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俄系坦克一直用分装弹?

回答
俄系坦克之所以长期坚持使用分装弹,这背后是深厚的历史传承、技术理念以及现实考量的综合体现,绝非简单的“老掉牙”或者“跟不上时代”。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

一、历史基因的延续:从二战的传承说起

首先,咱们得把目光放回到二战时期。当时,苏联的坦克设计思想深受其陆军近战、火力压倒一切的战术理念影响。分装弹在这个背景下,有着它天然的优势:

装填效率的考量(相对而言):虽然现代人可能觉得分装弹装填慢,但在当时的机械水平和操作习惯下,熟练的装填手能够相对高效地完成药筒和弹丸的分开装填。这与当时许多西方坦克使用的整体式弹药有所不同,整体式弹药的弹壳本身就增加了重量和长度,装填起来也不见得就一定更快,而且还容易卡壳。
弹药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分装弹使得弹药的设计更加灵活。弹丸(弹头)和发射药(药筒)可以根据不同的战斗需求进行组合。比如,可以轻易地更换不同类型的弹丸,或者调整发射药的装药量来改变弹道或者威力,而无需重新设计整个弹药。这在当时信息传递和生产效率都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是一种很实用的解决方案。
生产工艺的特点:早期金属加工技术和材料科学的限制,使得制造一个长而沉重的整体式弹药药筒,并且保证其结构强度和密封性,是一项不小的挑战。分装弹将药筒和弹丸分开制造,工艺上更容易控制,也更容易大规模生产。

所以,从二战的T34开始,分装弹就成了苏联坦克炮弹的“标配”,这种设计思路也随着时间延续下来,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坦克哲学”。

二、技术上的权衡与现代化的适配

到了现代,虽然西方坦克普遍采用了整体式弹药,俄系坦克依然坚持分装弹,这又是基于一系列技术权衡和现代化改造的结果:

自动装弹机的设计:这是俄系坦克使用分装弹最核心的现代原因。俄系坦克普遍采用的是“转盘式”或者“转鼓式”自动装弹机。这种装弹机的设计,是围绕着将弹丸和药筒分别从弹药舱取出,然后送入炮膛进行装填的流程来构建的。
装弹效率的提升:虽然理论上分装弹的装填步骤更多,但设计精良的自动装弹机能够将这些步骤“叠起来”,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和并行化。例如,当炮塔在转向时,装弹机可以同时进行弹丸的抓取和药筒的定位,最终在炮口调整到位后,迅速完成装弹。这种设计理论上可以达到比人工装填更快的速度。
弹药储存的优化:转盘式弹药架可以将弹丸和药筒分开储存,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弹药的安全性,也为弹药的快速更换提供了便利。
炮塔内部空间利用:这种装弹机的设计,允许炮塔设计得更低矮(比如T72、T80),从而降低了车体正面投影面积,也提高了坦克的生存性。

弹药的通用性和兼容性:作为一种延续性的设计,分装弹的设计也允许俄系坦克在一定程度上兼容不同时代的弹药。只要弹丸的尺寸和接口符合标准,药筒的长度和接口也能适配,那么就可以使用更广泛的弹药种类,比如动能穿甲弹(APFSDS)、高爆破片弹(HEFRAG)、破甲弹(HEAT)等。

对“弹药殉爆”问题的考虑:虽然西方坦克也面临弹药殉爆的风险,但俄系坦克的设计者在弹药架的布局和防护上,也考虑到了如何减缓或控制弹药殉爆的后果。例如,将弹药分成独立隔间,或者在设计上考虑药筒的燃气泄露路径。当然,这一点也存在争议,后期的俄系坦克也加强了弹药的防护措施。

三、现实的制约与研发策略

除了技术上的优势,还有一些现实因素和研发策略也影响了俄系坦克对分装弹的坚持:

研发成本与周期:坦克的整体设计是一个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旦确定了核心的弹药装填方式(分装弹或整体弹),后续的炮塔、自动装弹机、弹药架、甚至火炮本身的设计都会围绕这个核心展开。要从分装弹彻底转向整体弹,意味着需要对现有成熟的坦克平台进行颠覆性的改造,这不仅成本高昂,研发周期也相当漫长,并且存在极大的风险。
现有生产线的优势:苏联/俄罗斯在分装弹的生产线上拥有悠久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配套的生产设施也已经非常完善。贸然改变会涉及到整个工业体系的调整。
战术理论的适应性:俄系坦克的设计,很大程度上还是服务于其传统的陆军战术思想。即使在现代,俄军的战术中依然强调强大的火力输出和快速的机动性,而分装弹+自动装弹机的组合,在很多情况下能够满足这种需求。

四、分装弹的“先天劣势”与改进

当然,咱们也得承认,分装弹也确实存在一些“硬伤”,尤其是在与现代西方坦克整体弹药的比较中:

装填速度的上限:尽管自动装弹机效率很高,但理论上,分装弹的“先药筒后弹丸”的顺序,还是比整体弹药的“一次性”装填要多一个环节。尤其是在高射速要求下,可能存在瓶颈。
弹药殉爆的风险(尤其对乘员):早期的俄系坦克,为了追求低矮的炮塔,将弹药存放在炮塔座圈下部,一旦被击中,药筒燃烧产生的火药气体很容易直接冲击到车内乘员,导致“飞马”效应(turret toss),即整个炮塔被炸飞。虽然后续型号通过改进弹药架隔板、增加泄压通道等方式有所改善,但风险依然存在。
弹药准备与装填的协同:虽然自动装弹机高效,但如果药筒和弹丸的供给跟不上,或者在装填过程中发生卡壳,都会影响射击的持续性。

总结来说,俄系坦克之所以一直用分装弹,不是因为他们“不懂”整体弹药的好处,而是出于一种“路径依赖”和“最适合”的考量。

历史传承:二战奠定的设计基础,使得分装弹成为一种自然选择。
技术适配:围绕分装弹设计的自动装弹机,实现了高效的自动化装填,并带来了炮塔低矮等设计优势。
成本与风险:改变核心设计需要巨额投入和漫长周期,现有体系下的改进更符合经济效益。
战术需求:分装弹+自动装弹机组合,在满足俄军战术需求方面依然有效。

