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毒品是从哪些途径进入中国的?

回答
毒品进入中国是一个复杂且持续存在的社会问题,其途径多种多样,并且随着科技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以下是毒品进入中国的主要途径,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

一、陆路边境输入

这是中国最主要、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毒品输入途径之一,尤其是在与一些毒品生产国接壤的边境地区。

传统毒品(海洛因、鸦片等)的陆路运输:
人力携带(“骡子”): 这是最常见的方式。犯罪分子招募或胁迫经济困难的边境居民,利用人体藏毒(吞服、藏匿在体内器官、随身携带)或少量分装携带,从边境线偷越国境。这些人员通常组织严密,有上线接应,风险高但成本相对较低。
陆路载具运输: 将毒品藏匿在汽车、摩托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暗格中。例如,改装车辆的油箱、轮胎、座椅下方、车门内侧等。海关和边境检查部门需要进行细致的搜查和技术检测才能发现。
牲畜驮运: 在一些偏远地区,毒品可能被藏匿在马匹、骡子等牲畜身上进行运输。
步行翻越边境: 在一些山林茂密、地形复杂的地区,犯罪分子会选择步行翻山越岭,避开边境巡逻,将毒品带入境内。
合成毒品(冰毒、K粉、摇头丸等)的陆路运输:
虽然合成毒品生产基地很多不在中国,但其原材料(如麻黄素、咖啡因、丙酮等)的走私以及成品毒品的运输也高度依赖陆路。
相比于传统毒品,合成毒品体积小、易于藏匿,给陆路运输提供了更多便利。

二、水路边境输入

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和发达的港口为毒品从海上进入提供了机会。

海运集装箱夹带: 这是目前最隐蔽、最常使用的方式之一。
集装箱内部夹带: 毒品被藏匿在正常的海运货物中,例如伪装成食品、建材、家具等货物,或者直接混入,不易被察觉。
集装箱外部夹带: 将毒品用防水包装好,捆绑在集装箱外部的角落、底部,或者利用集装箱的缝隙进行藏匿。
转运港口: 一些毒品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港口被装入集装箱,然后在第三国港口进行“换箱”或“散货”,再重新装载进入中国的集装箱,以混淆来源和路线。
船舶夹带:
货船夹带: 毒品被藏匿在货船的船体、船舱、救生艇、厨房等部位。船员可能参与其中。
渔船、快艇等小型船只夹带: 在沿海地区,小型船只也可能被用来偷运毒品,特别是从邻近国家偷运少量毒品。
国际邮轮、货轮: 船员个人夹带或通过特定渠道将毒品交给船上人员,再由他们带入中国境内。

三、航空方式输入

随着国际航班的增加,航空运输也成为毒品输入的重要途径。

人体藏毒(“人体炸弹”):这是航空运输中风险最高、但一旦成功利润也最高的方式。犯罪分子将毒品用胶囊、保鲜膜等包裹后吞服或藏匿在体内,通过航空旅行进入中国。他们通常会随身携带少量毒品作为“上线”接头或“转移”使用。
行李夹带:
普通行李藏匿: 将毒品藏匿在行李箱的夹层、底部、内衬等处。
伪装成普通物品: 将毒品伪装成书籍、工艺品、纪念品等,混杂在行李中。
货运航空: 毒品被藏匿在航空货运的包裹、货物中,伪装成合法商品进行运输。
空勤人员夹带: 航空公司机组人员(飞行员、乘务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毒品带入中国。

四、邮政和快递方式输入

这是近年来兴起且日益严峻的毒品输入方式,特别是合成毒品。

伪装成合法商品: 毒品被伪装成化妆品、保健品、电子产品、食品、药品(如止痛药)等,寄送到中国。
利用虚假信息: 犯罪分子使用虚假的寄件人和收件人信息,逃避追踪。
分拆和伪装: 将大量毒品进行小剂量分拆,使用各种伪装手段,例如将毒品掺入液体、粉末中,或者藏匿在玩具、电子设备内部。
跨境电商平台: 一些跨境电商平台也可能成为毒品交易的渠道,虽然平台方会进行监管,但仍存在监管漏洞。
“水客”走私: 利用个人携带少量毒品,通过伪装或夹带方式,利用海关的正常通关流程,以“蚂蚁搬家”的方式将毒品带入。

