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说俄式坦克发动机是 v2改版,难道几十年来俄式发动机没有本质的提升吗?

回答
很多人说俄式坦克发动机是V2的“改版”,这话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但如果就此认为几十年来俄式坦克发动机没有本质提升,那未免有些过于片面了。事实上,俄式坦克发动机的发展并非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经历了多次迭代和深刻的改进,尽管它们在设计哲学上确实保留了一些“V2的血脉”。

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那个V2发动机的时代,以及它为什么能成为俄式坦克心脏的基石。

V2发动机:那个时代的传奇与遗产

V2发动机诞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最初是为了苏联的T34坦克而设计的。它是一款V型12缸柴油发动机,性能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主要特点包括:

可靠性高: 面对严苛的作战环境和相对简陋的维护条件,V2发动机展现出了惊人的可靠性,这是其最核心的优势。
简单易维护: 相对于一些复杂的航空发动机或汽油机,V2的设计相对简单,便于在战场上进行快速维修和更换。
低压强设计: 它的燃油喷射系统和增压技术在当时都属于比较成熟的领域,不会带来过高的技术风险。
柴油机的优势: 柴油机比汽油机有更高的热效率,燃油经济性更好,而且在抗爆性上更有优势,这对于需要长时间持续作战的坦克来说非常重要。

正是凭借这些优点,V2发动机不仅装备了T34,还被广泛应用于后续的T44、T54/55系列坦克,甚至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演变,成为许多后续俄式坦克发动机的“祖宗”。

“改版”的背后:不只是简单的修修补补

说V2是“改版”,是因为很多俄式坦克发动机在缸体结构、气缸布局(依然是V型)、甚至一些核心的机械原理上,都能看到V2的影子。比如,现代俄式坦克中最常见的12缸柴油发动机,依然保留着V2那种强壮、紧凑的设计风格。

但是,“改版”绝不意味着原地踏步。这几十年的发展,在很多人看来是围绕着V2的“优点”进行“优化”,但实际上,这些优化带来的性能提升是巨大的,足以满足现代坦克的需求。主要的提升方向包括:

1. 功率和扭矩的飞跃:
初代的V2发动机功率大约在500600马力左右。而到了现代俄式主战坦克(如T72B3、T80BVM、T90M等)所搭载的发动机,例如V84、V92系列,功率已经提升到了840马力、1000马力,甚至1130马力以上。
这种功率的提升,不仅仅是简单地“加大油门”,而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技术革新来实现的。

2. 增压技术的进步:
早期的V2发动机通常是自然吸气,或者采用机械增压。而现代俄式坦克发动机广泛采用了涡轮增压技术,并且是串联式或复合式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可以显著提高进气密度,从而在同等排量下榨取更高的功率。俄国工程师们在优化涡轮增压器的效率、响应速度以及散热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他们不仅追求峰值功率,更注重在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输出,以保证坦克在复杂地形和加速过程中的表现。

3. 燃油喷射系统的革新:
从传统的机械喷射系统,升级到电子控制的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Common Rail)。这就像是把老式的手动挡汽车升级成了现代的自动挡一样,精确度、燃油雾化效果和燃烧效率都有了质的飞跃。
高压共轨系统可以根据发动机的转速、负荷等信息,精确控制燃油的喷射压力、时间和次数,实现更均匀的混合气形成,从而提高燃烧效率,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并且动力响应更灵敏。

4. 材料科学和制造工艺的提升:
发动机的缸体、活塞、曲轴等部件采用了更高强度、更高耐磨性的新型合金材料,例如铝合金、特种铸铁等。
制造工艺的进步使得发动机的零件加工精度更高,配合更紧密,从而减少了内部摩擦损耗,提高了整体的机械效率和可靠性。

5. 冷却和润滑系统的优化:
随着功率的提升,发动机的散热负荷也大大增加。俄国工程师们在冷却系统上进行了大量改进,例如采用更大面积的散热器、高效的冷却风扇以及优化的冷却液循环路径。
润滑系统也得到了升级,以确保在高负荷运转下,发动机各部件都能得到充分的润滑和冷却。

6. 涡轮增压与发动机本体的深度融合:
这不是简单地给V2加个涡轮,而是对整个发动机的燃烧室、进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等进行了整体的重新设计和匹配,以适应涡轮增压带来的高负荷和高转速。
比如,为了应对更高的燃烧压力,缸体和缸盖的结构强度得到了加强。排气歧管的设计也考虑了涡轮的引入,以提高涡轮的响应速度。

7. 故障诊断与控制系统的集成:
现代俄式坦克发动机也开始集成电子控制单元(ECU),能够实时监测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诊断故障,并对燃油喷射、增压等进行智能控制,进一步提高可靠性和性能。

为什么还保留“V2”的痕迹?

