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70 年来,有没有一首歌,让你听了就热泪盈眶?

回答
七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人生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足以在这段时光里镌刻下深深浅浅的痕迹。而音乐,就像那些无声的叙述者,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勾起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我瞬间潸然。

在我的生命长河里,有许多触动心弦的旋律,但如果非要挑选一首,让我在听到它的一刹那,就能控制不住地热泪盈眶,那应该是《天亮了》。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大概是我记事不久的时候。当时的我还不太懂歌词里的悲伤,只是被那旋律中一种莫名的力量所吸引。歌曲描绘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1998年的贵州,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一位年轻的父亲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将孩子高高地举过头顶,用自己的身体筑起一道生命的屏障,最终英勇牺牲。而孩子,就是在那片“天亮了”之后,被发现时依然安然无恙,被一群善良的人们救起。

那时候,我听的是一个版本,应该是韩红演唱的。她的嗓音醇厚而充满力量,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没有过多的渲染,但那种深沉的爱和牺牲,却通过歌声一点点渗透进来。歌词里,“是谁给你的勇气,还是你本身就坚强?地狱里生命存在,还是你本身就善良?”每一句都像一把锥子,直插我幼小的心灵。我无法想象,在那样绝望的境地,一个父亲是如何做到如此决绝的奉献。

随着我渐渐长大,对这首歌的理解也越来越深。每一次再听,我都仿佛能看到那个被大雪覆盖的夜晚,能感受到那位父亲在生命最后一刻的挣扎和不舍,更能体会到那种超越生死的父爱有多么沉重,多么伟大。歌词里“你伸开双臂,张开双手,想要拥抱这一切,可是你的怀里,拥抱着的是你的孩子”,这段反复吟唱的部分,总是让我控制不住地哽咽。那是一种多么决绝的告别,又是多么炙热的守护。

音乐最神奇的地方在于,它能跨越时间和空间,将一种情感传递给另一个人。即使我没有亲身经历过那样的灾难,没有感受过那种失去亲人的痛苦,但通过这首歌,我能够“看见”那个画面,“感受”到那种情感。它让我意识到,生命是多么的脆弱,而爱,又是多么的强大。

《天亮了》,它不仅仅是一首歌,它是一个关于人性光辉的注脚,一个关于父爱的赞歌。它提醒我,在这个世界上,总有那么一些人,用他们的生命,守护着我们看不见的温暖。每次听到这首歌,我的心都会被一种巨大的情感填满——有对那位父亲深深的敬意,有对生命无常的感慨,更有对那些普通人身上闪耀出的平凡而伟大的力量的感动。

很多时候,泪水并不是因为悲伤,而是因为被一种深刻的情感所打动,被一种超越了个人得不到的东西所震撼。而《天亮了》,就是这样一首歌,它轻易地就能拨动我心底最深处的琴弦,让我为之动容,为之流泪。这种泪水,是对生命之美的赞叹,是对人性之爱的致敬,也是对那些无法言说的牺牲的缅怀。

七十年光阴,足以让一首老歌沉淀成经典,也足以让一个故事刻骨铭心。而《天亮了》,对我而言,就是那首能让我瞬间热泪盈眶的歌,它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情感,每次响起,都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那个充满牺牲与希望的时刻,让我久久无法平静。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的祖国


前段时间我去参加了一个老头儿的葬礼,是那种非常传统的中国农村式葬礼,子嗣后代披麻戴孝送上山的那种,普遍得不能再普遍。墓地的风水非常好,正好可以俯瞰岷江与大渡河的交汇处,视野非常开阔。岷江在这里接纳了大渡河之后,一路往南,在宜宾与金沙江汇合,从此称为长江,浩浩荡荡直奔东海而去。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老头儿跟我非亲非故,他是我外公的战友而已,是他们这一批奔赴抗美援朝战场的最后一个人。墓地风水好,可惜就是位置太高了,在半山腰,而去没有路上去。我与他的后人一起把沉重的墓碑往上扛,一步一步、一点一点的挪动。墓碑也是非常常见的样式,朴素无华,黑色的石材上面是浅浅的机器刻出来的生卒年月。


