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何惹人厌的郭芙能嫁好丈夫,而可爱的郭襄却单相思、当尼姑?

回答
“郭芙嫁得好,郭襄却单相思、当尼姑”,这确实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让许多读者感到不解甚至意难平的设定。要详细解释其中原因,需要从人物性格、命运安排、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多个层面来分析。

一、 郭芙嫁给耶律齐:现实主义的选择与“门当户对”的体现

郭芙嫁给耶律齐,从传统眼光来看,算得上是一桩“好”姻缘,原因可以从以下几点细说:

家世背景的匹配度(某种程度上的门当户对):
郭芙: 作为郭靖和黄蓉的女儿,虽然父母是顶尖的侠客,但郭芙本身在江湖上的地位和能力并不突出。她出身于名门望族,享有极高的声誉,这本身就带着光环。
耶律齐: 耶律齐是辽国皇族后裔,虽然后来家道中落,但他身上流淌着贵族的血脉,这与郭芙的“官宦世家”背景(郭靖曾是宋朝官员)在某种意义上是相似的。更重要的是,耶律齐本身武功不俗,是丐帮帮主,具备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他的出身和能力,使得他能够与郭家在名望和地位上形成某种平衡,是那个时代里一个相对合适的选择。
性格上的互补与现实考量:
郭芙的骄纵跋扈: 郭芙的性格是她最大的缺点,她娇生惯养,任性妄为,脾气火爆,容易冲动。
耶律齐的沉稳内敛(表面上): 相比之下,耶律齐显得比较沉稳,话不多,给人一种可靠的印象。他能包容郭芙的性格,并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她,让她不至于完全失控。小说中并没有太多描述耶律齐对郭芙的宠溺,更多的是一种对她行为的忍耐和适应。
“管得住”的吸引力: 对于像郭靖黄蓉这样的父母来说,看到女儿能嫁给一个相对“稳重”的人,即使女儿自己不完全成熟,也算是对她未来的一个保障。耶律齐似乎能给郭芙提供一种秩序感和约束力,这是她自身缺乏的。
父母的安排和期望:
郭靖黄蓉对女儿的婚姻自然非常关心。耶律齐作为丐帮帮主,武功也算出类拔萃,是黄蓉眼中一个不错的对象。他们可能看到了耶律齐的“潜力”和“稳重”,认为他能给郭芙一个稳定的归宿。
郭芙本人也并非全无自主权,她对杨过有强烈的爱慕,但杨过与她之间存在巨大的心理隔阂和误会。当杨过明确表示无法回应她的感情,并且郭芙也无法真正理解杨过的内心时,耶律齐作为一个相对“正常”且有能力的追求者,自然会进入她的考虑范围。
小说叙事的现实主义倾向:
金庸小说往往也反映了现实社会的婚姻观。像郭芙这样性格张扬、行为出格的女子,在那个时代想要找到一个真正理解并包容她所有缺点的男人是很难的。耶律齐的出现,更像是一个符合社会常规的选择,而不是轰轰烈烈的爱情。他能给她一个安稳的生活,有社会地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处理好她的任性。