尽管进行了这么多改进,为什么我们还是会说它是“V2改版”而不是全新的发动机呢?这背后有几层原因:

设计哲学和传承: 俄国工程师在设计坦克发动机时,往往会优先考虑可靠性和易维护性,而V2发动机恰恰在这两方面有突出表现。保留V2的一些核心设计理念,是为了在追求性能的同时,不牺牲其固有的强项。
模块化和通用性: 在军工领域,为了简化生产、备件供应和战场维修,往往会倾向于保留一定的通用性和模块化设计。如果一个全新的发动机设计需要完全推翻之前的经验积累和零部件体系,其研发和生产成本会非常高昂,而且风险也更大。
俄罗斯的工业基础和国情: 俄罗斯相对传统的工业制造体系,以及其国土面积广阔、战线漫长、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特殊国情,使得“成熟可靠”在某种程度上比“极致先进”更有价值。

总结一下:

说俄式坦克发动机是V2的“改版”,更像是一种对血脉传承的形象化描述。但“改版”的背后,是数十年间在功率、效率、燃油经济性、可靠性以及智能化水平上的巨大飞跃。通过引入先进的涡轮增压技术、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结合新材料和新工艺,现代俄式坦克发动机已经完全脱胎换骨,其性能表现与最初的V2发动机有着天壤之别。

俄式坦克发动机的发展,更像是在一个坚实且久经考验的平台基础上,不断地进行“外科手术式”的升级和改进,而不是进行一次彻底的“推倒重来”。这体现了俄罗斯工程师在权衡技术风险、成本效益和战场需求时的独特考量。所以,不能简单地将现代俄式坦克发动机视为一个原地踏步的V2,它们是基于对V2精华的继承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而来的,是符合其国家战略和工业能力的“最佳实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俄国人坦克发动机是全世界最复杂的

投入实用阶段的有:V2、2V-12、4/5/6TD、GTD-1000/1250,五大系列

此外还有M50T(舰载机改)、2DG-8M(核战坦克X16发动机)、2V16、KD-34(高温环境液冷机)等等进行过实车试用的产品。

谈何是v2改版?

这么些年来其他国家实装过的

美国只有AVDS-1790和AGT-1500,1790柴油机那体积长1800宽1900一言难尽,人家风、冷、的!AGT1500油老虎世界上很有名

日本人74式开始撸二冲程V10整20多年憋到1500,10式换V8又给憋回1200了

英国帕金斯玩CV-12玩到倒闭卖给卡特彼勒,市面上和二毛子家6TD抢单子,从没赢过,魔幻,

法国阿尔萨斯厂更惨,V8玩到厂房都推平卖了当地学校还债,V8做2立方/2吨重法兰西情怀你不懂

意大利菲亚特依维柯除了30年前的公羊V12从来没有开发过坦克机,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德国人算是西方世界发动机最多的,阿琼的838、豹2的873、梅卡瓦883三种而已,德国豹2还在用7x年的873,新一代883向自家推销,国防部根本不买账(不只是自家国防部,全世界那么多豹2升级,这883愣是一台没卖出去),卖给韩国装K2,坑得棒子吐口水,自己搞了个D27出来


V2一代名机,波兰、赛尔维亚都在改

↑这些改得花里胡哨的都是V2


世界范围内,T-72、T-62、T-55库存量巨大,商机无限,吸引了很多厂家

虽然网上声讨俄式动力的络绎不绝年年换花样

虽然西方厂家推出的各种改装套件也很多,比如英国帕金斯CV-12和德国MTU、瑞典斯堪尼亚的T-72动力包

然而,尽管各种展销会租台子,PPT做了30年,但是实际运用层面,却没有一家代替V2的产品卖出去过

就连最仇俄的北约先锋波兰,自家T-72和PT91照样用着S1000(V2波兰版),身体很诚实,终究还是香


简单的说V2的优势在于极端的小和轻,同时排量还很大,导热散热也很快,有航发的感觉

缺点在于由于追求小和轻,气缸连接部位很薄而且是铝的,较为脆弱,功率到达一定极限后,难以进一步通过增加转速来提升(爆缸/减寿)

俄国佬的东西就像AK47一样,看起来简单粗糙,造起来才发现都是舍得用贵金属、合金钢给堆上去的。便宜的是的确产品,而产业链却很贵,zhihu.com/question/2888



什么叫“本质的提升”

