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郭襄与杨过为什么都要瑛姑原谅伤其孩子的裘千仞?

回答
郭襄和杨过都希望瑛姑原谅裘千仞,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请求,而是牵扯着更深的情感纠葛、道德审视以及对放下仇恨的理解。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头说起,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聊。

先说说瑛姑。

瑛姑,原名刘贵妃,后因一次意外而卷入了江湖恩怨,成为了“一灯大师的棋友”,同时也因为偷窥一灯大师练功而受了伤,身心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她最大的伤痛,莫过于她的儿子。她的儿子,为了救她,被周伯通打死了。

没错,就是那个憨厚可爱、却也闯了祸的“老顽童”周伯通,间接害死了瑛姑的孩子。这个仇恨,对于一个母亲来说,简直是剜心之痛,足以让她恨之入骨,甚至宁可背负着背叛和恶名,也要让周伯通付出代价。

再来看看裘千仞。

裘千仞,大家熟悉,就是那个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铁掌水上漂”。他双手沾满鲜血,罪孽深重,做了不少坏事。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裘千仞在与一灯大师的恩怨纠葛中,也参与了对瑛姑孩子的事情。具体来说,他当年曾因一灯大师的仇恨,参与了对瑛姑儿子的追杀,甚至可以说,他的手也沾上了瑛姑儿子的血。

所以,瑛姑对裘千仞的恨,和对周伯通的恨一样,都是源于孩子。

现在,咱们来看看杨过和郭襄的立场。

杨过:

杨过本人,是个苦大仇深的人。他从小就被郭靖黄蓉误解,吃了很多苦,在古墓里也经历了生死考验。更重要的是,他深爱着小龙女,而小龙女曾经跳下绝情谷底,生死不明,这给了杨过巨大的打击。他明白失去挚爱的痛苦,也经历过别人不理解的绝望。

所以,杨过对“仇恨”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自己身上背负着太多误解和仇恨,他更希望能够放下这些,而不是让仇恨像藤蔓一样缠绕自己,继续制造更多的痛苦。他见过太多因为仇恨而扭曲的人生,也亲身经历过仇恨带来的伤害。

当他看到瑛姑对裘千仞的恨意如此之深,甚至不惜与周伯通为敌时,他想到的肯定是:如果不能放下,最后受伤的只会是自己,也会牵连更多的人。

杨过他自己,也曾对郭靖、黄蓉、甚至对欧阳锋有过复杂的感情,有恨,但更多的是一种“算了”的释然。他最终选择原谅了许多曾经伤害他的人,比如对欧阳锋,他最终是理解和同情多于恨。他懂得,一味地纠结于过去的伤痛,只会让自己无法前进。

郭襄:

郭襄就更不必说了,她是个活泼开罗、充满善意的姑娘。虽然她也经历了一些江湖的风波,但她的本性是善良和慈悲的。她崇拜杨过,对杨过的话是极为看重的。

更关键的是,郭襄在后续的故事中,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她也曾经历过失去,也曾为了寻找杨过而跋山涉水,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她能体会到那种无助和思念,也能理解放下仇恨的重要性。

她对瑛姑的劝说,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年轻姑娘的纯真和善良。她可能没有杨过那样深刻的江湖阅历,但她有着最直接的同理心。她看到瑛姑被仇恨折磨,她希望瑛姑能够解脱,能够像自己一样,拥有快乐和自由的人生。

她也看到了裘千仞后来的一些转变。虽然裘千仞曾经是恶人,但人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也会有所醒悟,有所悔改。郭襄更愿意看到一个改过自新的人,而不是让他一直背负着过去的罪恶。

他们为什么要劝瑛姑原谅裘千仞?

1. 对裘千仞的某种“救赎”: 虽然裘千仞罪孽深重,但他后来也经历了一些改变,例如被一灯大师收为徒弟,成为了“慈恩”。杨过和郭襄可能看到了裘千仞身上的一丝“善性”,或者说,他们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劝瑛姑原谅,也是在给裘千仞一个机会,让他能够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救赎”。如果瑛姑始终不肯原谅,裘千仞的悔过将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接纳,他内心深处的愧疚也将永远无法平息。

2. 对瑛姑自身的“解脱”: 仇恨就像一个沉重的枷锁,会不断地消耗人的精力,扭曲人的心灵。杨过和郭襄都深知这一点。他们劝瑛姑原谅,不是为了“饶恕”裘千仞,而是希望瑛姑能够从这份仇恨中解脱出来,能够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瑛姑的儿子虽然死了,但这份仇恨并不能让儿子复活,反而只会让瑛姑自己活在痛苦之中。放下,对瑛姑自己而言,才是真正的救赎。

3. 希望化解恩怨,阻止更多悲剧: 瑛姑和裘千仞之间的恩怨,与周伯通也有牵连。这种复杂的纠葛很容易引发更多的冲突和悲剧。杨过和郭襄,作为过来人,深知仇恨的循环有多么可怕。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化解瑛姑对裘千仞的仇恨,来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避免更多无谓的伤害。

