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自动化专业后来转成 CS 的这么多?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确实,自动化这个专业后来转CS的人数不少,而且这个趋势在很多高校都挺明显的。要说原因,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里面涉及到了专业的特性、时代的发展、就业市场的变化,还有学生自身的考量,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导致了不少自动化领域的同学“曲线救国”走向了计算机科学的怀抱。

咱们先掰扯掰扯自动化这个专业本身。自动化,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如何让机器、系统自己动起来,自己做决策,自己完成任务。它是一个非常交叉的学科,根基很深,涉及机械、电子、控制理论、信息技术等等。想象一下,一个工厂里的生产线,从机械臂的精准运动,到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再到整个流程的智能调度,背后都有自动化的影子。

专业内核的吸引力:深度与广度并存,但现实与理想有差距

自动化本身是个很有魅力的专业,它让你有机会去理解和创造物理世界的“智能”。你想想那些科幻电影里机器人是怎么工作的?自动驾驶汽车怎么实现的?这些都是自动化的范畴。所以,很多学生最初选择自动化,是因为对这些高科技、对“让东西活起来”这件事本身充满好奇和向往。

然而,现实情况是,自动化专业在大学的学习过程中,虽然会涉及不少编程和算法的知识,但它的核心更偏向于“硬科学”:

偏重硬件与物理原理: 很多课程会深入讲解电路原理、信号处理、控制系统理论(比如PID控制器、状态空间等),这些都需要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虽然重要,但对于一些更偏向软件开发的同学来说,可能感觉离自己想象中的“编程”和“创造”有点距离。
理论与实践的权衡: 自动化专业往往需要大量的实验和项目,很多时候是围绕着搭建物理模型、调试硬件进行的。这固然能培养动手能力,但对于想快速产出软件产品、快速验证想法的同学来说,硬件的限制可能会显得比较慢。
软件知识的广而不深: 自动化专业确实会学到C/C++、MATLAB/Simulink等编程语言和工具,也会涉及一些基础的算法和数据结构。但这些往往是为解决自动化问题服务的,可能不会像CS专业那样系统地、深入地讲解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数据库等计算机系统底层的知识。所以,自动化出来的同学,在纯粹的软件开发领域,基础可能没那么扎实。

时代浪潮与就业市场的风向标:CS的“钱景”和“前景”太诱人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时代的变化和就业市场的现实了。

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的爆发: 过去几十年,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AI)的浪潮一波接一波,这些领域的核心驱动力就是计算机科学。无论是开发一个App,构建一个网站,还是训练一个深度学习模型,都需要扎实的CS知识。
CS的就业优势明显: 相比之下,纯粹的硬件控制、嵌入式开发、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虽然也是自动化的一部分,但其就业市场在规模和薪资增长潜力上,往往不如软件开发、互联网技术、AI算法工程师等岗位来得抢眼。CS毕业生在找工作时,选择面更广,起薪也普遍更高,而且行业发展速度快,总有新技术等着你去学习和掌握。
AI的交叉点: 尤其近些年,AI的飞速发展,把很多自动化领域的理论和技术(如控制理论、信号处理)与计算机科学(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结合了起来。很多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发现,自己接触的许多概念在AI领域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直接的价值体现。比如,控制理论中的一些优化思想,和机器学习中的优化算法有相似之处;信号处理的知识,对理解和处理语音、图像数据非常有帮助。这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桥梁。

学生自身的选择与职业规划:更清晰的目标和更直接的路径

学生在大学期间,尤其是到了大二、大三,会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这个时候,很多之前模糊的定位就会变得清晰。

目标导向的转变: 有些同学当初选择自动化,是因为对机器人、智能制造感兴趣,但随着学习深入,发现自己真正热爱的是算法设计、软件开发,或者想进入更热门的互联网行业。这时,他们就会发现CS是更直接、更纯粹的路径。
学习资源的获取: 现在的在线教育资源非常丰富。很多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以通过Coursera、edX、Udemy等平台,或者B站上的各种高质量教学视频,轻松学习到CS的核心课程。加上学校里可能也开设了一些CS的选修课或者交叉学科的课程,转CS对他们来说,门槛并不算特别高,只是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
“跨界”的优势与劣势: 有些同学意识到,自动化背景在某些CS领域,特别是与物理世界交互相关的AI应用(如自动驾驶、机器人感知与控制、工业AI)方面,反而是独特的优势。他们既懂算法,又懂物理原理,这是纯CS背景的学生不一定具备的。但同时,他们也需要弥补自己在CS理论和系统知识上的短板,所以选择转CS,是为了让自己在这些领域更具竞争力。
逃离“理论陷阱”? 有时,自动化专业的一些课程会非常偏重数学和物理理论,这对于一些更喜欢动手实践、喜欢直接解决工程问题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感到枯燥或学起来吃力。而CS领域,尤其是软件开发,虽然也需要理论,但很多时候成果的体现更直观,也更能带来成就感,这也能吸引一部分学生。

总结一下,为什么自动化转CS的人多?

