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攀登珠穆朗玛峰南坡与攀登北坡有什么区别?

回答
攀登珠穆朗玛峰,无疑是无数登山者心中的终极梦想。而在这个梦想的征途上,南坡和北坡,这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却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挑战、风景,以及登山者的故事。它们之间的区别,远不止是简单的地图差异,而是涉及到地形地貌、技术难度、后勤保障、历史渊源,乃至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登山哲学。

首先,我们得从地理位置和入口说起。

南坡:尼泊尔的世界之巅
南坡的起点位于尼泊尔,通常从卡特曼都出发,然后前往卢卡拉(Lukla),这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机场之一,也是通往珠峰大本营的门户。随后,登山者需要穿越壮丽的昆布冰川(Khumbu Icefall),这是南坡最著名的地理特征之一,也是整个攀登过程中最具风险和变数的地段。从大本营到顶峰,会经过一系列的营地,如前进营地(Camp I)、西部冰川(Western Cwm)、南坳(South Col)、东南山脊(Southeast Ridge)等等。

北坡:中国的秘境高地
北坡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从拉萨出发,经过日喀则,再到珠峰北坡大本营(EBC),也就是我们熟悉的绒布寺附近。北坡的攀登路线相对直接,从大本营开始,会经过北坳(North Col),然后沿着东北山脊(Northeast Ridge)一路向上,经过一系列营地,最终抵达顶峰。

其次,地形地貌和技术挑战是两者最本质的区别所在。

南坡:冰川的鬼魅与岩石的考验
南坡最令人闻风丧胆的便是那昆布冰川。这是一片巨大的、不断移动的冰川裂缝区域,冰块如同巨大的冰山一样堆叠、崩塌。在这里,登山者需要依靠绳索、冰爪和冰镐,在冰桥上穿行,躲避不断落下的冰块和雪崩。昆布冰川的每一次移动都可能改变前行的路线,使得设置的固定绳索变得危险甚至失效。这种变幻莫测的地形,是对登山者勇气和技术最严峻的考验。
在昆布冰川之上,地形逐渐变得更为陡峭,尤其是在接近顶峰的几段,如希拉里台阶(Hillary Step)——虽然现在已经发生变化,但它曾是南坡最标志性的技术难点之一,一段垂直的岩石峭壁,需要依靠绳索和精湛的攀登技巧才能通过。整体而言,南坡的攀登过程更像是“攀爬”,需要大量的岩石和冰雪混合攀登的技巧。

北坡:高原风光与极端低温
北坡虽然没有昆布冰川这样令人胆寒的冰川裂缝,但它以其更为严酷的高原环境和极端低温著称。北坡的路况相对更为开阔和直接,更多的是长距离的、高海拔的攀爬,尤其是在接近顶峰的第二台阶(Second Step)和第三台阶(Third Step)。这些台阶是陡峭的岩石峭壁,其中第二台阶尤为著名,那上面架设的金属梯子(通常是当年中国登山队架设的)是许多登山者在此取得突破的关键。但即便如此,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和狂风的侵袭下,攀登这些地方依然是极其危险的。
此外,北坡的海拔上升更为迅速,这意味着登山者需要更长的时间适应高海拔,并且在更高海拔下进行更多的艰难攀爬。北坡的大风也是一个显著的特点,由于地势相对平坦,高原上的风会毫无阻碍地席卷而过,将温度进一步降低,并给攀登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生理压力。

再来说说后勤保障和登山便利性。

南坡:相对成熟的商业登山体系
由于尼泊尔开放得更早,南坡的商业登山体系已经非常成熟。这意味着有更多的探险公司提供服务,从向导、厨师、协作队员到氧气瓶的配置,都相对规范和可靠。大本营的设施也更为完善,有专门的帐篷区、通讯设备、医疗站等。这对于缺乏经验或预算充足的登山者来说,提供了更多的支持。然而,成熟的商业登山也意味着更高的商业化程度和更多的人流,尤其是在旺季,可能会出现排队等待攀登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风险。

北坡:更为“纯粹”但也更具挑战性
北坡的商业化程度相对较低,但同样有成熟的商业公司提供服务。然而,由于政治和地理因素,北坡的准入条件和费用可能更为复杂和高昂。后勤保障方面,虽然大本营的条件也很好,但在通往顶峰的营地设置和补给上,可能需要登山者和探险公司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成本。此外,由于其更直接的地形,北坡的攀登过程对于登山者自身的体能和技术要求更高,“依赖性”相对较低。