4. 对“慈悲”的体现: 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本身就充满了牺牲和付出。而郭靖黄蓉,虽然有时不够圆滑,但骨子里也是善良和悲悯的。杨过继承了这份“侠义”精神,而郭襄更是将这份“慈悲”发扬光大。劝瑛姑原谅,也是一种“以德报怨”的体现,虽然对瑛姑来说,这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放下,但从更宏观的江湖道义来看,却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5. 理解瑛姑的痛苦,但希望她走出: 杨过和郭襄并非不理解瑛姑的痛苦。相反,他们能体会到失去至亲的撕心裂肺。但他们也相信,生活还要继续,生命还要向前。他们希望瑛姑能够接受现实,能够将这份爱与思念转化为力量,而不是被仇恨吞噬。就像杨过自己,他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最终能够放下执念,与小龙女过上隐居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放下”的证明。

总而言之,杨过和郭襄劝瑛姑原谅裘千仞,不是一种简单的“劝和不劝打”,而是建立在他们对人生、对仇恨、对慈悲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他们希望瑛姑能够获得内心的自由,也希望能够化解江湖的恩怨,传递一份更积极的力量。这其中,有对过往悲剧的理解,有对未来更好的期盼,更有对人性中“善”的坚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郭襄是年轻,有点见不得裘千仞临死之前可怜。