二、 郭襄的单相思与出家:理想主义的追求与命运的捉弄

郭襄未能嫁得如意郎君,最终选择出家,这背后则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对杨过的“求不得”之苦:
初见倾心,一见钟情: 郭襄在十六岁生日时见到杨过,便被杨过的风采、才华和那种亦正亦邪的魅力深深吸引。这份爱,纯粹而炽烈,是一种少女对理想爱情的憧憬。
杨过的复杂情感: 杨过对郭襄更多的是长辈对晚辈的疼爱,以及一种对昔日“小妹妹”的怜惜。他早已深爱小龙女,心中再无他位。即使杨过再爱惜郭襄,也无法回应她那种刻骨铭心的爱意。
“一见杨过误终身”的宿命感: 郭襄的爱情注定是悲剧性的,因为她爱上了一个心中只有另一个人的男人。她所追求的,是一种超越世俗的深刻情感连接,而杨过恰恰是这种爱情的化身(与小龙女之间)。
对爱情的理想化与执着:
不将就的坚持: 郭襄的可爱之处在于她对爱情的真挚和不将就。她不会因为寂寞或现实压力而随便选择一个人。她心中有了杨过,其他人很难再进入她的世界。
寻找杨过的漫漫长路: 即使知道杨过可能回应不了,郭襄也花费了大量时间去寻找他,希望能再见一面,甚至只是一个答案。这种执着,既是她可爱的一面,也注定了她情感上的孤单。
性格的纯真与不染尘埃:
心地善良,充满侠义: 郭襄心地纯良,敢作敢当,充满侠义精神。她继承了父母的侠义之风,但又不像父母那样有明确的“目标”和“立场”。
不谙世事的情感: 她的爱情观是非常纯粹的,她追求的是灵魂的契合,是生死相随的感情。这种纯真在复杂的江湖中,反而让她显得格格不入。
命运的安排与作者的意图:
突出“情”的主题: 郭襄的命运安排,是为了更加深刻地展现金庸小说中“情”的主题。她对杨过的单恋,是那个时代下一种难以圆满的爱情的写照。
成为“侠女”的另一种典范: 郭襄最终出家,并没有像她的父母那样成为一个武功盖世、名扬天下的侠客,但她以另一种方式实践了她的“侠”。她在江湖上行侠仗义,帮助弱小,她的峨眉派创立,成为了江湖上一股重要的力量。她的出家,并非是对爱情的绝望,而是将这份情转化为一种对人世的关怀和普度众生的慈悲。
对比与衬托: 郭襄的结局,与郭芙的“圆满”(至少在世俗意义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进一步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引发了读者对幸福定义和人生选择的思考。
情感的升华与精神的超越:
郭襄的出家,可以看作是她对爱情执念的一种升华。既然人间情缘无法圆满,她便将这份爱转化为对佛法的追求,以更广阔的胸怀去关怀世人。她的行为,不是一种消极的逃避,而是一种主动的精神选择,是对俗世烦恼的一种超脱。

三、 作者的创作意图与金庸的武侠世界观

金庸先生塑造人物并非总是追求“好人有好报,恶人有恶报”的简单逻辑,他更侧重于展现人性的复杂和命运的无常。

人性的多面性: 郭芙固然惹人厌,但她也有她可爱的一面,比如对杨过的真情流露(虽然方式不对)。耶律齐选择她,或许也是看到了她身上某种闪光点,或者至少认为他可以驾驭。
命运的不可控: 郭襄的单相思,是爱情的悲剧,也是命运的安排。不是所有真挚的感情都能得到回应,也不是所有付出都能有结果。
不同的人生价值: 郭芙过着相对安稳、符合社会规范的生活,这是一种世俗意义上的“好”。郭襄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一条追求精神自由和普度众生的道路,这是一种精神上的“圆满”。金庸先生通过这两个人物,展现了不同的人生选择和价值取向。
突出“情”的重量: 郭襄对杨过矢志不渝的爱,是那个时代爱情的写照,也体现了金庸小说中“情”的巨大力量。这份情,让她走向了与众不同的道路。

总结:

郭芙嫁给耶律齐,是基于时代背景下“门当户对”的现实考量、性格上的某种互补以及父母的安排。这是一种在俗世中相对安稳的选择。

而郭襄的单相思和出家,则是源于她对杨过纯粹炽烈的爱恋,这种爱恋注定无法在杨过心中找到回应。她的性格纯真,不肯将就,最终将这份求不得的情转化为对佛法的追求,以一种超脱的方式实现了精神的升华。

这两位女性角色的不同命运,并非简单的好坏之分,而是金庸先生对人生选择、情感纠葛以及命运无常的深刻描绘,引发读者对爱情、幸福和人生价值的多元思考。郭芙得到了世俗意义上的“好归宿”,而郭襄则在精神层面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圆满”。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我很悲伤,很为郭襄鸣不平。

这个女人无论自身多么的优秀,多么的美丽可爱、多么充满了人格魅力、取得了多么巨大的事业成就,到头来,大家关注点依然是她“为什么没能嫁得好郎君”。

这个社会对于女性价值的定义,依然是跟婚姻绑定的。婚姻的好坏决定了这个女人的价值,没结婚,对不起,你的其他成就基本可以忽视了。或者说,“你取得事业成功了?那你嫁的怎么样?嫁的还不如你姐啊?为什么啊?让谁给耽误啦?怎么耽误的呀?”