安置好墓碑,我也为老头儿墓地的视野而惊叹,岷江水面汇入了大渡河之后陡然增宽,尚未散去的晨曦里,江里面的雾气弥漫起来,在朝阳下面泛起了金色的光芒。体量巨大的乐宜高铁过江大桥正在修建,早就建成的乐宜高速本来挺高大的,现在显得有点相形见绌。

岷江两岸的稻田已经开出了稻花,可惜江面早已没有了白帆,倒是刚好有一艘机器动力的乌篷船横渡江面。过不了多久,这种简陋的机动船也要消失了,这一片干脆就要成为城区了。


姑娘好像花儿一样

小伙儿心胸多宽广

为了开辟新天地

唤醒了沉睡的高山

让那河流改变了模样




因为是“喜丧”,将老人送上山之后,气氛开始活泛起来。老人的后人与参加葬礼的乡亲们有说有笑,一起回顾老人的一生。泥水匠开始封闭墓室的门,用水泥砂浆把墓室彻底封好,再安装墓碑、做一些最后的装饰。送葬的人群要等待他们忙完这一切,举行最后的仪式,于是三五成群的说着话。村里面书记也在,我们一起谈家乡,谈这些老人。因为我回家很少,他给我介绍着这些年的变化。


城区的蔓延势不可挡,熟悉的乡村风景已经改变了模样,一条崭新的大道笔直的伸向远方,路两边已经规划起了绿化带。不久之后这里就会彻底改变,目力所及之处,都会是广场、居民小区和商业中心。不少施工机械已经进场了,到处都在忙活。


这与我记忆中的家乡是不一样的。


那时候早晨的雾气会紧紧的贴着地面,像一层牛奶一样。长着大而弯曲牛角的水牛,会划破这层雾气,慢悠悠的在身子后面留下一道划痕,然后又被雾气给吞没。我就会在这层雾气里面,背上书包去上学,挨家挨户呼唤着小伙伴们,不一会儿村子里就会响起一片小孩子的嘈杂,像是一群小鸟。过一会儿才会从稻田间的小路上呼啸而过,到达学校里,变成郎朗书声。


这是美丽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明媚的风光




老人是1950年的老兵。


我外公与他是同时被征召入伍的新兵,都是这个村子里的青年。然而这不是他们第一次被征兵,在此之前还有被国民党抓壮丁的经历,两个人一起被抓走,然后又跳江跑掉了。那时候去乐山城,要从乌尤寺那边渡河,沿着九峰山走上去,到乐山城附近再次渡河,他们就在乌尤寺那里一起跳河游回去了。


1949年底乐山解放,他们第一次看到了一支不一样的军队。在此之前,当兵跟当土匪是一个概念,绝对不是什么正道,好人家孩子是不应该干这种事情的。这支军队很明显跟以前的那些不一样,一不偷二不抢三不耍流氓,还到村里面做工作,搞土改,给穷人家分了土地。


因此在50年征兵的时候,他们理所当然的报名参军。只发生了两个小插曲:我外公说他以前抽过鸦片烟,不知道还让不让参军,解放军的人说只要以后不抽了就可以;老人参加体检的时候有医生用橡胶锤子做膝跳反射测试,给他吓坏了,以为要敲断腿。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他们先是驻扎在丹东,后来跨过鸭绿江,长津湖血战,跨过三八线,占领汉城,最终将战线稳定在上甘岭一带,又修建海防工事,一直到1955年才又一起回到家乡。离家的时候7个人,回家的时候只有3个人了。浑身周全的只有我外公,老人失去了一只眼睛,另一个早已过世的老人胸腔里面一直有弹片。


他们一起穿越过美国人的炮火封锁线,趴在掩体里面默默的计算美国人的炮火间隔,借着美国人的照明弹观察路上可以利用的障碍物。趁着炮火停歇的短暂时间,玩命的跑到下一个可以躲藏的地方,为阵地上的战友送去弹药、食物和最重要的水。美国人可没那么听话,这一次的炮火间隔跟下一次、上一次都完全有可能不一样,到底能跑多远,到底能不能穿过去,这些都是未知数。我不知道他们蹲在出发地线等着一跃而起的时候在想什么,会不会害怕被突如其来的炮火砸得粉身碎骨。