历史渊源和文化意义也为两条路线增添了不同的色彩。

南坡:传奇的起源之地
许多历史上的首次登顶和著名事件都发生在南坡。从1953年新西兰人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和尼泊尔夏尔巴人丹增·诺盖(Tenzing Norgay)首次成功登顶珠峰,到后来的无数次挑战和记录,南坡承载了太多登山史上的辉煌与悲壮。

北坡:中国登山的骄傲
北坡则见证了中国登山事业的崛起,特别是1960年中国登山队从北坡首次成功登顶珠峰的壮举,打破了世界纪录,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奋斗精神的象征。后来的多次登顶也进一步巩固了北坡在中国登山史上的重要地位。

综合来看,攀登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就像是在面对同一座巍峨的山峰,但选择的是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体验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征途。

南坡:更像是与冰川的搏斗,与自然的变幻周旋,技术难度体现在对冰雪环境的适应和临场应变。它更具“冒险性”和“叙事性”,仿佛在书写一部关于生命与自然的史诗。
北坡:更像是一场对体能和意志力的极限挑战,在极端的高原环境中,与严寒和高原反应正面较量。它更具“纯粹性”和“力量感”,考验的是登山者身体和精神的极限。

最终选择哪条路线,往往取决于登山者的经验、技术、体能、对风险的评估,以及他们想要体验的登山哲学。无论选择哪条路,攀登珠穆朗玛峰都是一次对自我极限的超越,一次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户外探险杂志 邀!

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是中国和尼泊尔的界峰。珠峰的北坡位于中国西藏定日县境内,南坡位于尼泊尔昆布地区。无论选择从南坡攀登还是从北坡攀登,最终都将到达同一个顶峰。

珠峰北坡

珠峰南坡

关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中国和国际上有着不同的看法。2005年5月22日中国重测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公布珠峰的岩面海拔高度为8844.43米,冰层厚度3.50米。而国际上则认为珠峰的高度为8848米。所以我有两张写着不同高度的珠峰登顶证,一张是2016年由西藏登山协会颁发,上书珠峰高度是8844.43米。另一张是2017年由尼泊尔旅游部颁发,上书珠峰高度8848米。


2016年5月20日北坡登顶珠峰


2017年5月22日南坡登顶珠峰

南北坡有什么不同?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比较。

1、接近性

南坡 需要从加德满都乘坐螺旋桨小飞机或直升机到海拔2823米的Lukla,然后从Lukla开始,经过6-7天徒步,最终到达珠峰南坡大本营。当然也可以乘坐直升飞机从加德满都直接飞到珠峰南坡大本营,全程只需要2小时左右(包含直升机在Lukla加油、在Pheriche等待的时间),但费用高昂,旺季包机4500美金左右,可以乘坐6个人。

北坡 从拉萨到珠峰北坡大本营全程柏油路,无论人员还是装备补给,均可轻松乘车抵达,通常需要3天,第一天拉萨-日喀则,第二天日喀则-定日,第三天定日-大本营。

2、营地设置

南坡 珠峰大本营建立在高地起伏的昆布冰川之上,绵延1公里左右。三面被山峰环绕,昆布冰川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冰崩,轰隆隆的声音响彻营地,令人胆战心惊,昆布冰川因此也被称为“恐怖冰川”。

南坡大本营海拔5364米,C1海拔5980米,C2海拔6400米,C3海拔7300米,C4海拔8000米,大本营之上共计4个营地。

珠峰南坡大本营

北坡 珠峰大本营建立在一片平坦开阔的碎石地上,两侧被山峰包围,山体稳定,几乎没有雪崩和落石。

北坡大本营海拔5130米,过渡营地海拔5800米,前进营地(ABC)海拔6500米,C1海拔7028米,C2海拔7790米,C3海拔8300米,大本营之上共计5个营地。

珠峰北坡大本营

3、路线难度

南坡 大本营-C1需要穿越著名的“昆布冰川”。昆布冰川大大小小的裂缝纵横交错,高高耸立的悬冰川随时可能倾泻而下,冰川两侧的努子峰和巨大的珠峰山体也有雪崩的风险,因此“昆布冰川”又被称为“恐怖冰川”。穿越昆布冰川通常在凌晨一两点钟气温最低、冰川相对稳定的时候出发。这一部分路线需要使用上升器和路绳上上下下。有些冰川甚至接近垂直,需要使用梯子爬上去。还有一些冰裂缝有几米宽,也需要架设梯子帮助通过。最高的一处冰壁由四部梯子首尾相连,有十几米高,因此在梯子处常常会出现“堵车”的情况,这就更加增加了通过昆布冰川的危险性。昆布冰川总共要通过14部梯子(2017年),是南坡攀登中技术难度最高也是最危险的部分,通常要走6-8小时,约14公里。