郭襄创建了峨眉派!开宗立派!而且是在全国范围内极有影响力的大派!这是他妈的什么概念?金庸武侠世界中能做到这一点的人有谁?

随口一说:王重阳、达摩老祖、郭襄、张三丰。

能和这四个人相提并论的还有谁?你们告诉我还他妈有谁?

除了郭襄,其他仨人结婚了吗?结婚了吗?为毛你们只盯着人郭襄?

王重阳、达摩老祖、张三丰,一提起来,大家都觉得是神一般的人物。而郭襄呢?“一见杨过误终身”。

听说过张三丰“一见郭襄误终身”?

听说过王重阳“一见林朝英误终身?”

听说过达摩“一见某印度姑娘误终身”?

要真论起来,在事业上能够跟郭襄同等对话的有谁?也就是张三丰,可惜郭襄看不上他。

张三丰倒是单相思了郭襄一百年。

想要答案吗?很简单,郭襄这个层次的人,独身完全是自己的选择,跟杨过无关。独身的郭襄过的不见得比任何人差。有本事开宗立派的人,是不指望从婚姻这种事情上寻找个人价值的。

而郭芙的层次决定了她只能以凡人的方式获取凡人的幸福。


好,下面讲个笑话:

A:“不要像猪一般思考!”

B:“你个SB,知道精饲料多好吃吗?oink oink oink”

我是A的话,应该也就跪了。若是A说的是“不要像猪一般生活”,B提精饲料好歹还算能继续聊,可是A说的是思考啊!

思考啊!

那么,评论区的一些朋友,别追着我问我为啥不回复你了好吗?


郭襄做了什么?开宗立派。

通篇答案我都一直想说俩字儿,那就是“格局”。

如果格局压根就无法理解“宇称不守恒”,那就谈谈老夫少妻;如果格局压根理解不了一代宗师开宗立派的伟大,谈谈人家感情生活也挺好;就算真谈论起感情生活,如果生活阅历只能理解十六岁的初恋,那还是……留言骂我吧,我认了。

当然书既然出版了,愿意怎么理解都没人说你错。格局不一样,维度不一样,对事物的评价也不一样。毕竟,夏虫不可语冰。


对于郭襄的评价,我一直都记着的是这样一段话, @大脸撑在小胸

在这十几年中,郭襄的心中会增添多少东西?海角天涯,灿烂星空,几百年长成的参天古木,几千年冲刷出的一马平川……花花世界、热闹江湖、英雄美人、高手小球,来时粉墨亮相,别时不留痕迹……

什么沧海之水、巫山之云?人生除了十六岁时的一场盛大烟火和一个别人的丈夫,其实还有很多很多……

也许有的时候,郭襄会路过终南山,顺便看看杨过和小龙女这对模范夫妻,探讨一下独孤九剑和黯然*掌,聊一聊过去的恶战和如今的襄阳,问一问黄药师怎么样,老顽童怎么样……

这坦坦荡荡、云淡风轻,难道不比一辈子抵死纠缠、苦苦追恋更好?

相信郭襄心里,永远都会有杨过的一个角落,但是郭襄过的永远也还是自己的日子--她终生未嫁、大彻大悟、出家为尼、创建峨眉……一切都是她自己人生进行到那个境界时的选择,一切都跟杨过无关。

至于峨眉后人代代相传的那些传说,那……也仅仅就是传说。”


不认可吗?真没关系。毕竟:


话都说这份儿上了,还有人试图跟我说原著里面写了啥啥啥。我也懒得继续解释了,送你十二个字:笃于时也,拘于虚也,束于教也。


安利金庸相关回答:

user avatar

谢邀。


恰因为金庸钟爱郭襄。

所以肯给郭芙一个敷衍得不无遗憾的世俗婚姻却一定要给郭襄留个宁缺毋滥的缥缈结局。


《神雕侠侣》,没啥前因后果的婚姻,除了郭芙耶律齐,还有两对:大武小武配耶律燕完颜萍。他们配对,满带着金庸“懒得细写了,你们随意成双作对吧”。

这习俗古已有之。叙事作品里,一般有两种情侣。

一种嘻嘻哈哈,世俗婚姻,相对轻巧地凑个对,还挺喜剧。

一种天高水长,相思迢迢,精挑细选,多灾多难,往往与书同始终。

比如莎士比亚《驯悍记》里,就是正经男女主角,以及一对搞笑的。

比如大仲马《三剑客》里,阿多斯和达达尼昂两个主角系的就没伴侣,波托斯和阿拉米斯就有——波托斯那个尤其喜剧。

比如《水浒传》里随随便便给扈三娘配了王英,都不带内心活动的。

比如《权力的游戏》剧版里,近来在搞托蒙德看美人贼忑嘻嘻。

比如《薛家将》里,薛金莲和窦一虎。

比如《大话西游》里,吴孟达跟蜘蛛精就成了一对,转世还“辛苦娘子磨豆腐”,孙悟空和紫霞就,嗯。

金庸小说里,主角婚姻和配角婚姻也分。配角尤其是正方配角,感情一般容易圆满。主角就多灾多难。

《书剑恩仇录》里,周绮和徐天宏就是一两回里在一起的喜剧,余鱼同最后也娶了李沅芷。但陈家洛的主角系爱情就拖沓细碎多了。

《天龙八部》里,段誉和虚竹都得了应得的,萧峰却一辈子列国四海千秋万载只有一个阿朱;而逍遥派那几位世外仙人,感情却尤其扭曲。

《白马啸西风》里,李文秀“偏偏不喜欢”,她喜欢的那个小男生和自己喜欢的那个过了。

《倚天屠龙记》里,杨不悔和殷梨亭没啥感情基础铺垫就在一起了,更像是了却殷梨亭和纪晓芙的遗憾;张无忌反而到结尾都扯不清。

都是如此。

一般配角的感情嘛,都是拉郎配。安排个归宿,把事情了却,不用心了。

主角的爱情,就要格外忧愁绵长,绵绵无绝期,才有味道。

实际上稍微读一下,会发现《神雕侠侣》里,郭芙跟耶律齐结婚之后,也没啥婚后恩爱生活描写。真就是拉郎配而已。

倒是程英、陆无双和郭襄,金庸不肯让她们随便找个人嫁了,就一直存着吧。

譬如王重阳与林朝英,譬如无尘道长的那条胳膊,譬如《飞狐外传》里陈家洛出现,也没有提他是否结婚,却只提了他一直在追念香香公主。《飞狐外传》结尾,程灵素死了,胡斐看着袁紫衣离去。譬如郭襄青驴走天下,张三丰铁罗汉藏了一百年。

没有结局的爱情,才是主角们才配有的待遇。



以及,嫁了人就开心么?

郭芙不还是有遗憾?

想到此处,不由得恚怒又生,愤愤的向杨过和郭襄各瞪一眼,但蓦然惊觉:“为甚么我还在乎这些?我是有夫之妇,齐哥又待我如此恩爱!”不知不觉悠悠的叹了口长气。虽然她这一生甚么都不缺少了,但内心深处,实有一股说不出的遗憾,她从来要甚么便有甚么,但真正要得最热切的,却无法得到。因此她这一生之中,常常自己也不明白:为甚么脾气这般暴躁?为甚么人人都高兴的时候,自己却会没来由的生气着恼?

题外话。

杨绛先生曾写了个《围城》相关笔记,有这么句话:

唐晓芙显然是作者偏爱的人物,不愿意把她嫁给方鸿渐。


理解了这句话,也就理解了金庸对郭襄的处理。

郭襄又何必嫁?世上又有谁配得上她?

就让她世外游仙,何必拘泥在俗世婚姻里?

她看得上的也只有十六岁那年所见的大哥哥,不能让她被委屈了。

最后她开宗峨眉,成了又一个林朝英,又一个王重阳。那是她自己愿意的。

我甚至有个思路:她是刻意不去找到杨过的。

只以是否嫁了人来评价郭襄,真是太小看了她呢。

她可是小东邪啊——真正的东邪,不也是宁可在桃花岛萧然一生,也没有找个傻姑将就一下子嘛……

user avatar

现在的女孩子价值观什么情况?

