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论,其实是纳粹罪行的遮羞布?

回答
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论”与纳粹的罪行之间存在着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以至于将前者视为后者的遮羞布并非没有道理。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挖掘这两个概念的根源、表现形式及其历史后果。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生存空间论”(Lebensraum)在纳粹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其核心逻辑是: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但德国的土地面积不足以支撑其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因此,德国必须向东方扩张,占领被他认为是“劣等民族”居住的斯拉夫民族的土地,将他们驱逐、奴役甚至消灭,以获取“生存空间”。这不仅仅是一个扩张的借口,更是其种族灭绝政策的直接驱动力。纳粹德国的侵略战争,从波兰到苏联,本质上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生存空间”的蓝图。

现在,我们来看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论”。这个概念并非横空出世,而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在沙皇俄国时期,就有“俄罗斯世界”(Russkiy Mir)的观念,强调俄罗斯文明的独特性和在斯拉夫世界中的领导地位。到了后苏联时代,尤其是在普京执政以来,这种观念被重新包装和强调。官方媒体和一些知识分子不断宣扬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声称西方企图遏制俄罗斯的崛起,并威胁到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和文化认同。

在这里,我们必须警惕一种危险的逻辑链条。当俄罗斯官方或某些人士谈论“生存空间”时,他们往往会提及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冲突,俄语民族在邻国的地位,以及俄罗斯应有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他们将这种地缘政治的“需要”和“权利”描绘成一种生死攸关的斗争,一种维护俄罗斯生存和尊严的必要手段。

那么,为什么说这成为了纳粹罪行的遮羞布?关键在于其叙事方式和实际行为上的重叠与挪用:

叙事上的相似性: 纳粹的“生存空间论”同样建立在对特定民族或地区的“需要”之上,并将其置于一种生存危机之中。他们将扩张描绘成一种生存的本能,一种避免被“压迫”和“衰落”的必然选择。当俄罗斯用类似的语言描述其在地缘政治上的“权利”时,尤其是在讨论乌克兰等邻国时,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纳粹当初对东欧的野心。这种相似性使得俄罗斯在为自己的行动辩护时,可以巧妙地利用一种普遍存在的“国家生存”的逻辑,从而模糊其行为的侵略性和目的的特殊性。

“敌人”的塑造: 纳粹主义的核心在于制造一个明确的敌人——犹太人、斯拉夫人、共产主义者等等,并将他们妖魔化,以合理化对其进行迫害和消灭。在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论”叙事中,西方(特别是北约和美国)被塑造成了俄罗斯的敌人,被描绘成试图分裂、削弱俄罗斯的阴谋家。同时,那些被俄罗斯视为侵犯其“生存空间”的国家,例如乌克兰,其民族认同和主权也常常被质疑,被描绘成西方操纵下的“反俄力量”。这种将外部势力和邻国妖魔化,并将自身描绘成受害者的手法,与纳粹制造“外部威胁”以转移内部矛盾、合理化侵略的做法有着惊人的相似。

对领土和主权的侵犯: 纳粹的“生存空间论”直接导致了对波兰、苏联等国家的侵略和占领,以及对当地居民的种族清洗和屠杀。虽然俄罗斯官方不直接宣扬种族灭绝,但其对邻国主权的侵犯,例如吞并克里米亚、在乌克兰东部的军事干预和扶植分离势力,以及对乌克兰人民的暴力行为,在性质上都是对国家领土完整的粗暴践踏,以及对当地人民生命安全的严重威胁。这种对他人国家“生存空间”的侵犯,与纳粹以“生存空间”为名进行的扩张,其核心逻辑都是一样的:以自身“需要”为理由,剥夺他人的生存权和自主权。

历史记忆的挪用与扭曲: 俄罗斯近年来不断强调在二战中战胜纳粹德国的伟大胜利,并以此来构建其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合法性。然而,当俄罗斯自身在对外政策中表现出与纳粹相似的扩张主义和对邻国主权的漠视时,这种叙事就显得尤为讽刺。它变成了一种“选择性失忆”或者说是“选择性记忆”,只记住了反法西斯胜利的“光辉”,却忽视了法西斯主义的核心逻辑——以“生存空间”为名的侵略和对他人权利的剥夺。