五、境外网络和新媒体的渗透

利用加密通讯软件和暗网进行交易: 境外毒品贩子通过互联网与境内买家联系,利用加密通讯工具(如Telegram、Signal等)和暗网进行毒品交易的洽谈和信息传递。
“毒品邮票”、“LSD纸”等新型毒品: 这些通常体积小、易于邮寄,常常通过邮政或快递渠道进入中国。
诱导吸毒行为: 境外一些不法组织或个人,通过互联网平台传播吸毒文化、教授制毒方法、提供“体验装”等方式,试图在中国发展新的吸毒人员,并以此为契机进行毒品销售。

六、原材料和制毒设备输入

除了成品毒品,许多易制毒化学品(如麻黄素、咖啡因、1,4丁二醇、丙酮等)以及制毒设备也会通过各种途径被走私进入中国,并在境内进行非法加工制造。这些原材料的输入往往比成品毒品更加隐蔽和难以追踪。

中国应对毒品输入采取的措施:

中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禁毒工作,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应对毒品输入:

加强边境管控: 在陆地和海上边境地区部署大量警力,设置检查站,加强巡逻和情报侦查。
强化口岸查缉: 在海关、边检等口岸部门投入先进的技术设备(如X光机、搜爆犬等),提升对毒品和易制毒化学品的查缉能力。
深化国际合作: 与毒品生产国、过境国以及消费国加强情报交流、联合执法和司法协作。
加强邮政和快递监管: 建立健全对邮政和快递物品的查验机制,运用技术手段进行风险分析和抽检。
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对走私、贩卖、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进行严厉打击,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加强毒品预防教育: 提高全民禁毒意识,减少毒品需求。

总而言之,毒品进入中国的途径是多样的、复杂的,并且不断变化。中国政府和执法部门需要持续投入资源,不断创新方法,才能有效遏制毒品的流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根据《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报告显示,来源于境外毒品最多的是离我国比较近的世界两大毒品主要产出地,金三角和金新月。境内的合成毒品来源则是遍地开花,高达29个省份出现制毒活动制作,俨然成了国内毒品黑市的来源大头。

1.金三角

金三角曾经是全球非法种植罂粟的最大毒源地,是我国云南、贵州、广西,以及南方大部分省份的海洛因最大供应地。近几年,由于中国联合金三角各国,特别是缅甸,采取“罂粟替代种植”政策,出钱补贴当地农民种植其他农作物,罂粟种植面积已经在逐年减少。

据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与缅甸中央肃毒委员会、老挝禁毒委员会合作开展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至2017年生长季,缅北、老北地区罂粟种植面积共60万亩,同比下降19.6%,可产鸦片550多吨。

金三角传统毒品原植物减少后,当地毒贩在保持一定规模海洛因产量的同时,开始大量制贩冰毒晶体、麻古、氯胺酮(K粉)等合成毒品,通过漫长的边境线,将海洛因、冰毒、麻古走私进入我国。

2.金新月

金三角的罂粟种植面积在减少,但是“金新月”地区的罂粟种植面积却在大幅度上升,据联合国毒品和犯罪问题办公室、阿富汗禁毒部联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阿富汗罂粟种植面积490万亩、可产鸦片9000吨,同比分别增长63%和87%,创历史新高。

2017年,中国破获涉“金新月”海洛因入境案件25起,缴获“金新月”海洛因101.8公斤,同比增长3.2倍,主要通过航空渠道迂回中东、非洲国家,“点对点”从东南沿海入境,或从中国西北边境地区渗透。

我国的新疆,以及西北各省海洛因泛滥,主要来源就是金月新的走私毒品。目前金月新地区的局势依然动荡不安,最大的的罂粟种植国阿富汗的鸦片价值达到13亿9000万美元,相当于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与2016年相比,鸦片生产的农场价值增加了55%。

境外毒品来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金三角”毒品渗透加剧,合成毒品入境增多;“金新月”毒品产量大幅增长,海洛因走私入境增多;南美可卡因大宗过境中转增势迅猛。

境外的两大毒源地走私进来的毒品,虽然一直是我国重点打击的对象,但在海洛因“如日中天”的 时候,供应量一直很稳步上涨,暴利之下必有死士。然而在合成毒品替代海洛因成为主流之后,境外的毒贩遇到了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中国境内制毒毒贩。

