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空军大量使用铁炸弹?

回答
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空军大量使用“铁炸弹”(Iron Bomb),也就是未制导的常规炸弹(unguided conventional bombs),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多个复杂因素,既有战略和战术层面的考量,也有技术和经济层面的限制。

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俄罗斯空军大量使用铁炸弹的原因:

一、 经济与成本效益考量:

成本低廉且产量大: 未制导炸弹(如FAB系列)的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制造工艺简单,成本远低于精确制导弹药(PGMs)。俄罗斯长期以来储备了大量的此类弹药,并且能够持续生产。在消耗战中,维持弹药供应的成本是至关重要的考量。
弥补精确制导弹药的不足: 尽管俄罗斯也拥有和生产精确制导弹药(如Kh29、Kh31空对地导弹,以及一些制导炸弹如KAB系列),但其数量相对有限,而且价格昂贵。在需要大量空中支援或压制敌方阵地的场景下,未制导炸弹是更经济的选择。
消耗战的现实: 俄乌冲突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在这种模式下,大规模消耗弹药以摧毁敌方有生力量和防御工事是常态。未制导炸弹因其低成本,能够满足这种大规模消耗的需求,而精确制导弹药则更适合用于打击高价值、关键性目标,或者在对精度要求极高的情况下使用。

二、 战术与战场需求:

区域拒止和压制: 未制导炸弹在广区域压制和区域拒止方面仍然有效。例如,在攻击集结的步兵、坦克集群、炮兵阵地、机场跑道、防御工事(如战壕、掩体)以及城市区域时,即使精度不高,其巨大的杀伤半径和爆炸威力也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通过饱和式轰炸,可以有效摧毁敌方前沿阵地,为地面部队推进扫清障碍。
缺乏精确制导能力的载具: 尽管俄罗斯拥有一些先进的飞机,但其能够有效使用精确制导弹药的载机数量可能不如预期,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任务规划不允许使用昂贵的精确制导弹药。未制导炸弹可以由几乎任何挂载能力的飞机(如苏24、苏25、苏30、苏34等)使用,操作门槛较低。
摧毁工事和掩体: 对于坚固的工事和掩体,需要使用重型的未制导炸弹(如FAB500, FAB1500, FAB3000)才能确保摧毁。这些炸弹依靠巨大的质量和爆炸冲击波来破坏目标,而不是依赖精确的引导。
心理战作用: 大规模的空中轰炸,即使是未制导的炸弹,也能对敌方士兵和居民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士气。

三、 技术限制与发展方向:

精确制导技术的普及与成熟度: 虽然俄罗斯在精确制导弹药方面有所发展,但其技术成熟度和部署规模可能仍不及西方国家。精确制导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集成需要大量的资金、技术和时间投入。
“愚蠢炸弹”的升级: 为了克服未制导炸弹的精度不足,俄罗斯也尝试对现有的未制导炸弹进行升级,例如通过加装“万能制导模块”(UMPC,也称为通用计划模块)将其转化为“滑翔炸弹”。UMPC是一种集成了惯性导航系统(INS)和GPS/格洛纳斯接收器的模块,可以安装在传统的未制导炸弹上,使其获得一定的滑翔能力和导航能力,从而显著提高打击精度和打击范围。这是俄罗斯当前弥补精确制导能力不足的重要手段,也是导致大量“铁炸弹”被频繁提及并转化为“滑翔炸弹”的原因之一。
对“智能”弹药的依赖程度: 相较于西方国家在伊拉克、阿富汗战争等冲突中积累的大量使用精确制导弹药的经验和技术,俄罗斯在这一领域的普及程度和实战经验可能有所不同。

四、 战场环境与对手能力:

乌克兰防空能力: 尽管乌克兰拥有一定规模的防空系统,但其覆盖范围和拦截能力可能不足以完全压制俄罗斯空军的行动。在部分区域,俄罗斯空军仍能在相对较低的空域或在掩护下进行投弹。
目标类型: 战场上存在大量需要压制或摧毁的“软目标”或“半硬目标”,例如集结的部队、车辆、野战工事等,对于这些目标,未制导炸弹的威力已能满足基本需求。

