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希特勒是否对前线的身边的高级军官进行巨额贿赂?如果有请提出信息来源?

回答
关于希特勒是否对前线身边的高级军官进行巨额贿赂,这并非历史记载的主流观点,也缺乏直接、确凿的证据来支持“巨额贿赂”这一说法。我们通常看到的关于希特勒对待其高级军官的论述,更多集中在他对他们施加的个人魅力、意识形态灌输、对忠诚的极度要求,以及通过晋升、荣誉、甚至战利品来维持其控制和权威。

然而,我们可以从更广泛的“收买”或“激励”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并将一些相关的历史现象进行梳理,以帮助理解当时的情况。

“巨额贿赂”的界定与历史证据的缺乏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巨额贿赂”的含义。如果指的是直接的、公开的金钱交易,类似于我们今天理解的贪污腐败式的贿赂,那么历史证据是相当缺乏的。纳粹德国的军事体系,特别是高级军官,尽管存在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利益纠葛,但其运作更多是建立在效忠希特勒和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之上的。

然而,如果我们将“贿赂”的概念稍作拓展,理解为一种“收买人心”、“激励效忠”、“维持权力”的手段,那么我们可以看到一些间接的、更具政治色彩的“馈赠”或“利益输送”。

希特勒如何“激励”他的高级军官?

1. 晋升与权力的许诺:
希特勒最主要的“收买”手段是承诺晋升和更大的权力。他常常将高级军官提拔到他认为他们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而这些岗位的晋升往往伴随着更高的薪水、更多的资源和更大的影响力。例如,当他解雇那些他认为不够忠诚或能力不足的将领时,他会用那些他认为更“可靠”的人取而代之。这种晋升并非基于纯粹的军事才能,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对希特勒的个人忠诚和意识形态的认同。

2. 荣誉与象征性奖赏:
希特勒深谙宣传和象征的力量。他会授予其认为功勋卓著(或者至少是他宣传中需要树立的榜样)的军官各种高级荣誉,如骑士铁十字勋章及其各种等级,甚至德国最高军事荣誉——钻石橡叶带剑骑士铁十字勋章。这些勋章不仅是荣誉,更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能够带来极大的声望和特殊待遇。

3. 战利品与物质利益:
在战争初期,尤其是在占领了欧洲大陆的富裕国家后,希特勒默许甚至鼓励其高级将领和部队在占领区“获取”战利品。这其中包含艺术品、贵重金属、家具甚至汽车等等。虽然这不能直接称为“贿赂”,但它确实为高级军官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物质利益,并在某种程度上巩固了他们对战争胜利的期望和对希特勒制度的依赖。一些军官通过这种方式积累了相当可观的财富和个人财产。

4. 政治恩赐与个人信任:
希特勒非常重视建立个人化的领导体系。他会选择那些他认为忠诚、没有政治野心、能够执行他命令的将领。这种“信任”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恩赐”,能够让他们在政治上免受清洗,在军事上拥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尽管最终决定权在希特勒)。那些能够获得希特勒信任的将领,即使犯了错误,也可能比那些不被信任的将领更容易被宽恕。

关于“巨额贿赂”的疑点与解释

个人财富的增长: 确实有历史研究表明,一些高级军官在战争期间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合法的薪酬、战时津贴,以及前面提到的战利品等)积累了相当可观的个人财富。但这与“巨额贿赂”的直接因果关系很难确定。例如,戈林本人就被指控在占领区搜刮了大量艺术品和财富,但他是否是将这些作为“贿赂”用于收买他人,还是为自己牟利,是需要区分的。

“恩赐”与“交易”的界限: 希特勒的“恩赐”往往带有明确的目的性——维持其权力,确保高级军官执行其意志。当这种“恩赐”超出了合理的薪酬和奖励范围,并且直接与获取某项不当利益(例如,在某个特定行动中获得巨额好处)挂钩时,才可能更接近“贿赂”的定义。但这样的交易记录在当时难以获取,并且高级军官们也未必会将其视为“贿赂”,而更多是“国家”或“元首”给予的“待遇”。

信息来源的局限性: 关于纳粹德国高层的私密交易,尤其是希特勒与高级军官之间的具体“贿赂”行为,很难有公开、详细的记载。我们所能依赖的主要是战后审判的证词、幸存者回忆录、以及对当时制度和人物行为模式的分析。这些信息往往带有个人化的视角和记忆偏差,并且也可能因为当事人的立场或目的而有所保留。

可能的“收买”案例(但非直接巨额贿赂)