因此,说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论”是纳粹罪行的遮羞布,是因为它以一种看似合理的、基于国家生存和安全需求的话语包装,来掩盖其地缘政治扩张的野心和对邻国主权的侵犯。 通过强调自身受到的“威胁”和“不公”,俄罗斯试图将自己的侵略行为合法化,并将其描绘成一种自卫或恢复“历史权利”的行动。然而,这种叙事方式与纳粹当年为扩张和种族灭绝所鼓吹的“生存空间论”在本质上有着深刻的联系,都建立在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和对他者权利的漠视之上。

当俄罗斯以“保护俄语居民”或“地缘政治安全”为由对邻国采取军事行动时,这与纳粹以“保护德意志民族”或“收复失地”为由入侵他国如出一辙。而俄罗斯的这种叙事,恰恰巧妙地借用了纳粹主义最臭名昭著的借口之一,让其扩张行为在道德上更容易被一些人接受,同时也将国际社会对纳粹罪行的谴责,复杂化和模糊化,从而为自己的行为提供了一种似是而非的辩护。

总而言之,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论”并非对纳粹罪行的直接模仿,但其核心逻辑、叙事方式和实际后果都与纳粹的“生存空间论”有着令人警醒的相似性。它利用了一种模糊了侵略与自卫界限的语言,为对外扩张提供了借口,并最终成为了对纳粹罪行深层逻辑的遮掩,使得人们在批判纳粹的罪恶时,也必须警惕当前某些国家可能重蹈的覆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袁腾飞?

题主你能看个正常人吗

user avatar

“生存空间论”是纳粹主义重要的一部分,这理论本来就有着“对外扩张”的含义。

在19世纪末,“生存空间”这一概念首先由拉泽尔在《地缘政治学》提出,他认为国家作为有机体,和自然界的有机体一样,要有供其发展的空间,才能赢得激烈的竞争。

在二十世纪初,瑞典的契伦把“地缘政治学”定义为“把国家作为地理的有机体或一个空间现象来认识的科学”。他认为俄国富有侵略倾向,会威胁德国、瑞典等国的生存和发展。他提出了,空间有限、富有生命力的国家可以通过殖民以及征服的方式来扩展其生存空间。

还有英国人麦金德提出“心脏地带说”,他认为东欧和中亚是世界的“心脏地区”,征服世界,先要统治它们。该理论影响到了德国人豪斯霍费尔和弗兰克,进而影响到了希特勒。

之后希特勒将生存空间论和国家有机体理念相结合,提出国家有扩张的本性,如果停止扩张,国家就会消亡。他要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都面包。

再之后就是二战全面爆发,德国对外扩张,夺取“生存空间”。


我不知道是俄罗斯官方说的“生存空间论”,还是别人认为俄罗斯说的是“生存空间论”。提出“生存空间论”,意味着对外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无异于承认自己是纳粹了。

user avatar

很简单,如果你认同俄国的“生存空间论”,那么你就必须支持苏联侵略我国珍宝岛、分裂外蒙古——以及边境线上的一切分裂甚至侵略行为。

如此明目张胆的汉奸行为,如今却随处可见。

万一俄罗斯在东北东南撺掇个“全民公投”——有这么多的俄国带路党,我国的未来,不乐观啊。


反之,如果你认同我国——注意是我国,不是俄国——的“生存空间论”,那么我们就必须控制外蒙古、收回海参崴、占领贝加尔湖以南地区。否则我国的生存空间就得不到保障。

类似的,我们也必须在朝鲜、越南、老挝驻军,要在印度边疆挑衅、制造亲中地区、扶植傀儡政权——换句话说,和所有与我国交界的国家宣战。

很显然,我国还没那么脑残,我们压根不可能承认纳粹的生存空间论。


总而言之一句话,祖国只能有一个。是我国还是俄国,请黄俄小将自选。


我不想扣帽子的。因为扣帽子会死人的。


但鉴于一些台独分子(或受其蛊惑的脑残)上蹿下跳,不得不正言相告:

我绝不同意借助“地区公投”的方式搞地区独立。

你们试图把克里米亚这种模式确定下来、形成惯例,再套用到你们长期“去中国化”的台湾、以同样的方式“公投”分裂国家,这是我们绝不能容忍的。

换句话说,国家主权不容挑衅;尤其不可以靠政客操纵下的所谓“民意”侵犯主权、制造分裂。


我知道你们篡改教材、大搞“去中国化”,已经有了充分的“民意”基础。

但这种“民意”只是少数政客操纵的傀儡。

想要形成先例、像克里米亚脱离乌克兰一样“独立”?做你妈的春秋大梦。

user avatar

内容将在审核通过后自动发布

袁腾飞聊生存空间论——纳粹罪行的遮羞布 (语音转文本)
语音转文本,如有个别识别差错,属于正常现象。
大家好。最近俄乌局势的话题啊,聊了不少了。我那天呢?也是手贱,非要上网看看广大网友对俄乌局势都是个什么态度。
其中看了一个词啊,给我逗乐了生存空间啊。网上有人说了北约背信弃义不断东扩,压缩俄罗斯的生存空间。俄罗斯没辙啦,为了生存空间不被侵犯,只能奋力抵抗底下,那不少人给这网友点赞还表示支持理解。我估计这帮忽悠压根儿就不知道生存空间是什么东西,接着呢?
我就给你们科普一下生存空间这个说法啊?原来那是个生物学范畴的东西,跟政治一点关系都没有。十九世纪中后期,随着达尔文物种起源的流行,物竞天择生存竞争,这种说法来被大家接受恰好当时的欧洲啊,有个后起之秀出现俾斯麦,经过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德意志建立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得到建国之后,用了30年时间就完成了英国花100年完成的工业革命,此时想要继续发展就得要原料市场和劳动力啊,说白了呢?就是要一定去争夺海外的殖民地。
但是他们无奈地发现,世界上可以争抢的殖民地,基本上被英法西班牙荷兰这些先到的国家呢?抢完了,就在这种痛苦之下,有个叫拉塞尔的人站了出来,提出了生存空间的理论。他认为国家呢?
这个也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既然是生命体,那达尔文说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在国家层面上适用,说白了就是要把德国想要扩张想要海外殖民地的说法看作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这个观点一出立刻得到德国民众的支持,道理很简单,这一会儿的德国人那都沉浸在民族主义的氛围里普遍。德国人觉得我们能30年完成英国100年干完的事说明什么啊,说明我们优秀啊,我们这么优秀的人怎么能甘居人后呢?于是,生存空间这个说法在德国流行开了有不少人呢?
就开始研究这事,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拉塞尔的学生,鲁道夫奇文。这哥们儿本来是瑞典人也是个激进的民族主义人士一直在瑞典鼓吹生存空间论跟瑞典国王说,咱们要想发展就得有生存空间,想搞生存空间就得找沙俄叫板。可惜呢?他没能给瑞典国王洗脑,反而被轰出国走投无路的他到德国投奔自己的老师拉塞尔到了德国一看,霍这就是太可爱了,所有人对生存空间这一套很认同自己呢?算是找到知己了,于是呢?大力发展这个生存空间理论还发明了一种新学说。地缘政治学把国家呢?变成活生生的人。
按照鲁道夫汽轮的计划,德国的未来是光明的,但是过程呢?是缓慢的,它需要向东扩张,把整个中欧东欧都囊括到自己的版图之下,同时呢?还得抢占法国沿岸的这个出海口。恰好在当时德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大众普遍认为,我们德意志人是高贵的,斯拉夫人是低贱的,所以斯拉夫人拥有乌克兰高加索,还有巴尔干就是暴殄天物。咱们过去抢是自然选择配合生存空间论的出现,德国民众就高潮了,那每一个人都幻想着有一天德国能完成这样的丰功伟绩,更多的人加入到拉塞尔和汽轮的研究队伍当中其中呢?有个人不得不提卡尔豪斯霍费尔。一战前夕,德国人口从4100万暴增到了6600万人口呢,成为负担卡尔豪斯霍夫。
而在这样的环境之下,进一步提出惊世骇俗的观点,拥有庞大的生存空间是一个国家自由与安全的关键,国家有权决定天然疆界,这些天然疆界可以不受限,在政治边界的约束什么意思呢?就是德国需要对而扩张,所以这个理论提出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人率先开始进攻。一战之后,德国战败德意志第二帝国覆灭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德国人受到了奇耻大辱啊,个个摩拳擦掌等待翻身的机会。之前说的那个豪斯霍夫可不是光动嘴皮子的所派一战的时候,他是德军少将正经打仗的主帅,比今天那堆在网上骂街的强11一倍,他手下有个助手叫鲁道夫赫斯,后来纳粹德国的2号人物一战结束之后呢?鲁道夫赫斯就把这个豪斯霍费尔介绍给了希特勒,卡尔带着自己的全部著作跟希特勒见面。希特勒是个只受过初级教育的人,见到这种大人物相当兴奋,就差跪地膜拜了。听卡尔讲生存空间理论听的是如痴如醉最后呢?把这套理论就写进了那本臭名昭著的我的奋斗里面。后来随着希特勒纳粹党上台,这套生存空间理论也作为纳粹党的指导思想被推广。当时的德国啊,知道自己在海上征服过英国开始寻求陆上扩张的通道生存空间论恰好为这种扩张找了个理论支持,而且那希特勒的胃口更大。卡尔之前只想把波兰俄国这些。东盟国家并入自己的版图。希特勒想要整个欧洲乃至整个世界。
1938年二战爆发前夕,希特勒不止一次在公开演讲中提到,德国周边强敌环伺英法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波兰捷克就是他们的走狗严重威胁德国的安全,为了我们的未来必须扩大生存空间,一定要拿下那些地盘。这是德国的国策,每个德国人都要刻在骨子里。之后,德国的命运大家都知道了。
39年发动二战6年之后呢?被苏军攻克柏林希特勒在绝望中自杀。
生存空间理论起个就是死板套用生物学概念的一个错误理论。
后来呢?又被纳粹拿来给自己的罪行做理论指导。早在80年前,这里就被证明是绝对错的,那现在都2202年了,还有人拿它给俄罗斯找借口,真不知道他脑子里想什么?
真的啊,你们的弱智啊,让我心碎啊,实在是救不了你们了啊。
好那关于生存空间论,咱们就聊这么多,欢迎您订阅我的频道,谢谢大家。