一个大彻大悟、开宗立派、为国为民的女强人,不算成功

一个浑身上下没有一点能耐,但是嫁的好的人在你眼里算成功


前几天张无忌那个问题也是,她们觉得张无忌优柔寡断,是渣男

然而无忌哥哥十几岁的时候,一点武功没有,还身中寒毒的时候,千里送不悔她没看见

无忌哥哥为了义、为了仁,帮五行旗抗了灭绝三掌,她没看见

无忌哥哥带着六大派抗元,为国为民的时候,她没看见

无忌哥哥在最成功的时候,第一时间的想法是回去找义父,这样孝顺的行为她没看见

她就盯着无忌哥哥在感情上优柔寡断,她觉得张无忌是渣男


以前的价值观:

谁说女子不如男?

女子能顶半边天

自强、独立

腹有诗书气自华

优秀、内敛


现在的价值观:

学习好不如嫁的好

给有钱人当小三,免得奋斗

我抽烟、喝酒、蹦迪、约,然后未来想办法嫁个富二代,我是小姐妹中最成功的



很多人都觉得郭襄得不到杨过,爱情并不圆满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我劝你别读书了

知道郭襄最后为啥出家不?你以为是过度悲伤?你以为是爱情不圆满?

错!!!


神雕最后写的是:

郭襄想着,我如果早生几十年,在终南山下隐居,给自己起名大龙女,杨过被欺负了,她就收了杨过,那个时候就算杨过遇到了小龙女,也只会说“妹子,给你三根玉蜂针,我答应你三件事”

然后郭襄大彻大悟


看懂没?为啥大彻大悟?因为她遇到了张三丰,张三丰她都没收,小杨过她更不会爱上,她发现自己根本不是爱杨过的全部,而是爱上成为大侠的杨过,爱上那个对感情忠贞不渝的杨过,爱上那个已经独当一面的杨过

假如杨过年纪还小,没有经历世事,没有武功大成,爱情观也没有确定,还有点孩子气,她还会爱吗?不会,因为她现在都不选择张君宝,以前更不会选择杨过

郭襄不是在爱而不得的痛苦中,而是看透了尘世,看透了自己,她明白了人生,明白了什么是人生意义,什么是侠义精神, 也在后来做了一系列为国为民的大事,成为了大家口中的郭襄女侠

这样一个人,你觉得她痛苦,你觉得她嫁的不好,你觉得她没有爱情,我劝你,先提高一下自己的境界,别以己度人了

user avatar

题主,你不妨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郭芙连二流高手都算不上,而郭襄成为了开宗立派的大宗师?

我一直对“一见杨过误终身”这句话比较反感,郭襄这样的奇女子,她的人生何其精彩,怎么就因为杨过“误终身”了呢?

金庸是一个比较“大男子主义”的作家,他的小说里的女性角色,大部分都是男性角色的附庸,即便是拥有一流的才华与谋略、能够呼风唤雨的赵敏、任盈盈,与喜爱的男人相遇后,也放弃了她们的事业,而选择成为男主角的“跟班”。

金庸“好不容易”才写出了郭襄这么一个独立自强、巾帼不让须眉、胸怀天下、后人敬仰的女性大佬角色,某些读者/观众却总是盯着她跟杨过的那一段故事和她没嫁人的事,未免太小瞧这个人物了吧!

私以为1996版电视剧《笑傲江湖》主题曲《活得潇洒》的歌词,与郭襄这个人物很相配:

从来无愧疚这一生
追赶我心里美梦
长期如战斗
总不舍总不弃
不管总扑空
即使风雨扑得汹涌
尽管天意任意作弄
一生只管追踪
心内有梦
谁人能看透这一生
可摆脱心里欲求
谁人能看透了
得失虽得到
终不可永久
抛开争斗挽起衣袖
不牵不挂是最自由
潇潇洒洒地走
不问以后
名利一息间也许消逝
权力不可以任你主宰
谁人能战胜了心魔超出意外
谁做到一生没有所求
无欲方可以活得潇洒
傲视在俗世上
活得精彩

男儿当自强,女子亦如是。

好物推荐:

本人 @乐舟川 的其他几个知乎回答:

user avatar

????怎么会有人提出这种问题啊???