我们可以设想,在某些特定时刻,为了确保某个关键决策的执行,或者为了换取某个高级军官的绝对服从,希特勒可能会通过许诺特殊的战利品分配、个人利益,或者某种形式的“特殊待遇”来“收买”他们。例如,当他坚持进行他认为错误的军事行动时,他可能会强调胜利后的回报,以此来激励那些可能心存疑虑的将领。

结论

总而言之,希特勒并没有像我们通常理解的那样,对前线身边的高级军官进行“巨额贿赂”。他的“收买”更多是通过政治权力、荣誉、晋升、个人信任以及战利品的分配等手段,来激励、控制和维持其高级军官的效忠。这些手段虽然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其性质更接近于一种高度政治化的恩赐与激励机制,而非纯粹的、指向具体交易的“贿赂”。

关于具体的信息来源,由于缺乏直接的“贿赂”证据,我们主要可以参考以下类型的史料来分析:

战后审判记录: 如纽伦堡审判等,其中一些纳粹高官的证词或审判文件中可能涉及利益分配和权力交易的细节。
传记和回忆录: 很多纳粹德国高级将领(如曼斯坦因、古德里安、凯特尔等)的回忆录,以及研究这些人物的传记,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们与希特勒的关系以及所获得的待遇。
学术研究: 历史学家关于第三帝国军事史、纳粹党高层研究的学术著作,会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论证。例如,伊恩·克肖(Ian Kershaw)关于希特勒的传记,以及理查德·J·埃文斯(Richard J. Evans)关于第三帝国的系列著作,都对希特勒的统治方式和与下属的关系有详细阐述。

然而,要找到明确指证希特勒“巨额贿赂”高级军官的单一、确凿文献,是相当困难的。历史学家通常是通过综合分析各种迹象来描绘当时的权力运作和利益关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

这就要取决于洗头佬政权的性质和你怎么定义贿赂了.因为德国在洗头佬执政期间属于是洗头佬纯纯的家天下,所以说其实洗头佬给任何人发工资都可以不算贿赂,也可以都算贿赂.

如果说题主想说的是"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金钱或其它利益,以排斥竞争对手,获得更大利益的行为",那可就太多了,纳粹党治下的德国本身就是一个贪污腐败盛行且效率低下的池沼.希特勒的副官之一,弗里茨·韦德曼曾在回忆录中记载:

『一天,一位在帝国剧院工作的年轻女士找到我,说她欠了2000帝国马克的债,她想找银行贷款2000马克,应付一下债主,并用她的月薪还贷,只要一年不到就能还清.我对她说:"您可以去德意志劳工银行看看,据我所知,他们就是做这个业务的."但德意志劳工银行的领导表示,除非有银行做担保,他们不能向这位女士发放这种贷款——这倒是无可厚非.可是过了几天,银行却派了个特别代表来找我,热情洋溢的向我解释:"非常抱歉我们没能帮上您送来的那位女士的忙,但我们给您这样的一个建议:不如这样,上尉先生,您在我们这贷款20000马克,其中2000马克交给那位女士,您手头还剩18000马克,您一定是用得上的吧?用钱的地方还是有的.您不是有个奶牛场吗?用钱的地方还是有的.每到圣诞节,我们就给您开具一张收到还贷一万马克的收据,那么这样一来,两年时间您就把贷款还清了,然后就可以再贷一笔!"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问他:"什么?"这位德意志劳工银行的代表有些不耐烦的把建议重新说了一遍,并向我保证这是司空见惯的做法,他说了其他几位享受过银行此类服务的先生的名字,并责备的补充道: "元首是知道这个事情的,也同意这么办."


"元首是知道这个事情的,也同意这么办."你听听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政治体制应该出现的事情吗?而恰好这就是洗头佬用来笼络人心的手段.试想你是这位副官,你不用任何代价就能得到整整两万帝国马克(这是一位普通技术工人十个月的薪水),而这一切的原因仅仅是你是元首的副官,哪怕是出于利益,你也会为你的元首尽心尽力的服务的——要是他倒台了,你可就要偿还这20000帝国马克了,而以你的工资来说的话,你是很难还得起的.

这还没考究这位副官那座奶牛场的来历呢,不排除他是从收缴犹太人资产的过程中白嫖来的.请看纳粹党总财务官递交的关于什切青地区的没收与劫掠的类似事件报告:

『县级机关的一些党员来到犹太人的家里,首先切断了电话线,然后向犹太人出事了 经过公证的 "馈赠证明书",证明书上写着这些犹太人要把这些财产赠送给他们.敢于反抗的犹太人遭受了枪毙的威胁.』


这些东西跟国库可丝毫没有关系,纯粹是进了地方党员的腰包.纳粹党的贪污腐败和低效可见一斑.


