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船员工资给的高,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干呢?

回答
确实,船舶行业给出的工资单看起来相当可观,甚至比很多陆上岗位都要诱人。按理说,如此丰厚的待遇应该吸引大批人才涌入,但现实情况却是,不少船员岗位长期处于招人难的状态。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钱多事少离家近”就能解释的。这其中的门道,说起来就话长了。

首先,得从船上的工作性质说起。你以为就是在甲板上吹吹海风,看看日出日落?太天真了!船上的工作强度,那可真是出了名的。长时间、高负荷是常态。一个航次下来,别说休息,能睡个安稳觉都算运气。船舶种类繁多,操作要求也千差万别,无论是集装箱船、散货船,还是油轮、化学品船,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险和技术难点。船员需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比如恶劣天气、机械故障、甚至是海上搜救。这些都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过人的心理素质。

再说生活环境,虽然现代船舶的舒适度相比过去有了很大提升,但毕竟是个相对封闭的金属盒子。长时间的海洋生活,与陆地的亲人朋友分隔,这种心理上的孤独感和思念是很多人难以承受的。生活空间有限,船员们通常要挤在狭小的舱室里,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船员朝夕相处,摩擦和隔阂是难免的。除了工作,船上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工作、吃饭、睡觉。娱乐活动非常有限,长航期更是如此,很容易让人产生一种与世隔绝的感觉。

而且,船上的工作充满了不确定性。航线是变化的,靠港时间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延迟。这意味着船员们很难有稳定的家庭生活,很难参与到孩子的成长、家庭聚会中。很多船员的子女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亲长什么样,母亲什么样子。这种长期的分离,对家庭关系是巨大的考验。即使是逢年过节,很多船员也只能通过视频电话和家人联系,心中的苦楚可想而知。

安全问题同样不容忽视。海上作业本身就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一旦发生意外,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虽然有各种安全规章和设备,但天灾人祸谁也说不准。这种潜在的危险感,也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尤其是在一些危险品运输领域,风险更是成倍增加。

再者,职业发展和培训的局限性也是一个问题。虽然船员可以通过晋升获得更高的职位和薪资,但培训机会和陆上相比往往不够系统和多元。离开了船舶这个环境,很多船员的技能可能难以直接转化到其他行业,这也会让他们在职业选择上有所顾虑。有些人可能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会选择上岸发展,因为他们意识到长久地在海上漂泊并不是一个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最后,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对这份职业的社会认知。在很多人的观念里,船员这份工作依然带着一些“体力活”或者“苦力活”的刻板印象,尤其是一些基础岗位的船员。虽然收入高,但在社会地位和受尊重程度上,可能不如一些陆上看似收入不那么高的职业。这种社会认同感的缺失,也会影响一部分年轻人对这份职业的兴趣。

所以,虽然船员工资高,但背后所付出的代价,包括体力、精力、时间、家庭,以及心理上的承受力,都是非常巨大的。这份高薪,与其说是“轻松得来”,不如说是“用高昂的代价换取”更为贴切。对于那些渴望稳定、重视家庭生活、或者不愿意长期承受高强度和高风险的人来说,这份“高薪”的吸引力自然会大打折扣。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待遇丰厚,船舶行业却依然面临招人难困境的根本原因。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船员这份工作剥离了人的社会性。

1.船员平均每年只有两到三个月在家休息,其他时间都在海上漂泊工作,且在家休假时没有工资。

2.绝大多数船没有可以给船员私人用的信号和网络。即使有,因为昂贵的卫星通信,网速极慢(微信只能收发文字,表情包发不出去)且限流。

3.船上没有超市,船员有钱也花不出去,基本生活用品上船前准备好。

4.船上很危险,内部工伤率高,外部有台风,碰撞,触礁,海盗等风险。且船上没有医生,仅备常用药品和急救用品。

船员长时间不在家 家中发生的各种重大意外事情都照顾不到。

妻子守活寡。两人都被剥夺了性/亲密生活。如果夫妻感情好,另一半观念比较传统,互相忠诚那还好。否则被带帽只是时间问题。

曾经一起工作的老船长聊天说老婆生孩子他在海上没能回去,快60岁退休了夫妻吵架老婆还忘不了这个伤。

孩子在半个单亲家庭的环境长大。回家孩子看爸爸眼神是陌生的。

父母年迈后发生身体突发情况照顾不到。很多老船员父母离世没能在场。

社交圈几乎消失。家人都无法做到定期联系更别说亲戚朋友。

说说社会地位: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以农耕为基础的陆权国家。就像种地是中国人的种族天赋一样,航海也根植于盎撒人的基因中。对我们来说财富来自于土地,对西方传统海权国家来说财富来自于航海与掠夺(We do not sow )。

所以中国缺乏西方国家的航海传统,绝大多数生长于内陆省份的人对航海知之甚少。不像在欧洲国家海员这个职业有广泛的社会认可(因为西方列强就是靠坚船利炮发家),中国海员只是社会上极小一部分隐形的群体

