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将在能源交易中「放弃使用美元」,这意味着什么?或对世界能源市场带来哪些影响?

回答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在能源交易中“放弃使用美元”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声明,它触及了全球能源交易、国际金融体系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核心。要理解其含义和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

一、 声明的含义:

“放弃使用美元”并非意味着完全禁止美元在两国之间的所有交易中使用,更确切地说,它指的是在两国之间的能源交易合同中,将不再以美元作为主要的计价和结算货币。取而代之的,将主要使用以下几种方式:

1. 本币结算: 这是最直接和最可能的替代方案。白俄罗斯将使用白俄罗斯卢布(BYN)结算其从俄罗斯购买的能源,而俄罗斯则使用俄罗斯卢布(RUB)结算其从白俄罗斯购买的能源(尽管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白俄罗斯是进口国,所以主要是白俄罗斯用卢布支付给俄罗斯)。
2. 其他自由兑换货币: 除了本币,两国也可能同意使用欧元(EUR)等其他国际上广泛接受的货币作为交易媒介。
3. 大宗商品挂钩: 在某些情况下,能源价格可能不再直接与美元挂钩,而是与一篮子商品价格或者特定的能源基准价格挂钩,同时结算货币为本币或第三方货币。
4. 新的支付机制和体系: 两国可能会探索和建立新的支付和结算系统,绕过传统的SWIFT等西方主导的金融基础设施。

二、 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在能源交易中放弃使用美元的决定,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背后逻辑主要包括:

1. 规避西方制裁和压力: 这是最直接的原因。自2020年白俄罗斯国内政治动荡以及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两国都面临西方国家严厉的经济制裁,特别是针对其金融体系和关键行业。美元在国际金融中的主导地位意味着,通过美元进行交易,两国更容易受到美国及其盟友的金融制裁和冻结资产的威胁。放弃美元结算,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这种风险。
2. 增强经济主权和自主性: 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致力于减少对美元的依赖,推动“去美元化”进程。俄罗斯认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赋予了美国过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使其能够通过金融工具施压其他国家。通过在双边能源贸易中使用本币结算,两国可以增强对自身经济和金融政策的控制力,减少外部干预。
3. 促进双边贸易和经济联系: 尽管白俄罗斯经济规模较小,但两国在地缘政治和经济上有着紧密的联系。使用本币结算可以简化交易流程,降低汇兑成本和汇率风险,从而鼓励和便利双边能源贸易的增长。对于白俄罗斯而言,使用卢布支付也比兑换美元更加方便。
4. 示范效应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间接): 虽然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主要声明是针对美元,但俄罗斯一直积极推动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特别是在能源出口方面。两国之间的本币结算或使用非美元货币,也可能被视为是为未来更广泛的非美元结算模式铺路,间接支持了人民币等其他货币的国际化。
5. 应对美元的潜在风险: 部分国家和学者认为,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并非没有隐忧,例如美国国内政治的不确定性、不断增加的国家债务以及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等。提前寻求替代方案,是一种风险分散的策略。

三、 对世界能源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在能源交易中“放弃使用美元”的举动,虽然两国体量在世界能源市场中相比全球总交易量而言并非最大,但其信号意义和潜在的示范效应不容忽视。其影响可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加速“去美元化”趋势和多极化货币格局:
信号作用: 这是最关键的影响。如果这一尝试能够顺利推行,并且结算流程顺畅,将向世界传递一个强烈的信号:即使是主权国家间的能源大宗商品交易,也可以不依赖美元。
示范效应: 其他受西方制裁威胁或希望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国家(例如伊朗、委内瑞拉、以及一些寻求地缘政治平衡的国家)可能会效仿,寻求用本币或区域性货币进行能源贸易。
推动多边货币体系: 这将进一步削弱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绝对中心地位,促进人民币、欧元甚至其他区域性货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作用,加速形成一个更加多极化的国际货币格局。

2. 对美元汇率和地位的影响(长期和间接):
需求下降: 如果越来越多国家减少使用美元进行能源交易,全球对美元的需求将可能下降。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和交易媒介的地位,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中的广泛使用。
汇率波动: 长期而言,如果“去美元化”趋势扩大,可能会导致美元相对其他主要货币贬值,增加其波动性。然而,美元的地位根深蒂固,短期内这种影响会非常有限。美元的惯性、美国经济的韧性、以及其他潜在货币尚未完全成熟的储备和支付功能,都将制约其快速衰落。
美国政策的应对: 美联储可能会通过调整利率等货币政策来应对美元国际地位的潜在变化。