昆布冰川

C1-C2开始是一段冰川区,需要上上下下爬过几段5-10米高、几乎垂直的冰川。这一段路有一些大大小小的明暗裂缝,需要通过8部梯子(2017年),然后是10-15度左右冰原,通常要走3-4小时,距离5公里左右。C2营地的下方是雪崩高发区,需要快速通过(今年我曾四次经过该路段,两次都目睹雪崩)。C2-C3一开始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冰原到达洛子壁下方,然后开始攀爬洛子峰的西壁。这一段的洛子壁坡度在50-60度左右,冰雪混合,一些部分是亮冰,很硬,不容易踢冰。C2-C3通常需要6-8小时,距离约6.3公里。C3-C4的路线依然是沿着洛子壁攀登,这一段坡度约45度,冰雪混合,但是距离很长,要走10-12小时。在即将到达珠峰南坳C4营地的下方,要经过一片岩石区“黄带”,这里通常是冰岩混合或雪岩混合的地形,需要一些攀登技巧。

洛子壁

黄带

C4-顶峰的路线比较复杂。刚出发是一段雪坡,坡度大约30度左右,然后会经过一段1-2米宽的狭窄的雪槽,这一段是雪岩冰岩混合,坡度约45度左右,爬出雪槽沿着雪坡继续向上就是著名的“阳台”,到了这里就意味着你已经到达了8400米。到达“阳台”后,沿着珠峰的东南山脊继续向顶峰进发,不久就会到达海拔8700米的南峰。南峰向前就是著名的“希拉里台阶”。“希拉里台阶”被认为是南坡冲顶日最难的一段。这里非常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脚下就是万丈深渊,暴露感极强。这一段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攀登起来并不容易。通过海拔8810米的“希拉里台阶”后,胜利在望,继续沿着山脊雪坡攀登,大约一小时后就能到达顶峰。从C4到达顶峰通常需要10-12小时。

希拉里台阶(图片来自Tashi Sherpa,在此感谢)

南坡顶峰标志(图片来自Tashi Sherpa,在此感谢)

北坡 大本营到过渡营地是缓缓上升的碎石坡,约10.5公里,需要徒步 6小时左右。过度营地到前进营地逐渐进入东绒布冰川,这一段非常壮观,因为会从大大小小的冰塔林中穿过,距离约9公里,6小时左右。从大本营到前进营地都没有登山的感觉,更像是高海拔徒步,边走边欣赏风景、适应海拔。

东绒布冰川

离开前进营地到了海拔6600米的地方,人们通常在这里换上冰爪、穿上安全带和其他技术装备。从这里开始一直到北坳冰壁的下方都是平缓的冰原。从前进营地走到北坳冰壁下方约2小时。著名的北坳冰壁是攀登珠峰北坡的第一个难点。北坳冰壁高差约400米,坡度40-50度,直线距离并不长,但却要耗费4小时左右才能到达冰壁顶,也就是7028米的C1。北坳冰壁有向导事先修好的路绳,需要使用上升器,也就是说北坡从北坳冰壁底部开始有路绳(南坡从大本营开始有路绳)。

北坳冰壁

C1(7028米)-C2(7790米)沿着山脊向上攀登,这部分是雪坡,有些漫长约5.5公里,坡度在25-30度左右。这一段7400-7500米处的大风口,是攀登珠峰北坡的第二个难点。因为狭管效应,这里的风很大,容易造成失温和冻伤,因此攀登者通常从这里开始使用辅助氧气(现在越来越多的攀登者从7028米C1开始使用氧气,甚至从6500米的前进营地开始用氧气)。C2(7790米)-C3(8300米)只有2公里,但也要走上4-5小时,这一段的坡度在30-40度左右。珠峰北坡海拔7500米以上开始出现岩石地形,越往上雪层越薄,穿着冰爪在这样的岩石或雪岩混合的地形上攀登并不容易。海拔8300米的C3是冲顶前的最后一个营地,北坡冲顶通常在凌晨12点-2点出发(各队伍依据自己队员的行进速度决定出发时间)。