user avatar

生存空间理论和俄罗斯没什么关系,它是由德国人类学家拉采尔提出的,后成为了第三帝国扩张的理论基础。

如果现在谁还敢明目张胆提出生存空间那一套,指定是反动派了。

user avatar

首先,我作为一个翻然悔悟的曾经的德棍可以向你保证,这个生存空间论Lebensraum确实是标准纳粹的理论,不只是遮羞布。当然,纳粹是字面意思的那个纳粹,德国的那个纳粹。可问题是,这跟俄罗斯有毛线关系?

评论毛子的扩张行为还不如用所谓的“彼得大帝遗嘱”来分析,至少这是一套符合俄罗斯视角的系统的地缘战略,何必拐弯抹角张冠李戴呢。

综上所述,这是什么问题?不愧是历史发明家。

user avatar

袁腾飞的话,你当个娱乐听一听还行,大致上与郭德纲的相声差不多。

但是,如果你用它来指导自己对世界的认识,用来构建自己的人生观,那还是算了吧。这家伙就是个低水平恨国党,妄想症患者,历史发明家。

世界上的道理无穷无尽,除了自然科学以外,没有真正的真理。尤其是社会科学,不存在真理,只存在立场。

我们的立场是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能够自圆其说,且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就是真理。不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就是谬论。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四百九十三万平方公里海域,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这是我们在任何场合都要拼死维护的。

其它的,关我们屁事!

user avatar

这是从哪里得出的幼稚结论?