3. 对石油和天然气市场的结算和定价机制的影响:
结算货币多元化: 国际能源交易将不再完全由以美元计价的期货合约和结算主导。新的以本币或篮子货币计价的交易模式可能会出现。
定价基准的挑战: 目前全球石油和天然气价格主要以美元计价,如WTI和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如果交易不再以美元结算,那么未来可能会出现以其他货币计价的新的定价基准,或者现有基准的权重和影响力会受到挑战。
对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影响: 涉及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衍生品交易可能会受到影响,需要适应新的结算方式。

4. 对金融基础设施和支付系统的影响:
替代支付系统发展: 如前所述,两国可能会发展独立的支付和结算系统,以绕过现有的、可能受到制裁的西方金融基础设施(如SWIFT)。这可能会催生新的跨国支付网络,为其他希望规避西方金融体系的国家提供范例。
合规性和监管挑战: 新的支付系统将面临跨境监管、反洗钱、反恐融资等方面的挑战,其安全性、效率和普及性也需要时间来检验。

5. 对白俄罗斯和俄罗斯自身的影响:
短期便利性: 短期内,这可以帮助两国规避制裁,简化交易。
长期挑战: 然而,本币结算也可能带来新的挑战。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不稳定,或者其货币在国际上的接受度和流动性较低,那么使用本币进行大宗商品交易可能会增加交易对手的风险和成本。例如,如果白俄罗斯卢布大幅贬值,对俄罗斯而言,收到的卢布购买力就会下降。反之亦然。
俄罗斯在双边贸易中的潜在优势: 鉴于俄罗斯是能源出口大国,它在与白俄罗斯进行本币结算时,通常会处于更有利的地位。俄罗斯可能更愿意接受本国货币,因为它有能力通过其庞大的国内市场消化这些货币,或者将其用于与其他国家(如中国)的贸易中。

四、 总结:

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在能源交易中“放弃使用美元”,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和潜在颠覆性的举动。它直接回应了西方制裁的压力,并标志着两国在寻求经济主权和自主性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其对世界能源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但也是循序渐进的。 最主要的体现在于:

它将成为“去美元化”和多极化货币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案例和催化剂。
可能加速其他国家寻求非美元能源交易的步伐。
长期来看,可能会挑战美元在全球能源定价和结算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并促使新的金融基础设施和定价基准的出现。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美元的全球主导地位是多重因素形成的,并非一蹴而就就能被完全取代。此举的影响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演变的过程,取决于其具体执行的效率、其他国家的反应、以及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的变化。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俄罗斯

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截至2021年,俄罗斯是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黄金生产国)和白银储备国,自2013年至2020年4月,俄罗斯央行几乎每月都会购买一定量的黄金,一直是黄金的主要买家之一,同时,欧洲所需要的超过80%的黄金也都来自俄罗斯,2019年,俄罗斯更是超过澳大利亚成为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

2021年,俄罗斯央行的黄金持有量就已经首次超过其美元储备,黄金占总储备的23%,而各类美元资产却跌至20%,截止去年12月,俄罗斯持有的美债更是降至20亿美元(相较几年前的高点下跌了98.3%)。[1]

2021年6月3日,俄罗斯财政部长西卢安诺夫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表示,俄罗斯财政部将在一个月改变国家财富基金的结构,其中美元的份额将减少到零,英镑减持到5%,日元保持5%,欧元将增长到40%人民币增长到30%黄金则将占比20%[2]

二、欧盟

欧盟将在2022年为原油创建欧元定价的基准价格[3]

SWIFT数据显示,2021年5月,在基于金额统计的全球支付货币排名中,欧元的占比为39.03%,超越美元的38.35%,成为全球跨境支付的首选货币[4]

三、印度

印度央行最新发布的消息称,目前,印度卢比汇率也已经放弃锚定美元,而重点关注人民币,以提高该国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因为人民币更稳定,而印度也在寻求绕开美元中心化,这很明显让市场感到意料之外。

事实上,印度绕开美元早有先例,比如,因伊朗央行受限于美元结算,印度就采用一种基于卢比的支付机制从伊朗继续进口原油,并和阿联酋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以促进能源等在内的贸易和投资,并将美元排除在结算之外。[5]