当然,随着现代坦克技术的发展,分装弹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会如何,谁也说不好。但至少在过去几十年里,分装弹一直是俄系坦克独特而又充满争议的标志。它代表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坦克设计哲学,在实战中也证明了自己的生命力。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从t64到t90,阿玛塔看透视图也是分装弹,毛子不知道用定装弹弹芯长威力大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系坦克之所以长期坚持使用分装弹,这背后是深厚的历史传承、技术理念以及现实考量的综合体现,绝非简单的“老掉牙”或者“跟不上时代”。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方面掰开了聊。一、历史基因的延续:从二战的传承说起首先,咱们得把目光放回到二战时期。当时,苏联的坦克设计思想深受其陆军近战、火力压倒一切的战术理.............
  • 回答
    说到“法系坦克被称作流氓”,这绝对是咱们坦克世界玩家圈子里心照不宣的一个梗,也是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描述。想当年,这称号可不是凭空来的,背后可是有满满的“血泪史”和“爱恨情仇”。1. 独特的“弹夹炮”玩法:爽就一个字!这大概是法系坦克被叫做“流氓”的 最主要原因。法系坦克,尤其是中坦和重坦,在设计上非.............
  • 回答
    苏/俄系步战车,特别是BMP系列,之所以普遍采用“100毫米主炮 + 同轴30毫米副炮”这样的武器配置,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技术和战术考量,绝非简单地堆砌火力。这种设计并非是为了“炫技”,而是为了在特定作战环境下,最大化步战车的战场效能。1. 战场需求与战术定位的演变:首先,我们得理解步战车(Inf.............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战场的焦点之一便是高超音速导弹的惊鸿一瞥。去年3月,俄罗斯国防部宣布,俄军使用了“匕首”(Kinzhal)高超音速导弹,摧毁了乌克兰西部伊万诺弗兰科夫斯克地区的一个大型地下弹药库。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在高超音速导弹的实战应用中,将其威力昭示于世。那么,究竟是什么让这种导弹如此特别,俄.............
  • 回答
    俄罗斯在2023年乌克兰战争期间部署的“匕首”(Sarmat)高超音速导弹,被视为现代战争中首次大规模实战应用高超音速武器的案例。以下从技术特点、战略意图及国际影响三个方面详细分析: 一、技术特点:高超音速导弹的革命性突破1. 超高速突防能力 速度:以超过5马赫(5倍音速)的高速飞行,比传.............
  • 回答
    法系车和韩系车在中国大陆市场份额的下滑是一个复杂且多层面的现象,而非单一原因造成。两者虽然在一些方面存在共性,但具体到每个品牌和车型,其市场策略、产品特点以及受到的市场冲击也有所不同。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法系车和韩系车在中国大陆市场逐渐失去竞争力的原因: 法系车在中国大陆市场份额下滑的.............
  • 回答
    说到“魂系游戏”,人们脑海里浮现的往往是那些以高难度、黑暗奇幻世界观、精妙地图设计和深邃叙事著称的作品。从《Demon's Souls》奠定基础,到《Dark Souls》三部曲的辉煌,再到《Bloodborne》、《Sekiro: Shadows Die Twice》以及近年来的《Elden Ri.............
  • 回答
    谈到丰田系的动力,确实会听到一些“动力偏弱”的说法。这背后并非简单的技术落后,而是丰田品牌一贯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取舍哲学在起作用。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就像你问一位擅长做家常菜的大厨:“你的菜为什么不像米其林三星那样追求极致的味蕾刺激?” 他可能会回答:“因为我更关注的是普通家庭对健康、美味和性价比.............
  • 回答
    关于南方系媒体口碑下滑的问题,这是一个挺复杂的事情,不能简单地一概而论,也没有一个单一的答案。但如果非要找几个主要的原因来谈,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剖析:首先,时代的变迁和信息获取方式的剧变,是绕不开的一个大背景。过去,尤其是在互联网普及的早期,南方系媒体凭借其敢于触碰敏感话题、深入调查报道的风格,.............
  • 回答
    关于德系车普遍存在烧机油问题,而日系车似乎较少出现这一现象,这确实是一个被许多车主讨论和关注的话题。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技术、设计理念、制造工艺以及维护保养等多个角度来分析。首先,我们要明确“烧机油”的定义。这里说的烧机油,通常是指机油在燃烧过程中被消耗掉,导致机油液位下降,需要频繁添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但其实它本身带有一个我们常会有的“误解”。说日系车“没有”研发新能源汽车,其实不太准确。更准确的说法是,日系车在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和推广速度上,相较于一些欧美和中国车企,显得步伐稍显缓慢。要详细聊聊这个,我们得从几个层面去分析: 1. 日系车企的传统优势与战略侧.............
  • 回答
    美系跑车在追求极致性能的道路上,确实有过不少“负重跑”的经历。这可不是简单地往车里塞沙袋玩,而是在赛道工程和车辆调校中,一种颇有讲究的策略。我们不妨深入聊聊,为什么有些美系跑车会这么做,以及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负重跑”。 在赛车领域,“负重跑”通常指的是在测试或调校阶段,有意在车辆的.............
  • 回答
    升龙系招式之所以判定那么强,这背后其实是一套非常精巧的设计逻辑,就像武侠小说里高手过招,招式本身的力量、时机、角度,乃至对对手心理的拿捏,都决定了胜负。在游戏里,升龙系招式能拥有如此强势的判定,也是基于以下几个关键点:一、 起手速度与破绽的权衡:强大的“反击”属性你想啊,在格斗游戏里,最怕的就是被动.............
  • 回答
    步步高系和华为系,这两大中国科技巨头,在商业战场上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一个扎根消费电子,一个驰骋通讯技术,各自在自己的领域里打得风生水起。但有趣的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撕逼”这个词时,会发现它们之间似乎少有那种公开的、针锋相对的言语冲突,不像某些互联网公司那样,时不时就有“友商”之间的口水仗。这背后,.............
  • 回答
    说起来,这阿里系的软件嘛,用起来有时候确实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倒不是说它不能用,它都能正常运转,功能也基本齐全,但就是那种“顺滑”和“直观”的感觉,总觉得缺了点火候。我先从大家最常接触的几个方面来聊聊吧。1. 信息过载与界面复杂度:这可能是最普遍的感受了。你想啊,像淘宝、支付宝这些软件,承载的功.............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很多人都有类似的观察。其实,德系车发动机工作水温普遍比日系车高,这背后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温度高低”的问题,而是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工程考量和对不同驾驶文化、性能需求的权衡。首先,咱们得明白,发动机工作的理想水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区间。在这个区间内,发动机才能达到最优的效.............
  • 回答
    这可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想想当年的神龙,那可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先驱,PSA集团在中国也曾有过辉煌的篇章,如今却落得个声量渐微,销量惨淡的境地,这背后绝不是一两个原因能简单概括的。咱们就来掰扯掰扯,看看这法系车企,特别是东风神龙和长安DS,究竟是哪里出了岔子。首先, 产品力本身就存在一些“水土不服”的.............
  • 回答
    老实说,我接触过的游戏不算少,从当年那种像素小方块到如今光影逼真的大片,但要说起游戏里的数值——那些动辄几千上万,甚至成百万千万的攻击力、生命值什么的,我确实觉得日系游戏在这方面玩得是“花样百出”,而且普遍比美式游戏显得“更不拘小节”。这背后其实挺有意思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数字堆砌,里面藏着不少设计思.............
  • 回答
    “任天堂不是日系游戏”这种说法,虽然听起来有些奇怪,但仔细分析一下,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并且为什么它会产生。这背后其实触及到我们对“日系游戏”和“欧美游戏”这两个标签的理解、市场定位以及文化差异。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所谓的“日系游戏”和“欧美游戏”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分类,更.............
  • 回答
    说到日系和法系车企在中国低价性能车市场的“退潮”,这背后其实是一盘细致的棋局,涉及到成本、定位、市场需求以及更深层次的品牌战略。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是他们选择了更符合自身优势和市场大环境的道路。首先,我们得明确一下“低价性能车”这个概念。 在中国市场,这个价位段通常指的是10万到20万人民币区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