C2-C3

从8300米的C3出发先沿着山脊继续向上攀登,这部分比C1-C2,C2-C3都更加陡峭,坡度在35-45度左右。攀登至8450米处开始转向东北山脊横切,从这里到顶峰约2.8公里。横切的这一段有三个“台阶”,第一台阶在8550米处,大约二三十米高,需要穿着冰爪在雪岩混合或冰岩混合的岩石上攀爬。在8000多米的海拔即使使用了辅助氧气,做这样技术性的攀爬也不容易。第二台阶位于8700米处,这里是攀登珠峰北坡的第三个难点。第二台阶有三十几米高,最难的地方是中间一块5米高几乎垂直的岩壁,岩壁很光滑,不太好找攀登的手点和脚点。第二台阶由岩壁下方的一米左右的梯子和垂直岩壁上一部横放的短梯以及一部六米的长梯总共三部梯子组成。第二台阶横着的短梯绑的并不牢固,是一部活动的短梯,所以攀登起来会左右摇晃。据说以前那里放了一个废弃的氧气瓶,爬的时候要借助氧气瓶作为脚点,后来为了攀登方便才有了这部横着的短梯。六米的长梯就是著名的“中国梯”,最早于1975年由中国登山队架设,2008年5月27日被拆下,现存放于拉萨的珠峰登山博物馆。第二台阶虽然很难,但只要具备一些攀冰、攀岩的基础,攀爬起来并不困难。第三台阶位于海拔8800米处,大约有10来米高。这三个台阶经常堵车,是攀登中的难点。爬上第三台阶,迎接我们的是一个150米长的三角雪坡。爬到雪坡顶,是一段横切。这段横切我觉得是整个北坡攀登中最惊险的横切。因为脚下的路非常窄,我是手臂张开,身体完全贴在石头上面,一点一点挪过去的,而背后就是万丈深渊,摔下去就是3000米的落差,非常吓人。过了这段惊险的横切,是一段雪坡(今年从南坡方向看过去这段其实是个大雪檐),恭喜你,前方50米就是顶峰!北坡登顶的时间一般需要8-10小时。

第二台阶(图片来自北坡队友程立澜,在此感谢)

第三台阶(图片来自北坡队友程立澜,在此感谢)

北坡登顶前最后一段

4、冲顶期

南坡 第一天BC-C2,第二天C2-C3,第三天C3-C4,第四天C4-顶峰-C4,第五天C4-C2,第六天C2-BC,总共6天,冲顶当天爬升848米。

北坡 第一天BC-过度营地,第二天过度营地-ABC,第三天ABC休息,第四天ABC-C1,第五天C1-C2,第六天C2-C3,第七天C3-顶峰-C2,第八天C2-ABC,第九天ABC-BC,总共9天, 冲顶当天爬升548米

由此可见南坡冲顶比北坡冲顶时间短、攀登强度大,登顶当天路线比北坡长、爬升和下降的高度比北坡高。

2017年5月22日凌晨南坡冲顶中

5、气候

南坡 受到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影响,降水丰沛,具有海洋性季风气候的特征。

北坡 降水少,呈大陆性高原气候特征。

6、营地服务

南坡 大本营各队伍的营地主要由队员的餐厅休息帐、队员个人帐篷(个人休息睡觉用,每人一顶)、夏尔巴个人帐篷(通常2人一顶))、厨房帐(兼夏尔巴的餐厅)、厕所帐、浴室帐和储物帐篷组成。海拔6300米的C2营地由队员的餐厅休息帐、队员个人帐篷(2人一顶)、夏尔巴个人帐篷(2人一顶))、厨房帐(兼夏尔巴的餐厅)、厕所帐组成。C3和C4营地就只有睡觉的帐篷,C3 2-3人一顶,C4 4-5人一顶,队员和自己的夏尔巴一起住。

餐厅

队员帐篷

因为历年来到尼泊尔登山的西方人和日本人居多,所以很多尼泊尔高山厨师会做西餐和日本料理。最近一两年由于中国登山客户的增加,一些本地厨师开始学习做中餐。今年,我所在的队伍有7个中国队员,两个日本队员、一个丹麦队员和一个来自南非的队员,因此我们在大本营的三餐非常国际化。中国人吃炒菜米饭,日本人吃日餐,丹麦和南非人吃意大利面、汉堡、披萨、薯条之类的。但遗憾的是,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夏尔巴公司承诺可以为中国客户提供中餐,但做菜的尼泊尔厨师却完全不会做中餐,依葫芦画瓢的味道实在不敢恭维。开水+底料的四川火锅成为我们在大本营两个月的救星。其他几个以中国人为主的队伍从中国请了厨师(我去蹭过三顿饭…请叫我蹭饭小能手)。