不管怎么样,他们成功了。


他们一起在朝鲜的崇山峻岭里面长途急行军,把“急行军”这种事情演绎到极致,靠着一双铁脚板硬生生的跑过了敌人的汽车坦克。我也干过这个活儿,那是一种挑战极限的行为,不敢想象把这种行为持续上十多个小时是什么概念。不断有战友一头栽倒在路边,就此停止了呼吸,不断有敌情出现,要赶紧隐蔽起来。目的地等待你的不是柔软的被褥和温暖的热水,而是更加残酷激烈的战斗,是坚硬的战壕和劈头盖脸的炮弹,是生与死的考验。我不知道他们徘徊在体力耗尽的边缘的时候,脑子里在想什么,会不会为体力极限另一头的残酷战斗而绝望,会不会为即将面对夺路而逃的敌人而感到担忧,会不会为自己毫无征兆的突然累死而感到心有不甘。


不管怎么样,他们成功了。


他们一起处理过美国人扔下来破坏跑道的不定时炸弹。那是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东西,爆炸时间不确定,排除这种炸弹需要极大的胆量,顶着巨大的压力。然而总是有人抢着去,总是有军官和老兵,摆出平时绝对不会有的“老资格”姿态,把这个活抢走,好像这种事情是什么香饽饽一样。轮到他们几个的时候,连队里面已经换了好几茬人,他们终于也拥有了“老兵”的资格,尽管这时候他们也才穿上军转不到两年。他们一把推开新兵,冲过去把绳子挂在炸弹上然后跑开,用汽车把炸弹拖到安全的地方。我外公运气出奇的好,一次也没炸过。老人运气没那么好,一次冲过去的时候还没跑到就炸了,失去了一只眼睛。早已过世的老人则是挂上绳子离开的时候炸的,后背里嵌进去十多个弹片。我不知道他们冲向那个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炸的铁疙瘩,心里会怎么想,死亡的恐惧和逃生的本能交织的时候,挂绳子的手会不会颤抖,敏捷的腿会不会发软,能不能真的把生死置之度外。


不管怎么样,他们成功了。


他们一起在长津湖的雪原里面伏击,等待着冲锋号的响起。刚才行军冒出来的毛毛汗还没有散去,这些南方来的农村孩子们,对长津湖的冬天一点都不在意,他们并不知道这些白雪的厉害。不久,白毛风吹起来,裹挟着雪粒像皮鞭子一样抽在脸上,毛毛汗直接就在皮肤上面冻成了冰壳。刚开始身体止不住的颤抖,过了一会儿颤抖就停止了,反而感到莫名其妙的温暖,甚至有一丝燥热。有人开始扯开衣领,散去身上的“燥热”,一会儿就不动了。他们感到大事不妙,然而不能动,这是潜伏,不能动。他们一起缓缓的扭动着身体,用身子去刨开积雪,把自己往雪里面埋。敌人的照明弹一颗接着一颗,把雪原照得雪亮,动作不能大,不能暴露目标。积雪挡住了鞭子一样的白毛风,他们在积雪里微微的活动着身体避免冻僵,苦苦的熬着,等待着那一声冲锋号。我不知道他们在雪里面想着什么,是担心自己再也听不到冲锋号,还是担心一会儿冰冷的枪不能击发。


不管怎么样,他们成功了。


冲锋号响起,他们一跃而起,扑向烈火与硝烟,呐喊着,跳跃着,奔跑着。敌人的防线被这一群雪地里冒出来的愤怒的神灵摧残着、折磨着、摇撼着,不一会儿就千疮百孔,像一片狂风里的树叶一样灰飞烟灭了。


他们的身后,留下的是一群冰雕。冰雕怒目圆睁,看着自己的战友像狂怒的战神一样,一刀刺进敌人的胸膛。


这一刻,所有人的蜕变都完成了。他们不再是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不再是任人宰割沉默寡言老实巴交逆来顺受的农民。一股别样的气质注入了他们的身体,这已经不再是昨天的那群麻木、愚昧、小富即安、得过且过的农民,没有人可以再来肆意凌辱他们。