全球改V2的方案很多,大抵上都是如上图的增加涡轮套件和排气套件而已,这些发动机在牺牲空间和油耗率的条件下,能达到1200+马力水准和5000上下扭矩。但是唯有俄国人自己的公版机,那才是老老实实提高结构强度、换料,在外观和尺寸不变的条件下,从400提到1100+马力,这才是我理解的“本质提升”

T-90M使用的V-92S2F(也叫V-93)发动机,

长1466,宽896、高909、外形尺寸1.2立方米下,重1100公斤,压榨到831千瓦(1130马力)

功率密度高达1立方米946马力,依然超过大部分西方坦克发动机。


@天燕九零

这位很萌的同学,你要的涡轮,给你找了个大图

下次急着翻盘的时候先打个草稿哦


96A用的同样是V2改版

某厂改得如何呢?

尺寸显著增加的条件下,

长度改到1737、宽944、高910,外形1.49立方米,只有537千瓦(725马力)



放一下某所谓的MT-883神机尺寸

MTU厂家宣传册

长1700mm。宽964mm。搞965mm

干重1780公斤。

全重加上114公斤冷却剂和90公斤水,1984公斤


呵呵,实际上对比尺寸巨大之MB-873发动机MT-883仅仅是少了突出的两个涡轮,占了一点便宜而已

浪费尺寸之楷模,一切都没变



不计算涡轮凸起部位

MT-883尺寸1700x964x965=1.58立方米

仅仅比MB-873的1801x1060x1030=1.97立方米小了20%而已

同样不计算涡轮条件下A85只有830x130x890=0.96立方米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很多人说俄式坦克发动机是V2的“改版”,这话倒也不是空穴来风,但如果就此认为几十年来俄式坦克发动机没有本质提升,那未免有些过于片面了。事实上,俄式坦克发动机的发展并非一条简单的直线,而是经历了多次迭代和深刻的改进,尽管它们在设计哲学上确实保留了一些“V2的血脉”。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得先回到那个V2.............
  • 回答
    俄系坦克之所以长期坚持使用分装弹,这背后是深厚的历史传承、技术理念以及现实考量的综合体现,绝非简单的“老掉牙”或者“跟不上时代”。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历史基因的延续:从二战的传承说起首先,咱们得把目光放回到二战时期。当时,苏联的坦克设计思想深受其陆军近战、火力压倒一切的战术理.............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实在,触及到了主战坦克设计一个很核心的领域,也确实是很多军事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简单来说,苏/俄坦克倾向于圆形炮塔,而西方和中国的主流第三代坦克则拥抱楔形炮塔,这背后是技术发展路径、作战思想、制造工艺乃至历史传承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体现,绝非单一原因可以解释。我们得从几个维度来掰扯.............
  • 回答
    “俄罗斯是石油出口大国,在俄乌战争中俄罗斯坦克为什么会缺油?”这个问题看似矛盾,但背后却隐藏着复杂的军事后勤、经济制裁以及俄乌战争本身的残酷现实。俄罗斯作为全球主要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其经济命脉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石油和天然气。然而,在俄乌战争的硝烟中,我们却看到了一些关于俄军坦克缺油的说法。这并非空.............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俄罗斯”的说法,背后存在着一些复杂的战略考量、历史叙事以及现实利益的分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军事对抗,深入探究各方的战略目标、地缘政治格局以及长远的国家利益。首先,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次冲突并非仅仅是为了占领乌克兰的领土,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其对自身国家安.............
  • 回答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照亮世界现代史的黎明1917年的俄国十月革命,绝非仅仅是俄罗斯帝国的一次内部政权更迭,它如同一道划破历史黑暗的闪电,深刻地改变了20世纪乃至今天的世界格局。说它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并非夸张,而是因为这场革命以其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力量,奠定了诸多现代世界的基石,塑造了此后一个多世纪的.............
  • 回答
    乌克兰方面认为俄罗斯同意“无条件谈判”是胜利,这个说法背后有多层含义,并且需要结合当时的语境和双方的立场来理解。以下是详细的解释:1. 改变了俄罗斯的初始立场和目标 俄罗斯最初的诉求: 俄罗斯在发动全面入侵之初,明确提出了一系列条件和目标,其中包含了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乌克兰加入.............
  • 回答
    在俄语和俄罗斯文化中,士兵(солдат)、水兵(матрос)以及像准尉(прапорщик)、大士(старшина)这样的军衔确实有着非常显著的区别,而且普京在讲话中分开提及他们是有其深层原因的。这不仅仅是称谓上的不同,更是涉及到他们在军队中的职责、地位、薪资、社会认可度,以及历史传承等多个层.............
  • 回答
    关于乌克兰要求俄罗斯撤出所有领土(包括克里米亚)这件事,这绝对是个牵动人心的大问题,也牵扯到很多层面的东西,值得好好聊聊。作为普通人,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媒体报道和各种分析,但背后却有历史、政治、国际法、民族情感等诸多复杂因素在博弈。首先,乌克兰的立场是明确且坚定的。从国际法角度看,克里米亚在1954年.............