拎着鸡肉和苹果去友队蹭饭

南坡海拔6400米的C2通常各个队也会设置厨房,大家可以坐在餐厅帐里面吃饭休息。海拔7300米的C3和海拔8000米的C4需要夏尔巴使用炉头气罐在自己和队员居住的帐篷里面化雪烧水和做饭。我们中国人吃的是方便面、脱水米饭蔬菜之类的高山食品和牛肉干、葡萄干、各种果仁这些高能量的零食。歪果仁一般会吃面包、麦片、意大利面、土豆泥、芝士、火腿、金枪鱼罐头等。夏尔巴除了吃一些和队员一样的高山食品外还会吃糌粑。今年我在南坡吃到的最神奇的一餐就是我们在C1营地的晚餐,白米饭+辣条….夏尔巴一边给队员分辣条一边跟我们说这是chicken…真是男默女泪…

大本营自己下厨炒菜

关于厕所,大本营各个队伍会使用厕所帐篷,而且是大小便分开。大便用套着大塑料袋的圆桶收集并运下山,小便不收集。C2也是使用厕所帐篷,但大小便不再分开。C1和C3挖雪坑,C4则毫无遮挡的随意解决,就是传说中的随地大小便…

大本营厕所

大本营每个队伍的营地都会有浴室帐篷,把装满热水的淋浴水袋吊在帐篷顶上,拧开水袋下面的龙头就能洗了。

南坡大本营的用电主要靠各个队伍自己的太阳能系统供电。因为电力不足,晚上通常到了11点营地就会切断电源。

到了尼泊尔之后我换了当地Ncell公司的电话卡,在大本营天气晴朗的时候能搜到一两格没有G的普通信号,能够打出电话。天气不好云层很厚的时候,手机完全没信号。大本营之上的对外通讯只能依靠卫星电话。和大本营的通讯一般使用对讲机。

南坡大本营可以上网,从今年开始可以购买Everest Link公司的预付费上网卡,价格不菲,网速较慢,经常掉线,而且流量用的很快。

1G 5000卢比,相当于人民币320元

北坡 大本营各队伍的营地主要由队员的餐厅休息帐、队员个人帐篷(个人休息睡觉用,每人一顶)、工作人员餐厅休息帐(中国队有)、工作人员个人帐篷(通常2人一顶))、厨房帐(夏尔巴公司一般会兼作工作人员餐厅)、厕所帐、浴室帐和储物帐篷组成。西藏雅拉香波公司提供服务的中国大本营除了上述帐篷外,还有一个北坡大本营唯一的医疗帐篷。中国队不使用厕所帐篷,而是有大小便分开的两个石头砌的厕所。5800米的过渡营地中国队有队员帐篷(2人一顶)、队员餐厅帐、厨房帐和向导们睡觉的帐篷(2-3人一顶)。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中国队有队员个人帐篷(每人一顶)、队员餐厅帐、向导们的帐篷(2人一顶))、厨房帐和厕所帐。C1、C2、C3则只有睡觉的帐篷,通常4个人一顶,队员和自己的向导一起住。

厨房

中国队大本营

8300米的C3营地

在大本营雅拉香波公司为中国队员提供中餐,有时也会有牛排调节口味,餐后会有水果和无限畅吃的零食。其他公司则根据队员国籍提供适合他们口味的食物,例如俄罗斯的7 summit club公司为队员提供俄餐,我在瑞士队的餐厅帐看到了一整只火腿,口水……大部分队伍在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也设有厨房,因此可以吃到可口的的饭菜。前进营地之上的C1、C2、C3则需要向导们使用炉头气罐在自己和队员居住的帐篷里面烧水做饭。吃的通常是方便面、方便粉丝、脱水米饭蔬菜之类的高山食品和牛肉干、葡萄干、各种果仁这些高热量的零食。歪果仁一般吃面包、麦片、意大利面、土豆泥、芝士、火腿、金枪鱼罐头等。而我们的藏族向导还会带风干羊肉、牦牛肉和糌粑上山,这些都是高热量的食品,感觉比汉族队员的食品更适合高海拔,但大多数队员会吃不习惯。

在山上吃这些

厕所,在大本营中国队有大小便分开的两个石头砌的厕所。其他队伍使用厕所帐篷,通常也会大小便分开。大本营之上的过渡营地和前进营地使用厕所帐篷。C1、C2、C3则挖雪坑如厕。

洗澡的话,中国队没有浴室,只能在晴朗的中午端个小盆在自己帐篷里面擦一擦,或者等到拉练结束去日喀则休息的时候在宾馆房间洗。其他队伍会有浴室帐篷,队员可以在大本营洗澡。