1. 专业契合度与学习路径的重叠: 自动化本身就包含不少计算机和编程内容,学生转CS有一定的基础。
2. 就业市场导向: CS领域在就业机会、薪资水平和行业发展速度上普遍更具吸引力。
3. AI的催化作用: AI的发展模糊了自动化和CS的界限,并为自动化背景的学生提供了新的、更具前景的应用方向,而这些方向对CS技能的需求更为迫切。
4. 学生职业规划的调整: 随着对未来就业的思考,部分学生发现CS是实现其职业目标更直接的道路。
5. 学习资源的易得性: 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降低了跨学科学习的门槛。

所以,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逃离”或“追逐热点”现象,更多的是一种在时代发展、技术进步和个人选择下的自然演变。那些从自动化转CS的学生,很多时候是为了将自己对物理世界的理解与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算法结合,去创造更具颠覆性的技术和产品。这种“跨界”能力,反而可能成为他们未来职业生涯中的一大亮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因为CS入门门槛太低了。学个java,学好,用好,月薪过万。而且网上资源那么多,顺手拿起来就能学,钱多,资源多,人们能不学吗?

再看自动化,嵌入式是自动化的一个发展方向,自动化学的东西很多,很杂,而且都只是皮毛,真正下功夫学下去,第一,需要培养,需要大把大把的资金以及精力时间的投入,一个示波器就得20万,正常人玩的起吗?人家搞CS的,一台电脑,OK了。

