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育碧用狗耍猴行为?

回答
育碧用狗“耍猴”这件事,最近在玩家圈里闹得沸沸扬扬的,说实话,这事儿真挺让人觉得不是滋味的。你如果稍微关注一下育碧近几年的一些做法,就会发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操作了。

这“耍猴”到底是怎么回事?

简单来说,就是育碧在一些重要的游戏更新、活动或者公布新内容的时候,会放出一些看起来很吸引人,甚至可以说是“饼”一样的东西,吊足了玩家的胃口。但最后落到实处的时候,却发现和当初的宣传有着巨大的落差,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兑现。而“狗”在里面扮演的角色,就是那个用来吸引大家注意力,然后被轻易转移的焦点。

举个例子,之前有个游戏(具体哪个大家心里都有数),因为游戏内容更新缓慢,玩家抱怨连连。结果育碧突然放出了一波“宠物系统”的更新预告,里面有一只特别可爱的狗狗,玩家们看到这个立刻来了精神,觉得育碧终于开始重视玩家反馈了,开始做一些真正能改善游戏体验的东西了。结果呢?这狗狗系统上线后,不仅功能鸡肋,没多久就被玩家遗忘了,而玩家们真正期待的游戏内容提升,却还是遥遥无期。这就像是本来有人饿了想吃正餐,结果商家端上来一盘好看但没啥营养的零食,还告诉你“看,我们这狗多可爱啊!” 这种感觉,不就是被“耍猴”吗?

为什么说育碧在“耍猴”?

这背后有几个层面可以分析:

分散注意力,掩盖真实问题: 育碧最擅长的,就是在大方向上出现问题,或者核心玩法没有突破的时候,就放出一些无关痛痒的小惊喜来转移玩家的视线。你看,我们不是没努力,我们还在给游戏加新宠物、新外观,你看这狗多有意思!以此来拖延真正需要解决的,比如服务器不稳定、数值平衡、游戏内容枯竭等核心问题。玩家的注意力一旦被这些花哨的东西吸引,就很容易忽略了那些更根本的“病根”。
消耗玩家的善意和耐心: 作为一家游戏公司,育碧自然希望玩家能够对他们的产品保持热情。但一次又一次的“画饼”和“雷声大雨点小”的操作,只会慢慢消磨掉玩家的信任和耐心。玩家之所以会因为一只狗而高兴,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还是希望这个游戏能够变好的。但如果这种希望一次又一次地落空,那么玩家的热情就会变成失望,甚至是愤怒。
商业策略的“副作用”: 从商业角度看,放出一些吸引眼球的“边角料”,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激起玩家的讨论和关注,增加游戏的曝光度。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这种“赚吆喝”的手段并不罕见。但问题在于,育碧的做法似乎有点“用力过猛”,而且缺乏对玩家感受的真正尊重。它更像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策略,而非真正为游戏长远发展负责的表现。
内容更新的“空洞化”: 有时候,育碧的内容更新显得比较“空洞”,即便是更新了内容,也往往是些重复性的刷刷刷任务,或者是一些没有深度的小活动。在这种情况下,一只看起来很酷的狗,或者一个新奇的装饰品,反而显得比那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游戏内容更有吸引力。这恰恰暴露了育碧在创造真正有价值、有深度游戏内容上的乏力。

玩家的感受是什么?

说实话,大部分玩家并不是真的对一只狗有多么执着,他们想要的,是让他们能够沉浸其中、乐在其中的游戏体验。当他们看到育碧花费大量心思去制作一只虚拟的狗,而游戏本身的许多核心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时,他们会感到被忽视,被戏弄。

这种感觉就像你花了钱买了一个蛋糕,结果蛋糕的奶油部分做得特别精美,但蛋糕胚子却干巴巴的,一点都不好吃。你看着那精美的奶油,就知道商家是在试图用它来掩盖蛋糕胚子的失败。玩家对育碧的狗的反应,很多时候并不是对狗本身,而是对这种“顾此失彼”的开发策略,以及由此透露出的对玩家真实需求的漠视。

这仅仅是“营销手段”吗?