北坡大本营2016年时只有中国队有电,不用自己发电,但2017年整个北坡大本营都接入了中国电网。感觉洗衣机、烤箱、电暖器不再遥远……

北坡大本营被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3G信号所覆盖,可以正常拨打国内外电话,网速也很快。 直到海拔5300米第一个休息点的时候,才开始没有手机信号。但在海拔8300米的C3部分手机可以搜到中国移动的信号还能发微信(我的手机没搜到),据说8848米的顶峰也能搜到中国移动的信号(去年有个队友说搜到了)。

7、医疗和救援

南坡 大本营有一所由各国医疗志愿者提供服务的帐篷诊所Everest ER。这所由美国HRA(Himalayan RescueAssociation-USA)和尼泊尔非营利组织HRA(HimalayanRescue Association)运营的临时诊所通常在每年4月的第一周开始到攀登季结束,为珠峰南坡大本营的各国攀登者提供有偿医疗服务。(2015年4月25日珠峰大本营雪崩受伤后,我曾得到他们的无私救助。)离大本营最近的诊所位于海拔4240米的小村Pheriche,从大本营徒步到那里需要1-2天。(2015年4月26日我在这家诊所接受了清创,然后被直升机救援到加德满都。)如果需要到大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就要坐直升机飞到加德满都。

南坡大本营有两个直升机坪,可供直升机起降。大本营之上直升机最高可以到达7000米左右(视天气情况而定)。如果有人在7000米之上遇险,就需要夏尔巴先把他运送到7000米之下,然后由直升机送回大本营或者加德满都的医院。

蓝衣者是2017年5月22日被我们队伍救下的19岁夏尔巴,几位夏尔巴把他从8600米遇险处拖回8000米的C4

北坡 西藏雅拉香波公司有一位随队医生,为中国队员免费提供常用药品、输液、雾化治疗等。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最近的定日县人民医院距离北坡大本营4小时车程。

北坡没有直升机救援。一旦有人在大本营之上遇险,只能用人力把他拖下来。

队医格央,纪录片《喜马拉雅天梯》女一

8、运输

南坡 珠峰攀登季开始时,每支队伍都有成吨的物资需要从加德满都运往珠峰大本营,以供队员和夏尔巴们未来两个月的生活。通常会从加德满都用飞机运输到Lukla,然后用牦牛或背夫运到大本营(牦牛运输比背夫便宜,但是慢,因为背夫是按天算钱,所以有时候用背夫可能和用牦牛成本差不多)。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会用卡车把物资从加德满都运到Phaplu(需要一天),然后用可以装载2-3吨的MI17直升机把物资运到Syangboche,之后再用牦牛或背夫运送到大本营。日常三餐的蔬菜肉类等新鲜食品则由直升机每周一次从加德满都送上大本营。而大本营之上的运输(BC 5364米-C4 8000米)只能依靠人背,非常不容易。

负重攀登的夏尔巴

北坡 从拉萨到珠峰大本营全程通车,运输物资的卡车可以直接开到营地门口。从大本营到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由牦牛运输各种物资。前进营地之上(ABC 6500米-C3 8300米)需要人背。

9、服务提供方

南坡 的商业登山公司分两大类,一类是由非夏尔巴开办的,例如新西兰人罗塞尔(Russell Brice)的公司和美国的IMG,一类是夏尔巴开的登山探险公司。据不完全统计,尼泊尔已有近2000家注册的本地探险公司,这些公司都具有向尼泊尔旅游部申请珠峰及其他尼泊尔境内山峰攀登许可证的资格。无论是西方人开设还是夏尔巴开设,真正为客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还是本地夏尔巴以及少数西方人向导(主要供职于西方人开设的探险公司)。近两年也有几位中国人涉足尼泊尔商业登山市场,与夏尔巴合作在尼泊尔开设公司。

北坡 为中国客户提供服务的只有一家公司,即以西藏登山学校、西藏登山队为基础的西藏雅拉香波探险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提供西藏地区8000米以上山峰的商业攀登和服务,只招收中国籍客户。雅拉香波为客户提供服务的人员主要来自西藏登山学校的历届毕业生。非中国籍的客户(歪果仁))需要参加由夏尔巴或西方人组织的商业登山队,由西方向导和夏尔巴为他们提供服务。

西藏雅拉香波公司的藏族向导们

10、报名资格

南坡 对于报名者的攀登经验没有硬性要求(今年队友中就有只爬过2座5000米山峰的)。对于是否残疾也没有要求(今年我们队一位来自丹麦的队友是肢体残疾,我在大本营还见到了一位双目失明的尼泊尔攀登者,向他们致敬!)。但据说尼泊尔旅游部未来会对珠峰攀登者出台一些准入标准。