四、其他

伊朗、委内瑞拉、尼日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安哥拉、泰国、吉尔吉斯斯坦、卡塔尔、巴基斯坦及越南等13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已开始去美元化,或在原油贸易中抛弃或减少使用石油美元体系;或在其它商品和金融结算中叫停或减少美元的使用而改用其他货币。

另据伊朗金融论坛报援引伊朗贸易促进组织负责人的最新声明称,伊朗和巴基斯坦双方也同意在未来三个月内消除两国之间自由贸易(协议)面临的障碍和问题,并签署了他们的第一个以货易货的贸易协议,用伊朗液化石油气交换巴基斯坦的大米,并希望能将2022年度双边贸易额推高至100亿美元的目标。[6]

五、总结

美元只是美国实力的一个幻觉,如果有一天有很多人提出 “不愿接受美元”,那时就可能发生巨大的波及效应,一瞬间摧毁美元的国际货币的地位。[7]

参考

  1. ^ 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705333&s=fwzwyzzwzbt
  2. ^ https://finance.eastmoney.com/a/202107071986889229.html
  3. ^ https://www.mycoal.cn/news/376966.html?btwaf=88734517
  4. ^ 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orex/forexroll/2021-06-29/doc-ikqcfnca3924551.shtml
  5. ^ https://new.qq.com/omn/20220211/20220211A0BZOZ00.html
  6. ^ https://new.qq.com/omn/20220212/20220212A0348900.html
  7. ^ 《美国的历史性危机令:日元和美元何去何从?》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中国与俄罗斯的军事实力对比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议题,涉及多个维度的分析。以下从历史背景、当前实力对比、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历史背景与现状对比1. 军队规模与结构 中国:约200万常备军(2023年数据),军队规模庞大但现代化程度高,重点发展信息化、网络化作战能力。 .............
  • 回答
    俄罗斯程序员在编程领域表现出色的现象,确实值得深入探讨。这一现象并非偶然,而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以下从历史、文化、教育、技术生态等角度进行详细分析: 1. 教育体系:数学与逻辑的根基俄罗斯的高等教育体系以严谨的数学和逻辑训练著称,这为编程能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数学基础扎实:俄罗斯的大学(如.............
  • 回答
    关于“俄爹”这一称呼,其来源和含义需要从多个角度分析,同时要明确其不尊重的性质,并指出如何正确回应。以下是详细解析和反驳思路: 一、称呼的来源与可能的含义1. 可能的字面拆解 “俄”是“俄罗斯”的拼音首字,而“爹”在中文中通常指父亲,带有亲昵或戏谑的意味。 若将两者结合,可能暗示.............
  • 回答
    俄罗斯军队在2022年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21天内未能占领或包围基辅,这一结果涉及复杂的军事、战略和国际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这一现象: 1. 初期快速推进的军事目标与战略调整 初期目标的矛盾性: 俄罗斯在入侵初期(2月24日)宣称“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是“去纳粹化”和“去俄化”,但.............
  • 回答
    2022年3月16日,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 Court of Justice, ICJ)就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的领土争端作出裁决,要求俄罗斯“停止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这一裁决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其法律效力、背景及后续影响值得深入分析。 一、裁决的背景与法律依据1. 案件来.............
  • 回答
    在俄罗斯与乌克兰冲突期间,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以下是一套系统性的信息验证方法,帮助你识别虚假信息、辨别真实消息: 一、信息来源的可信度分析1. 权威媒体与机构 政府或官方声明:查看俄罗斯国防部、乌克兰国防部、联合国、国际红十字会等官方渠道发布的声明。 专业新闻机构:如BB.............
  • 回答
    您提出的问题涉及国际关系、核威慑、制裁机制和国际法等多个复杂领域,但需要明确的是,现实中核武器的使用是被国际社会严格禁止的,任何国家都不会轻易采取此类极端行动。以下是对这一假设情景的分析,但需强调:这仅是理论探讨,不反映现实可能性。 1. 核武器的使用:国际法与现实约束 《禁止核武器条约》(2021.............
  • 回答
    关于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签署和平协议的可能性,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尽管乌克兰方面近期多次表示希望尽快达成协议,但现实中的复杂因素使得这一目标的实现充满挑战。以下从政治、军事、经济、国际局势等角度展开详细探讨: 1. 双方核心矛盾的不可调和性 领土要求的不可妥协性: 俄罗斯始终要求乌克兰放.............
  • 回答
