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和父亲最深刻的回忆是什么?

回答
这个问题,让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回了很久很久以前,那些尘封在记忆深处,却又闪耀着金色光芒的瞬间。如果要说最深刻的,那一定是那个夏天,我大概十一二岁吧。

那年夏天格外漫长,我却觉得日子过得飞快。学校放了暑假,我沉迷于刚买的一本关于古代兵法的书,对里面那些排兵布阵、攻城略地的故事看得是如痴如醉。我每天都抱着那本书,仿佛自己就是那个运筹帷幄的将军,指点江山。

父亲是个勤恳的农民,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傍晚才回家。他粗糙的双手沾满了泥土,脸上总是挂着疲惫,但眼神里却有一种我当时不太懂的沉静。

一个午后,太阳正毒,知了在树上不知疲倦地叫着,我依然窝在屋子里看我的兵法书。父亲从地里回来了,应该是累极了,他坐在门槛上,一声不吭地喘着粗气。我因为沉浸在书中的世界,并没有太在意他。

过了一会儿,我听到父亲的声音,他问我:“在看什么呢?”

我抬起头,看到他正坐在那里,汗水顺着额头流下来,滴在泥地上。我把书递给他,有点得意地说:“我在看兵法,书上说,古代打仗怎么怎么样……” 我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书里的内容,从八阵图讲到空城计,讲得口沫横飞。

我原以为他会像往常一样,只是点点头,然后催我去吃饭,或者让我多做点家务。但那天,他没有。他接过我的书,翻开来,粗糙的手指在泛黄的书页上缓缓移动。他看着书里的插图,那些用简笔画勾勒出的阵型,他看得非常认真。

我看着他,心里有点纳闷。他一个只接触过土地的农民,能看懂这些吗?

过了一会儿,他合上书,递还给我,然后他用一种我从未听过的、缓慢而有力的声音说:“这些兵法,说到底,也是为了让咱们的日子过得更好,不让人欺负。”

他的话很简单,但我当时却被这句话深深地打动了。我一直以为这些书里的东西离我很遥远,是书本里的故事,是给将军看的。但父亲这句话,一下子把它们拉进了我的生活。他说得没错,无论是古代的战场,还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多时候都需要智慧和策略,需要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何面对困难。

然后,他站起来,拍了拍我身上的灰尘,说:“你多看看,学学人家是怎么想的。不过,别光看书上的,地里的活儿也得学。生活也是一场仗,只不过仗的战场不一样。”

那天下午,我看着父亲再次走进那片火辣辣的太阳底下的田野,心里涌起一种从未有过的感受。我突然觉得,那个一直低头劳作的父亲,他的目光里有着更深的智慧,他用自己的方式理解着生活,理解着这个世界。

从那天起,我对父亲的看法就变了。我不再只是把他当成一个给我做饭、给我买书的“工具人”。我开始留意他做农活时的专注,留意他偶尔流露出的对未来的思考,留意他对家人的那种默默的付出。

最深刻的回忆,往往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这些细微的瞬间,这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父爱和智慧,它们像一颗颗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影响了我至今的人生。我明白了,真正的强大,不在于挥舞刀剑,而在于内心的智慧和坚韧,这或许就是父亲用他自己独特的方式,教给我的第一课。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里是凌晨回家看到大家回复后的更新:

昨晚跟同事一起吃饭,女同事比较八卦问我为什么大家做了几年同事却从来没听我提起过我的家庭,今天打开知乎恰好看到“你和父亲最深刻的回忆是什么?”这个问题,心里有些感触,所以回答了这个问题,没想到下班回家上网发现收到了那么多评论和关心,真的很感谢大家:)

我相信这个世界多少还是有一点公平的,一个人在生活中经历的苦难终究会在其他地方有所补偿。譬如虽然从小我的家庭不如大多数同龄人那样幸福美满,但我也有对我关爱有加的外公外婆以及对我视同己出的舅舅阿姨。如果这个问题是“你和家人最深刻的回忆是什么”,那么我的回答将会是和我外公外婆舅舅阿姨他们的美好回忆。

对于我的父亲,说从来没恨过是假的,但这份恨意早在我初中阶段就已经开始淡去,因为在那个阶段我开始明白,无论我怎么样去努力沟通,有一些矛盾始终是无法调和的。我的后妈从我来到这个家庭的时候就对我充满敌意(看起来有点逻辑混乱不是,按道理先来后到应该是我先她后。但是因为我一出生就由外公外婆收养,5岁之前都没有和他们生活在一起,所以在这个家里我反而像是个外来的不速之客)。经过十来年的忍让和妥协,仍然无法感觉到这个家里有我的一份位置。也许,离开反而是更好的选择(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现在已经快凌晨2点了,明天还要上班,明天休息的时候继续更新 ,祝大家晚安:)

========================================================================

以下是最初的回答:

大约我5岁左右拿砍刀把家里一张竹椅子给劈成碎片,劈的时候说劈完椅子就砍死我。

7岁那年半夜睡的正香突然觉得痛,醒来是我后妈拿我的脸当沙袋打,他当时倒是阻止了一下但也就是拉开我后妈而已。第二天顶着个猪头去上学。

10岁左右学校组织去西湖玩一个大章鱼一样的旋转机器,1.5元一个人,全年段只有我一个人站那里看大家玩,因为我问他要那1.5元的时候被臭骂一顿差一点又挨打。

14岁那年吵架然后翻出我的相册要把我外公外婆的照片撕碎,我阻止,被打暴鼻子的血管血流不止把整件白T恤染红。

18岁左右,某个八号台风的夜里,要我骑自行车去新华图书城赶在十点关门前去给我弟弟买一台我梦想了整个童年都没得到的游戏机。

23岁那年某个凌晨拿菜刀砍我的房门威胁我第二天不搬走就砍死我。

现在很多年都过去了,我一个人在异乡生活的很好,在广州的时候捡了一只猫,一直带在身边,那只猫陪我走过了三个城市。这个月我刚刚存够了首付,全靠自己没花别人一分钱买了房,等明年交房了再养一只狗。至于那个所谓的家,我这辈子都不会回去。