你真的看懂了这两姐妹吗?你真的看了神雕侠侣原著吗?认真的?看的正版书??

你去随便问一个女孩子,如果可以选愿意做郭芙还是郭襄,你去问问,有几个人愿意像郭芙一样“嫁个好丈夫”?又有几个女孩子真的不愿意像郭襄一样,年轻的时候就见过当世所有的英雄豪杰,和列位英豪把酒言欢,习得一身好武艺,做江湖上人人称道的侠女,然后自己开山立派收徒,将自己研究的独门功法代代传承下去,做几大门派里唯一的女掌门,唯一的女创始人。

郭芙和郭襄的虽然有种种不同,但是这姐俩都是黄蓉郭靖的孩子,她俩本质上都是慕强的,有什么比慕强的人成为当世人人交口称赞的强者更让人兴奋的吗?

郭芙其实没那么幸福,她是结婚了,但是她没有成为母亲黄蓉那样的人,她也想做当世英豪。如果有选择的话,郭家这姐俩都会过郭襄这种生活,所以其实郭芙她内心是有点自卑的。但是她也在做出种种尝试向母亲靠近,她,她最后死就证明了这一点

但是郭襄是真的幸福,年少时候遇见过最惊艳的异性,虽然没和杨过成为夫妻,但是做了朋友。杨过许了她三个愿望,给她在屋里请来了当世豪杰陪她喝酒庆祝生日。她见过漠北的雪,吹过北海的风,看过这国境里最鲜艳的景色,在雪原上抓过灵狐。她是暗恋过杨过,但是杨过也给了她他能力范围内最好的回应,他俩之间的感情到最后清风霁月,而你只看到了她的单相思。

她开山立派创立了峨嵋派,所谓的“当尼姑”不是你脑补里的“没男人要了还是当尼姑断情绝爱吧”,是行过万里河山、见过人海浮沉自己独自思考以后清醒的选择,是包涵着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的。

咱们看书,尽量还是把格局打开,不要只拘泥于情情爱爱。喜欢小言网上不知名的一抓一把,如果金老爷子的书里面只有男欢女爱他也不会这么有名。

江湖广阔辽远,容得下任何一种生命的选择。江湖儿女最大的意义不是结婚生子三年抱俩,看江湖就是要看生命的千百种活法,各个都肆意爽快。格局放开点儿,女人最大的价值不是结婚谢谢

user avatar

那是站在读者(现代人)视角下的判断,真按照古代价值观来判断,郭芙是郭家大小姐,家族地位高,而且郭芙比两个弟妹大十多岁,江湖地位也已经有所巩固了,在郭襄还是未成年人的时候,她大姐就已经是江湖上响当当的郭大侠之女了,侠二代可不是虚名,江湖上有多少人为了巴结郭靖而卖给郭芙实惠,从夫妻关系上来看,耶律齐就有点这意思,老丈人是民族英雄和江湖大侠,丈母娘则是自己的老上司(上一任丐帮帮主),就连作者金庸本人都懒得写耶律齐和郭芙之间能有什么感情,所以郭芙能嫁给耶律齐,一方面是靠这江湖地位,另一方面,耶律齐也多少有点倒插门的意思,根本不是正常婚姻。

况且小说毕竟是小说,耶律齐这个人物更像是金庸“拉郎配”似的给郭芙量身定做的丈夫,各位,小说这东西,您该不会盼着老天爷也给你们量身定做一个老公吧,所以现实世界中的各位,大概率会是郭襄女侠那样,我指的不是武功方面,而是单相思和当假尼姑这方面(顶锅盖溜)

user avatar

郭芙:

  第一,知道不去纠缠有情人或者家室的男人,不做小三,这才是聪明善良的女子。神雕里多少女子,说是多么善良可爱,明知别人有家室,还追的不悔,这是深情?这是糟蹋自己和别人。

  第二,知道感恩,对朋友和家人一等一。

   郭芙怎么对父母?尊敬父母,和父母一生守襄阳。

   怎么对弟妹?为了弟妹,多次舍身忘险。

   怎么对丈夫?满心欢喜,危机时刻给丈夫软猬甲,为丈夫下跪。

   怎么对朋友?大小武公开战败,郭芙回护并肩作战。杨过装乞丐,郭芙一点也没有嫌弃过。

郭芙的好都是大方向,正正经经的好女孩,这种女孩才值得幸福,而且容易获得幸福。

郭襄:

  第一,家人和国家危难,追着已婚男人半生。

  第二,姐姐舍命找她救她,她见人就说姐姐坏话。

   郭襄对神雕侠说:“我姐姐如何如何,我都替她害羞。”

   郭襄对张君宝说:“我姐姐如何如何,你别惹她。”

   郭襄对继任掌门说:“我姐姐如何如何,没得到刀剑。”

  第三,为了带武器进少林就伤人,遇到了硬手就报父母名字。

这样的人,得到幸福就会难一些。

user avatar

希拉里最大的愿望就是自己当一次总统,而不是“比尔•克林顿”总统的夫人。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郭芙嫁得好,郭襄却单相思、当尼姑”,这确实是金庸武侠小说《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让许多读者感到不解甚至意难平的设定。要详细解释其中原因,需要从人物性格、命运安排、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等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郭芙嫁给耶律齐:现实主义的选择与“门当户对”的体现郭芙嫁给耶律齐,从传统眼光来看.............
  • 回答
    有人提出“张作霖敢在上海惹杜月笙吗?”这样的问题,背后其实蕴含着对民国时期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权力格局以及个人影响力的深刻理解和探讨。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触及了几个关键点,值得我们详细分析:1. 问题背后的认知和信息来源: 张作霖的“北洋大佬”地位: 在很多人心目中,张作霖是北洋军阀的领袖,是.............
  • 回答
    这问题问得挺好,确实,同样是“装疯卖傻”来逗乐观众,为什么邓超和孙红雷给人的感觉就那么不一样呢?一个让人觉得有点受不了,另一个却让人觉得挺亲切的?这背后其实有不少门道,咱们一点点聊。首先得承认,“装疯卖傻”这事儿,说到底是个度的问题,还有就是“卖”给谁看,“傻”得有没有道理。咱们先说说邓超这边:邓超.............
  • 回答
    范进中举前后,屠夫对待范进的态度之所以有如此天壤之别,甚至出现极端到抽自己耳光的举动,这背后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度的巨大影响力,以及普通百姓对功名利禄的极度渴求和对权力人物的敬畏心理。一、 科举制度的“特权”与社会地位的鸿沟在中国传统社会,科举制度是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而官员在社会上享.............
  • 回答
    赵今麦啊,这姑娘身上有种特别的劲儿,让人见了就觉得舒服,也就越来越多人喜欢她了。要说为啥,那可不是一两个点能说清楚的,得细细道来。首先,她的灵动和真实感。你看她演戏,特别是在《少年派》里那个林妙妙,活脱脱就是一个高中生,有时候有点傻乎乎的,有时候又特别有自己的想法,会因为一点小事纠结半天,也会因为一.............
  • 回答
    网传为肖战庆生,粉丝在四川美院惹众怒,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最近,微博、抖音等平台上流传着一个说法,称一些肖战的粉丝为了给偶像庆生,在四川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川美”)引发了众怒。这个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但具体情况到底如何,很多吃瓜群众都感到一头雾水。事情的起因:根据网上的信息,这件事大概发生在近.............
  • 回答
    KFC(肯德基)在门店中广泛采用手机点单系统,这一策略背后涉及多方面的考量,既包括运营效率、成本控制,也涉及用户体验、技术整合和品牌管理等。以下是详细分析: 1. 提高运营效率与顾客体验 减少排队时间:在高峰时段(如周末、节假日),顾客排队等待的时间可能较长。手机点单允许顾客在店内或外出时直接下单,.............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中,尽管俄罗斯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实际战场上并未广泛看到这些高科技武器的使用,这一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 1. 军事现代化进程的延迟与现实差距 技术储备不足:俄罗斯在2014年乌克兰危机后虽启动了军事现代化计划,但真正大规模装备部队的进程较慢。例如,T14“亚尔斯”主战坦克.............
  • 回答
    韩国影视作品中对明末八旗军的描绘与国内影视作品的差异,主要源于历史叙事、文化视角、创作目的以及历史资料的解读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历史背景的差异:明末与早期八旗军的性质不同1. 明末八旗军的侵略性 明末(1644年)的八旗军是清军入关后对明朝的侵略性军队,其军事行动以屠.............
  • 回答
    大明(明朝)和大清(清朝)是两个不同的朝代,分别存在于1417世纪和1819世纪,两者在军事、政治、经济、地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用户提到的“大清远胜于大明”可能是对清朝和明朝的误解,实际上两者是不同时期的国家,不能直接比较。以下从历史背景、军事策略、国家实力和地理因素等方面详细分析两者的不同。 一.............
