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俄乌冲突后美股会有先大跌后大涨的表现,都有哪些因素值得关注?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股市场的波动堪称过山车,先是经历了一轮剧烈的抛售,随后又展现出惊人的韧性,甚至在某些阶段出现了大幅上涨。这种先跌后涨的走势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每个关键要素的影响。

一、最初的恐慌性抛售:不确定性与风险规避的爆发

冲突爆发之初,全球市场被突如其来的地缘政治风险所笼罩。俄乌战争不仅是一场区域冲突,更是一场可能颠覆全球秩序的重大事件。美股市场作为全球金融的晴雨表,其反应是极其敏感的。

地缘政治风险的冲击: 战争的爆发直接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投资者难以预估冲突的持续时间、烈度和波及范围。俄乌两国在能源、粮食等关键领域的地位,使得冲突的影响迅速蔓延至全球供应链,加剧了通胀压力。这种“黑天鹅”事件的出现,自然引发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导致资金从风险较高的股票市场流向避险资产,如黄金、美元等。
能源价格飙升的连锁反应: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国。冲突导致俄罗斯能源供应面临中断风险,国际油价和天然气价格应声而涨,创下多年新高。高企的能源价格不仅直接推高了企业生产成本,也削弱了消费者购买力,对经济增长前景构成严重威胁。股市尤其是对宏观经济敏感的板块,如航空、物流、制造业等,遭受了沉重打击。
通胀担忧的加剧: 在冲突之前,全球经济本就面临供应链瓶颈和疫情刺激下的通胀压力。俄乌冲突的爆发,特别是能源和农产品价格的上涨,更是火上浇油,将通胀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投资者担心高通胀会迫使美联储采取更激进的加息政策,而激进加息往往会抑制经济增长,对股市估值构成压力。
企业盈利预期的下调: 战争带来的不确定性、供应链中断以及原材料成本的上升,都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许多公司不得不下调其盈利预期,这使得股票的估值显得过高,进一步加剧了抛售的动因。

二、触底反弹与韧性显现:多重支撑因素的崛起

尽管初期遭遇重挫,美股市场很快展现出了其内在的韧性,并开始触底反弹。这一转变并非单一因素驱动,而是多种积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联储的“鹰派”表态与加息预期定价: 市场的过度悲观和恐慌,反而为美股的上涨埋下了伏笔。当市场对加息的担忧已经反映到股价中,并且美联储如期甚至超预期地释放了“鹰派”信号(例如,承诺更激进的加息以遏制通胀),反而能带来“靴子落地”的确定性。尽管加息本身对股市不利,但一旦市场充分消化了加息的预期,并且美联储的行动与预期一致,就能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市场开始关注美联储控制通胀的能力,以及它能否实现“软着陆”。
美国经济的相对强劲表现: 尽管面临全球性的挑战,美国经济在冲突爆发后仍然展现出一定的韧性。强劲的劳动力市场(失业率低位、工资增长)、持续的消费支出(尽管受到通胀影响,但结构性需求仍然存在)以及政府的财政支持,都为美国经济提供了支撑。与欧洲等地区相比,美国受地缘政治冲突直接冲击的程度较轻,能源独立性也相对更高,这使得其经济前景更具吸引力。
企业财报季的超预期表现: 尽管担忧重重,但许多美国大型企业的财报季表现超出了市场的预期。部分企业成功地将成本压力转嫁给了消费者,或者受益于疫情后的某些特定需求。强劲的盈利能力抵消了一部分市场的悲观情绪,尤其是一些科技巨头和大型蓝筹股,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成为市场反弹的“领头羊”。
避险情绪的降温与风险偏好的回升: 随着冲突进入相对稳定的阶段(例如,战局胶着,短期内不太可能出现大规模升级),最初的恐慌情绪有所降温。投资者开始更理性地评估风险,并将注意力重新聚焦于企业的长期增长前景。同时,随着其他地区局势的缓和以及对俄乌冲突影响的适应,全球市场的风险偏好有所回升,资金重新流入股市。
估值吸引力显现: 在经历了一轮大幅下跌后,许多优质公司的股票估值已经变得相对合理,甚至具有吸引力。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这是逢低买入的良机。一旦市场情绪好转,这些被低估的资产就更容易吸引资金。
对俄乌冲突解决方案的预期: 尽管直接的和平谈判进展缓慢,但市场也在不断消化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案。任何关于停火、和谈或冲突降级的消息,即使只是微小的希望,都可能引发市场的积极反应。

