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
标况下空气比热容为1004j/(kg·k),导热率为0.023w/m,这些数据随着气压降低也会逐渐降低。
花岗岩比热为794j/(kg·k),为常见岩石最低,导热率为2.721w/m。当然很多岩石的比热容是比空气高的。
然后再看热量来源之一:太阳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主要热量来源。可悲的是空气可以通过光,岩石则会阻碍大部分光的传播
也就是说,在太阳辐射粒子撞击的路线上,大部分粒子撞到了岩石上而非空气分子上。所以岩石表面会“接受到太阳的照射”大量产热,而空气则没有这种机会。
然后讨论热量来源之二:地核
地球在诞生之后,内核处于逐渐冷却过程中。冷却就要放热,地下热量主要来源于地核
那么两者结合之后,地球就成为一个由内向外散热的球体了。热量由太阳照射和地核发出,经地表传导给空气。
而空气导热性不强,而且海拔越高,导热性越差。所以地表散发出的热量很难传播到高海拔处。
同时由于地表长期散热,而且昼夜有太阳照射造成的温差,所以离地面近的空气温度要比离地面远的空气高。再者,外太空温度极低,空气还存在着与外太空热量交换的问题,所以离太空越近,空气温度就越低。
解释完空气,回头来看山峰,地表温度得以保持的主要原因是地表和云层的逆辐射作用,云层阻碍了逆辐射使得热量得以保存,而高海拔山峰根本没有云层的逆辐射作用,热量也无法被锁住,温度自然就低了。
综合几个原因,如果气压没有随着高度变化而变化,能够保持在一个常数的话,那么云层会照样产生,空气传热也会稳定。地球上这些山峰的海拔就不会对温度造成太大影响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