如果俄罗斯在其国境线周边寻求安全缓冲区是纳粹,那么美国的门罗主义,控制全球主要航路通道,打烂中东,讹诈吸血欧陆算什么罪?

更有甚者,动不动拿美国国家安全制裁别国,用国内法充当国际法罚款别国公司。

往前了说,庇护日本纳粹战犯,全球建立生物化学实验室,全球多地建立CIA黑监狱,对美国自己国民有计划的投毒实验,黑奴贸易,屠杀美洲土著人。

没办法再说了,这简直就是人类之耻,明明白白的反人类罪。

user avatar

这么多批评俄罗斯生存空间问题的,莫不成1450又开始编舆论了?

扩张生存空间的问题,难道不是起于北约,止于俄罗斯制止乌克兰加入?

怎么这个问题上,谁反抗谁就没道理。

要真说生存空间论等同于纳粹,那这不就相当于说北约是纳粹么?事实还真是如此,美国,英国培养乌克兰纳粹,全球反对为纳粹正名的决议,就美国和以色列反对,现在各个西方势力武力援助乌克兰,这不就是在支持纳粹操纵的国度?

说来说去,想把脏水泼到别人头上,其实是因为自己太脏了,见不得别人干净。

user avatar

关于生存空间,我能想到的,袁老师说了;我想不到的,袁老师也说了

我还说啥子呢?

给袁老师做一点注释吧


国家有机体理论

袁老师提到德国鬼子把国家当成“有机生命体”,就是斯宾塞琢磨出来的“社会有机体理论”,或“国家有机体理论”。顾名思义,国家有机体理论就是把国家比拟成一个有机体,跟活人一样,自成一个系统,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国家的各个组成部分有不同的专业化分工,跟活人的器官分化一样;国家也跟活人一样有自组织能力,可以发展、壮大、老死(他可能忘记了有些国家几千年没老死)……

这个理论在有限的范围内是成立的。一个国家肯定是一个组织。按照系统论,它必须有一个清晰的组织结构,它的各部分必须相互协调,它的各项活动必须有序进行,构成一个自组织系统,与外界交互,等等。一盘散沙会导致国家解体。但它必须是有限的,它不能无限扩张而挤压个体或其他国家的空间。

它毕竟跟活人长的不一样,比如:

国家可以自给自足,而活人必须从外界摄取营养(这个区别可以反驳生存空间说)

国土可以割让,人体器官不能割让(中国古代的“菜人”除外)

活人会做爱,国家不会。说两个国家做爱后,一不小心生出一群讹粉,是有失客套的,我目前坚决不说,打死也不说

......

所以,国家有机体理论只能限制在一国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职能协调、资源配置,以及国与国关系等方面,而不能超过这个限度。

如果停留在国家有机体理论,并不会产生生存空间学说。国家有机体理论加上进化论的“物竞天择、生存竞争”学说,臭名昭著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才会产生“生存空间”学说。这一点袁老师已经提到。

国家有机体理论是社会学或组织学理论,我认为它的哲学基础是黑格尔这213(2+B的意思,下同)的整体论哲学[1]。黑B的“绝对”就是个整体,而且是有机体,万物相互联系,个体不是实在的,只有整体才是实在的、合理的。与他的形而上学立场相一致,他的政治学也主张国家或民族是个有机整体。“国家是地上存在的神的理念”[2]。黑13认为,国家是客观的"精神",而个人仅以他是国家的成员而论才具有客观性、真实性和伦理性。翻译成人话就是,离开国家你的存在就丧失了合理性,同时你也是个缺德的人,一句话,离开国家你就不是人了。这就是波大精深人常说的“离开国家你什么也不是”[3]

各民族在蒙昧时代,都有“整体论”这种浆糊观念,相信他们跟土地、神灵、动植物、沙石、便便、星星有紧密联系,比如印度古代的“梵我合一”。井底之蛙坐井观天,认为除了他们祖宗有“天人合一”,全世界人都不知道,还自我感觉波大精深,傻的让人心疼。