三、值得关注的关键因素回顾与展望

纵观美股在俄乌冲突后的先跌后涨,以下几个因素是理解这一过程的关键,并且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通胀走向与美联储的政策路径: 这是影响美股未来走势的“第一号工程”。通胀是否能够如美联储所愿回落,以及美联储在抑制通胀和避免经济衰退之间如何权衡,将直接决定加息的力度和节奏。如果通胀持续高企,美联储将面临艰难的抉择,市场波动性可能再次加大。
能源和商品价格的变动: 尽管部分商品价格已经从高位回落,但能源市场的供需平衡仍然脆弱。任何地缘政治事件或供应中断的担忧,都可能再次推高能源价格,对全球经济和股市造成新的冲击。
地缘政治风险的演变: 俄乌冲突的最终走向仍然不明朗。冲突的长期化、蔓延或新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出现,都可能对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产生影响。
企业盈利的持续性: 随着成本压力和经济放缓的潜在影响显现,未来企业盈利的质量和增长潜力将是投资者评估公司价值的重要依据。那些能够有效管理成本、保持竞争优势的公司将更受欢迎。
全球经济增长前景: 在高通胀、紧缩的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风险等多重因素叠加下,全球经济增长正面临挑战。如果全球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甚至陷入衰退,将对股市形成普遍的压力。
投资者情绪与风险偏好: 市场情绪具有周期性,容易受到各种信息的影响而快速波动。在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的情况下,投资者情绪的起伏将是影响短期市场走势的重要因素。

总而言之,美股在俄乌冲突后的先跌后涨,是一场由恐慌到理性定价,再到多重利好因素叠加的复杂市场博弈。市场在消化了地缘政治风险、能源冲击和通胀担忧的初期冲击后,逐渐将其纳入定价体系,并开始关注美国经济的韧性、企业盈利能力以及美联储的应对措施。然而,地缘政治的阴影尚未完全散去,通胀的挑战依然严峻,未来的市场走势仍将充满变数,需要投资者保持警惕,并密切关注上述关键因素的动态演变。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简单地说,对俄罗斯的制裁力度不及预期,市场暂时放心了。

拜登在 24 号俄罗斯开始进攻乌克兰的时候,宣布美国要对俄罗斯进行秋风扫落叶般的经济制裁(sweeping economic sanctions),市场对此如临大敌。

毕竟,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的石油出口国,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生产了全球 43% 的钯(你的爱车的催化变流器没有钯就得停工),11% 的镍,还有一堆铜啊铝的,俄罗斯都是生产大国。如果真如果拜登讲的那么严重的制裁,全球工业供应链将受到严重打击,美国的通胀得上天。

后来,市场发现,拜登所说的制裁,实际上是有限度的。冻结了俄罗斯最大银行在美国的资产,限制俄罗斯在欧美市场发债,限制高科技进口,也就仅此而已。至于欧洲很多国家提出的把俄罗斯赶出 SWIFT 这种核武器级别的制裁,直接被德国总理舒尔茨否决了。而且制裁名单里把俄罗斯最大的能源公司俄油给 carve out 出来了,同时俄罗斯的「能源支付」方式依旧可以继续。这种制裁力度,普京心里应该暗笑,就这?