具体使用方式和场景的例子:

苏34战斗轰炸机: 苏34是俄罗斯空军的重要对地攻击平台,经常携带未制导的FAB系列炸弹进行低空或中低空攻击。它们也能够挂载和使用UMPC模块的滑翔炸弹。
苏25攻击机: 苏25作为专业的近距离空中支援飞机,也广泛使用未制导的炸弹来支援地面部队,特别是针对集结的敌方目标。
苏24战斗轰炸机: 苏24同样是执行对地攻击任务的重要机型,也频繁使用未制导炸弹。

总结来说,俄罗斯空军在俄乌冲突中大量使用未制导的“铁炸弹”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经济成本是关键驱动因素: 在一场消耗巨大的冲突中,低成本的弹药能够保证持续的作战能力。
战术上仍有需求: 未制导炸弹在区域压制和摧毁大规模目标方面仍有效。
技术和生产能力: 俄罗斯拥有庞大的未制导炸弹储备和生产能力,这使其能够满足大规模消耗的需求。
弥补精确制导的不足: 通过升级弹药(如UMPC)来提升传统炸弹的效能,是俄罗斯当前的重要策略。

这种现象也反映了现代战争中,经济因素、技术能力以及战术需求之间的复杂权衡。虽然精确制导弹药是趋势,但在特定情况下,传统弹药因其成本和数量优势,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除了穷之外还有两个原因:

一是技术还不成熟,达不到实战用要求。

以500公斤级精确制导炸弹为例,俄罗斯共装备有三种:

电视制导的KAB-500KR,激光制导的KAB-500L ,19年最新的KAB-500S-E(采用惯导和俄罗斯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指导)。

这三款炸弹的精度为7-12米,也就才到美国第一代宝石路的水平。这种精度水平只能轰炸面目标,如机场,公路等,炸桥都得几十颗一起上。而对乌克兰战场较多需要对付的防空阵地,炮兵阵地等点目标,基本打不中。于是只能低空来增强精度,而低空了指导和铁炸弹差不多。

二是新设计新制造,成本比美国还要高。

美军同规格的是1000磅的精确制导炸弹,分为两大系列,激光制导的宝石路和卫星制导的JDAM联合直接攻击弹药。这两大系列的武器一般是利用MK83航空炸弹改进而来,成本非常低。

而俄罗斯那三款都是新设计新制造的弹体,成本自然上去了。

user avatar

看一个国家贫富,最简单直观的办法就是看人均寿命预期。俄罗斯69.33,排名世界126,比朝鲜都低,这么一个穷国,你觉得他能用什么。

user avatar

制导武器里有大量硅晶体,落地分解后非常不环保。铁炸弹虽然看起来落后,但是几乎没什么污染。俄军非常注重生态环保,甚至在这种细节上都值得我们反思。

user avatar

#铁炸弹#

现在还在持续反复击落Su34吗?轰炸停了吗?

换个投法就行了。误差是大一些,那么就多投一些,波次多一些。

谁都知道这些炸弹是早就该销毁的库存,年龄比知乎大多数用户的年龄都大。不要钱又可以达到目的的攻击方式,因为过于自信托大而偶然失误,因为敌人可以拿来乐观脑补,就放弃继续占这个便宜了?

凭什么?

打仗是要最便宜有效的赢,谁在乎这些与获胜成本无关的事?

西方阵营最让人看不起就是这点,北约弥漫着一种软弱而浮夸的风气——丁点大的小事就大惊小怪,喊着要全面“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立体作战”。