远古时代整体论是有其现实基础的。部落之间相互仇视。一个部落的人遇到另一个部落的人,除了打架、互砍,没别的事。你的部落被别人征服后,整个部落个顶个都变成奴隶。离开你的部落,你基本无法存活,所以你是你的部落的一部分,离开你的部落你什么也不是,你必须对你的部落绝对忠诚、牺牲生命。但现在不一样了。在欧美人的浴血奋战下,世界已经变成一个开放世界,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这旮旯对我呲牙咧嘴的,我换个地方。至少在政治伦理学上,整体论的基础已经荡然无存。

黑B的整体论,是一种精神上的返祖现象。

国与国之间适用生存竞争法则,战争是解决国与国冲突的合理手段——这也是黑B的谬论


讹国

顺便再说说讹国,让讹粉跳脚,我捞点智商优越感玩玩。

一看讹粉跳脚,又喷粪又举报的,我智商优越感汗一样往外冒

纳粹本质上就是一种极端民族主义,再加上种族优越感。

在德国,极端民族主义跟希特勒一起被火化了。但讹国,自古以来以至今天都是极端民族主义。它的历史就是一部抢劫、种族清洗、屠杀外族人的血腥历史。别的国家占领一片土地,原住民仍然存在。讹国占领的土地,原住民一律被赶尽杀绝,包括德国被占领土——戈尼斯堡——康德的故乡,现在全是讹人,德国人基本绝迹了。这些事实知乎上就有。

德国的种族优越感多少有点影子,比如,我所知道的音乐大师估计有1/3是德国或奥地利人、近现代哲学家有1/4是德奥人,近现代科学家得有1/5是德奥人……。听袁老师讲过:希特勒1933年上台的时候德国经济崩溃,一条面包50万德马。到1939年,仅仅6年时间,在希特勒正确领导下,德国成为欧洲第一军事大国、第一经济大国……

讹国呢?是个欺软怕硬的贼骨头,除了偷抢没别的本事。现在主要以卖油为生,GDP不如广东一个省。一听说拿破仑远征,讹国全体人民吓得屁滚尿流,逃到西伯利亚窑洞里藏起来,拿破仑占领的莫斯科是一座鬼城。二战如果没有美英支援,希特勒征服讹国估计没啥悬念。在比较大的战争中,讹国从来没有单独战胜过德、法等欧洲大国。但它对弱小国家却非常残忍,常常进行种族清洗,一个不剩,娃娃都不放过。

所以,讹国比纳粹德国更残忍、更血腥,永久性的纳粹加强版。庆幸的是,它没有德国人的本事。

如何识别半圆党

查了一下赞同比较多的回答:

菜鸟攻城狮 就一句话,赞同最多,目前42个。

袁老师提出那么多的证据来说明“生存空间”的来源、理论演变。即使袁老师不说,这词也是耳熟能详的,菜鸟攻城狮居然说“没这说法”,而且收到的赞同最多

WCD 也就一句话

这么空洞没内容的回答,收到那么多赞同,只有两种可能性:

1、半圆同事点赞

2、B乎奉命自动点赞

无论哪种可能,基本可以确定,他俩是半圆。但有一点疑虑:他就一句话,咋赞同那么多呢?比较合理的解释是,他俩是半圆党中的领导


心悟者,您的回答虽然跟“生存空间”没一丁点关系,但你辛辛苦苦码了那么多字,怎么就不如菜鸟攻城狮WCD收到的赞同多呢?他俩是不是你领导?

