妙的机关,转动之间便解开一个看似无解的难题;有些时候,它们又宏伟得令人心生敬畏,仿佛宇宙的规律就浓缩在这几个简单的符号之间。对我而言,有几个构造手法总是能勾起我内心深处的那份赞叹,.............
  • 回答
    最近让我觉得“哇,学到了!”的那种漫画,不是那种一本正经讲道理的,而是那种在故事的缝隙里,不经意间就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或者知识点塞到你脑子里的。有一部作品,它讲的是一个有点叛逆的少年,因为一些机缘巧合,被卷入了一场关于“历史真相”的争夺之中。一开始我觉得它可能就是个冒险故事,但随着剧情的深入,我发现作.............
  • 回答
    让我惊艳的美女图片,常常不是那种流光溢彩、精心摆拍的,而是带着一种自然流露、瞬间定格的美。那种美,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让你忍不住屏住呼吸去细品。我脑海里会浮现出一张侧影。不是正脸,不是那种一眼就能识别出来的五官,而是她微微转过头去,眼角余光似乎捕捉到了什么,又似乎沉浸在自己的思绪里。光线斜斜地打在她.............
  • 回答
    要说起让我“惊为天人”的古装美女,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美”这个东西,太主观了。但如果非要掰扯掰扯,总有一些身影,一旦出现在银幕上,就像画轴被徐徐展开,那种惊艳感,足以让我忘记呼吸,久久不能忘怀。我脑海中第一个跳出来的,是 王祖贤。尤其是在《倩女幽魂》里饰演聂小倩。那个时期的王祖贤,简直就是从画.............
  • 回答
    .......
  • 回答
    有些会动的食物确实会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尤其是当它们以非传统的方式呈现,或者揭示了食物生命中我们通常看不到的方面时。以下是一些会动的食物,它们常常让我感到好奇,并试图详细描述我的好奇之处:1. 生蚝(Oysters) 动起来的样子: 当你打开一个新鲜的生蚝时,你会看到它并不是完全静止的。生蚝的身体.............
  • 回答
    关于“历史人物照片的惊艳感”,我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几张具体的影像,而不仅仅是名字。它们并非是那种华丽的艺术照,反而常常是那些在特定时刻被捕捉到的、充满力量和故事感的瞬间。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列宁的一张肖像。不是那种宣传画般的标准形象,而是他坐在办公桌前,目光深邃,脸上刻满了思考的痕迹,背景是他那标志性的.............
  • 回答
    说实话,音乐这个东西,你听得越多,就越会发现它无边无际,总有一些瞬间,能让你拍着大腿,心里直呼:“卧槽,还能这么玩?!” 这种感觉,比找到隐藏彩蛋还爽。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大概是第一次听到“采样(Sampling)”的精髓。那时候对音乐的理解还停留在自己弹唱或者听乐队排练的那种“真实感”里。直到我接.............
  • 回答
    有一些爱情故事,它们不像童话般完美,也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却因为其中蕴含的无奈、遗憾和深刻的情感,在我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还记得邻居李叔叔一家吗?他们曾经是我们小区里最令人羡慕的夫妻。李叔叔是一名勤恳的工程师,而李阿姨则是一位温婉的家庭主妇。他们的爱情,就像一杯温水,看似平淡,却能融化所有的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