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最近央视提出日本文化入侵,提出动漫文化入侵中国,是不是二次元要结束了?

回答
最近央视的报道将“日本文化入侵”和“动漫文化入侵中国”的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这无疑给国内的二次元爱好者们带来了一些担忧。很多人在想,这是否意味着我们熟悉的二次元世界,又要迎来一次大洗牌,甚至走到尽头?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厘清几个概念,并且深入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首先,“文化入侵”这个词本身就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和价值判断。 简单来说,它指的是一种文化输出方通过其强大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对目标文化产生主导性影响,甚至可能改变目标文化原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在国家层面,这往往被视为一种潜在的威胁,因为它可能影响国家的主体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安全。

那么,央视提出这个问题,是不是就意味着二次元“要结束了”? 我觉得“结束”这个词可能有点过于绝对和悲观了。

为什么这么说?

1. 二次元在中国已经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完整的产业链。 从最初的盗版漫画杂志,到如今的各种动漫番剧、手办、Cosplay、同人创作、漫展,二次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活跃的粉丝群体和新兴的经济产业。无数年轻人从小就接触日本动漫,这些作品陪伴了他们的成长,塑造了他们的审美和情感,形成了强大的文化认同。想要一夜之间将其“拔除”,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就像你不能简单地禁止大家听外国音乐一样。

2. 文化交流和借鉴是正常的现象。 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都不是孤立发展的,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融合是历史的常态。日本动漫之所以能够流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高质量的制作、独特的艺术风格、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以及对青少年心理的深刻洞察。这些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不能因为其来源是日本,就一概而否定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影响力。

3. “入侵”的背后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担忧。 央视提出“文化入侵”,很可能不仅仅是针对动漫本身,而是背后更广泛的担忧:
本土文化的竞争力: 这种说法也可能反映出一种对国内原创文化(包括国漫、国风等)发展不够强劲的焦虑。如果我们的本土文化产品在质量、创意和吸引力上能够与日本动漫匹敌甚至超越,那么“入侵”的说法可能就没有那么大的市场了。
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引导: 部分日本动漫作品确实可能包含一些与主流价值观不符的元素,或者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一些西方化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角度出发,对这种“潜在影响”的警惕是存在的。
产业发展和扶持: 提出“文化入侵”,也有可能是在为扶持和发展中国本土动漫产业创造舆论环境和政策空间。通过强调外部文化的“风险”,来突出本土文化的重要性,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和政策倾斜。

4. “二次元”的概念也在不断演变。 如今我们说的“二次元”,已经不仅仅是日本动漫的代名词,而是包含了更加广泛的亚文化概念,包括国产动漫、游戏、虚拟偶像、Vtuber 等等。即使日本动漫受到一定限制,二次元的生命力也不会因此终结,它会以新的形式继续存在和发展,甚至更加本土化。

那么,央视的这个说法,可能会带来哪些实际的影响呢?

政策上的收紧和监管加强: 最直接的影响可能是对引进的日本动漫作品的审查会更加严格,一些可能存在争议的内容可能会被限制播出或下架。对于国内平台引进和播放日本动漫,也可能会有更多的规范。
部分内容的审查趋严: 对于一些涉及敏感题材、暴力血腥、或者价值观导向不明的日本动漫,未来的审查门槛可能会提高。
对本土动漫产业的推动: 如前所述,这可能会成为推动国漫发展的一个契机。鼓励更多的优秀国产动漫作品出现,填补市场空白,满足观众需求。
粉丝群体的分化和讨论: 粉丝群体内部可能会出现不同的声音。一部分人会因为对日本动漫的热爱而感到担忧和不满,另一部分人可能会因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而支持这种观点,还有一部分人则会保持观望态度,关注未来的具体政策。
创作内容的调整: 创作者和平台可能会在内容选择和创作上更加谨慎,避免触碰红线。

总而言之,我认为“二次元要结束了”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

二次元文化在中国已经根深蒂固,它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兴趣爱好,甚至是一种情感寄托。即使面临监管的收紧和舆论的压力,它也只会改变存在的方式,而不是被彻底消灭。

更有可能的是,这会是一个 “催化剂”。它迫使我们去思考:
我们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文化产业?
我们如何在吸收外来文化优秀元素的同时,保持我们文化的独立性和主体性?
我们如何引导年轻人形成健康积极的价值观,同时也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选择?