这其实是在绝对优势条件下打极弱的对手养成的一种可笑的恶习,怯懦到了骨子里。

没有代差优势就爆发安全感焦虑,不能保证低于千分之一的伤亡概率就产生意志动摇。

这就是为钱利润作战的根本问题。


军队就是军队,不是妇幼保健医院。

保持大胆和英勇的作风,蔑视偶发的牺牲和风险其意义要远比执着什么“零伤亡”重要。


俄军的军事传统就是这样的风格,这不是今天开始,是从操起莫辛纳甘喊着乌拉冲锋就开始了。

只是被美军那种基于雇佣军模型的“娘娘腔作战风格”给诋毁成“次等、落后、不人道”罢了。

那是个什么风格?——“看见一只老鼠,尖叫着跳上茶几,晚上就要搬去酒店住,房子要打折卖掉”的风格。

美国的敌人们的风格——是“拿砖打死,躺倒接着睡”。

你可以嘲弄这风格不文雅、不富贵,但是它简单有效、成本优良。

信不信由你——北约恐惧的就是这个,北约缺的就是这个。

就因为缺了这个,北约从根上只是一只发育过度的宠物犬。

没有浴血牺牲的坚决性,它的那些“高科技安全帽”弥补不了这种软骨症。

在勇于牺牲的对手面前,即使领先上一个世代,北约也往往失败。


击毁的目标和综合成本才是唯一需要在乎的,“军事爱好者”的喝彩连一毛钱都不值。

如果是系统性的构成了某种有效防御——比如可以以很高的成功率系统的击落战机——那值得仔细了解一下。

否则这根本没什么特别讨论的价值。

南联盟曾经击落F117,那又如何?这对战争大局有何关键意义?

建制没有消灭,偶尔杀死对方几个前线指挥官,有何意义?

你自己这方的指挥官阵亡名单有多长?

成营成旅的部队被人歼灭,城市一个接一个的被围困占领,却拿“打下一架飞机”,“炸毁两辆坦克”,“捡到几个被人抛弃的故障车辆”当作重大利好消息鼓吹乐观,这不过是苦中作乐。

腿都断了,眼都瞎了,却在兴奋的宣扬“我打了他一耳光”。什么时候宣布成建制的消灭了俄军什么番号再说吧——全面接触作战这么久,对方一两百个作战单位参战,竟无多少“成建制消灭”的战果可说,连这么微小的战果都值得大书特书。

“炸死我们的是铁炸弹而不是精确制导炸弹说明敌人水平不行、可见敌人要完了”——这样的话能说得出口,简直是行为艺术。

有没有想过那可能是对方觉得你已经不够资格挨制导炸弹了?


蹲在在社交网络上嬉笑怒骂何其廉价,问题是这份乐观对正在挨这些“铁炸弹”的乌军成立吗?

炸死今天的兄弟的不是一枚制导炸弹,而是六枚铁炸弹,难道要开香槟庆祝吗?

user avatar

这问题的傻气,我简直是佩服了。什么数据都没有,就在这里说,然后这种类比也是奇怪,到底多少架飞机,多少个飞行员损失也不知道

下面一群人煞有介事的还讨论。现在的网友都那么深吗?

user avatar

俄罗斯鸭嘴兽飞行员,马斯基先生近日表示:

作为苏联传统空军艺能流的传人,

你用精准制导弹药,那是走捷径,不算练真功夫。

你得练超低空突防扔铁炸弹,以应对核战争环境下没有定位系统的情况。

你得学会在手工记录航线坐标,不能依赖那些电磁环境下不亮机的平板电脑。

传统技艺不能丢,来给你表演一套手投三炸弹。

我说乌克兰军队,你两枚毒刺来打我一个机翼,你看他够不着,我一个神鸭摆尾就给他闪过去了。

放干扰弹那是投机取巧。

我这叫飞行技艺,传统空军讲究飞行技艺,

导弹来袭?你看!眼镜蛇机动!钟摆机动!