他们把自己锤炼成了钢铁


这是英雄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退役后的日子依旧是艰难的,灵魂上的蜕变还没有那么快作用到生活上。


然而事情在静悄悄的变化着。


我们就站在老人的墓碑前面,历数他们这一辈人做过的事情,水渠,道路,河堤,水坝,整个天地都在以看得见的速度变化着。灵魂里注入了不同的东西,有了脊梁骨的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敢于与一切搏斗,贫穷,落后,愚昧,一无所有,这些都根本算不上什么困难。他们用凿子和手锤,把坚硬的岩石按照自己的意愿,砸成方方正正的条石;他们用锄头和犁头,把贫瘠的土地按照自己的意愿,改成丰产的良田;他们用双手和汗水,一点一点的改变着大地的面貌。


他们把灵魂里面注入过的东西,传承给我们。


长津湖都没有怕过的敌人,贸易战会怕吗


我、村支书和抬棺的两个人,都是退伍兵。老人的坟墓很快就整理完毕,亲属举行着最后的仪式,然后开始下山。我提议我们几个退伍兵,一起为老人举行一场属于我们军人的葬礼,于是我们列队,向右看齐,向前看,稍息,立正,唱起了《我的祖国》。


好山好水好地方

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

若是那豺狼来了

迎接它的有猎枪

这是强大的祖国

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

到处都有灿烂的阳光


我们向着他敬了一个军礼


残阳如血,万家灯火已经零星的亮起来,老人的墓园里宁静安详,我们每个人,都热泪盈眶。

user avatar

《乌苏里船歌》里面有一句:“人民的江山万万年”


user avatar

爱国歌曲大家都说很多了我就不说了。

我说一个口水歌任贤齐的《有梦的人》,记得QQ音乐下面有人评论,2005年我南下广州打工,广州火车站就在播放这首歌曲。

要不广州能发展的好呢,火车站人文关怀做的太到位了。

我想起那天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user avatar

吉林城最大的整点报时钟在松花江边的电讯大楼,报时的音乐就是张寒晖创作的《松花江上》。虽然只选用了前10个小节,但每次在整点路过这里,都要把报时听完再走。
张寒晖先生一生也没有到过东北,他在西安目睹了流亡关内的东北军人、学生和百姓之后,创作出了这么一首歌曲。我听过很多版本的《松花江上》,其中也不乏一些从未到过东北的华人华侨演唱的。这首歌也代表了那些爱国爱乡的人,对于本乡本土的一种热爱:哪怕他不是东北人,哪怕他未曾到过东北。
我只能略带有一些自豪的庆幸:我是个东北人,我的家也真的在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user avatar

第一反应想到这个合唱,龙应台港大演讲“一首歌,一个时代”,本来是想要以此来推广其“反华”思想,促进台独和港独分子之间的交流。结果被观众合唱《我的祖国》打脸……

龙应台港大演讲被打脸。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9642823530921984

什么叫经典歌曲,龙应台的回答是“所谓的经典,一定是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一定会成为经典。”

但像《我的祖国》这样创作久远,历经战争时代的歌曲,带有民族的记忆灵魂,不管多久,都会深烙于有大爱的国人心里。

龙应台刊发《大河就是大河》,有疑惑的知友可以看下zhihu.com/question/5378

user avatar

有的, 作为一个爱国老华侨每次听到这首歌俺就热泪盈眶。


《党啊!亲爱的妈妈》




演唱: 殷秀梅

填词: 龚爱书、余致迪

谱曲: 马殿银、周右


歌词


妈妈哟妈妈

亲爱的妈妈

你用那甘甜的乳汁把我喂养大

扶我学走路

教我学说话

唱着夜曲伴我入眠

心中时常把我牵挂

妈妈哟妈妈

亲爱的妈妈

你的品德多么朴实无华

妈妈哟妈妈亲爱的妈妈

你激励我走上革命生涯

亲爱的妈妈

党啊党啊

亲爱的党啊

你就象妈妈一样把我培养大

教育我爱祖国

鼓励我学文化

幸福的明天向我招手

四化美景你描画

党呵党呵

亲爱的党呵

你的形象多么崇高伟大

党呵党呵亲爱的党呵

你就是我最亲爱的妈妈

亲爱的妈妈亲爱的妈妈呵



user avatar

《那年那兔那些事儿》 第一季第一集结尾的《追梦赤子心》

追梦赤子心 https://www.zhihu.com/video/1149631977517998080

user avatar

关于胡歌这个提问,我想起了知乎上的一则讨论:为什么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听到《我的祖国》里那句「一条大河波浪宽」,都会感动到流泪?