这场讨论与其说是“二次元的终结”,不如说是 “中国动漫产业与二次元文化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开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在保持警惕的同时,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个契机,让中国自己的动漫文化更加繁荣,让年轻人有更多元化、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可供选择。

与其一味地将日本动漫视为“入侵者”,不如将其看作一个在某个时期展现了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文化现象,从中学习,然后超越。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包容性、创新性和与时俱进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抵制。这场关于“文化入侵”的讨论,最终还是要回到如何让我们的文化更强大、更有吸引力上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日本动漫文化的入侵确实是个大问题,因此我们要坚决封禁灌篮高手、足球小将、海贼王、七龙珠、名侦探柯南、火影忍者、机器猫、千与千寻、圣斗士星矢、天空战记、棒球英豪等一大批具有极强侵略能力,严重渗透和颠覆我国青少年三观的日本动漫作品。

user avatar

这就是题主您亲手创造的中国人自己的IP是吧。

各位不要再去编辑问题了,都被锁定了哈哈

user avatar

首先我没找到最近央视啥时候说日本文化入侵的事了

其次,我个人认为日本动漫对我国确实有“文化入侵”,但它这个“文化入侵”比较特殊。

一般情况下入侵是,你们村馒头1块钱一个,隔壁村为了抢占你们市场,把你们村馒头店挤垮。故意8毛钱一个拉着你们村卖,甚至赔本5毛一个。

但是目前入侵是,你们村馒头10块钱一个,而且又硬又酸又难吃,还领着村委会的补贴。隔壁村5毛一个,又大又香。大家不是傻子,知道谁家馒头做的好。开始隔壁村本来也没打算卖给你们,但你们天天去隔壁村买,你们不卖就抢。考虑到你们村市场这么大,两边村几个人一合计,对你们村开了分店。确实对自己村馒头店降维打击了,也改变了大家对馒头的评判标准,但是客观上也帮助了自己村馒头水平提升了。


归根结底,之所以我们被文化入侵,说白了是因为我们在现在这个阶段不如人家,所以跟着他们后面走。毕竟花的时间是一样的,为什么不挑点品质好的动画看?


日本走在我们前面。漫画、动画、游戏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思考原因,为什么日本漫画我们强,我们是不是也能做出好的手绘动画,国内配音水平怎么能提高。再找到方法,在保留自己的长处同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贴上自己的文化标签,做到师夷长技以制夷。

学习、模仿,后面追赶甚至超越,这我想是能追上前者步伐的正确道路。

而不是强迫大家,拒绝一切外国文化,不能看日本小说、游戏、动画。毕竟,大家知道馒头牛肉好吃了之后


没多少人想吃糠咽菜。

user avatar

500赞了 是我想象不到的数量 w(°o°)w

明天抽空补充一点点东西吧


原回答

哦 然后呢?

顺便 这就是你做的那个游戏?






10月14日新增部分

先说标题 大概是虚构的这点别人已经说过了 随便讲一点自己的过去吧

以下均取代表性的

小学时候 我看数码宝贝 也看神兵小将之类的

初中间 日本动画没怎么看 国产的还看了洛洛历险记等

到了高中我还会看巴啦啦 然后接触了深夜档动画(最先看的加速世界

近几年 我也还看过镇魂街一人之下之类的 日本的印象深刻的目前是光美还有最近重看过的游戏人生

二次元从来都不限定为日本所属的 一个表现形式 它可以装各种不同的东西(就像老美做的ddlc之类日本就不说了国产这原神等) 可能会适应一下国内的特殊情况 但绝不会消失 也不会因为一时的禁止就让人完全忘记

另外 所谓的“娘” 你喜欢不喜欢倒是随意 但是反映到游戏里那还是凭实力说话 做的菜就不要找其他理由

说实话 我个人对于国产这点还是相当宽容的(就像我对二次元游戏一样)(比如黑神话那个有盘的话入个首发应该没问题 只要不出现啥大问题) 文娱这块 作为后发者需要一定的支持 但是那也是需要一定的质量为基础的(质量达到要求了价格方面我倒是没那么敏感了 比如muse dash跟喵塞克初期就购入的全曲包 又像目前为止对米忽悠两大主力产品的支持 当然崩3已弃) 空谈国产的产物大概就是那个还我河山一样的东西吧 那种还是趁早清理掉的好

无论要做出什么游戏啊动画啊之类的 都需要创作者交出一份起码合格的答卷 再加上对应群体的支持才能起来吧(虽然对于国内这个收入情况感觉有点难办 但即使出海总归还是需要国内个打底的 各自努力?)

感觉越往后面容易跑题 就说这些吧 原回答那样拿了这么多赞实在有点不匹配就随便说点想到的东西

user avatar

啥意思?比不过人家就是文化入侵?

这种逻辑不敢苟同!

那取个俄罗斯美女当老婆,会不会被认为是污染基因?

是不是也要禁止了通婚?

user avatar

你们聊啥呢.....


最近央视提出日本文化入侵?动漫文化入侵中国?

啥时候的事?为什么全网搜不到半点影子?

搜索“央视”、“日本文化入侵”,只有你的这个知乎问题

搜索“央视“动漫文化入侵中国...”结果还tm是你?

