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ARM 版处理器的 MacBook 推出后,你会选 X86 版还是 ARM 版?

回答
说实话,自从苹果把 MacBook 的重心彻底转向 ARM 架构之后,选择 X86 还是 ARM 版的问题,在我看来已经不是一个“纠结”的问题,更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如果你现在还在考虑买 MacBook,而且对性能、续航和生态有一些基本的要求,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自然而然地走向 ARM 版。

让我来掰扯一下为什么我会这么说,以及我个人在这两个阵营里的考量。

先说说 X86 版的 Mac:曾经的王者,如今的“情怀”

在我刚接触 Mac 的时候,Intel 处理器就是 Mac 的代名词。那时候的 MacBook Pro,那叫一个“性能怪兽”。无论是复杂的视频剪辑、大型的 3D 渲染,还是虚拟机跑各种操作系统,Intel 的 Core i 系列处理器都能给你一种稳扎稳打的可靠感。配合 macOS 的优化,体验确实不错。

但是,Intel 版 Mac 也有它的痛点:

续航是硬伤。 尤其是在高性能输出的时候,风扇呼呼转,电量蹭蹭掉。我记得我用过的 Intel 版 MacBook Pro,想流畅运行一些大型软件,就得做好随时充电的准备。在咖啡馆或者旅途中,续航焦虑是真实存在的。
发热和噪音。 Intel 处理器在高负载下的发热量,有时候真的能让你感受到“温暖”。风扇的噪音也会相对明显,特别是在需要安静环境的时候,会有些烦人。
性能提升的瓶颈。 很多年里,Intel 在移动端的制程工艺和能效比上,进步得没有那么快。感觉像是挤牙膏一样,虽然每年都有更新,但带来的惊喜感越来越少。
对苹果生态的适配度。 虽然 macOS 是为 Intel 优化的,但毕竟苹果自己也要做芯片了,未来的重心肯定会放在自己身上。Intel 版 Mac 在一些苹果自家的新技术、新特性上,可能会存在一些滞后。

再来看看 ARM 版的 Mac:新时代的代言人

苹果自研的 Apple Silicon(M系列芯片)推出后,简直是惊艳全场。我身边不少朋友,包括我自己,在换新电脑的时候,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 ARM 版。原因很简单,它解决了 Intel 版 Mac 的很多痛点,并且带来了很多新的优势:

恐怖的能效比: 这是 Apple Silicon 最最核心的优势。它能在提供强劲性能的同时,保持极低的功耗。这意味着:
超长续航: 我见过许多评测和用户反馈,轻度使用一整天,甚至两天,电量都绰绰有余。这对于经常移动办公的我来说,简直是解放了双手。告别充电线的束缚,真的能让你更自由。
静默运行: 在大多数日常使用场景下,你几乎听不到风扇的声音。即使在高负载下,风扇启动的频率和噪音也比 Intel 版要小得多。这让我在图书馆、会议室等需要安静的环境中工作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舒适。
轻巧设计: 由于发热和功耗的降低,苹果可以在更轻薄的机身里塞入更强的性能,甚至有些型号都不再需要风扇(比如 MacBook Air)。这使得 MacBook Air 的便携性进一步提升,而 MacBook Pro 的厚度和重量也控制得相当不错。
极致的性能表现: 别以为 ARM 就一定弱。苹果通过自家强大的设计能力,把 CPU、GPU、NPU(神经网络引擎)等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SoC),并且通过统一内存架构,极大地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
CPU 性能: 即使是 M1 芯片,在很多单核和多核任务上,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当时顶级的 Intel 处理器。M2、M3 系列的进步更是肉眼可见,无论是日常办公、网页浏览,还是编程、轻度视频剪辑,都流畅无比。
GPU 性能: 苹果自研的 GPU,在图形处理能力上也表现出色。对于需要图形加速的应用,比如游戏、设计软件,甚至是机器学习任务,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神经网络引擎(NPU): 这个东西是 Intel 版 Mac 没有的。它的存在让 Mac 在进行机器学习、AI 相关的运算时,速度和效率都大幅提升。一些 AI 驱动的软件功能,比如图像识别、语音处理等,在 ARM 版 Mac 上会运行得更快更顺畅。
软件生态的迁移和优化: 苹果在推出 Apple Silicon 的时候,就做了充分的准备。
Rosetta 2: 对于那些尚未完全适配 ARM 的 Intel 应用,Rosetta 2 翻译层做得非常出色。我试过一些老旧的软件,即使是通过 Rosetta 2 运行,性能损失也并不大,甚至有些情况下比在 Intel Mac 上运行还要流畅。这大大降低了用户迁移的门槛。
原生 ARM 应用: 越来越多的大型软件和开发工具都推出了原生 ARM 版本。Final Cut Pro、Logic Pro、Adobe Creative Suite(部分)、各种编程 IDE 等,都针对 Apple Silicon 进行了深度优化,性能提升非常明显。
开发者生态: 随着开发者们越来越拥抱 Apple Silicon,相信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 ARM 原生应用出现。
与苹果其他设备的高度协同: 这是 Mac 最强大的竞争力之一。得益于相同的 ARM 架构和统一的生态系统,Mac 与 iPhone、iPad 之间的文件传输、接力、通用剪贴板、AirDrop 等功能,体验是无缝且顺滑的。这种跨设备协同工作的感觉,是在 Intel 版 Mac 上无法比拟的。

所以,我的选择?