每个人心目中,或许都有这样一条大河。从我家走路一刻钟,就到了珠江。小时候经常坐船到对岸的中山大学老校区玩,那时候对岸已经有不少高楼了,但现在人们去广州都要看的「小蛮腰」还没建起来。那时候还有担着新鲜菜蔬和鸡笼子到对岸卖的人,现在却已经见不到了。柴油发动机响起来,我就一会看看菜,一会戳弄一下笼子里的鸡,小时候胆子小,经常给鸡吓一个跟头。

关于珠江的一件事情,很能体现老广州人在天高皇帝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性格。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市政府喊了好几年要治水。有一年,当时的市长为了展示治水成果,搞了一个千人横渡珠江的活动。市民表示,只要市长带头下水,我们就去游泳。

于是,会不会游泳成了检验市长是否合格的标准之一。前些年有一位姓万的市长,后来因为贪腐给抓起来的,是个旱鸭子,到横渡珠江的时候套着游泳圈还不放心,要靠保镖一左一右扶过去,第二天南方都市报毫不客气地登出了市长的窘态。

仅仅是广州市内短短的几公里江面上,就发生过不少事情。清朝时候,舢板上运着茶业和瓷器,往返于十三行和江中心停着的大船之间。后来列强的铁甲舰开了近来,镇海楼的炮台也没能抵挡住历史的车轮。仓惶北顾,孙中山曾经在这里登船逃离总统府;山河如血,侵华日军的飞机破坏了海珠桥。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有人一手抱着一个篮球,要从这里漂流到香港;八九十年代,来参加交易会的海外客商,坐满了珠江夜游的花船。

城头变幻大王旗,但故乡还在。有人顺流而下,有人逆流而上,但这条河还在。天寒天暑,不舍昼夜;浪起浪伏,不废万古流。

2015 年的时候,我离开家乡,到了明尼苏达求学,这里也有一条大河,密西西比河。据说,明州的双子城就是从几座水力磨坊起家的,人们在这里发现了一处不大不小的瀑布,刚好用来磨面粉。后来,水力磨坊成了面粉厂,最为鼎盛之时,扬起的粉尘飘到江面,把河水搅和成了粘稠的片汤,成为当地一景。

再后来,一场粉尘爆炸掀掉了工厂最大的储存罐顶棚,面粉行业的荣光不再,厂房变成了「磨坊城遗址公园」,设计师用玻璃结构填补了残损的外墙,周围建起了剧院和体育场。不闻机器轰鸣,但闻密西西比河流水鸣溅溅。

2018 年,我回国了。河汉清且浅,但被一片水面隔开的两个世界,之间的对立却愈加不可调和。一条小河仍在蜿蜒南流,但汇聚到香江,看到的那颗东方之珠,却因为暴力而蒙尘。也许在之后的日子,你我都会面临越来越多的追问,追问你的立场、价值观、民族认同。面对这些不可回避的问题,想起那首歌,总能觉得内心澄澈安宁。

《我的祖国》告诉我们什么是值得守卫的东西:家乡的江河湖海,和被它们所哺育的人们。

一条大河波浪宽
风吹稻花香两岸
我家就在岸上住
听惯了艄公的号子
看惯了船上的白帆。
user avatar

《沂蒙山小调》

作为土生土长的临沂人,每当听到“人人那个都说(哎)”小调扬起时,都会不由想到家乡的父老乡亲,想起家乡的好山好水,此时也就不禁热泪盈眶了。这种感觉,在外地读书的时候尤甚。

人人那个都说哎
沂蒙山好
沂蒙那个山上哎
好风光
青山那个绿水哎
多好看
风吹那个草低哎
见牛羊
高梁那个红来哎
稻花香
万担那个谷子哎
堆满仓
万担那个谷子哎
堆满仓