左为盲人攀登者,右为我的丹麦队友

北坡 西藏雅拉香波公司要求报名者必须具有8000米山峰的登顶证或登高证。其他夏尔巴公司对于报名者没有要求(2016年我在北坡遇到三位美国退伍伤残军人,三人均成功登顶)。

三位美国退伍伤残军人之一

11、费用

南坡 最贵的是罗塞尔的公司,2017年的价格是7万美金(约RMB48万)。夏尔巴公司价格便宜一些,通常在3万-4.2万美金(约RMB21-28万)。除以上需要交给登山公司的登山费外,还需要支付夏尔巴的登顶小费1500美金起(约RMB 1万元),厨房小费200-300美金(约RMB1350-2000)。

北坡 西藏雅拉香波公司2016年是33万人民币,2017年是35万,登顶小费1万人民币起。


想了解更多关于登山的干货湿货,欢迎参加我的知乎live, 2017年10月15日 20:00

普通人,如何开启攀登珠峰的大门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攀登珠穆朗玛峰,无疑是无数登山者心中的终极梦想。而在这个梦想的征途上,南坡和北坡,这两条截然不同的路线,却各自承载着不同的挑战、风景,以及登山者的故事。它们之间的区别,远不止是简单的地图差异,而是涉及到地形地貌、技术难度、后勤保障、历史渊源,乃至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登山哲学。首先,我们得从地理位置和入口.............
  • 回答
    攀登珠穆朗玛峰,特别是从北坡(西藏一侧)的经典路线,确实需要借助路绳。这让很多人感到好奇,甚至觉得难以理解:路绳是怎么铺上去的?铺路绳的人又是怎么上去的?这听起来像是个悖论。但其实,这里面有着严谨的组织、周密的计划和超乎常人的努力。首先,我们要明确,珠峰上的路绳不是一夜之间神奇出现的。 它们是由经验.............
  • 回答
    独自闯峰:能否省下几十万的珠峰“入场费”?攀登珠穆朗玛峰,对无数探险爱好者而言,是毕生追求的终极梦想。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动辄几十万人民币的天文数字,让许多人望而却步。那么, skip 掉那些光鲜亮丽的登山公司,自己组建团队、自行攀登,真的能省下这笔巨款吗?坦白说,理论上是可行的,而且确实有不少“独立.............
  • 回答
    夏尔巴人,这个名字本身就和珠穆朗玛峰紧密相连。提起珠穆朗玛峰的攀登历史,很难绕开他们。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喜马拉雅山区,对高海拔环境有着超乎常人的适应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很多人都觉得,既然夏尔巴人这么擅长登山,为什么那些打破纪录的、耀眼的登山者名单里,却很少看到他们的名字呢?这其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
  • 回答
    布达拉峰,这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神圣而又遥不可及的气息。它不是一座平凡的山,也不是你可以随意踩着石头攀爬的小山丘。它是一个象征,一个需要用生命去丈量的高度,一次灵魂的洗礼。想象一下,当你站在布达拉峰脚下,仰视那直插云霄的山体,一种难以言喻的敬畏感会瞬间攫住你。那山峰,在高原稀薄的空气中显得那么孤寂,又.............
  • 回答
    攀登8000米以上的高峰,这个问题没有一个绝对的“最佳年龄”,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体能、训练水平以及心理素质都大不相同。然而,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包括身体的适应能力以及一些普遍存在的年龄考量。身体适应度与高海拔的挑战8000米以上的高海拔,氧气含量极低,大气压也远低于海平面。在这种环.............
  • 回答
    这事儿啊,挺有意思的。乌克兰那边要求尼泊尔不让俄罗斯人爬喜马拉雅山,尼泊尔的回应是“不会阻止”。我这就给你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个啥情况。乌克兰的诉求:政治表达的延伸乌克兰这回提这个要求,说白了,就是一种政治姿态,一种在国际舞台上表达立场的方式。你想啊,俄乌冲突还在进行中,乌克兰肯定是要想方设法在各.............
  • 回答
    六月中下旬攀登四姑娘山大二峰,关于雪况,我来跟你好好说道说道,尽量让你心里有数,别像是AI一本正经地分析,而是给你一个过来人的经验分享。首先,六月中下旬,大二峰的山顶上大概率还是会有残雪的,但不会是那种厚厚的、积雪很深的情况了。 你可以想象一下,春夏交替,阳春三月雪消融,到了六月,经过了一个春季的融.............
  • 回答