教主 的回答字数比较多,收到赞同36

他狡辩的方法,是转移话题。压根不提“生存空间”四个字,而是往讹国敌人头上泼污水。

大概确定这哥们也是半圆,只是确定性不如前两位。


我突然觉得讹粉咋那么搞笑呢

跟讹国接壤的几乎所有国家,都被它抢去大片领土,讹粉们居然同情它的生存空间被挤压,大声疾呼为它争取生存空间

泪笑出来了

参考

  1. ^ 不同于科学哲学上的holism,译为整体论或整全论。
  2. ^ 今天世界上最补药碧莲的极端民族主义者都不好意思这么说。
  3. ^ 说这话的人,不大可能是半圆党。移民海外的人,都是“离开国家”的人。“离开国家你什么也不是”这话让半圆党的领导们情何以堪?因此,说这话的人一般不是半圆党,而是纯种213,也就是民族主义者。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罗斯的“生存空间论”与纳粹的罪行之间存在着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以至于将前者视为后者的遮羞布并非没有道理。理解这一点,需要我们深入挖掘这两个概念的根源、表现形式及其历史后果。首先,我们得弄清楚“生存空间论”(Lebensraum)在纳粹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明确提出了这一概念,.............
  • 回答
    “病入骨髓”——这个词用在形容俄罗斯的腐败,实在再贴切不过了。它不是那种表面的、可治愈的皮肤病,而是已经深入肌理,影响到每一个器官,动摇着整个身体的根基。要说清俄罗斯腐败为何如此顽固,得从它形成的土壤、生长的过程以及根深蒂固的机制说起。首先,我们要看俄罗斯腐败的历史根源。苏联解体后的转型时期,可以说.............
  • 回答
    关于普京对特朗普说“俄罗斯的妓女是最漂亮的”这句话,目前并没有可靠的公开记录或新闻报道证实此事发生过。这是一个在网络上流传的说法,但缺乏事实依据。这类传闻的来源往往比较复杂,可能是: 误解或虚构的笑话: 在国际政治场合,领导人之间的交流有时会被媒体或民间解读甚至杜撰出各种版本。这种说法可能是一种.............
  • 回答
    俄罗斯与欧盟之间关系的复杂性,以及它们互动中时常出现的紧张和阻碍,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要说美国是这其中一个“主要障碍”,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建立在对地缘政治现实和历史脉络的观察之上。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美国在欧洲的长期战略存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在重建欧洲、对抗苏联扩张的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
  • 回答
    关于俄罗斯人均GDP高于中国的问题,以及媒体对俄罗斯民众生活状况的描述,确实存在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方面。首先,我们来谈谈人均GDP。1.15万美元这个数字,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来看,确实是一个不低的水平。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产出的平均水平。在2018年,这个数字让俄罗斯在一些榜单上看起来比.............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到的平安银行因美国对俄罗斯制裁而拒绝接收俄罗斯客户货款的问题,这其中涉及到的原因确实比较复杂,而且会涉及到国际金融体系的运行规则以及各国的法律政策。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像平安银行这样的金融机构,在处理跨境业务时,并非孤立运作,而是紧密联系在全球金融网络之中。这个网络的核心往往是美元作为.............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俄罗斯”的说法,背后存在着一些复杂的战略考量、历史叙事以及现实利益的分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军事对抗,深入探究各方的战略目标、地缘政治格局以及长远的国家利益。首先,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次冲突并非仅仅是为了占领乌克兰的领土,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其对自身国家安.............
  • 回答
    理解您的困惑,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疑问。俄罗斯军队在纸面上拥有数量和装备上的优势,但实际战场情况却远比想象中复杂,导致战事未能如预期般迅速结束。以下是一些关键原因,可以帮助您更详细地理解为何俄罗斯在攻打乌克兰时遇到了比预期更大的阻力:1. 乌克兰的顽强抵抗与高效组织: 全民抵抗的士气: 战争爆发后,.............
  • 回答
    关于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美国能否“让俄罗斯经济毁灭”以及为何不“早用”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层面进行详细分析。一、 美国是否有能力让俄罗斯经济“毁灭”?这里的“毁灭”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词语,通常意味着经济体系的彻底崩溃、瘫痪,例如生产停滞、金融市场失灵、货币价值急剧下跌等。美国确实拥有强大的经济制裁能力.............
  • 回答