杨过则没那么想,杨过只是帮一灯大师的忙而已。

而一灯,只是尊重裘千仞的意见,想让这事儿有个了结而已。

至于瑛姑是原谅裘千仞,还是杀了裘千仞,裘千仞都能接受。一灯和杨过也是如此。

瑛姑恼怒愈增,那愿更与她东扯西缠,凝目望着慈恩,双掌便要拍落,突见慈恩叹了一口气,嘴角边浮过一丝笑意,低声道:“多谢瑛姑成全。”
瑛姑一愣,手掌便不拍落,喝道:“什么成全?”转念间已明白了他的心意,原来他自知必死,却盼自己加上一掌,以便死在自己手下,一掌还一掌,以了冤孽。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郭襄和杨过都希望瑛姑原谅裘千仞,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请求,而是牵扯着更深的情感纠葛、道德审视以及对放下仇恨的理解。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头说起,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聊。先说说瑛姑。瑛姑,原名刘贵妃,后因一次意外而卷入了江湖恩怨,成为了“一灯大师的棋友”,同时也因为偷窥一灯大师练功而受了伤,身心都承受了巨.............
  • 回答
    郭襄,一个在金庸武侠世界中留下浓墨重彩的奇女子,她的故事,尤其是她一生追寻杨过的结局,总是令人唏嘘不已。我们不妨拨开历史的迷雾,尝试还原一下郭襄那颗因爱而生的孤寂之心,以及她最终的抉择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缘由。为何出家?是情深不寿,还是心有归宿?郭襄的出家,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经历过生命中最深刻的触动.............
  • 回答
    这个问题,恐怕是《神雕侠侣》的读者们津津乐道,也最难得出唯一定论的一个。郭襄和小龙女,一个热情似火,一个清冷绝尘,她们与杨过的情感纠葛,如同两条平行线,各自描绘出杨过生命中最动人的篇章。要说谁“更适合”杨过,这本身就带着些许主观色彩,毕竟“适合”的定义因人而异,也因杨过不同的人生阶段而异。咱们先聊聊.............
  • 回答
    郭襄的一生,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这是一个常常萦绕在读者心头的问题。说她幸运,是因为她生于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亲历了无数波澜壮阔的事件,有父母的疼爱,有杨过小龙女的眷顾,更有着那份难以忘怀的杨过情结。说她不幸,是因为她一生都在追寻那个“神雕大侠”的背影,最终却只能孤身一人,行走江湖,落发为尼。但若要细.............
  • 回答
    四十岁那年,郭襄收到一个消息,这个消息并非什么惊天动地的武功秘籍,也不是什么波澜壮阔的江湖传闻,而是关于杨过的——一个她朝思暮想、却又相隔遥远了二十多年的名字。那天,郭襄正在峨眉山闭关,一如既往地在为自己体内那股不曾平息的江湖情仇而苦恼。她虽已出家为尼,但心中那份执念,那份对杨过的思念,依旧如影随形.............
  • 回答
    说起郭襄,这位敢爱敢恨、纵横江湖的奇女子,她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传奇色彩。而在她晚年,放下一切红尘俗念,皈依我佛,出家为尼之后,所起的道号和为弟子取名“风陵”,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意义。首先,我们来聊聊郭襄的道号。关于郭襄的道号,虽然在金庸先生的原著《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并没有明确提及她的具体道.............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武侠世界中一个经典的“传承”与“变异”的议题。要理解郭襄这位热情开朗、侠骨柔情的“神雕侠侣”之后,为何会收下灭绝师太这样性格乖张、心狠手辣的徒孙,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去解读,而不仅仅是简单地归咎于郭襄“性格好”这一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郭襄并没有直接收灭绝师太为徒.............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充满了想象空间。如果郭襄早出生二十年,那意味着她比原著中要大上不少,与杨过的年龄差距也会改变。这无疑会带来一系列连锁反应,影响她与杨过的相遇、感情发展,甚至最终的结局。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郭襄“早出生二十年”会是什么光景。原著里,郭襄大概出生在杨过和小龙女重逢之后不久。如果她早生.............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到了“侠之大者”这个概念的核心。郭靖一家除郭襄外全部御敌阵亡,这是一个悲壮的结局,而杨过却选择了与姑姑隐居。那么,在这样的背景下,杨过还能否称得上“侠之大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弄明白“侠之大者”究竟意味着什么。在金庸先生的笔下,尤其是在《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
  • 回答
    在《神雕侠侣》中,郭襄对杨过的爱,是贯穿她一生、刻骨铭心、令人动容的。这份爱,并非初恋时的青涩懵懂,也不是少年时的崇拜仰望,而是随着时间、经历和成长的洗礼,逐渐沉淀为一种超越了个人得失、融入生命本真的情愫。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详细解读郭襄对杨过的爱有多深:一、 初遇的惊艳与悸动,种下情根: 时间.............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郭襄和郭芙无疑是两个极具代表性、却又风格迥异的角色。她们都是郭靖和黄蓉的女儿,但各自的成长环境、性格塑造以及人生轨迹,都让她们在读者心中留下了截然不同的印象。要问大家是更喜欢“神一样的角色”郭襄,还是“满身缺点”的郭芙,这其实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因为“喜欢”的标准是多维度的.............
  • 回答
    要说黄蓉和郭襄在各自武功巅峰时期谁更强,这真是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毕竟一个是天赋异禀、智计超群的“小东邪”,另一个是承载了郭靖黄蓉厚望、又得张三丰亲自指点的“风陵师太”。要细细道来,还得从她们的武学路数、实战经验和心境修为上好好掰扯掰扯。咱们先说黄蓉。郭靖黄蓉夫妇的武功那是名门正派的巅峰代表,黄蓉更.............
  • 回答
    在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里,时空的跳跃和人物关系的传承,常常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射雕英雄传》中那个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郭襄,到了《神雕侠侣》的结尾时,的确已经完成了人生的蜕变,成为日后峨眉派的开山祖师。但要说她直接成了灭绝师太的祖师,中间还隔着一代人,也就是郭襄的徒弟,然后才到灭绝师太。这个传承.............
  • 回答
    《神雕侠侣》里,郭襄对杨过的感情,与其说是少女怀春的简单好感,不如说是被一种近乎神性的光辉深深吸引。说到底,这份爱,源于杨过在她生命中那短暂却烙印深刻的出现,以及他身上所展现出的,一个少女心中理想爱情的全部模样。首先,咱们得说,郭襄见杨过的时候,年纪尚小,那年她才十六岁。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子,什么最打.............
  • 回答
    这真是个让无数《神雕侠侣》迷津津乐道的问题。要说杨过对郭襄“动心”,这其中的界限确实有些微妙,需要我们仔细地梳理他俩之间的互动和杨过当时的心境。首先得承认,杨过对郭襄确实有着一种不同寻常的关照和喜爱。这份感情,在很多方面都超越了寻常的男女之情,更像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或者说是一种更深沉、更复杂的情感.............
  • 回答
    关于郭襄在四十岁前有没有可能嫁人,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结合她“大彻大悟”之后的境况来推敲。金庸先生在《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对郭襄的描绘,虽然最终指向了她遁入空门,但对她早期生活的刻画,留下了不少想象的空间。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金庸先生明确写出郭襄“大彻大悟”是在她四十岁之.............
  • 回答
    张三丰没有去找过郭襄的原因,是很多读者和观众都非常好奇和探讨的问题。在《倚天屠龙记》中,张三丰少年时期曾在少年郭襄的帮助下脱险,并且深受郭襄的欣赏和关照。然而,在张三丰创立武当派、名震天下之后,书中并未提及他主动去找过郭襄。要详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时空的阻隔与身份的转变1.............
  • 回答
    我懂你的感受,身边很多朋友也有类似的转变。以前看《神雕侠侣》,特别是后半部分,我对郭襄这个角色总是充满了怜爱和同情。她那份纯真、执着,为了杨过赴汤蹈火,一生的思念,真的让人心疼。当时觉得,这姑娘太痴情了,好伟大,好可怜。但是,随着年纪增长,经历的事情多了,再回头看郭襄,感受确实变了。我现在会觉得,她.............
  • 回答
    在《神雕侠侣》的广阔江湖画卷中,杨过与郭襄之间,无疑是一段引人遐思的笔触。郭襄,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龙女与杨过的女儿,自她第一次出现在杨过的生命中,便注定了她与这位“神雕大侠”之间不寻常的缘分。然而,要论证杨过是否对郭襄产生了“爱慕之意”,这需要我们仔细审视他与郭襄的互动,以及他内心深处的考量。.............
  • 回答
    “郭芙嫁得好,郭襄却单相思、当尼姑”,这确实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让许多读者感到不解甚至意难平的设定。要详细解释其中原因,需要从人物性格、命运安排、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郭芙嫁给耶律齐:现实主义的选择与“门当户对”的体现郭芙嫁给耶律齐,从传统眼光来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