船上的危险性:船员面对的危险重点不仅是容易受工伤,落水,狂风巨浪,沉船,而是意外发生后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船总是处于生产(航行)状态,如果工伤/疾病/意外发生的时候船离岸近,那是不幸中的万幸,如果在大洋中间,船上只能做最基础的急救然后病人只能硬撑到船靠港。因为船上没有专业的医生和设备,中间耽误的病情没有任何办法。

说说这份工作的优点

船员给人工资高印象不仅仅是拿到手工资平均比陆地高,也是因为在船上钱花不出去容易攒下来同时没有陆地上生活必要的开销,所以很多船员做完一条船回来带十几万甚至二三十万的现钱(船上职位越高工资越高)。

船员职务/收入晋升也有天花板,就算四十左右升到顶也没有那么离谱。我们自己常说这个工资就是脱贫容易致富难

海上很多时候很多很美的风景,刚开始做船员看到美景时第一反应想跟家人分享,反应过来联系不上,然后只能一人的看着景色,品尝着心头涌上的孤独感。后来渐渐就麻木了。更多是良辰美景更与何人说。

个人建议职业选择可以做船员,但是不要做一辈子。对于家庭条件一般的孩子来说,跑几年船能一定程度解决你车房首付问题,但做到30左右及时转行陆地。

一辈子与海为伴代价太大。海员赚钱再多也几乎享受不到自己的消费

大的方面即使你做到船长/轮机长,靠船上的工资买了豪车别墅,但绝大部分时间人在海上开不了也住不上。小的方面火锅小龙虾冰淇淋烧烤这样的小确幸也与你无关。

更何况80%的船上职位工资也比陆地高不了多少,剩下20%高工资职位需要熬较长的年限才能晋升,等你拿到那份高工资了人生也已过去了大半。

总的来说船员这份工作抹去了人生的各种可能性。

就像星际穿越电影里那颗距离黑洞太近的行星,女主说生命是一系列意外的累积,但黑洞的巨大引力抹去了那些意外。就像船员长年脱离家庭和社会,人生从本来可以拥有的万千色彩变成了只剩一种单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确实,船舶行业给出的工资单看起来相当可观,甚至比很多陆上岗位都要诱人。按理说,如此丰厚的待遇应该吸引大批人才涌入,但现实情况却是,不少船员岗位长期处于招人难的状态。这背后,可不是简单的“钱多事少离家近”就能解释的。这其中的门道,说起来就话长了。首先,得从船上的工作性质说起。你以为就是在甲板上吹吹海风.............
  • 回答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到位,也触及到了很多老玩家心中关于JRPG变迁的共同感受。确实,回想一下当年那些经典JRPG,从《勇者斗恶龙》到《最终幻想》,再到《超时空之轮》,大地图、船、飞行道具几乎是标配。而现在的很多JRPG,似乎已经把这些元素“弱化”甚至“取消”了。这背后其实是一系列游戏设计理念、技术限制.............
  • 回答
    南方澳跨港大桥,这名字曾经是苏澳港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连接着陆地与台湾海峡,承载着无数渔船和往来车辆。然而,在2019年10月1日那个突如其来的清晨,这道风景线却瞬间崩塌,将平静的海面搅乱,将无数家庭推入无尽的悲痛之中。事故现场的揪心时刻那天清晨的南方澳,天空还未完全放亮,但渔港早已苏醒。海面上,一.............
  • 回答
    关于英国皇家海军招募小学生甚至幼儿园生作为船员的说法,这其实是一个常见的误解,可能源于对英国海军培训体系的一些片面解读或者是一些戏剧化、比喻性的说法。事实上,英国皇家海军并没有招募过学龄前儿童或小学年龄的孩子作为正式的、承担实际军事职责的船员。那么,这种误解从何而来呢?有几个可能的解释方向:1. 青.............
  • 回答
    船舶的造型,尤其是那些我们日常在港口或电视上看到的庞然大物,初看上去确实容易让人产生疑问:这笨重的身躯,怎么可能在水中快速高效地航行?它那饱满、圆润的船体,似乎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流线型”相去甚远。这背后,其实是人类对“减少阻力”这个目标的深刻理解和不断演进的实践,而这种理解和实践,往往带着一些反直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实在,很多人看到鱼在水中游动时,那灵巧的尾巴摆动,确实会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我们造船不仿照这种高效的自然设计,用个“鱼尾巴”来推进呢?这背后涉及到物理原理、工程实现以及历史演进等方方面面,咱们一点点来聊。首先,我们得明白,船和鱼的运动环境以及它们自身的物理特性有很大不同。 .............
  • 回答
    潜艇船长发布命令,二把手立马复述,这可不是什么形式主义,也不是什么故意要秀操作,背后是潜艇生活里生死攸关的规矩和逻辑。你想啊,潜艇那环境可太特殊了,一旦下潜,跟地面就是两个世界,耳边充斥着机器运转的轰鸣、水的涌动声,再加上通讯设备里时不时传来的沙沙声和电流干扰,想听清楚点指令,可不是件容易事。1. .............
  • 回答