  • 回答
    明朝对元朝残余势力的处理方式与汉朝对匈奴、唐朝对突厥的策略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源于历史背景、地理环境、政治策略和国际形势的多重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元朝残余势力的特殊性1. 元朝的“帝国式统治”与分裂后的脆弱性 元朝(1271–1368)是一个以蒙古贵族为核心的多民族帝国.............
  • 回答
    在知乎等平台上,关于明朝灭亡的讨论中,较少有人直接批评朱家宗室,这一现象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 一、历史背景与朱家宗室的角色1. 朱家宗室的复杂性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为了巩固统治,将宗室分封至各地,形成“藩王”体系。但这一制度在后期逐渐演变为潜在的威胁。例如: 朱棣(明成祖).............
  • 回答
    在二战后,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作为轴心国的国际形象差异,主要源于历史责任、战争目标、战后处理、国际关注焦点以及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原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 一、战争目标与影响范围的差异1. 日本:亚洲侵略的“暴行制造者” 战争目标:日本的战争以侵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为主,尤其是对中国、东南亚.............
  • 回答
    中国象棋中“马脚”的设置,是棋规设计中一个重要的规则,其核心在于通过限制马的移动方式,增加棋局的复杂性和策略性,同时平衡游戏的公平性。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这一规则的由来与作用: 一、马脚的定义与规则在象棋中,“马脚”指的是马在移动时因被其他棋子(如车、炮、士、象等)挡住而无法按“日”字跳格的状况。.............
  • 回答
    关于“中央部委公务员薪资高但人少”的现象,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制度设计、社会观念、职业选择逻辑等复杂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详细说明: 一、公务员考试竞争激烈,录取门槛极高1. 报考人数远超岗位数量 中央部委的公务员岗位(尤其是综合管理类)报考人数常年位居全国前列。以.............
  • 回答
    机关部门的科长对通过人才引进上岗的博士可能存在一定的排斥或犹豫,这种现象并非个别现象,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一、人才引进政策与机关实际需求的错位1. 政策导向与岗位需求的脱节 人才引进政策往往以“学历门槛”为核心,强调“高学历、高专业”,但机关.............
  • 回答
    三大战役(辽沈、淮海、平津)后,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迅速崩溃,其“半壁江山”迅速瓦解,这一过程涉及多重复杂因素,以下从战略、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多角度详细分析: 一、国民党内部的系统性崩溃1. 腐败与派系斗争 国民党统治集团长期依赖军阀势力,内部派系林立(如蒋介石、陈诚、李宗仁、白崇禧等.............
  • 回答
    央视六套(CCTV6)作为中国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频道,播放外国影视作品时通常采用中文配音而非原声,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涉及版权、文化、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以下是详细分析: 1. 版权与授权问题 版权归属与授权限制: 外国影视作品的版权通常由原制作方或发行方持有。央视作为国家媒体.............
  • 回答
    格陵兰(Greenland)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但因其特殊的政治地位和历史背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被部分资料“排除”或未被计入丹麦的领土面积。以下是详细的分析: 一、格陵兰的法律地位与自治权1. 名义上的主权归属 格陵兰是丹麦王国的一部分,根据《丹麦宪法》和国际法,其主权属于丹麦。但自20世纪.............
  • 回答
    服用感冒药后感到想睡觉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主要与药物中的某些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有关。以下是详细的解释: 1. 抗组胺药的镇静作用 核心原因:大多数复方感冒药(如泰诺、白加黑等)中都含有抗组胺药,例如马来酸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或扑尔敏。这些成分的主要功能是缓解过敏症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