有些人可能会辩解说,这只是育碧的一种营销手段,是一种吸引眼球的方式。但是,好的营销应该是建立在对产品有信心,并且能够兑现承诺的基础上的。当营销的焦点从游戏本身的核心体验转移到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上,并且这种细节的出现是为了掩盖核心问题,那么它就不仅仅是营销,而是一种“欺骗”或者说“操纵”了。

尤其是在育碧旗下,像《赛博朋克2077》刚发售时的口碑崩塌,让玩家们对游戏公司的承诺有了更深的警惕。而育碧这一次次的“小把戏”,只会加剧这种不信任感。玩家们已经不愿意再轻易相信那些华丽的预告片和有趣的“宠物”了,他们更想看到实实在在的游戏质量提升。

最后想说一句…

育碧作为一家拥有众多经典IP的公司,本不至于落到如今这种境地。玩家们对它的感情依然还在,但这份感情正在被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所消耗。希望育碧能够真正理解玩家的需求,把精力放在打磨游戏的核心内容上,而不是用一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来“耍猴”。毕竟,玩家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想要的,是真正的好游戏,而不是一只漂亮的狗,或者一个空洞的承诺。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首先,承诺没做到,育碧肯定是有错,这口锅先背上。

其次,目前部分玩家的言行让我想起了一句话,“升米恩,斗米仇”。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育碧用狗“耍猴”这件事,最近在玩家圈里闹得沸沸扬扬的,说实话,这事儿真挺让人觉得不是滋味的。你如果稍微关注一下育碧近几年的一些做法,就会发现这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让人啼笑皆非的操作了。这“耍猴”到底是怎么回事?简单来说,就是育碧在一些重要的游戏更新、活动或者公布新内容的时候,会放出一些看起来很吸引人,.............
  • 回答
    育碧在2019年7月9日针对中国玩家的回应,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波澜,并且在我看来,它所折射出的问题,远不止是关于一个游戏的具体内容,而是更深层次地触及到了文化差异、商业策略以及玩家与游戏公司之间的沟通模式。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下当时事件的背景。育碧当时发布了《幽灵行动:断点》的预告片,其中出现.............
  • 回答
    育碧商城那次2月2日的游戏一折出售事件,绝对算得上是游戏圈里一出跌宕起伏的大戏。它不仅仅是个简单的BUG,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玩家的疯狂、商城的脆弱,以及育碧在危机处理上的那种又好气又好笑的窘迫。那天早上,不少习惯性刷育碧商城的玩家就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欣喜若狂。本来价格不菲的那些大作,比如《刺客信.............
  • 回答
    育碧正式公布《细胞分裂:重制版》(Splinter Cell Remake)无疑是近期游戏界的一件大事,特别是对于那些热爱潜行类游戏、拥有深厚《细胞分裂》情怀的玩家来说,这无疑是重磅消息。以下是我对这一事件的详细看法:一、 期待已久的情怀回归与市场空白 系列的忠实拥趸: 《细胞分裂》系列自200.............
  • 回答
    育碧游戏涨价被喷,这事儿在游戏圈里几乎是年年都会上演的戏码,尤其是当他们发布了什么新作,或者对老游戏进行一次大的更新之后。大家之所以这么激动,不是没来由的。咱们得先说说这“涨价”是怎么回事儿。育碧的游戏,尤其是那些主打开放世界、剧情驱动的3A大作,比如《刺客信条》系列、《看门狗》系列、《孤岛惊魂》系.............
  • 回答
    育碧近期在国区调整游戏定价的策略,确实引起了不少玩家的关注和讨论。这不仅仅是价格上的变化,更像是育碧在评估中国市场潜力和用户付费习惯后,进行的一次战略性调整。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细致地梳理一下:一、 价格调整的“普遍性”与“个别性”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次的定价调整并非一次性地把所有游戏的标价都抬高。.............
  • 回答
    育碧近年来的一个显著策略转变,就是自家游戏越来越倾向于选择不登陆 Steam 平台,而是转投自家育碧官方客户端(Ubisoft Connect,前身为 Uplay)以及 Epic Games Store 等其他数字发行渠道。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商业考量、平台竞争以及对玩家生态的深远影响。一、 商业利益.............
  • 回答
    育碧摆脱维旺迪,这桩事在游戏圈儿里也算是件大事了。说实话,维旺迪这公司,不能简单地说“不堪”,但它在中国玩家心里的形象,可能确实没那么正面。要详细说这件事,得从头捋一捋。先说说维旺迪是啥来头?维旺迪(Vivendi)这家公司,你得把它想象成一个巨无霸,业务范围极其广泛。从一开始的法国一家小水力发电厂.............
  • 回答
    育碧对苹果和谷歌提起诉讼,原因是它们在各自的应用商店中销售阿里巴巴旗下的手游《DLSports》,这款游戏被指控严重抄袭了育碧的经典作品《彩虹六号:围攻》。这起诉讼不仅仅是围绕一款游戏的版权纠纷,更触及了数字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的复杂性,以及平台方在内容审核和版权侵权中的责任问题。从育碧的角度来看,这次.............