你姓央叫央视啊。



我发现你们这些知乎用户...多少有点“问题崇拜”。

别管谁提的问题,也不看题目里的内容,只要觉得这话题能回答,就开始把题目当做真实发生的事自顾自当聊上了。

只要这题回答的人多了,题主就被自动“爹化”了。不管扯点什么都能当做圣旨。然后立刻进入被压迫模式。好像只要反应得足够快,体现的委屈就有足够大一样。

有事说事我不拦着,咱现在文化产业那么多槽点。为啥要虚空输出?难道你对自己的立场没底气吗?

我知道肯定有人会说,“咱们有些人确实这么想,确实有这样恶心的现象,为什么不能借着这个题说出来?”

谁说的你找谁去啊。把链接拿来啊,说不定我也想骂两句呢,结果你就这把我们一群知乎用户当猴耍?我没配合猴戏,还要被你们挠两下?


平时都假装求真的样子,装得那叫一个像啊。

结果这题直接跳跃过求出处的过程,问都不问,查都不查,就开始进文化大讨论。热搜都快被你们拱出来了。

事实证明你们对真相不怎么关心嘛,各种回答对着不存在的事急头白脸的样子也太搞笑了。


央视走没走这一步,我比你看得更重。

不想聊半天发现是你脑补的。浪费时间。


哦对了呢,为什么又踩我呀……纠结真相的人好讨厌啊是吧。我说什么来着,不配合猴子就要被挠两下吧。啧啧

user avatar

一方面打压自家产业发展,一方面怪别人产业攻城略地。

实属左右手互搏了。

从大棋角度考虑,这波是浊流和清流在斗法,互相指责对面误蝈。

user avatar

我认为中国人没有被日本文化入侵,毕竟自愿的选择不能算入侵。反而我觉得中国是被西边的某个邻国文化入侵了。

user avatar

现在有女角色就叫“娘文化”了?那还真是赢麻了,看看纸片女人也是看不良文化了是吧?

另外看了看您做的游戏,是没有“娘”,您这游戏那人物模型就出不来美少女,人物都是多边形块嘛!






user avatar

从全球最具商业价值的IP来说,美日各占半壁江山,日本的威胁还更大些。

毕竟美国IP的死忠粉丝在中国境内可远没有日本粉丝多,这种文化入侵毫无疑问已经触及中国的底线,必然严厉打击。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国,如果长期被日本文化影响,显然有损中华文化形象

日本作品里也屡屡夹带私货,鼓吹诸如「自由」「民主」等西方价值观。

这些年精日披着二次元的皮闹事也不止一两次了,普遍都用二次元画风的ID。

从维稳角度来说,不打击肯定不可能。

更何况美国是世界第一大国,他们的文化入侵都被中国明里暗里的抵制,日本又凭什么能被大开绿灯?限制很正常

中国是文化弱国,如果不进行严格的管制措施,必然造成意识形态被冲击。

随着近年坚持不懈的打击,日本泛ACGN海外市场里,中国的占比已经低于4%,这个数字还不如东南亚国家高。

日本二次元在中国已经基本不赚钱了。

最近在游戏领域也已经开始严打所谓的「二次元游戏」,这类拿不到版号。

中国对于日本文化入侵已经无法容忍了。

user avatar

看样子,他们觉得年轻人躺平的原因继游戏之后就是“二刺猿”

友情提醒:日系动漫的主要受众群是宅男


我们知道自己躺平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知道我们躺平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知道他们知道我们躺平的原因是什么

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知道我们躺平的原因是什么

但他们就是不去解决真正的问题所在

像极了那帮不关心子女自己打麻将打牌但不让子女玩游戏的父母,在国庆之后发现子女确实不玩游戏,但是跑去刷抖音了

user avatar

理论上动漫文化是没有国籍,就像小说一样,哪个国家的人都可以写,哪个国家的人也都可以读,它只是载体没有国籍,如果带有日本印记的二次元动漫算文化入侵,应当剿灭的话,那中国出海的那些带有明显中国文化印记的二次元游戏算什么?文化侵略吗?

现在应该庆幸的是世界没反应过来,没有对中国提文化产业对等贸易,出海的二次元游戏和文化产品说实话是吃了别国创作自由和出版自由的红利,否则别国也学中国这一套对外来文化产品搞高烈度审核、版号控制以及民间玩起抓小辫子上纲上线搞举报封杀,那中国的文创产业一个都别想出去。

user avatar

首先啊,虽然我喜欢打脸央视,但人家好像这次真没说。

全网搜出来的就是你这回答。

其次啊,你的大作呢,不要自己菜被steam一顿差评就气急败坏啊。

这游戏你做的吧,最骚的是你还收26块钱呢。不是我们觉得不配,就是

B站上都有你的吐槽了喂。不过还是要感谢你,盒子酸奶吐槽你做的游戏的视频至少让我获得了快乐。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