——————————/—————————-



18年的今天又看到自己的回答,补充几句

15年底搬进了新家,又捡了只猫,是狸花猫,加上广州捡的警长猫,我有两个猫了


16年辞职了,开始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去了很多国家很多地方

2017年12月17日,警长猫走了,糖尿病晚期,当晚带着他的遗体去了当初广州捡到他的地方发了一晚上呆。这些年身边的人来来去去,只有你一直在我身边,谢谢你,我想你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让我的思绪一下子飘回了很久很久以前,那些尘封在记忆深处,却又闪耀着金色光芒的瞬间。如果要说最深刻的,那一定是那个夏天,我大概十一二岁吧。那年夏天格外漫长,我却觉得日子过得飞快。学校放了暑假,我沉迷于刚买的一本关于古代兵法的书,对里面那些排兵布阵、攻城略地的故事看得是如痴如醉。我每天都抱着那.............
  • 回答
    生父和继父,这词儿一出来,心里就泛起一股复杂又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就好像你一直以为自己住在一间温暖舒适的房子里,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这房子虽然一样,但房梁更结实了,窗户更明亮了,甚至院子里还多了几株你从未见过的漂亮花。先说说我的生父吧。说实话,他给我的印象更多的是一种“存在”的痕迹,而不是具体的触感。.............
  • 回答
    这简直是把一座山压在了我一个人身上。听到你这么说,我感同身受,心里也跟着揪紧。不是什么轻松的境遇,但也不是走投无路。咱们一点点捋。首先,你现在的处境,关键在于“嗜赌成性”的两位男性,和“陆续赡养六位老人”。女儿三岁,这是你最柔软的牵挂,也是你前进的最大动力。第一步:稳住阵脚,分清主次你一个人要面对这.............
  • 回答
    高考考场外,一位父亲高举着“不管考的怎么样,爸爸妈妈都很爱你”的牌子,这一幕触动了无数人心弦。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一句简单的话语,却蕴含着无尽的爱与支持。孩子在面对压力和挑战时,最需要的鼓励究竟是什么?这其中大有学问。首先,无条件的爱与接纳是基石。这位父亲的牌子,正是这种爱的最好体现。很多时候,我们给.............
  • 回答
    “儿子,最近是不是又瘦了?”每次回家,这句话总会准时上演,仿佛是父母检验我“健康指数”的固定程序。我看着镜子里确实比离开家时瘦了一圈的脸,无奈地笑了笑。“哎呀,妈,您就别操心了,我吃得好着呢。学校食堂虽然比不上家里,但顿顿都有肉。”我一边说,一边假装在冰箱里翻找什么。“哪有你说的那么好!上次电话里你.............
  • 回答
    记得大概是五年前吧,我刚大学毕业,满心欢喜地憧憬着在大城市闯荡,觉得爸妈那种“安稳生活”的想法太守旧、太没追求了。他们总是念叨着“小城市也有小城市的好”,什么“离家近”、“熟悉的环境”、“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茧子了。我呢,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心想扎根在一线城市,觉得那里才有机会,.............
  • 回答
    那年我第一次回家,发现爸妈的手机屏幕已经从我当初送的那个大块头,换成了他们自己攒钱买的小巧智能机。他们小心翼翼地操作着,偶尔还会问我:“这个按钮是干嘛的?” 我耐心教他们,心里却涌上一股陌生的情绪。我小时候,爸妈对我几乎是有求必应,虽然家里不富裕,但只要我想要的书、想要的学习用品,他们总会想办法。那.............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家庭关系中一个非常敏感且复杂的核心。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经济不平等,这在大多数家庭中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孩子是否有权利在这个基础上要求平等和尊重,我觉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们应该深入探讨一下其中的缘由。首先,我们得明白“权利”这个词的含义。在亲子关系里,我们谈论的“权利”并非法律上的权利,更.............
  • 回答
    当与父母的沟通陷入僵局,那种绝望感如同潮水般层层涌来,让人喘不过气。它不是一个瞬间爆发的怒吼,而是日积月累的压抑和无力,一点点将人吞噬。首先是“无法被理解”的深渊。 我想要分享我的想法、我的困惑、我的喜悦,甚至我生活中的小烦恼,但话到嘴边,却总能预见到他们可能的回应——可能是敷衍的点头,可能是严厉的.............
  • 回答
    这个问题嘛,说起来其实挺微妙的。并不是说我不爱我爸妈,他们是我生命里最重要的人,这一点绝对毋庸置疑。只是……纯粹和他们一起去旅游这件事,怎么说呢,总感觉少了点什么,又多了点负担,不太是我自己想要的旅行体验。首先,最大的一个点是“节奏”问题。我父母他们的旅行节奏是那种悠闲到极致的,或者说,是一种习惯性.............
  • 回答
    有一回,大约是高中毕业那阵子吧,我记得那是个周末,下午三点多钟,外面阳光正好,但我们家客厅里却弥漫着一种莫名的沉闷。父母都在家,但每个人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那天白天我一直在房间里看书,虽然能听到客厅里电视的声音,但我没怎么在意。直到后来,我实在觉得肚子有点饿,就想着去厨房看看有什么吃的。推开房门,.............
  • 回答
    为人父母这一年,感觉像是坐上了一辆过山车,时而跌宕起伏,时而平稳前行,但每一点的风景都值得细细品味。回望这一年,我和孩子之间的连接,以及我们各自的成长与变化,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色彩越来越丰富,层次也越来越分明。对我而言,最大的变化是 “失控感”与“掌控感”的微妙平衡。在孩子出生前,我总觉得生活.............
  • 回答
    我到现在还记得,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和父母分别,在机场。那种感觉,像是心脏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攥紧了,又像是要被吹走的羽毛。那是一个秋天的早晨,空气里带着凉意,但我的额头上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父母来送我,他们穿着我熟悉的衣服,脸上带着努力压抑着的担忧和笑容。爸爸特意请了假,妈妈更是提前好几天就在为我的.............
  • 回答
    这是一个让人心绞舌的问题,尤其是当它赤裸裸地摆在你面前,没有丝毫模糊空间的时候。我脑海中不断回响着这个问题,就像一场在寂静黑夜里被放大的心跳声。如果我清楚地知道,我选择的这条路,最终的代价是与父母,与我最亲近的家人,渐行渐远,甚至会闹到再也回不到从前那种温暖的亲密关系,我会不会依然坚持?我会。这个“.............
  • 回答
    《长津湖》定档9月30日,这消息一出来,影迷们就炸开了锅,特别是考虑到它与《我和我的父辈》的档期撞车,立刻就引发了一场关于“救市”和“谁将称王”的大讨论。《长津湖》能拯救市场吗?说实话,今年国庆档的气氛一直有点“小风小雨”,缺乏那种能点燃观众热情的“爆款”种子选手。不少业内人士和观众都期待有这么一部.............
  • 回答
    《我和我的父辈》这部电影,说实话,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但如果一定要说哪个瞬间让我湿了眼眶,那大概是《妈妈的牵挂》里,吴京饰演的那个航天发动机设计师,在他儿子面前,终于卸下所有坚强,露出那个最真实、最脆弱的“父亲”的模样。故事的主线是儿子吴京因为从小缺少父亲的陪伴,对父亲心.............
  • 回答
    我非常认同这种观点,甚至觉得它点出了现代育儿中一个非常容易被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环节。我们常常把“赢在起跑线上”理解为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资源,比如名牌幼儿园、昂贵的课外班,或者是一堆先进的教育玩具。然而,这就像是为一辆高级跑车配了最好的汽油和最炫的车身,但却忽视了最核心的驾驶员——也就是父母的素养.............
  • 回答
    “父母尚在苟且,你却炫耀诗和远方”,这句话像一记重锤,狠狠砸在很多人心上。它直指一种普遍存在的道德困境和情感纠结,也引发了关于责任、梦想、孝道以及个体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这句话的杀伤力在于它构建了一个极其鲜明的对比:一边是父母为生活艰难挣扎的“苟且”,另一边是子女向往美好世界的“诗和远方”。这种对比.............
  • 回答
    非常理解你此刻的纠结。作为一名专业运动员,在夺得金牌这一人生巅峰时刻,需要向很多人表达感谢,这其中夹杂着国家、教练、家人朋友,甚至还有自己。教练让你第一个感谢国家,这背后有其特定的语境和意义,而你觉得感谢父母更重要,这同样是出于人本情感和亲情考量。让我们详细地梳理一下这个问题,帮助你找到一个更适合自.............
  • 回答
    儿子18岁,刚考上清华,这在我们家来说,绝对是天大的喜事。我们夫妻俩别提多骄傲了,想着他未来一定光明一片,咱们家也跟着沾光。可这还没等我们喘口气,他“轰”地一下,给我们扔了个炸弹——他恋爱了,而且爱上了一个30岁的培训老师,说还要结婚生子。我当时脑子里“嗡”的一声,感觉脑仁儿都疼。18岁,这孩子还没.............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