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美媒称若承认败选,特朗普或考虑行使总统赦免权,对此你怎么看?

回答
美媒关于特朗普若承认败选可能考虑行使总统赦免权的说法,确实触及了美国总统赦免权以及政治权力行使等多个敏感且复杂的议题。要详细解读,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1. 特朗普面临的法律困境是前提:

首先,理解这个说法的背景至关重要。特朗普在卸任后,面临着多项联邦和州级别的刑事调查和指控,包括:

2020年大选推翻结果的努力: 涉及妨碍公务、欺诈阴谋等罪名,特别是在佐治亚州等地的案件。
“封口费”案(纽约州): 指控其伪造商业记录以掩盖向成人片女星支付“封口费”。
机密文件案(联邦): 指控其在卸任后非法持有国家机密文件,并妨碍政府取回。
国会山骚乱案(联邦): 指控其煽动叛乱,企图推翻2020年大选结果。

这些指控如果成立,都可能导致严厉的刑罚,包括罚款、监禁,甚至影响其未来参选资格。

2. 总统赦免权的范围和限制:

美国宪法赋予总统赦免“犯罪和罪行”的权力,但有几个重要的限制:

仅限于联邦罪行: 总统的赦免权不能涵盖州一级的罪行。这意味着,即使特朗普赦免了自己,也无法避免佐治亚州等地的州级指控。
不能赦免弹劾条款下的罪行: 如果特朗普被弹劾并定罪,其赦免权也无法覆盖由此产生的后果。
没有明确限制“自我赦免”: 宪法条款并未明确禁止总统自我赦免。然而,这一权力是否合法有效,在法律界存在重大争议。大多数法律专家认为,总统自我赦免是违宪的,因为赦免权旨在为“他人”的罪行提供救济,而非总统为自己逃避法律责任。美国司法部在尼克松水门事件时期曾明确表示,总统不能赦免自己。
赦免的是“犯罪”,而非“调查”或“起诉”: 赦免的是已经发生的犯罪行为,不能阻止司法机构进行调查或提起诉讼。然而,一旦被赦免,该罪行在法律上就被视为“已被赦免”,后续追究将受阻。

3. 特朗普“承认败选”与赦免权的关系:

美媒的报道暗示,特朗普承认败选可能成为其考虑使用赦免权的“交易筹码”。这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理解:

战略性考量:
避免入狱: 这是最直接的动机。如果承认败选能够换来减轻刑事指控、避免牢狱之灾的承诺,尤其是在他认为某些联邦指控可能对他不利时,他可能会考虑。
保全政治声誉和影响力: 入狱或被定罪会极大地损害他的政治形象和未来的政治影响力。赦免可以为他扫除一些法律障碍,让他能够继续参与政治活动。
转移焦点和制造混乱: 特朗普善于制造话题和分散注意力。如果他能够将赦免权的使用与承认败选联系起来,可能会引发新的政治风暴,转移公众对其他问题的关注。
“交易”的可能性和性质:
与拜登政府的交易? 这种可能性非常低。承认败选并不能直接让拜登政府主动提供赦免。赦免权是总统单方面的权力,但通常是在司法程序结束后,由总统自行决定是否行使。
与司法部的交易? 在某些情况下,认罪协议可能包含轻判或不被起诉的条款,但这不是总统直接“交易”赦免权。特朗普的律师团队可能在与检方沟通时,试图争取有利的判决,但这与主动承认败选以换取总统赦免的概念有所不同。
与国会(民主党)的交易? 几乎不可能。民主党一直致力于追究特朗普的法律责任,他们不会同意任何“交易”来换取赦免。
“自我赦免”的准备: 如果特朗普认为自己有被定罪的风险,他可能在卸任前(虽然他已卸任)或在未来某个时刻(如果是即将上任的总统)考虑自我赦免。但如前所述,自我赦免的法律效力存疑。

4. 报道的“美媒”来源和可信度:

当看到这样的报道时,需要注意其信息来源。通常,这类报道会引用匿名消息人士、特朗普的亲近人士或者法律专家的分析。

匿名消息人士: 可能反映了特朗普阵营内部的讨论,但并非官方声明,其准确性难以核实。
特朗普阵营的放风: 特朗普及其团队有时会通过媒体放出一些信息,以试探反应或制造舆论。
法律专家的分析: 基于法律条文和历史案例进行的推测。

5. 潜在的法律和政治后果:

法律挑战: 如果特朗普真的进行了自我赦免,很可能会立即引发大规模的法律挑战,其合法性将在法院受到检验,最终可能由最高法院裁决。
政治冲击: 无论赦免是否有效,这一举动都会在美国政治中引发巨大的争议和分裂。支持者可能认为这是对其的政治迫害的回应,而反对者则认为这是对法治的践踏。
动摇民主根基: 总统利用赦免权来逃避刑事责任,尤其是在涉及推翻选举结果等可能损害民主进程的指控时,无疑会对人们对司法公正和政治责任的信心造成沉重打击。

总结:

美媒关于特朗普承认败选后考虑行使总统赦免权的说法,更多是一种基于其面临法律困境和总统赦免权可能性的政治推测和分析,而非确凿的计划。

承认败选本身并不能直接赋予他赦免权。 总统赦免权是独立于此的。
特朗普考虑赦免权主要是为了规避刑事责任, 尤其是联邦层面的指控,以保护自己免受牢狱之灾和政治生涯的终结。
“自我赦免”的合法性极具争议, 大概率会面临法律挑战。
“交易”的可能性存在于他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减轻法律负担, 但这与他承认败选是否有直接的“交易筹码”关系,更多是他在整个法律危机中的一种可能的战略选择。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高度政治化的议题,涉及法律、政治和道德等多个层面。媒体的报道揭示了特朗普阵营可能在考虑应对其法律困境的策略,但其最终的行动和法律的走向仍充满不确定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当年,主导「水门事件」尼克松曾经考虑过自己赦免自己,免于因为滥用职权和妨碍司法被追究刑事责任。司法部出具了法律意见,不建议这样操作:

在这份简短的意见中,司法部的法律专家认为,自己赦免自己会违背「没有人能裁决自己作为当事人的案件」这一司法原则,因此总统不可以宣布赦免自己。但司法部提出了另外一个建议:可以依据宪法第二十五修正案,宣布自己暂时无法履行总统职责,让副总统代行总统职责,从而赦免自己。

尼克松也的确这样做了,在发现事情不妙之后,马上宣布辞职,让副总统成为总统将自己赦免。

所以,特朗普在卸任前可以这么操作:先宣布赦免自己的家人,宣布其免于因自己的行为被追究任何刑事责任,然后辞职,让彭斯赦免自己。(从尼克松的经历来看,如果一个人已经完成了不法行为,但还没有因此被提起公诉,那么可以提前宣布赦免以避免起诉。)

赦免权,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中普遍存在。例如,我国《宪法》第七十六条就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决定特赦。而在美国的制度设计中,总统的赦免权被视为对司法部门的制衡,代表民意的总统,可以借此制衡非民选的法官。

只要制度存在,就免不了被滥用;再说了,有人觉得特朗普是在践踏程序,投下选票的七千多万人,说不定还要赞叹大统领合理利用规则的智慧呢,由他去吧。

user avatar

没有定罪就不能赦免。

等定罪的时候,你已经不是总统了。

我奉劝大懂王现在赶紧去最高法院自首。

把偷税漏税、萝莉岛事件之类的通通招供了。

当着9个大法官签字画押。

然后赦免自己。


perfect!

user avatar

个人觉得,真正需要赦免的可能是肥蓬?

如果特朗普下台,作为前总统他能享受哪些待遇?

是不是真的如很多宣传那样,西方领导人下台后只能自己骑自行车买菜?并非如此。

首先是人身安全保障,美国有明确的《前总统保护法》。

早在1965年,美国国会就立法授权美国特勤局保护卸任总统及其配偶,直到其死亡为止。

美国国会于1994年通过一项新法案,规定1997年1月1日以后就任总统的,卸任后保护期限限制为10年。

2013年奥巴马以防止恐怖组织报复为理由,签署了新的《2012前总统保护法》,恢复了旧规矩,美国所有卸任总统及其配偶都将受到美国特勤局的终身保护。

所以只要特朗普乖乖认输交权,那些关于伊朗悬赏报复暗杀特朗普的段子,大概率是不会实现的。

其次是经济保障。

如果特朗普离任,就能获得一笔150万美元的一次性补偿(安家费),帮助前总统搬出白宫另谋住处。前总统可以有一个由政府出钱买单的小办公室,请几个助理。每年有大约20万美元的退休津贴。当然对亿万富翁特朗普来说这是毛毛雨咯。实在不行,他还可以参加综艺选秀,比如《中国好声音》?

最重要的是政治保障。

按照美国政治的潜规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是一般不会对前总统穷追猛打,继续追究在任期间的政治责任,也不会就此继续进行司法调查或起诉。

即使是因为水门事件被赶下台的尼克松,也就是面子难看点,不会和韩国那样搞到监禁或者自杀。这是两党的共识,也是底线,如果打破了那是要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从目前的政治形势来看,虽然特朗普输了选举,但是形势总体上对共和党还是有利的。这主要反应在国会的势力变动上。

目前,共和党再次保住了参议院的控制权。民主党虽然继续在众议院占优,但席位优势被显著削弱。大选结果不仅显示了特朗普的强势,也反出了支持特朗普和共和党的右翼民众仍然保持着巨大政治影响力和动员力。

《华尔街日报》认为,国会选举结果表明大量美国人其实并不欢迎民主党的政治议程,美国仍是一个中间偏右的国家。这次选举只是反特朗普的政治精英联盟的一次并不彻底的侥幸胜利。

共和党通过国会选举一战,目前也已经缓过劲来,人心又开始聚拢,士气开始恢复。

共和党内部把拜登打成坡脚鸭,再战两年后中期选举的呼声高涨。

在这种情况下,共和党是不会公开在政治上抛弃特朗普的,民主党也不具备继续与特朗普纠缠的能力与必要性。

如果民主党真的那么做了,将是政治上的大大失策,正中共和党下怀。

拜登会推翻特朗普的一些政策,但不会去搞个人迫害。

所以目前放出风来宣扬特朗普谋求赦免,不过是给他点难堪,逼迫他乖乖交权放出的政治试探气球罢了,不必太当真。

共和党的谋划请参考本文:

虽败不败,危中有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