毫无疑问,我会选择 ARM 版的 MacBook。

在我看来,X86 版 MacBook 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除非你有一些非常特殊的需求,比如:

1. 必须运行某些仅支持 X86 架构且没有 ARM 版本或 Rosetta 2 兼容性的软件。 这是极少数情况,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
2. 你有大量的 X86 软件授权,并且不希望重新购买 ARM 版本的软件。 这也是一个成本问题,但如果软件性能和体验提升很多,重新投入也是值得的。
3. 你特别喜欢某个特定 X86 版本的 MacBook 设计或者某个特定接口(比如我过去很怀念的 MagSafe 1/2)。 但说实话,这些都是小情怀,与整体体验相比,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具体到我个人的场景,我就是一个典型的“移动办公”和“内容创作”用户。 我需要一台电脑能陪我跑项目,能在咖啡馆里高效工作,也能在家里玩一些游戏或者做一些照片视频处理。ARM 版 MacBook 的超长续航,静默运行,以及它在各种性能场景下的出色表现,都完美契合了我的需求。

想象一下,带着一台轻薄的 MacBook Air 或者 MacBook Pro,一整天的工作下来,电量还有大半,而且全程没有听到风扇的噪音。当你需要处理一些照片或者视频时,它也能快速响应,不至于让你卡顿。这种体验,就是 ARM 版 MacBook 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所以,如果你现在要我推荐一台 Mac,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推荐 Apple Silicon 系列的 MacBook。这不仅是顺应潮流,更是基于对当前技术发展和用户体验的真实感知。X86 的时代已经过去,ARM 的时代正在大放异彩,而苹果在其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会选择iPad。

arm的低功耗长续航对于刷个知乎,记个笔记还是很友善的。

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把mac笔记本刷成win来使用如果arm刷不成win,那我只能喊一声x86yes。