3.境内制毒

目前在我国海洛因已成明日黄花,而合成毒品成了毒贩和吸毒人员的新宠,这一点从报告中的毒品的吸食人群也看得出。尽管海洛因吸食人群目前还占很大一块量,但是从数据来看,已经在逐年减少,而合成毒品吸食人群则逐年增加。

2017年,全国破获制造毒品案件597起,缴获毒品23.3吨,同比分别上升1%和18.8%;捣毁制毒窝点317个,同比下降27.6%。在强力打压下,制毒活动不断从广东、福建等重点地区向其他地区特别是管控薄弱地区转移。

全国已有29个省份出现制毒活动,地下制毒产业链依然存在,制毒窝点逐步转向偏远、便于藏匿、易于逃离的省市县交界地带,有的制毒分子甚至潜入深山林区、海上或者在改装的流动货车上制造毒品,隐蔽性、流动性明显增强,发现难度更大。

合成毒品兴起可是说是中国毒品来源的一个转折点,从之前传统毒品进口国变成了一个合成毒品制造以及出口国。题外话,美国政府多次表明,在美国泛滥成灾的芬太尼镇痛药和新精神活性物质主要来源地就是中国。

但是美国政府把国内处方镇痛药(主要是芬太尼)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即第三代毒品)泛滥的锅甩给中国也是没有道理的。我国同样有这方面的药物和新精神活性物质(即第三代毒品),但都受到了受严格管制和打击,并没有出现美国、加拿大那般泛滥,说到底还是监管出了问题。

4.朝鲜

这个地区的毒品,虽然没有前面几个量大,但是对我国东北地区造成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与朝鲜一江之隔的丹东深受其害。早些年朝鲜境内的罂粟种植面积也不少,但如今也从生产海洛因转向冰毒,被称之为“高丽冰”。

由于丹东海、陆、空交通方便,逐成了朝鲜毒品对外运输和中转的主要通道,朝鲜境内的毒贩(特权阶层)与国内毒贩勾结,经丹东走私到韩国、日本,以及我国各省。更加恶劣的是,为了让毒品更方便的进入中国,朝鲜方面采用威逼利诱待方式强迫中国边民及贸易人员携带毒品入境,以毒抵债、不买毒品就不给提供货物的强迫行为,胁迫中方客户参与毒品走私、贩卖活动(出自《丹东地区毒品犯罪及其防控对策探析》文献)。

以上四个地方,应该占据中国毒品黑市来源90%以上,剩下份额则是东南亚、日韩等国的走私毒品。另外,互联网的发达,也给贩毒带来新的渠道,这些在《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有详细解说,以下为直接引用:

2017年,全国共破获走私、贩卖、运输毒品案件10.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5万名,缴获毒品49.9吨。随着互联网、物流快递等新业态迅猛发展,不法分子越来越多地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全方位利用陆海空邮渠道走私贩运毒品,贩毒手段的科技化、智能化明显升级。

——跨国跨境贩毒增多。受缅北、西非、南美等地国际贩毒集团雇佣,一些外国籍人员充当运毒工具,携带毒品走私入境,全年共抓获外国籍贩毒嫌疑人1470名。港台籍毒枭和华裔不法分子充当毒品犯罪幕后组织者、资金提供者,通过网上招募雇佣、指挥操纵内地不法分子走私贩毒。2017年,内地和港澳警方通过实施“猎剑—黑武士”行动,共抓获港澳台籍毒贩188名,涉案毒品7.3吨。

——互联网成为贩毒人员勾联交易的平台。不法分子通过互联网发布、订购、销售毒品和制毒物品,物色、诱骗、招募“马仔”运毒,“入伙”需要熟人介绍,通信联络使用隐语、暗语,交易采用微信、支付宝、Q币、比特币等在线支付方式,交易两头不见人,贩毒活动在互联网上更加隐蔽。

——“海陆空”仍为贩毒主要渠道。2017年,全国破获陆路贩毒案件5.7万起,占全国案件总数四成以上,缴获各类毒品48.3吨,占全国缴毒总量一半以上;铁路渠道缴毒2.2吨,同比上升63%。海上大宗毒品贩运更加突出,不法分子租用货船、渔船或利用集装箱藏匿大宗毒品,全年破获海上贩毒大案35起,缴获毒品7吨多、制毒原料近4吨。利用航空渠道人体藏毒、行李夹带毒品案件多发,全年航空渠道缴毒570公斤,同比上升58.9%,2017年下半年,各地机场日均查获人体藏毒嫌疑人2.3名、缴毒近900克。