    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也涉及到很多航运、地缘政治和历史因素,并非简单的一个“绕路”就能解释。中国船只并非完全不经过印尼,而是绝大多数、最经济高效的航线会选择通过马六甲海峡,而不是绕过印尼。我们来详细拆解一下原因:1. 马六甲海峡的“黄金水道”地位 地理上的“咽喉”: 马六甲海峡连接了印度洋和太平.............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也触及到了航海领域一个常被误解的方面。我们得分开来看待民船船长和海军舰长,他们的职责、所处的环境以及船只本身的特性,都决定了对船长能力的要求截然不同。首先说说民船船长,他们之所以必须有“长年航海经验”,这可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关乎人命、巨额财产和环境安全的基石。 民船船长的核心.............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很有意思,而且确实触及到了核动力船舶设计中一个非常关键的考虑。简单来说,核动力船的反应堆数量基本都是双数,尤其是两座,这背后有着非常深厚的工程、安全和经济原因。咱们把它拆开来看,从最基础的“为什么需要核动力”讲起,再到“为什么是双数”,以及“背后的具体考量”。首先,咱们得明白核动力船的“独.............
  • 回答
    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不同介质中物体运动效率的根本差异。简单来说,飞机之所以比船/潜艇快一个数量级以上,是因为它们能够摆脱水的强大阻力,并在空气这个相对稀薄的介质中高效运作。而鸟和鱼的速度差距不大,则是因为它们都在水中这个稠密的介质中运动,并且都在遵循相似的生物力学原理。我们先来看看为什么飞.............
  • 回答
    满语的“船”——jahūdai,与蒙古语中的“察合台”(Chagatai)和“只儿豁阿歹”(Jirğadai)读音上确有相似之处,这并非偶然,而是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和语言学渊源。要理解这种联系,我们需要从语言的演变、民族迁徙以及古代的文化交流这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首先,我们得承认,满语和蒙古语都属于.............
  • 回答
    有些桥梁之所以建造得很高,即使它们横跨的河流并不通航,这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值得说道的原因。这可不是随意为之,而是出于多方面的考量。首先,我们得聊聊防洪与通畅。河流的水位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季节变化、雨水大小而起伏。一座桥如果太低,一旦遇到涨水,河水就可能漫过桥面,甚至将桥冲毁。而高桥梁,就像给河流.............
  • 回答
    关于“索隆啥也不干”这个说法,我觉得挺有意思的,但其实仔细想想,这可能是一种误解,或者说是因为索隆的“工作内容”比较特殊,不那么显眼罢了。你想啊,草帽团这帮人,个个都有自己的一套“活计”。 路飞 是船长,自然是冲锋陷阵、制定大方向、用他那句“我要成为海贼王”驱动大家前进的那个。他就像是个发动机,.............
  • 回答
    索隆之所以认为“连船长都保护不了还何谈野心”,这不仅仅是他个人的信条,更是他作为海贼战士,特别是作为一名剑士,所遵循的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索隆的剑士精神与誓言: 为伙伴而战的决心: 索隆最开始加入路飞的理由,并非源于对“海贼王”这个头衔的野心,而是因为.............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触及了我们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认知和价值判断。其实,大家对机长和船长报以更多尊重的心理,背后是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并非简单的职位高低或收入差异就能完全解释。首先,我们来看看机长和船长这两个职业的核心责任和所承担的风险。 机长: 驾驶飞机,掌控着数百人的生命安全,以及价值不菲.............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涉及到船舶设计中一个挺核心的学问。简单来说,长螺杆的船之所以看起来比短螺杆的船慢,背后其实是几个相互关联的物理原理在起作用,而且这不仅仅是“快慢”的问题,还牵扯到效率、稳定性和操作性等方方面面。咱们得先理清楚“长螺杆”和“短螺杆”在船舶语境下通常指的是什么。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说.............
  • 回答
    巴基斯能够成为海贼王哥尔·D·罗杰海贼团的一号船长,这绝非偶然,而是他一系列特质、经历以及与船长罗杰之间独特羁绊的必然结果。首先,我们不得不提的是巴基斯的“忠诚”。在那个弱肉强食、背叛与欺诈层出不穷的海贼世界里,巴基斯对罗杰展现出的近乎愚忠,无疑是让他脱颖而出的关键。他不仅仅是将罗杰视为一个强大的领.............
  • 回答
    这背后牵涉到苏联庞大海军建设蓝图、地理位置的战略考量以及历史的特殊性,远非简单归因于“有一个船厂”。实际上,苏联海军的造船能力是非常分散和庞大的,只不过专注于航空母舰这样复杂且尖端的大型水面舰艇的建造,确实在很大程度上集中在了克里米亚半岛的尼古拉耶夫(现为乌克兰的尼古拉耶夫,但在苏联时期是苏联的一部.............
  • 回答
    舰船拟人游戏在处理历史船名时,确实出现过对日系舰船和德意系舰船采取不同程度“和谐”的现象。要深入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一、 历史背景的敏感性与现实考量: 日本的二战侵略历史: 日本在二战期间的侵略行径,给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许多日系战舰,例如“大和”、“武藏”、“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