但布伦特原油价格已经涨到了超过 100 美金一桶,2014 年以来最高,今天如果美国真有心通过制裁把俄罗斯整死,谁能替代,伊朗吗?更何况也整不死。

user avatar

他不会动手~他不会动手~

卧槽!他真动手了!卧槽!他真动手了!

哦,我们没动手。我们没动手。

嘿,资本能回流?资本能回流!~


逻辑大概就是这么个逻辑。其实美股的逻辑挺容易理解。不太能容易理解的是特么A股的逻辑。就昨天跌得那个狗样,不知道的以为是特么我们被打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股市场的波动堪称过山车,先是经历了一轮剧烈的抛售,随后又展现出惊人的韧性,甚至在某些阶段出现了大幅上涨。这种先跌后涨的走势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每个关键要素的影响。一、最初的恐慌性抛售:不确定性与风险规避的爆发冲突爆发之初,全球.............
  • 回答
    白俄罗斯这次站在俄罗斯一边,原因相当复杂,是历史、政治、经济以及领导人个人利益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说它“不怕”美欧的制裁,其实更准确的说法是,在它看来,与俄罗斯的联盟所带来的安全和政治利益,远大于承受制裁的风险,尤其是在它本就因为国内政治问题而与西方关系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不妨从几个层面来剖析:1..............
  • 回答
    俄乌冲突结束后的俄罗斯,无论结局如何,都将面临一个错综复杂且艰巨的未来。抛开直接的军事损耗和人员伤亡,其最核心、最深刻的问题,我认为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且这些问题之间相互关联,形成一个棘手的闭环:一、经济的深度脱钩与全球经济体系的重塑这是最直观也最棘手的问题。俄乌冲突不仅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金融.............
  • 回答
    俄乌冲突中俄罗斯空军大量使用“铁炸弹”(Iron Bomb),也就是未制导的常规炸弹(unguided conventional bombs),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这背后涉及多个复杂因素,既有战略和战术层面的考量,也有技术和经济层面的限制。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俄罗斯空军大量使用铁炸弹的原因.............
  • 回答
    俄乌冲突的复杂性使得调停变得极其困难,原因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分析。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没人调停”的问题,而是“为何现有的调停尝试收效甚微”以及“为什么能够成功且被双方接受的调停机制难以建立”。以下是详细的分析:一、 双方立场根深蒂固且矛盾尖锐: 俄罗斯的立场与诉求: 安全保障与北约东扩:.............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中,中国民众普遍更倾向于支持俄罗斯而非同情乌克兰的现象,这背后确实是一个多层面、复杂交织的议题。与其简单地说“大多数国人支持俄罗斯”,不如说在官方叙事和信息传播的主导下,相当一部分民众对俄罗斯抱有同情或理解,同时对乌克兰的处境则显得相对冷漠。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来剖析.............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支持乌克兰,这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历史、经济以及国际法等层面的考量。要理解为何出现这种局面,我们不妨从几个关键角度深入剖析:一、 国际法与国家主权原则的坚守对于绝大多数西方国家而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现代国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基石。俄罗斯此次军事行动,被广泛视为对乌克.............
  • 回答
    俄乌冲突打了这么久,不少人好奇为什么俄军似乎没怎么投入他们最先进的坦克——T14“阿玛塔”系列。这个问题啊,得从多个角度细掰扯掰,不能光看它那酷炫的外表。首先,最直接的原因是“阿玛塔”目前产能和装备量都极其有限。这玩意儿是俄罗斯倾了国家很多心血搞出来的“下一代主战坦克”,是他们的骄傲,也是技术上的一.............
  • 回答
    俄乌冲突确实引发了相当广泛的讨论,其中不乏有人对西方立场表示支持。这种现象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交织,并非单一因素可以完全解释。首先,我们要理解“公知”这个词在当下语境中的含义。通常,它指的是那些在公共领域发表评论、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知识分子或意见领袖。他们对社会议题持有鲜明观点,并试图影响公众舆论。.............
  • 回答
    俄乌冲突中俄军将领的大量死亡,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军事战略、后勤保障、指挥体系、战场环境及敌方战术等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一、战术失误与战场环境1. 初期进攻的战术错误 俄罗斯在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时,采取了“闪电战”策略,试图通过快速推进占领关键城市(如基輔.............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最后的胜利者一定是俄罗斯”的说法,背后存在着一些复杂的战略考量、历史叙事以及现实利益的分析。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军事对抗,深入探究各方的战略目标、地缘政治格局以及长远的国家利益。首先,从俄罗斯的角度来看,这次冲突并非仅仅是为了占领乌克兰的领土,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其对自身国家安.............
