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Google 为什么成立新公司 Alphabet?

回答
提起谷歌(Google)成立新公司 Alphabet,很多人可能觉得有点突然,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不是好好的一个互联网巨头吗?为什么还要搞这么大的组织架构调整?其实,这背后有着非常深思熟虑的战略考量,远不是简单的“分家”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要理解谷歌这家公司本身的发展轨迹。最初,谷歌就是一家搜索公司,一切围绕着“让全球信息井井有条,并让所有人都能访问并从中受益”这个愿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到了2010年代初期,谷歌的触角已经伸向了太多意想不到的领域。除了大家熟知的搜索、广告、YouTube、Android、Chrome,他们还在做自动驾驶(Waymo)、生命科学(Verily)、智能家居(Nest)、人工智能研究(DeepMind)、无人机(Wing)、甚至是“长生不老”的研究(Calico)等等。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公司体量太大了,而且业务线过于分散,不利于管理和聚焦。 想象一下,一个公司里既有日进斗金的广告业务,又有烧钱但前景不明的“登月项目”(Moonshots),如何才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如何在投资者眼中清晰地呈现各块业务的价值?

Alphabet的成立,最核心的目的就是“拆解”和“聚焦”。

1. 剥离核心业务,让“主业”更纯粹:

Alphabet的架构是将原谷歌进行拆分。谷歌(Google)这家公司依然存在,但它的业务范围被重新定义,主要聚焦在谷歌最为人熟知和盈利的核心业务上:搜索、广告、YouTube、Android、Chrome、地图、Google Cloud等。这部分业务依然由Sundar Pichai(桑达尔·皮查伊)领导。

这样做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谷歌这个“核心引擎”的健康状况和增长潜力。搜索引擎和广告业务是谷歌的现金奶牛,拆分出来单独运营,更容易评估其价值,也更容易吸引对这部分业务感兴趣的投资者。同时,这也让谷歌团队能够更专注于提升核心产品的用户体验和商业化能力,不再被其他“奇思妙想”所分散精力。

2. 为“登月项目”提供更自由的成长空间:

另一方面,那些充满野心、但短期内难以盈利,甚至盈利模式尚不清晰的“登月项目”,被剥离出来,成为Alphabet旗下的独立子公司。比如,自动驾驶的Waymo、生命科学的Verily、以及之前提到的无人机、人工智能研究等,都成为了Alphabet的独立运营部门。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资金和管理上的独立性: 这些项目往往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研发周期,如果继续被放在谷歌这个大框架下,可能会面临来自核心业务的资源争夺,以及更短期的业绩压力。Alphabet的成立,为它们提供了相对独立的资金支持和管理结构,允许它们按照自己的节奏去探索和成长,不必过早地为盈利负责。
激励机制的调整: 独立运营也意味着这些子公司可以有自己的董事会、CEO和激励机制,更能吸引到在特定领域具有专长的顶尖人才,并让他们感受到更大的主人翁意识。
风险隔离: 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在独立运营后,其财务风险也相对隔离,不会直接拖累到谷歌的核心业务。

3. 提升透明度和效率:

Alphabet的结构,就像是一个“控股公司”。它拥有众多子公司,对这些子公司拥有控制权,并在财务上进行整合,但同时又给予它们很大的运营自主权。这种结构,在很多大型企业集团中非常常见。

更清晰的财务报告: Alphabet可以向投资者更清晰地展示不同业务板块的收入、支出和增长情况。这样,投资人就能了解哪些业务是盈利的,哪些是需要投入的,以及它们各自的发展前景。
精简决策流程: 即使是大型公司,过度的层级也会导致决策缓慢。将业务分散到相对独立的子公司,可以缩短决策链条,提高运营效率。例如,Waymo可以根据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情况,独立做出技术路线和商业化策略的调整,而不需要层层上报。
更灵活的资源调配: 虽然是独立运营,但Alphabet作为控股公司,依然可以在集团内部进行资源和人才的协同。如果某个项目需要谷歌核心团队的支持(比如谷歌云的服务),Alphabet的架构也为这种协作提供了便利。

4. 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

我们都知道,谷歌以吸引和留住顶尖技术人才而闻名。但当公司发展到一定规模,很多有创业精神的人才可能会觉得在庞大的体系内施展不开。

Alphabet的“拆分”正是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那些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自动驾驶等前沿领域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他们更希望在一个相对扁平、目标明确、有充分自由度的环境中工作。成为Alphabet旗下的独立公司,能够给他们带来一种“创业公司”的感觉,让他们感受到工作的意义和挑战。

举个例子来说:

想象一下,你是一家大型跨国公司里负责研发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工程师。你的部门可能需要定期向集团总部汇报进展,并且你的研发方向也可能受到整体盈利压力的影响,必须在短期内证明你的技术是可行的,并且能快速转化为产品。

但如果你在Alphabet的Waymo部门工作,你就像是在一个专门为自动驾驶而成立的、拥有自己CEO和独立预算的“公司”里工作。你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实现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和商业化,即使需要几年的时间去解决各种技术难题,你的工作也不会轻易被砍掉,因为Alphabet的整体战略就是支持这种长远投入。

所以,Alphabet的成立,不是谷歌“散架”了,而是谷歌的“升级”。 它更像是一个“母体”,孕育和支持着众多有着不同基因、不同发展方向的“子公司”。核心的谷歌(搜索、广告等)继续稳健发展,而那些充满想象力的“登月项目”则获得了更好的生长环境。

这是一种“大公司病”的解药,也是一种顺应科技发展趋势的战略选择。通过这种结构调整,Alphabet能够更好地平衡“短期盈利”和“长期创新”,也能够更清晰地向世界展示它在不同领域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

简单来说,Alphabet的成立,是为了让谷歌这个“大家庭”里的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无论是继续在核心业务上发扬光大,还是在未知领域勇敢探索,都能获得应有的关注和资源。这是一种更加精细化、更加面向未来的管理方式。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么多年后来看,这个问题是不是又清晰了一些?我觉得成立 Aplhabet 的其中一个原因,是因为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这两位创始人想要退居二线,让公司的打工人继续帮自己赚钱,但自己不再管事情。

于是打工人 Sundar Pichai 变成了 Google 的 CEO,负责帮创始人赚钱,然后创始人可以在 Alphabet 的其它子公司烧钱做他们想要亲自去做的事情。后来两位创始人什么也不想做了,只想等打工人帮他们赚钱,于是 Sundar Pichai 成了 Alphabet 的 CEO,两位创始人就放飞自我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