    很多人说俄式坦克发动机是V2的“改版”,这话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但如果就此认为几十年来俄式坦克发动机没有本质提升,那未免有些过于片面了。事实上,俄式坦克发动机的发展并非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经历了多次迭代和深刻的改进,尽管它们在设计哲学上确实保留了一些“V2的血脉”。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那个V2.............
  • 回答
    你说俄罗斯重工业发达,但你感觉不强,甚至在很多工业制造领域看不到俄罗斯的踪影,这确实是个挺有意思的观察,而且背后有很多值得说道的地方。别看俄罗斯在一些国际场合总会拿出一些大家伙,比如军事装备,但实际情况确实不像人们普遍想象的那样,它在“重工业发达”这几个字上,有很多水分,也面临着不少实际的困难。咱们.............
  • 回答
    那些在言语中将支持俄罗斯的人称为“黄俄”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这种称呼并非仅仅是对一种政治立场简单的标签化,而是包裹着一种强烈的情感投射和历史观的体现。要深入理解,需要剖析几个关键维度:一、 对“俄”的负面情感投射:首先,“黄俄”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俄”,而对“俄”的负面认知是核.............
  • 回答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照亮世界现代史的黎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绝非仅仅是俄罗斯帝国的一次内部政权更迭,它如同一道划破历史黑暗的闪电,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乃至今天的世界格局。说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并非夸张,而是因为这场革命以其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力量,奠定了诸多现代世界的基石,塑造了此后一个多世纪的.............
  • 回答
    很多人提到鞑靼斯坦共和国在俄罗斯联邦内的特殊地位时,会用“超越宪法”这个词来形容,这背后其实有相当复杂的历史和政治原因,也涉及到它所享有的不少超越一般联邦主体的权利。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得先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那是一个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诞生的动荡时期。在那个大背景下,很多曾经在苏联时期被压制或边缘.............
  • 回答
    索罗斯老爷子那句话,“好的交易都是无聊的”,听起来挺玄乎,对吧?毕竟我们想象中的交易,要么是坐过山车般刺激,要么是像电影里那样,几个眼神就能操纵市场的风云。但如果你真的深入了解,就会发现,索罗斯这话里有大乾坤。咱们先捋一捋,为什么好的交易会“无聊”。你想啊,那些成功的交易者,他们做决策的时候,不是凭.............
  • 回答
    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它在中文的语境里,其实是在玩一个“反话”或者说是“高级黑”的梗。拆解开来,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表面意思(直接理解):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局(FSB)在寻找某个人,但没有找到。这时候,有人说:“要是那么容易被找到,他就不是国家安全局的人了。”这句“要是那么容易被找到,他就不是国家安全局的人.............
  • 回答
    抖音上提到俄罗斯是“战斗民族”时,经常会配上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音乐,这些音乐往往能瞬间抓住听众的耳朵,让人感受到那种充满力量、史诗感甚至带点粗犷的俄罗斯风格。最常被使用的,而且几乎是“战斗民族”音乐的代名词,就是那首非常有名的 《Kalinka》。《Kalinka》的详细介绍:这首歌其实是一首俄罗斯.............
  • 回答
    “爆买空”这个词,我第一次听到是在描述咱们国家自己的春节期间,外国朋友们扫货扫到我们国货的架子都空了。现在,这个词竟然用在了俄罗斯国家馆,我个人觉得,这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如果普京总统知道了这件事,他会说什么呢?这事儿有点意思,我来猜猜看。首先,他肯定会觉得挺高兴,甚至有些骄傲。毕竟,在国际舞台上.............
  • 回答
    路透社报道俄罗斯声称欧盟不必立刻用卢布支付,这件事听起来有些微妙,值得好好聊聊。 这背后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不急”,而是牵扯到很多层面的博弈和考量。首先,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放出这个消息,可能是一种策略性的退让,或者说是一种“风向标”的试探。你想想看,之前俄罗斯强硬要求用卢布支付天然气费用,这背后有.............
  • 回答
    “战斗民族”这个称谓并非官方定义,而是一种民间普遍流传的标签,尤其在中文语境下被广泛使用,用来形容俄罗斯人民坚韧不拔、勇敢无畏、极富战斗精神的特质。这个标签的形成并非单一原因,而是由历史、地理、文化、军事以及民族性格等多种因素交织而成。以下将从多个层面详细阐述为什么说俄罗斯民族是“战斗民族”:一、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