一下就甩开他!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200枚美国毒刺导弹都奈何不了我。


。。。。。。

我大E了,没有闪。

乌克兰人不讲伍德,来骗,偷袭我这个200斤的老飞行员。这好吗?这不好。

我劝这个年轻军人耗子尾汁,不要再用这些小聪明。

user avatar

当初法国打利比亚,把水泥炸弹都扔下去了。俄国比法国穷,都用精确制导,军费不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像美国那样打的。再说,前苏联时期库存太多,也要去库存呀。就像当年,我们在两山去文革时候的库存一样。

user avatar

说到底就是防空压制没做好。

无动力制导武器(也就是各种宝石路/JDAM,以及包括SDB)投放都是需要高度的,只有有一定高度才能依靠翼面进行机动。

很明显,俄军的战机并不敢在中空进入,只能回到战术飞机低空用弹道计算机投放无制导炸弹这个方式上来。

乌克兰的部分中远程防空系统很明显还在运作,逼迫俄军只能从低空进入,才掉入了肩抗式防空导弹的陷阱,而不是像很多人说的一样,乌军防空就靠毒刺之类的肩抗式制导武器。

一个类似的比喻,越战时期北越的SA-2对于中后期的电子预警和对抗设备较为齐全的美军战术飞机杀伤效率并不算高,但是逼迫其只能从低空进入,更容易掉入预设的中小口径机枪/炮陷阱里。

至于俄军为什么连苏制S-300和山毛榉防空系统都做不到比较彻底的压制...说实话我也暂且蒙在鼓里,只能猜测俄空军没有大规模的战役组织能力(或许从来没有过?)毕竟大规模的防空压制作战是一个既需要精细规划但又依靠飞行员灵活性的工作。

user avatar

带清为什么要用大明仓库刨出来的炮弹打仗?

因为清朝贪官再狠

也没法穿越回去 贪前朝的军费

明朝的炮弹还不至于完全不响

就算不响 也是因为年久失修的原因

不会追究到当朝任何一位大人的责任

但如果带清自己 新造一批炮弹 发现全不响

很多人就有麻烦了……


所以有没有可能

俄罗斯的制导导弹

只存在于纸面上

如果真上了战场 就穿帮了

不上 还能在仓库里充个数

能用前朝的库存

又省钱 又没人会出问题

要真有了问题 你去找勃列日涅夫啊

都是被勋宗百亿补贴的

布尔什维克都疯子

前朝官僚都坏蛋

大大滴坏……


衮衮诸公都很开心

户部节省了预算

工部没人被追责

兵部拿到了勉强能用的武器…

除了被打下来的飞行员

谁会不喜欢前朝的库存呢…

user avatar

没钱啊,铁炸弹都是苏联留下的库存,制导炸弹苏联没有留下库存啊。

user avatar

1、炸弹都是铁的。应该叫自由落体炸弹

2、别说俄国,美军都在大量使用自由落体炸弹,因为精确制导武器很贵。最便宜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每颗2.75万美元。导弹则价格不低于10万美元。

3、海湾战争中,精确制导炸弹的投放量只占了8%,科索沃35%,阿富汗战争60%。后面两场战争都是小范围低烈度战争。对付乌克兰这样的大国,全部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美国人也消费不起,更何况俄国。

user avatar

五角大楼认为,俄军是在酝酿更大的攻势,所以没有掏家底打。

美国在一波“战术后仰”以后,现在把军舰开到了菠萝的海、爱琴海。同时把爱国者部署到了波兰。

当然,美国这话到底什么意思,也就听一乐。毕竟继续煽动欧洲混乱,短期内自己肯定是能赚钱的。

user avatar

直接原因,肯定是军费不足,用不起。但是,往深处一想,就让人冒冷汗了。

制导弹药的采购是一个长期的计划,一般是年度训练和演习消耗加上一定的额外库存,这样来满足军队的日常和战时需要。以俄罗斯航空力量的正常规模,这样的年度消耗与额外的采购量必然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加上此次作战的公开准备就是半年多,因此俄军有足够的时间采购足够的弹药。虽然达不到美军那种使用量,但也不至于像现在这么寒酸。

因此,出现现在这种弹药不足、补给不足的唯一原因,只能是俄军高层贪腐严重,以至于将正常应该用于采购战备物资的军费挪作他用了。

再进一步想,俄罗斯军费600多亿里,海陆空三军常规力量只占200多亿,核力量占400多亿,而核力量的装备采购与维护更加不透明,也不需要经常用实弹演习,更是几乎没有投入战场的需要。那么以俄军现在的贪腐来看,指望他们不动这400亿又几乎不会暴露贪腐的核力量军费~····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