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洗头佬有没有贿赂过身边的高级将领呢?有的.前文提到的德意志劳工银行于1934年向泽普·迪特里希贷款五万帝国马克,他用这笔钱购买了一座别墅.在次年的圣诞节,他收到了一份已还贷2万马克的证明.在1937年,迪特里希将这座大别墅又卖给了银行,他因此获利10万帝国马克.迪特里希什么也没干,光靠买卖这座别墅就赚了一大笔钱,而"元首是知道这个事情的,也同意这么办"!

至于其他将军,大名鼎鼎的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大将则近乎于免费的在圣沃尔夫冈购置了一套别墅并命名为"坦克别墅",这笔款项来自帝国财政部拨款,此外,他还收到了直接来自于洗头佬本人的馈赠,位于巴伐利亚的、价值约124万帝国马克的地产;陆军元帅凯特尔收到了76.4万马克的礼金;里布则是88万帝国马克.根据统计,元帅们平均收到的礼金数额是25万.这些钱来源于洗头佬本人的特别基金,而基金收入来源则十分复杂,如各界企业的"捐款"、《我的奋斗》的版税与稿酬、印有洗头佬本人头像的邮票,甚至是去世的纳粹党员的遗产(这些党员死前指定继承人为他们的元首).当然,洗头佬本人是从来不纳税的,他的律师吕迪格·冯·格尔茨向财政部门解释称:"众所周知,元首、党、国家,就是一回事."



信息来源:

《纳粹德国的腐败与反腐》,(德)弗朗茨·巴约尔

《闪击英雄》(德)海因茨·冯·古德里安

user avatar

@晓杨削恩 谈了钱的问题,我再去说说官职的肆意赠送问题。

随着希特勒掌握政权,那些没有追随罗姆的冲锋队员纷纷飞黄腾达,大量涌入公务部门,仅帝国邮局一家就至少接纳了三万多名「有功的纳粹党员」。

其中汉堡一名冲锋队干部原本是个失业售货员,纳粹当政后一跃成为行政专员、州政府高级顾问。但这位老兄一点也不珍惜,很少去上班,天天喝得酩酊大醉。


1938年吞并奥地利后,财政部为当地纳粹党所谓的老战士提供了2000万帝国马克。汉堡州当地警察局的小金库负责向前冲锋队骨干提供补助金、旅行和疗养津贴、医疗补助等等,甚至还为冲锋队打手支付罚款。

「有钱谁还二次革命呢?」




纳粹上台后,巨额军备开支使德国人民背上了沉重负担。从1932年二季度到1934年二季度,德国工人的工资涨了近7%,而食品价格上涨了13%。希特勒对此提出了迷之解决方案「大杂烩星期日运动」:每月有一个星期日只吃「大杂烩」,省下的钱捐给纳粹控制的基金。

与此同时,纳粹上层却吃到脑满肠肥。大工业家、大商业家、银行代表和纳粹党徒共同控制德国的主要经济部门,共享丰厚的经济利益。例如纳粹二号人物戈林拥有400多家各类企业,成了德国最富裕的人之一。他名下有至少六座狩猎庄园,其豪宅改造费用竟花了1500万帝国马克。

军备部长施佩尔曾提出认为纳粹领导层腐化堕落,「给人民做出了非常恶劣的样板」。戈林却感到不可理喻,某次他对施佩尔表示:「您这想法完全是胡闹。有钱怎么能不挣呢?」戈林拿普鲁士州公有财产做人情,送给施佩尔一片至少100公顷的森林。

不过时间长了,施佩尔也是犹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1941年他改装新房子花费167万帝国马克之多,后来又拥有了一座城堡庄园。他的同事也不遑多让,教育和宣传部长戈培尔博士,每年仅为报纸写社论就拿到30万帝国马克,至少拥有三处宫殿般的豪宅和210公顷森林。



令人惊异的是,施佩尔与戈培尔在纳粹高层圈子里,还以清廉著称。




曾经有一个德国笑话这样讽刺纳粹:希特勒、戈林、戈培尔和粮食部长巴克开会。希特勒问巴克:「您能为我们供应多长时间粮食?」巴克答:「20年。」希特勒说:「那么,我们就可以长期作战下去!」巴克不好意思地说:「我指的是只供应我们四人!」