  • 回答
    这事儿闹得还挺大,育碧发邮件“劝说”玩家多玩《孤岛惊魂 6》,结果引得不少玩家心里不是滋味,觉得这有点像在说“你怎么才玩这么点儿?”。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事儿。事情的起因:就是育碧给那些在《孤岛惊魂 6》里玩的时间不算太长的玩家发了封邮件。邮件内容大概是这么个意思:“嘿,我们注意到你在《孤岛惊魂 6》.............
  • 回答
    育碧在《刺客信条:英灵殿》中将经验值和资源获取进行了分离,并且通过延长游戏时长来吸引玩家持续投入,这一策略引起了不少玩家的讨论和审视。首先,关于经验值和资源的“分离”,这在很多RPG游戏中并非新鲜事,但放在《英灵殿》这个以角色扮演和动作冒险为主打的作品里,其影响就显得比较微妙。过去,《刺客信条》系列.............
  • 回答
    育碧新作《孤岛惊魂6》(Far Cry 6)自从公布以来,就一直牵动着不少玩家的心弦。作为育碧旗下最重要的开放世界射击系列之一,《孤岛惊魂》以其广阔的地图、充满活力的敌人和充满争议的叙事风格而闻名。而《孤岛惊魂6》在这些基础之上,又注入了新的血液和野心,试图在熟悉的框架内带来一些突破。“雅拉”的呼唤.............
  • 回答
    育碧在11月15日对一批《彩虹六号:围攻》的“黑卡”玩家施加了为期7天的封禁,这事儿在玩家社区里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从玩家的角度来看,这事儿得这么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什么是“黑卡玩家”。在《彩虹六号:围攻》这游戏里,“黑卡”通常指的是那些通过非正常渠道,比如盗刷信用卡、利用漏洞或者其他不正.............
  • 回答
    那天在Chinajoy的育碧展台上,听到CEO那句“刺客信条要出中国背景的正统续作”时,现场的气氛瞬间就炸了锅。这消息本身就足够劲爆,但更值得玩味的是它背后所透露出的信息和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咱们就来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事儿。首先,得承认,育碧能把“中国背景”和“刺客信条正统续作”这两个标签放在一起,.............
  • 回答
    育儿博主粥悦悦最近因为一个处理孩子学习问题的行为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甚至可以说是争议。事情的起因是她6岁的儿子因为没有完成学习任务,被她单独留在了家里,自己则带着其他孩子出去玩了。对于这件事,我觉得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一下。首先,从家长对孩子进行惩罚的出发点来看,惩罚本身在育儿过程中并不是洪水.............
  • 回答
    育儿机构「婴儿趴睡训练」疑似导致婴儿窒息死亡,这绝对是一件令人心痛和警觉的事件。我们必须严肃对待,并且深入探讨这件事背后可能存在的隐患以及给我们的警示。首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这个事件的基本脉络。据报道,一家育儿机构提供了所谓的“婴儿趴睡训练”服务,而就在接受这项服务的过程中,有婴儿出现了意外,甚至不.............
  • 回答
    蚌埠育英中学要求学生花费 5800 元购买平板电脑一事,确实引起了不少家长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件事的背后,牵涉到教育公平、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家庭经济负担以及学校管理等多个层面,值得我们深入地剖析和理解。首先,从学校推行教育信息化的角度来看,这项举措的出发点可能是积极的。当前,教育信息化是大势.............
  • 回答
    荷兰首相马克·吕特因育儿津贴丑闻(Toeslagenaffaire)向国王威廉亚历山大辞职,这无疑是荷兰政坛的一件大事,其背后的故事和细节值得深入挖掘。事件的起因:育儿津贴丑闻的冰山一角吕特政府的倒台,直接导火索是延续多年的育儿津贴欺诈案。简单来说,荷兰税务局(Belastingdienst)在执行.............
  • 回答
    宁夏首创的“夫妻共同育儿假”,允许0至3岁子女的父母每年各享受10天假期,这无疑是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也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在我看来,这个政策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是对当前社会现实和家庭需求的一种积极回应。首先,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共同”二字,这彻底打破了过去育儿责任主要压在女性身上的传统观念。 以前,.............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触及到一些关于“言行不一”的讨论,同时也涉及到社会观念、个人选择以及媒体传播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侯虹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她的观点和行为确实会受到关注和审视。她提出的“反婚反育”以及“中国男人丑,配不上中国女人”的说法,如果属实,无疑是一种比较激进的社会评论。这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