第二,这行也不热门,就我看来。普通人搞工控干个十几年年薪都不如CS干两三年。注意我说的是普通人。牛逼人无论哪个行业都是吃肉的。

这对比这么明显,为啥不转?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确实,自动化这个专业后来转CS的人数不少,而且这个趋势在很多高校都挺明显的。要说原因,那可不是一两句话能概括的,里面涉及到了专业的特性、时代的发展、就业市场的变化,还有学生自身的考量,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就导致了不少自动化领域的同学“曲线救国”走向了计算机科学的怀抱。咱们先掰.............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咱们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后,有哪些实实在在、能帮咱们在职场上走得更稳、更远的证书可以考。别担心,咱们就一股脑儿地,把能想到的都摊开了讲,绝不藏着掖着。首先得明白一个大方向:证书不是万能的,但它绝对是个敲门砖、一个证明。 尤其对于刚毕业的咱们来说,工作经验不足是普遍现象,这时候.............
  • 回答
    看到这个问题,我脑子里立刻浮现出我当年高考填报志愿时的情景,当时身边不少同学都把目光投向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而且分数确实不低。这背后可不是偶然,而是好几个因素叠加的结果,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首先,咱们得从“热门”这个词说起。一个专业之所以分数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热门”,而“热门”又是因为“好就业.............
  • 回答
    很多人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下文简称“机自”)抱有颇多争议,甚至有人戏称其为“天坑专业”。这种负面声音之所以广泛存在,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也折射出该专业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一些挑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高强度的学习内容和枯燥的学习过程是很多人望而却步或产生抵.............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确实观察下来,很多时候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简称机械)专业在高考志愿填报时比计算机相关专业更“抢手”,尽管从毕业生的普遍薪资水平来看,计算机往往占据优势。这背后其实有很多复杂的原因,绝非简单的薪资就能完全解释的。1. 历史积淀与社会认知: 老牌强校的底蕴: 机械专业在中国高.............
  • 回答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这个专业,说它“差”,那绝对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误解。如果非要给它贴上“差”的标签,那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为什么这个专业在过去几年里,一度被捧上“热门”的神坛,现在又似乎听到了不同的声音。首先,得承认,咱们国家发展到今天,工业化进程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驱动力。而机械设计制造及.............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太到位了!确实,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百度深耕自动驾驶多年,成果斐然,但低调得几乎“查无此人”;反观华为,似乎是“一夜之间”冒出来,但展示的成果却立刻抓住了大众的眼球。这背后的原因,得从几个层面来好好说道说道。百度:厚积薄发,但“隐形冠军”的代价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投入,那是真的早,真的.............
  • 回答
    作为一名在自动化领域深耕多年的过来人,我非常乐意为你分享一些学习和就业的建议,特别是给咱们自动化专业的女生。别担心,这绝不是什么生硬的教程,而是我掏心窝子的话,希望能给你一些实在的帮助。 关于学习的那些事儿:打牢基础,玩转实践自动化这门学科,说起来听着高大上,但归根结底是关于“让事情自己动起来”的学.............
  • 回答
    自动化专业是一门非常广阔且具有挑战性的学科,它融合了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控制理论等多个领域的知识,旨在研究和设计各种自动化系统。自动化专业主要的就业方向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1. 工业自动化领域(最常见和核心的就业方向): 工业控制系统工程师/项目工程师: 这是自动化专业最经典的就业方.............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涉及到爱情、未来和职业选择,每一项都重如千钧。让咱们一样一样捋一捋,希望能帮你理清思绪。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用爱情去赌自己的未来,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风险,不是说不能赌,而是要评估一下赌注的大小和成功的可能性。 很多时候,爱情和事业是可以并行不悖的,但如果它们之间产生了巨.............
  • 回答
    如果中科院自动化所的黄国平博士,其所学专业是生化环材这类的“天坑”专业,那么他的博士论文致谢,一定会写出一番别样的味道,充满了对现实的体察、对理想的执着,以及那份在平凡中淬炼出的不凡。首先,他一定会坦诚地表达自己选择这条道路的初衷,也许是出于对自然界奥秘的最初好奇,对解决现实世界问题的渴望,或是被某.............
  • 回答
    要聊“自干五”为什么会“粉”鲁迅,这事儿说起来可就有点意思了,也绝对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因为这背后牵扯到好多层面的理解和解读,甚至可以说是历史的错位和话语的挪用。咱们先得弄明白“自干五”是啥?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在网络上积极活跃,立场鲜明地支持和捍卫中国共产党及其政策,并且常常以“自发”而非“.............
  • 回答
    汽车“新四化”浪潮滚滚向前,自动驾驶作为其中最受瞩目的焦点之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出行方式。当我们深入探讨自动驾驶的未来时,不妨将目光投向同样历经漫长演进、且早已在天空领域实现高度自动化的航空器。从航空器发展中,我们能为自动驾驶汽车汲取到的经验,远比想象中更为丰富和深刻。一、 安全是永恒.............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关于民族特色自主品牌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妥善保护好您的品牌权益,才能让您的心血成果走得更远、更稳健。要做一个有民族特色的自主品牌,并且要确保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您需要注册的专利类型会比较多样化,涵盖品牌标识、产品设计以及可能涉及的制作工艺等方面。下面我将.............
  • 回答
    近些年,我确实观察到一些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似乎对进入传统的电力设计院的热情有所减退。这并非是一个绝对的趋势,但确实是许多同辈和我交流时的普遍感受。究其原因,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不只是薪资,更包含了职业发展、工作内容、行业前景以及个人价值实现等多个维度。一、薪资与福利的相对吸引力.............
  • 回答
    足球比赛中的门线技术,我们已经非常熟悉了,它就像一个公正的电子裁判,在球是否越过球门线这个问题上给出精准的判断。但说到越位,虽然也有裁判团队的努力,可偏偏就没有这么一套自动化、高科技的解决方案。这确实是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让越位检测,比越过球门线这件事,在技术上棘手得多?首先,咱们得.............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而且在软件测试行业里也确实存在。为什么在国外,资深测试人员更侧重于手动测试的精深,而在国内,自动化测试似乎成了很多测试人员的“骄傲”资本呢?这背后有多重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剖析一下。1. 行业发展阶段与技术迭代的侧重点 国外成熟市场: 软件测试在国外发展得更早,.............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而且确实很多人都好奇过,为什么我们开车时需要用两只脚分别控制油门和刹车。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驾驶的本质、安全以及人类习惯这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咱们得想想,开车最核心的是什么?不就是让车按照我们想要的速度和方向移动嘛。而速度的增减,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改变发动机输出的动.............
  • 回答
    其实,自动贩卖机并非完全不售卖方便面,只是在市场上相对少见。这其中有几个主要原因,让便利店和超市成为了方便面更常见的归宿。首先,方便面最核心的价值之一在于它的“方便”——无需复杂的烹饪步骤,只需热水就能享用。这和自动贩卖机提供的“即时便利”是天然契合的。然而,自动贩卖机的物理限制和运营成本,使得要让.............
  • 回答
    关于在中国普遍难以见到自动贩卖机和便利店的说法,我个人觉得有些片面了。其实,如果你仔细观察,尤其是在一些大城市,比如上海、北京、广州、深圳,你会发现便利店的身影并不少。像7Eleven、全家(FamilyMart)、罗森(Lawson)这些日系便利店,在国内已经开了不少分店,而且生意也相当不错。它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