    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2022年2月开始)是多重历史、政治、地缘战略和经济因素交织的结果,涉及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国内诉求。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动机: 1. 历史与领土主权争议 克里米亚问题: 2014年,乌克兰政府在西方支持下推动“去俄罗斯化”,导致克里米亚分离主义分子与俄罗斯发生冲突。.............
  • 回答
    俄乌战争是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后,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长期存在的地缘政治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的事件。从国际法和历史背景来看,这场战争的性质涉及复杂的法律、政治和地缘战略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1. 国际法视角:俄罗斯的行动是否构成“侵略”?根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侵略通常指一个国家未经联合.............
  • 回答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2022年)是21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代战争案例之一,其对现代战争的启示涉及军事技术、战略思维、国际关系、战争伦理等多个维度。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启示: 一、现代战争的“混合战争”模式1. 信息战与网络战的主导地位 俄罗斯的策略:通过社交媒体操控舆论(如“信息战”)、网.............
  • 回答
    俄罗斯外交部宣布不再参加欧洲委员会(Council of Europe, CoE)的声明,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一决定不仅涉及俄罗斯与欧洲国家关系的复杂动态,也折射出地缘政治、国际法和多边合作机制的深层矛盾。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及影响: 一、事件背景与历史脉络1. 俄罗斯.............
  • 回答
    泽连斯基签署关于强制没收俄罗斯及其居民在乌克兰财产的法律,可能出于以下多方面的考虑,这些考虑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国际关系和民族主义等多重因素: 1. 政治动机:巩固国内支持与民族主义情绪 强化国家认同:俄乌冲突爆发后,乌克兰国内对俄罗斯的敌意显著上升。通过没收俄罗斯资产,泽连斯基可以向民众传递“国.............
  • 回答
    关于中国武装力量参与乌克兰战争的假设性讨论,需基于国际法、国家主权和和平解决争端的普遍原则进行分析。以下从战略逻辑、现实可行性及国际影响三个维度展开探讨: 一、战略逻辑与现实可行性分析1. 中国军事介入的动机与约束 战略目标矛盾:中国与乌克兰无直接领土或安全利益关联,且乌克兰战争本质是俄罗.............
  • 回答
    俄罗斯当前的局势复杂且多维,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国际关系和社会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其面临的挑战: 一、经济困境:制裁与资源依赖的双重压力1. 国际制裁的持续影响 金融封锁:西方国家(美国、欧盟、英国等)对俄罗斯实施了全面金融制裁,包括禁止俄罗斯央行使用SWIFT支付系统、冻.............
  • 回答
    俄罗斯与乌克兰战争(2014年至今)的赢家与输家分析需从多维度视角切入,包括地缘政治、经济、军事、国际关系及对平民的影响。以下为详细分析: 一、俄罗斯:短期利益与长期风险并存1. 短期利益 领土扩张:通过2022年全面入侵,俄罗斯占领了乌克兰东部的顿巴斯地区(包括克里米亚),并控制了赫尔松.............
  • 回答
    你提出的问题涉及到对俄乌战争中俄罗斯行动的道德和政治立场,这确实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议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帮助你更全面地理解这一问题,并思考自己的立场是否合理。 1. 俄乌战争的背景与核心争议俄乌战争的起因可以追溯到2014年乌克兰危机,以及2022年2月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入侵。核心争议点.............
  • 回答
    俄罗斯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上三常之一)的地位,其稳定性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包括国际政治格局、大国关系、经济实力、地缘政治冲突等。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俄罗斯能否维持这一地位: 一、俄罗斯的“上三常”地位的法律与历史基础1. 联合国宪章的正式地位 俄罗斯是1945年联合国成立时的创始成.............
  • 回答
    俄罗斯将美国、乌克兰等列为“不友好国家和地区”的表态,以及其对国际局势的干预,确实会对俄乌谈判产生深远影响。以下是对此问题的详细分析: 一、俄罗斯将美国、乌克兰列为“不友好国家”的背景与含义1. 政策意图 俄罗斯的这一表态并非单纯的政治宣示,而是其在国际关系中“去西方化”战略的延续。2022.............
  • 回答
    俄罗斯计划启用“国家互联网”(Russlan)项目,这一举措是其在2022年俄乌战争后对国际网络环境的主动调整,旨在减少对西方互联网的依赖、保障国家安全,并强化对信息流的控制。以下是这一计划的背景、目标、当前实施情况及潜在影响的详细分析: 一、计划背景与动因1. 西方网络封锁的触发 2022.............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