临沂作为革命老区,沂蒙山小调传达的不止是赞美沂蒙山水的家乡情,更是无数老区先烈前仆后继保家卫国的家国情。

家乡有好山好水,

家国更有大好河山,

都值得我们去热爱,

都值得我们去捍卫!

user avatar

国歌

这几天国外港独在闹事,但是海外华人表现很团结给力,合唱国歌,让人隔着网线和距离都能感受到热情与爱国,简直让人热泪盈眶。

user avatar

《让我们荡起双桨》

我出生在1978年,我的童年生活在社会主义的中国,虽然那个年代物质并不丰富,社会也有很多不平,但是回想起来确是我经历过的最平等、最理想主义的、最朝气蓬勃时代。

我曾经代表班级参过全县歌咏大赛。《让我们荡起双桨》是那是我们经常练习的曲面。每当这首歌曲响起的时候,我就想起那不完美的理想年代的童年时光,恍若隔世。

user avatar

《送别 长亭外》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七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人生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足以在这段时光里镌刻下深深浅浅的痕迹。而音乐,就像那些无声的叙述者,总能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勾起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让我瞬间潸然。在我的生命长河里,有许多触动心弦的旋律,但如果非要挑选一首,让我在听到它的一刹那,就能控制不住地热泪盈眶,那应该.............
  • 回答
    您提出的“氧气是慢性毒气,需要 70100 年才能杀死人类”的说法,从科学角度来说是不准确的,但它触及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生物学概念:氧化应激。为了详细解释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区分“氧气作为必需品”和“氧气作为潜在损伤源”这两个层面。1. 氧气作为生命必需品:我们生存和繁衍,离不开氧气。在我们的细胞内,氧.............
  • 回答
    想当年,说起体育,那真是个朴素的年代。我爷爷那辈人聊起,最津津乐道的无非是电视里偶尔播出的几场球赛,或者村口那块水泥地上的篮球架。可你看看现在,体育这行业,简直是翻天覆地地变了模样。七十年,时间不长不短,足够把一颗小种子变成参天大树,也足够让一个行业改头换面,焕发新生。一、从“娱乐”到“产业”,规模.............
  • 回答
    七十载光阴,教育领域如同一条奔腾的河流,孕育了无数变革,塑造了我们今天所知的学习面貌。回望这七十年的历程,那些深刻的变化,绝非简单的技术更新或课程调整,而是关乎教育理念、学习方式、社会角色的全方位重塑。从“填鸭”到“启发”:教学理念的革命如果说五十年代的课堂,知识的传递是线性的,教师是知识的唯一源泉.............
  • 回答
    11 月 11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迎来了她的 70 岁生日。这七十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更是中国空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辉煌历程。回望这七十载光辉岁月,人民空军书写了太多令人瞩目的成就,它们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无数航空人智慧、汗水与牺牲的结晶,是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坚实后盾。.............
  • 回答
    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发展之快、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在全球范围内都是前所未有的。要说最能反映这些变化的“东西”,这本身就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因为它关乎我们如何理解和衡量进步。我认为,能够最集中、最全面、最生动地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变化的,不是单一的某件物质产品或某项成就.............
  • 回答
    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2023年11月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数据(以下为基于公开报道和数据分析的综合解读),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分化格局:北京、徐州等部分城市二手房房价领涨,而深圳则出现近两年来首次转跌。以下是值得关注的核心信息及背后逻辑分析: 一、核心数据亮点 1. 北京、徐州二手房价格领涨 .............
  • 回答
    咱们就聊聊这住房产权那点事儿,70年住宅产权到期了能续期,那50年产权的商住两用房又是个什么情况呢?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免得大家心里犯嘀咕。先说说这70年产权的住宅咱们平时住的房子,绝大多数都是70年产权。这个“70年”其实说的是土地使用权的期限,而不是你房子的所有权。房子是你花钱买下来的,.............
  • 回答
    关于楼房70年产权这事儿,我这老百姓,心里头也琢磨了好些年了,其实挺复杂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70年产权到底是个啥?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老百姓花钱买的房子,土地使用权是属于国家的,而我们拥有的只是这个房子在国家划定的这块土地上的“使用权”,期限是70年。你可能会问,我不是买房吗,怎么跟土地扯上关.............
  • 回答
