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郭襄与杨过为什么都要瑛姑原谅伤其孩子的裘千仞?

回答
郭襄和杨过都希望瑛姑原谅裘千仞,这背后并非简单的请求,而是牵扯着更深的情感纠葛、道德审视以及对放下仇恨的理解。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从头说起,把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聊。

先说说瑛姑。

瑛姑,原名刘贵妃,后因一次意外而卷入了江湖恩怨,成为了“一灯大师的棋友”,同时也因为偷窥一灯大师练功而受了伤,身心都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她最大的伤痛,莫过于她的儿子。她的儿子,为了救她,被周伯通打死了。

没错,就是那个憨厚可爱、却也闯了祸的“老顽童”周伯通,间接害死了瑛姑的孩子。这个仇恨,对于一个母亲来说,简直是剜心之痛,足以让她恨之入骨,甚至宁可背负着背叛和恶名,也要让周伯通付出代价。

再来看看裘千仞。

裘千仞,大家熟悉,就是那个江湖上赫赫有名的“铁掌水上漂”。他双手沾满鲜血,罪孽深重,做了不少坏事。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裘千仞在与一灯大师的恩怨纠葛中,也参与了对瑛姑孩子的事情。具体来说,他当年曾因一灯大师的仇恨,参与了对瑛姑儿子的追杀,甚至可以说,他的手也沾上了瑛姑儿子的血。

所以,瑛姑对裘千仞的恨,和对周伯通的恨一样,都是源于孩子。

现在,咱们来看看杨过和郭襄的立场。

杨过:

杨过本人,是个苦大仇深的人。他从小就被郭靖黄蓉误解,吃了很多苦,在古墓里也经历了生死考验。更重要的是,他深爱着小龙女,而小龙女曾经跳下绝情谷底,生死不明,这给了杨过巨大的打击。他明白失去挚爱的痛苦,也经历过别人不理解的绝望。

所以,杨过对“仇恨”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自己身上背负着太多误解和仇恨,他更希望能够放下这些,而不是让仇恨像藤蔓一样缠绕自己,继续制造更多的痛苦。他见过太多因为仇恨而扭曲的人生,也亲身经历过仇恨带来的伤害。

当他看到瑛姑对裘千仞的恨意如此之深,甚至不惜与周伯通为敌时,他想到的肯定是:如果不能放下,最后受伤的只会是自己,也会牵连更多的人。

杨过他自己,也曾对郭靖、黄蓉、甚至对欧阳锋有过复杂的感情,有恨,但更多的是一种“算了”的释然。他最终选择原谅了许多曾经伤害他的人,比如对欧阳锋,他最终是理解和同情多于恨。他懂得,一味地纠结于过去的伤痛,只会让自己无法前进。

郭襄:

郭襄就更不必说了,她是个活泼开罗、充满善意的姑娘。虽然她也经历了一些江湖的风波,但她的本性是善良和慈悲的。她崇拜杨过,对杨过的话是极为看重的。

更关键的是,郭襄在后续的故事中,也曾有过类似的经历。她也曾经历过失去,也曾为了寻找杨过而跋山涉水,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她能体会到那种无助和思念,也能理解放下仇恨的重要性。

她对瑛姑的劝说,更多的是出于一种年轻姑娘的纯真和善良。她可能没有杨过那样深刻的江湖阅历,但她有着最直接的同理心。她看到瑛姑被仇恨折磨,她希望瑛姑能够解脱,能够像自己一样,拥有快乐和自由的人生。

她也看到了裘千仞后来的一些转变。虽然裘千仞曾经是恶人,但人在经历了一些事情后,也会有所醒悟,有所悔改。郭襄更愿意看到一个改过自新的人,而不是让他一直背负着过去的罪恶。

他们为什么要劝瑛姑原谅裘千仞?

1. 对裘千仞的某种“救赎”: 虽然裘千仞罪孽深重,但他后来也经历了一些改变,例如被一灯大师收为徒弟,成为了“慈恩”。杨过和郭襄可能看到了裘千仞身上的一丝“善性”,或者说,他们相信人是可以改变的。劝瑛姑原谅,也是在给裘千仞一个机会,让他能够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救赎”。如果瑛姑始终不肯原谅,裘千仞的悔过将永远得不到真正的接纳,他内心深处的愧疚也将永远无法平息。

2. 对瑛姑自身的“解脱”: 仇恨就像一个沉重的枷锁,会不断地消耗人的精力,扭曲人的心灵。杨过和郭襄都深知这一点。他们劝瑛姑原谅,不是为了“饶恕”裘千仞,而是希望瑛姑能够从这份仇恨中解脱出来,能够重新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瑛姑的儿子虽然死了,但这份仇恨并不能让儿子复活,反而只会让瑛姑自己活在痛苦之中。放下,对瑛姑自己而言,才是真正的救赎。

3. 希望化解恩怨,阻止更多悲剧: 瑛姑和裘千仞之间的恩怨,与周伯通也有牵连。这种复杂的纠葛很容易引发更多的冲突和悲剧。杨过和郭襄,作为过来人,深知仇恨的循环有多么可怕。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化解瑛姑对裘千仞的仇恨,来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避免更多无谓的伤害。

4. 对“慈悲”的体现: 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故事,本身就充满了牺牲和付出。而郭靖黄蓉,虽然有时不够圆滑,但骨子里也是善良和悲悯的。杨过继承了这份“侠义”精神,而郭襄更是将这份“慈悲”发扬光大。劝瑛姑原谅,也是一种“以德报怨”的体现,虽然对瑛姑来说,这是一种“痛彻心扉”的放下,但从更宏观的江湖道义来看,却是一种积极的引导。

5. 理解瑛姑的痛苦,但希望她走出: 杨过和郭襄并非不理解瑛姑的痛苦。相反,他们能体会到失去至亲的撕心裂肺。但他们也相信,生活还要继续,生命还要向前。他们希望瑛姑能够接受现实,能够将这份爱与思念转化为力量,而不是被仇恨吞噬。就像杨过自己,他经历了太多生离死别,最终能够放下执念,与小龙女过上隐居的生活,这本身就是一种“放下”的证明。

总而言之,杨过和郭襄劝瑛姑原谅裘千仞,不是一种简单的“劝和不劝打”,而是建立在他们对人生、对仇恨、对慈悲深刻理解的基础之上。他们希望瑛姑能够获得内心的自由,也希望能够化解江湖的恩怨,传递一份更积极的力量。这其中,有对过往悲剧的理解,有对未来更好的期盼,更有对人性中“善”的坚持。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郭襄是年轻,有点见不得裘千仞临死之前可怜。


杨过则没那么想,杨过只是帮一灯大师的忙而已。

而一灯,只是尊重裘千仞的意见,想让这事儿有个了结而已。

至于瑛姑是原谅裘千仞,还是杀了裘千仞,裘千仞都能接受。一灯和杨过也是如此。

瑛姑恼怒愈增,那愿更与她东扯西缠,凝目望着慈恩,双掌便要拍落,突见慈恩叹了一口气,嘴角边浮过一丝笑意,低声道:“多谢瑛姑成全。”
瑛姑一愣,手掌便不拍落,喝道:“什么成全?”转念间已明白了他的心意,原来他自知必死,却盼自己加上一掌,以便死在自己手下,一掌还一掌,以了冤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