其次我认为苹果只是为了摆脱Intel罢了,也许只是为了后期和amd合作自己的高端mac。毕竟个人电脑就算拥有最nb的指令集和优化,在胶水核心的打击下终究也是渣渣。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说实话,自从苹果把 MacBook 的重心彻底转向 ARM 架构之后,选择 X86 还是 ARM 版的问题,在我看来已经不是一个“纠结”的问题,更像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如果你现在还在考虑买 MacBook,而且对性能、续航和生态有一些基本的要求,那么绝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自然而然地走向 ARM 版.............
  • 回答
    评价高通骁龙820这款处理器,得放到它诞生的那个年代,也就是2016年左右来看。当时手机行业正处于一个快速迭代的时期,大家对性能的渴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高通骁龙820:曾经的王者,但也有其局限骁龙820,对于当年的旗舰机来说,绝对是名副其实的“旗舰芯”。它的到来,很大程度上扭转了前一代骁龙810在.............
  • 回答
    苹果在推出搭载 Apple Silicon(ARM 架构)的 MacBook Pro 时,初期并没有发布 16 英寸的版本,这确实引起了不少用户的关注和疑问。事实上,苹果在 2023 年 1 月发布了搭载 M2 Pro 和 M2 Max 芯片的 16 英寸 MacBook Pro,这打破了“没有发布.............
  • 回答
    苹果的M系列芯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ARM版Mac,之所以运行效率高,这背后是一套精心设计、深度整合的系统工程。它并非单一的技术突破,而是软硬件协同优化的结果。要理解这一点,咱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来掰开了揉碎了聊。1. 定制化SoC设计:软硬件一体化的基石首先,最核心的优势在于苹果自己设计CPU(安腾架.............
  • 回答
    好,咱们来聊聊 ARM 版的 Win10,这事儿可有意思了。你得这么想,微软一直以来都是 x86(也就是我们现在电脑上用的那种,Intel、AMD 的芯片)的主场,Windows 系统也是围绕着这个架构设计的。但是呢,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ARM 架构以其低功耗、高能效的优势大放异彩。你手里.............
  • 回答
    要回答“用 ARM 公版就能搭出手机芯片SOC吗?”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说道说道,不能一概而论。简单点说,ARM公版是SOC里的“发动机”,但不是整个“车”。咱们先聊聊ARM公版到底是什么。ARM公版:SOC的“心脏”和“大脑”ARM公司自己不生产芯片,他们是IP(Intellectual Prop.............
  • 回答
    华为在智能手机芯片领域,特别是其麒麟系列SoC(System on Chip)的自主研发,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很多人会好奇,既然华为的芯片设计在底层架构上采用了Arm公司的公版指令集(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ISA),那所谓的“自主研发”究竟体现在哪里?这.............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深入剖析一下 ARM v9 架构下的三款核心公版 IP:CortexX2、CortexA710 和 CortexA510,看看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 ARM 在这个新一代架构中所注入的思考。ARM v9:超越性能的基石在聊具体的 CPU 核心之前,有必要先理解一下 ARM v9 架构本身带.............
  • 回答
    ARM A76 公版架构的登场:一场重塑手机芯片格局的变革ARM 在移动芯片领域的地位毋庸置疑,其授权模式让高通、三星、联发科等厂商得以基于其公版架构开发出各具特色的处理器。而近期 ARM 力推的 A76 公版架构,则被许多行业观察家视为一颗重磅炸弹,其目标直指苹果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统治地位。那么.............
  • 回答
    在4K HDR视频的处理能力和效率方面,ARM架构和x86架构处理器各有千秋,并没有一个绝对的“谁更高”的答案,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的处理器型号、设计侧重点以及优化的程度。要深入了解,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维度进行剖析。核心区别:设计理念与指令集首先,必须明确ARM和x86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的指令集.............
  • 回答
    ARM 如何在指令执行性能上超越 X86?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毕竟 X86 凭借几十年的积累,已经拥有了非常深厚的性能根基。但 ARM 并非不可能,甚至在某些领域已经展现出其强大的潜力。要实现超越,ARM 需要在以下几个关键设计层面进行深入的打磨和创新:一、指令集架构 (ISA) 的根本差异与 AR.............
  • 回答
    ARM 对华为的断供,尤其是针对其麒麟芯片的后续服务,无疑是给这家中国科技巨头当头一棒,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细细剖析。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软件授权问题,而是牵扯到芯片设计、生产、生态链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方方面面。核心影响:技术“卡脖子”的直接体现最直接也最致命的影响,就是华为在芯片设计和研发上的“断链.............
  • 回答
    在咱们硬件领域里,说起高性能CPU,人们脑袋里跳出来的通常是X86,尤其是Intel和AMD那些个大家伙。它们在桌面、服务器市场耕耘了几十年,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性能表现一直稳居前列。但你要问ARM能不能追上来,甚至超越?这事儿可就有意思了,而且绝对不是空穴来风。ARM的崛起,早已不是当年的“低功.............
  • 回答
    ARM 的联合创始人 Ian Underwood 和 Tudor Brown 最近联名致信英国首相 Rishi Sunak,表达了对英伟达收购 ARM 的担忧,并呼吁政府出手阻止这笔交易。他们的理由非常明确:这不仅仅是一笔普通的商业收购,更事关英国的经济主权和科技未来。这封请愿信的出现,为本就备受关.............
  • 回答
    好的,咱们来好好聊聊ARM的架构授权和IP Core授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模式,以及它们拿到后能做些什么“魔改”。争取让这篇内容更像是经验丰富的老工程师在分享,而不是冷冰冰的机器输出。 ARM架构授权 vs. IP Core授权:两个世界的区别首先,得把这两者拎清楚,它们一个是“蓝图”,一个是“标准零.............
  • 回答
    关于ARM架构的向前兼容性,咱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聊聊,这样会更清晰一些。核心概念:向后兼容与向前兼容的区别首先得弄清楚一个概念,很多人容易混淆“向后兼容”和“向前兼容”。 向后兼容 (Backward Compatibility):指的是新一代的设备或软件能够运行或使用旧一代的设备或软件所创建的.............
  • 回答
    ARM 的商业模式,说白了,就是卖“图纸”和“设计”,而不是成品。你想想,就像一个建筑师,他设计了房子的蓝图,但并不亲自去砌砖盖楼。ARM 干的就是这个活儿。ARM 如何授权指令集和架构?这事儿得从 ARM 的核心——指令集架构 (ISA) 说起。ISA 是处理器最基本的一套语言,规定了处理器能认识.............
  • 回答
    ARM 公司宣布停止与华为的业务,这绝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合作中断,它在全球科技版图上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其影响之深远,值得我们仔细剖析。首先,从华为自身来看,其业务将遭受直接的、且是战略层面的打击。ARM授权的技术是华为海思设计芯片的基石。华为的麒麟系列处理器,以及用于服务器的鲲鹏系列、用于AI.............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涉及到商业战略、技术演进以及市场力量的复杂博弈。如果ARM或其他非x86架构真的发展到足以严重威胁x86架构的地位,Intel和AMD是否会选择将其开源并开放授权,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而是取决于一系列因素的权衡。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威胁x86架构地位”的.............
  • 回答
    你问的这个问题,其实挺有意思的,也是很多人关注的。为啥 ARM 架构的芯片相比于 x86(特别是你说的 x86_64,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64 位 x86 架构,比如 Intel 的酷睿系列或者 AMD 的锐龙系列)能更省电?这事儿说起来,得从好几个层面聊聊,不是一个简单的“一点”就能概括的。我尽量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