  • 回答
    在俄乌冲突中,俄罗斯未能大规模使用空军配合地面部队消灭乌克兰抵抗力量,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多方面的原因,包括军事策略、技术能力、后勤保障、国际环境及乌克兰的防御体系等。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 1. 军事战略与战术选择 初期误判与战术调整 俄罗斯在2022年2月入侵乌克兰时,曾计划通过大规模空袭摧.............
  • 回答
    俄乌冲突以来,数字货币市场的动荡与跌幅,以及其是否具有避险属性,是一个复杂且备受关注的议题。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数字货币在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并结合地缘政治和宏观经济背景进行分析。 俄乌冲突以来数字货币的跌势自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绝大多数数字货币经历了显著的价格下.............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中伤亡报告的观察,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公开报道中,俄罗斯军官的死亡数字似乎更为突出。这背后可能有多重原因,涉及战场信息的透明度、宣传战术、双方的军事策略以及情报的获取难度等等。首先,信息透明度是影响公众认知的一个关键因素。在任何冲突中,双方都会对自身伤亡情况进行控制和筛选,以维护士气和.............
  • 回答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互联网上的新闻评论区确实普遍出现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的现象,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共同作用,可以从信息传播、地缘政治、文化情感以及舆论引导等多个角度来解读。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透明度: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现代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冲突初期,大量的视频、图片和文字信息通过社.............
  • 回答
    最近在俄乌冲突相关话题下,确实能感受到一股不寻常的讨论氛围,很多人会觉得“水军”特别活跃。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其背后有多重原因,而且水军问题,可以说是一种典型的“灰色地带”的挑战,想说“无解”可能太绝对,但要彻底杜绝,确实非常困难。为什么会感觉“俄乌冲突”相关的文章下面水军特别多?首先,要理解为什.............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关于这场战争的起源和责任归属的讨论从未停止。一些观点认为,美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甚至被认为是冲突的“始作俑者”。这种观点的核心在于,美国为了自身的地缘政治利益,通过北约东扩等策略,一步步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空间,最终将俄罗斯逼到了墙角,迫使其采取了军事行动。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通常.............
  • 回答
    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行动,以及外界对其“正义性”的看法,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要理解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认为俄罗斯不是正义的一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俄罗斯官方的论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知以及这场冲突的实际情况。俄罗斯的“自保”论述与国际认知的落差俄罗斯总统普京及其政府,在阐述发动这场冲突的理由时,.............
  • 回答
    俄罗斯之所以在俄乌冲突中不首先动用核武器,是一个涉及多重复杂因素的战略考量,并非一个简单的“不为”可以解释。这背后交织着国际政治的严酷现实、核武器本身的特殊属性以及俄罗斯自身战略目标的多重制约。首先,从国际政治的宏观层面来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尤其是核武器,一旦被激活,其后果是无法预测且极其灾.............
  • 回答
    在俄乌冲突的早期阶段,确实出现了大量“圣母”言论,即那些不分青红皂白、过度同情和理想化某一方的观点。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网上关于俄乌冲突的“圣母”声音逐渐减少,这背后有多方面的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1. 信息传播的周期性与焦点转移: 初始冲击的消退: 冲突爆发初期,信息传播具有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