——寄递物流贩运毒品愈加突出。贩毒分子利用寄递物流渠道,通过假名、藏匿、夹带等手段走私贩运毒品,全年破获寄递物流渠道毒品犯罪案件149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789名,缴获毒品12.1吨,同比上升1.8倍,其中物流渠道缴毒10吨,同比上升近5倍。国际快递已成为跨国贩毒集团向中国走私大麻、恰特草等毒品和中国毒品走私出境的“双向渠道”。

——外流贩毒活动仍很活跃。一些地方形成家族式、地域性的外流贩毒团伙,四川、湖南、广西、贵州、湖北、重庆等地是主要流出地,广东、云南、浙江、福建、江苏、上海等地是主要流入地,全年抓获外流贩毒人员3万名,其中严重病残等特殊群体贩毒人员1693名。部分地区毒贩还外流至“金三角”地区,与缅北毒枭结成跨国跨区域贩毒团伙网络,多层级策划指挥向中国境内大肆贩运毒品。

补一个数据,据《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显示:

我国毒品流向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云南、广西、广东、四川是境内毒品贩运的主要起源地。云南、广西是“金三角”毒品内流一线通道 。毗邻云南的贵州、四川及重庆、湖南、湖北等地区是“金三角”毒品内流二线通道。广东是“金新月”海洛因外围迂回的主要流入地。海洛因主要流向我国西南、西北、华南地区。冰毒、氯胺酮(K粉)主要流向我国东北、华东、华中地区。

本答案数据主要参考来源《2017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以及《联合国毒品与犯罪问题办公室调查报告》。