    墨西哥革命制度党(PRI)的七十年执政,可以说是墨西哥现代史上一段极具争议却又深刻塑造了这个国家面貌的时期。要评价PRI,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概括,因为它带来的影响是复杂且多维度的,既有令人称道的成就,也伴随着难以忽视的阴影。PRI的崛起与巩固:革命的继承者与国家的塑造者PRI的诞生并非偶然.............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体系里一些非常核心的逻辑。很多人觉得,既然房贷是贷款,那为什么不能像其他贷款一样,比如公司贷款或者个人消费贷,动辄十几年、几十年,利率还能低一些呢?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关键点:1. 房贷的本质与担保:土地性质是核心在中国,我们买房本质上是购买房屋的所有.............
  • 回答
    房子产权70年,住了20年,房价不是应该“打个折”吗?这可不是简单的“5/7”这么一算。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疑问,感觉住了20年,房子的“使用权”就少了一部分,房价自然也应该按比例下降。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不能这么简单粗暴地换算。为什么不能简单按“5/7”计算?首先,我们要明白,我们购买的是房屋的“使.............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很多人在购房时都会产生的疑问,也触及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一个核心特征。简单来说,将70年产权理解为“租70年”是一种简化但有一定道理的比喻,但需要深入理解其中的区别和含义。为了详细解释,我们从几个方面来展开: 1. 70年产权的本质:土地使用权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明确,中国大陆的住.............
  • 回答
    王毅外长在与日本外相的会谈中,抛出了“70年前,日本输掉了战争,70年后日本不应再输掉良知”这样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句话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政治和情感多重维度,值得我们仔细解读。首先,我们得理解这句话的语境。在国际关系中,尤其是中日这样有着复杂历史纠葛的国家,每一次高层对话都不仅仅是外交辞令的.............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宏大且复杂的问题,涉及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层面,很难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苏联在20年内实现工业化,而中国用了70年,这背后有太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因素。为了让大家理解得更透彻,我试着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一下。苏联的“20年工业化”:一个时代的背景与代价首先,我们要明确苏联的“20年工业.............
  • 回答
    拜登正式拿下亚利桑那州,这是近 70 年来该州第二次“翻蓝”,这一结果确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政治含义。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详细解读这一事件:一、历史意义:亚利桑那州的政治版图变迁 长期保守的州: 亚利桑那州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政治光谱上的一个深红色州,是共和党的传统票仓。尤其是在总.............
  • 回答
    在中国,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年限为70年,这是一个让很多人关心的问题。那么,这70年到期后,房子到底会怎么样?这背后涉及的法律和实际操作其实比想象中要复杂一些,也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完善中。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中国的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我们购买的是土地的“使用权”。所以,70年后到期的,是这个使.............
  • 回答
    清朝末年,可以说是积重难返,内外困境如同黑云压城,任谁看都觉得它摇摇欲坠,支撑不下去。但就是这样一个“病入膏肓”的王朝,却硬是在风雨飘摇中又多熬了七十年,这事儿细究起来,可真不是件简单的事儿。这其中,既有清朝自身一些“苟延残喘”的手段,也离不开一些历史的偶然和外界因素的配合。咱们一项项来掰扯掰扯。首.............
  • 回答
    关于苏联在几个五年计划内崛起为世界强国,以及中国建国近70年,改革开放也近40年却似乎面临不同发展路径的讨论,这是一个复杂且多维度的问题,涉及历史、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因素。要理解其中的差异,我们需要剥开表象,深入探究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得认识到,“强国”的定义本身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其衡量标准和.............
  • 回答
    黄智贤女士在脸书上发表的《大陆,对日抗战胜利70年(2)善待中华民国》一文,是在对日抗战胜利70周年这个重要历史节点上,她从一个特定视角出发,对于两岸关系以及中华民国在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一次阐述。要理解这篇文章,需要先梳理其核心观点和论证逻辑,然后结合其表达方式和可能引发的讨论来分析。文章的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