    关于攀比历史长度的风气,要说它具体是从“何时何地”流行起来,其实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断点,因为它更像是一种深植于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微妙心态,会随着时代和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如果非要追溯其根源和普遍性,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解读。一、 人类天性中的自我肯定与文化认同需求打从人类有了社.............
  • 回答
    《攀登者》的口碑崩塌,并非一朝一夕,也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导致,而是多方面因素叠加发酵的结果。如果硬要深究其“崩塌”的节点,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主要维度来拆解:一、 叙事上的“失焦”与“平庸”:最让人诟病的一点,就是电影在讲述一个如此宏大、艰苦、充满牺牲精神的事件时,却选择了相对“安全”和“套路化”的叙事方.............
  • 回答
    这个问题,说实话,还挺能聊的。关于《攀登者》这电影,上映的时候那叫一个热热闹闹,票房也相当不错,口碑嘛,就有点儿两极分化了。有人觉得它燃爆了,有人觉得它有点儿对不起“攀登者”这个名字。你说它是不是被“过贬”了?我觉得挺有探讨空间的。咱们先得承认,电影里最吸引人的地方,肯定还是那份“硬核”的登山精神。.............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颇具挑战性。把《攀登者》看作是吴京的“滑铁卢之战”,这本身就带有一定的戏剧性和预测性,值得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叫“滑铁卢之战”。在历史语境下,“滑铁卢”象征着一次决定性的失败,它不仅是战役的失利,更是对一位领导者,一位时代象征的巅峰地位的严峻考验。所以,当我们问《攀登者.............
  • 回答
    电影《攀登者》的票房表现,无疑是近期华语影坛的一个焦点话题。这部汇集了吴京、章子怡、井柏然等一众实力派演员,又聚焦了中国登山队这一宏大叙事的影片,在上映之初就备受期待。然而,它最终的票房成绩,与市场预期的似乎有所差距,这不禁让人开始思考,这部电影的票房失利,对作为影片主演和重要推手的吴京而言,究竟意.............
  • 回答
    攀岩者,这个群体,他们的指力,绝非普通人所能比拟。它是一种经过千锤百炼、日积月累的身体馈赠,更是攀岩这项运动最核心、最鲜明的标志之一。要细说起来,这其中的门道可深着呢。首先,我们得明白,攀岩中的“指力”并非单指单纯的握力,它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手指力量、指屈肌耐力、手指抓握能力、指尖掌控力,甚.............
  • 回答
    攀岩,这门看似野性十足的运动,在我看来,它对人的改变,绝非止于几块隆起的肌肉或者晒黑的皮肤那么简单。它像一把雕刻刀,一点点地打磨着你的内在,重塑着你看待世界的方式。你踏上岩壁的那一刻,世界瞬间被简化了。眼前只剩下岩石的纹理、你身体的每一个关节、以及你脑海中那条通往顶峰的路线。所有的琐碎、烦恼,那些平.............
  • 回答
    .......
  • 回答
    没有攀岩经验,能征服四姑娘山第三峰吗? 真实分享与建议四姑娘山,这片被誉为“东方圣山”的净土,以其壮丽的山峰和险峻的地形吸引着无数户外爱好者。其中,四姑娘山第三峰,海拔5355米,以其相对“温和”的海拔和相对成熟的商业化路线,成为了许多初学者和希望挑战自我的人们的首选。那么,问题来了:我一个完全没有.............
  • 回答
    看完《攀登者》,心头那份沉甸甸的震撼和久久不能平息的情绪,我想用文字一点点梳理出来,希望能真实地表达我的感受。首先,电影最直观冲击我的,是那份极致的艰辛和生命的力量。爬珠峰,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人类极限的壮举。电影里,雪山不再是背景,而是成为一个活生生的、冷酷无情的对手。每一帧画面都在诉说着它的力量—.............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触及了很多人在婚姻这件大事上的敏感点。要说“女人只攀比彩礼,不攀比嫁妆”,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了,但确实,在当下社会,彩礼的讨论度、关注度以及双方围绕彩礼产生的博弈,似乎要比嫁妆来得更显眼一些。为什么会这样呢?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理解彩礼和嫁妆在传统观念中的角色差异。.............
  • 回答
    “犹太人开始攀附寄生中国”的说法是一种典型的 阴谋论和偏见言论,其背后充斥着反犹主义的色彩。这种说法没有任何事实依据,是基于刻板印象和恶意揣测的产物。为什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和危险的?1. 反犹主义的历史根源: 历史上,犹太人长期被污蔑为“寄生虫”、“贪婪的金融家”、“操控世界的阴谋家”,这些都是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