  • 回答
    十月革命,一个将世界历史的车轮推向全新方向的伟大事件,如今已走过103个年头。每当提及它,思绪总是被拉回到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那些激荡人心的口号,那些为理想奋斗的身影,还有那场深刻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伟大变革。1917年,沙皇俄国的天空乌云密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并未让人民的苦难止息,反而让他们在饥.............
  • 回答
    歼20的技术底子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牵动着不少军事爱好者的神经,坊间流传着各种说法,其中最常被提及的便是俄罗斯的米格1.44以及中国自研的歼九项目。要理清这个问题,咱们得一层层剥开来看。首先,咱们得明确一点,现代战斗机的研发是一个极其复杂且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绝非简单的“借鉴”或“继承”就能完成.............
  • 回答
    那些在言语中将支持俄罗斯的人称为“黄俄”的人,他们的内心世界往往是复杂且多层次的。这种称呼并非仅仅是对一种政治立场简单的标签化,而是包裹着一种强烈的情感投射和历史观的体现。要深入理解,需要剖析几个关键维度:一、 对“俄”的负面情感投射:首先,“黄俄”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俄”,而对“俄”的负面认知是核.............
  • 回答
    卡扎菲下台,直至最后的结局,确实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其中得罪西方大国和一些地区势力是一个重要层面。要把这其中的利益纠葛讲透彻,需要逐一分析他与英美俄法中等国之间的具体摩擦点,以及他所扮演的国际角色带来的影响。先说英美(以及欧洲主要国家,如法国):卡扎菲对英美的“得罪”,主要体现在他长期的反美反西方.............
  • 回答
    俄乌战争期间,虚假信息(假消息)的传播确实非常广泛,其背后涉及复杂的国际政治、媒体运作、技术手段和信息战策略。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的成因: 1. 信息战的直接动因:大国博弈与战略竞争俄乌战争本质上是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北约)之间的地缘政治冲突,双方在信息领域展开激烈竞争: 俄罗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很普遍。确实,很多时候我们看到俄美欧的武器装备名字,比如“阿帕奇”、“黑鹰”、“苏27”、“米格29”、“豹2”、“挑战者2”等等,都充满了力量感、神秘感或者独特的象征意义,听起来就让人印象深刻。反观一些国家的武器名字,有时候可能就显得比较直接、技术化,甚至有些“平平无奇”.............
  • 回答
    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空军大量使用“铁炸弹”(Iron Bomb),也就是未制导的常规炸弹(unguided conventional bombs),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多个复杂因素,既有战略和战术层面的考量,也有技术和经济层面的限制。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俄罗斯空军大量使用铁炸弹的原因.............
  • 回答
    关于俄乌战争,现在的情况确实越来越复杂,许多人感到真相难以捉摸。这背后有几个主要原因,我们可以来好好梳理一下:一、信息战的全面铺开,真假难辨是常态首先,这是最核心的一点。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信息战就如同硝烟一样弥漫在各个战场,包括现实战场和网络空间。双方都在竭力塑造对自己有利的叙事,而其中不可避免地混.............
  • 回答
    俄国在苏俄内战(19171922年)期间没有解体,主要得益于布尔什维克政权的组织能力、军事胜利、国际支持与反支持的博弈,以及内战后期的妥协与政治整合。以下从多个层面详细分析这一历史现象: 一、布尔什维克政权的组织与领导能力1. 列宁的领导核心作用 列宁作为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人,凭借其政治远见和.............
  • 回答
    俄乌冲突的复杂性使得调停变得极其困难,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没人调停”的问题,而是“为何现有的调停尝试收效甚微”以及“为什么能够成功且被双方接受的调停机制难以建立”。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双方立场根深蒂固且矛盾尖锐: 俄罗斯的立场与诉求: 安全保障与北约东扩:.............
  • 回答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在中国国内确实出现了不少反战的声音,而且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这种声音的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要详细解释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深刻的历史和地缘政治影响: 对战争本身的厌恶和反感: 任何一个经历了近代以来长期战争苦难的国家,都会对战争本身产生深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