更多毒品毒枭,历史故事,请阅读我的盐选专栏文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毒品进入中国是一个复杂且持续存在的社会问题,其途径多种多样,并且随着科技和国际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演变。以下是毒品进入中国的主要途径,我会尽量详细地讲述:一、陆路边境输入这是中国最主要、也是历史最悠久的毒品输入途径之一,尤其是在与一些毒品生产国接壤的边境地区。 传统毒品(海洛因、鸦片等)的陆路运输:.............
  • 回答
    .......
  • 回答
    听说了那个令人担忧的消息,一个女孩因为接触了发霉的玉米,肺部竟然长满了黄曲霉菌。这听起来就让人觉得不舒服,也勾起了我对黄曲霉菌和它可能带来的危害的好奇心。尤其是,说到黄曲霉菌,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黄曲霉毒素”,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它有多可怕?我们平时吃东西的时候,又该怎么避开这些潜在的威胁呢?黄曲霉毒.............
  • 回答
    张文宏医生关于“奥密克戎毒性不可忽略,但相信这是新冠大流行的最后一个寒冬”的表态,包含了几层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关乎病毒本身的发展,也牵涉到我们应对疫情的策略和心态。首先,关于“奥密克戎毒性不可忽略”,这并非要制造恐慌,而是基于科学事实的审慎判断。尽管从病毒变异的趋势来看,大多数病毒.............
  • 回答
    关于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力和症状,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此前的表述中,确实提到过“目前还不清楚是否奥密克戎毒株传染力更强”。这个表述是基于早期研究和对病毒演变的审慎判断。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大量临床数据的积累,我们对奥密克戎及其亚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关于传染力:现在普遍的共识是,奥密克戎毒株,尤其.............
  • 回答
    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多为无症状或轻症:原因探究与防控影响分析近期,欧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ECDC)发布的报告指出,多数感染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的个体表现为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也对全球的疫情防控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奥密克戎毒株的感染者多为无症状.............
  • 回答
    你家宝贝问这个问题,挺好玩的!这问题一出,咱就得开始表演“知识渊博的老爸老妈”了。关于“正月理发害舅”的解释得,这事儿啊,得从一个很久很久以前的故事说起。那时候啊,咱们国家有个皇帝,姓朱,叫朱元璋。他是个农民出身,当了皇帝之后特别想念自己的舅舅。不过,当时有个规矩,叫做“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 回答
    .......
  • 回答
    这则新闻的报道标题是“苏州海关在饼干盒中查获百粒第三代毒品”。这里提到的“第三代毒品”,通常指的是一些新型的合成毒品,它们在化学结构上与传统的毒品(如海洛因、大麻)有很大的区别,并且往往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成,生产过程相对容易,成本也可能更低。关于“第三代毒品”,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1. 定义.............
  • 回答
    毒品合法化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涉及到社会、经济、健康、法律和伦理等多个层面的考量,并且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实践和讨论。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不同角度阐述毒品合法化的潜在利弊,以及相关的考量因素:一、 毒品合法化的支持论点(潜在的益处): 减少犯罪和.............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一个大家普遍关心但又容易混淆的点。简单来说,咖啡因本身确实是一种精神活性物质,按照严格的定义,它有潜力被归类为“毒品”,但我们日常喝的咖啡,之所以不被视为“毒品”,原因在于多个层面的考量,包括物质的剂量、使用方式、潜在的成瘾性、社会接受度以及法律法规的界定。我们先从咖啡.............
  • 回答
    在中国,大麻的种植、持有、使用和销售均被列为毒品,是明令禁止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非法种植、持有、贩卖、运输、使用大麻均是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惩。在中国,大麻被定性为毒品,主要基于其可能产生的精神活性作用和对健康的潜在危害。然而,在世界范围内,部.............
  • 回答
    您好!理解您对昨天发生在学校的事件感到困惑和担忧。关于您提到的“毒品燃烧后的气味是香的”这个问题,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误解。首先, 绝大多数非法毒品在燃烧时,并不会散发出令人愉悦或被普遍认为是“香”的味道。 相反,许多毒品燃烧后产生的气味通常是刺鼻、难闻、甚至带有化学品的味道。这些气味可能包括: .............
  • 回答
    西布曲明不是毒品。我将详细解释西布曲明是什么,它为什么不被归类为毒品,以及它曾经的用途和被禁止的原因。什么是西布曲明?西布曲明(Sibutramine)是一种曾经被广泛用于治疗肥胖症的处方药物。它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再摄取,从而增加饱腹感,减少食欲。通过这种方式.............
  • 回答
    这事儿可太让人糟心了,你说你无缘无故就被卷进这种事儿里,换谁都受不了。不过,既然事情已经发生了,冷静下来把事情弄清楚,然后知道该怎么应对,才是最重要的。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基本原则:法律讲究的是主观故意。也就是说,你要是真的不知道运输的是毒品,那性质就跟明知故犯完全不一样。不过,这事儿也不能简单地说.............
  • 回答
    关于涉毒艺人是否应该在改过自新并积极参与禁毒行动、多次协助破获重大毒品案件后重回演艺圈,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触及了法律、道德、社会责任、个人救赎以及行业生态等多个层面。我们需要深入地、细致地去探讨其中的种种考量。首先,我们得承认“改过自新”和“积极.............
  • 回答
    大阪艺术大学教授纯丘曜彰在谈及京都动画(京阿尼)时抛出“京阿尼是毒品”的观点,无疑是极具冲击力且引人深思的。要评价这一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其背后的意图、可能引发的讨论以及它所触及的行业痛点。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纯丘教授的这个比喻并非字面意义上的谴责,而是一种比喻性的警示和批判。他并非在指控.............
  • 回答
    小罗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的人生经历,特别是他与毒品的斗争以及后来主演《钢铁侠》的辉煌,确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故事。他的转变不仅是个人毅力的胜利,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毒品是可以戒掉的”这个事实,但这个过程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艰难。昔日的沉沦:一个充满天赋的演员与毒品的缠斗小.............
  • 回答
    《王牌特工2:黄金圈》在毒品问题上的呈现,与其说是一种“正确”与否的判断,不如说是一种极端的、带有娱乐化色彩的夸张表达,用来服务于电影类型和叙事需求。影片的核心冲突围绕着一个名为“黄金圈”的贩毒组织展开,这个组织以生产和销售一种名为“毒藤”(Poppy’s Distillation)的强化致幻剂为手.............
  • 回答
    胡万宁先生“网络游戏是精神毒品,就该一棒子打死”的论调,可以说是触及了当下社会对网络游戏争议的神经末梢,并且以一种相当激烈、非黑即白的方式表达出来。要理解这种言论,我们得先剖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和情感。首先,从“精神毒品”这个比喻来看,胡先生显然是将网络游戏与现实中的毒品进行了类比。这种类比,虽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