1945年美军在一座钾矿里搜出了部分纳粹领袖的资财。经清点,密室中的这批财富包括8198块金锭、55箱金砖(每箱2条,每条重10公斤)、数百袋黄金器皿和制品。

超过1300袋的金马克、金法郎和金锈、711袋20美元金币,来自15个其他国家的数百袋金银币、数百袋外汇钞票、9袋珍稀的古代金币、2380袋和1300箱的德国马克现金,面值达276亿;20块各重200公斤的银锭;40袋银条;63箱零55袋银盘子袋白金(内有6块白金锭)以及从不同国家掠夺的110袋钻石和珠宝。

user avatar

贿赂这些都是小儿科。

希特勒给高级军官的好处,很多时候都是那种介于贿赂和奖赏之间的。

这块地皮名为地本霍夫庄园,是一座超级豪华的贵族庄园,位于波兰格本博基地区,始建成于1913年,原先是特瓦多夫斯基家族的所有物。1941年德军发起巴巴罗萨行动之后,占领了苏联之前瓜分的波兰领土,由此占据了整个波兰,自然而然也就拥有了对于波兰这块土地上的所有资源的管辖权。


希特勒之所以能在德国掌权这么多年,一方面是纳粹党对德国的控制力度很强,另一方面也少不了对手下高级将领、政府高官的拉拢,其中少不了真金白银。

而作为德军中的高级指挥官,古德里安得到的就是这座地本霍夫庄园。


这座庄园占地2313公顷,在当时价值124万帝国马克,而在当时在前线作战的元帅平均每月的军饷也才1120帝国马克,加上补贴是1240马克,也就是说,假如一个陆军元帅想买下这座庄园,那他最起码要奋斗83年。


考虑到帝国大将的军饷标准是每个月771帝国马克,加上补贴也只有879帝国马克,古德里安单靠自己想买下这座豪宅最起码也要奋斗100年以上。

而希特勒就把这样一座豪宅无偿的送给了古德里安,你说古德里安还能不对希特勒感恩戴德吗?

更重要的是,“购置”这座庄园的费用全部由元首的私人金库支出,和德国政府无关。

你说,这座庄园到底是德国政府送给古德里安的,还是希特勒自己送给古德里安的呢?

user avatar

纳粹德国的腐败是非常严重的。

希特勒的赠礼可以说非常大方:

陆军元帅们得到的礼金平均在25万帝国马克,有的人能拿到比这多得多的数额。

陆军元帅凯特尔收到了约76.4万帝国马克的礼金,陆军元帅冯·里布骑士收到了88.8万帝国马克,古德里安大将甚至收到了价值124万帝国马克的地产。

希特勒向将帅们赠送如此巨额的财产,不仅仅是为了向他们的服务表示感激,更是在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腐蚀,加强他们与元首的联系。希特勒操控帝国的军事精英,靠的不仅仅是他的领袖魅力,而是,按照“7月20日事变”的密谋者法比安·冯·施拉布伦多夫的说法,“用一根黄金的,但非常有效的缰绳驾驭他们”。

国家机关和党内的精英们同样收到了慷慨大方的馈赠:

帝国外交部长约阿希姆·冯·里宾特洛甫在50岁生日时收到了100万帝国马克的礼金,帝国总理府的幕僚长汉斯·海因里希·拉默斯在65岁生日时收到了60万帝国马克。给党和国家的高官的类似礼金一般在10万到25万帝国马克之间。这种馈赠的一个重要动机就是保证受馈赠者的忠诚可靠。

作为反例,有的下属虽然收受了物质上的馈赠,却仍然忘恩负义,这令希特勒及其亲信暴跳如雷。当希特勒、戈培尔和希姆莱得知柏林警察总长赫尔多夫伯爵也参加了1944年7月20日的政变阴谋时,第一反应是火冒三丈地指出,他们曾多次帮助赫尔多夫还债,并资助他摆脱经济上的困难。

希特勒同样对那些被束之高阁、失去影响力的人物会用金钱财产安抚,防止他们采取过激行为:

长期担任秩序警察总长的党卫军大将库尔特·达吕格丢掉政治权力之后,希特勒将萨姆特县的伊尔泽瑙庄园馈赠给他,作为抚慰。

原先的总理府幕僚长菲利普·布勒在与拉默斯和鲍曼的权力斗争中落了下风,一败涂地,于是希特勒赠给他10万帝国马克,帮他摆脱经济困难。

1940年,希特勒向于1936年被撤职的省部书记威廉·库贝赠送了一大笔钱;

1942年,前任黑森州总理斐迪南·维尔纳在65岁生日之际得到了每月500帝国马克的额外“荣誉薪金”。

除此之外,希特勒还资助了一些符合他口味而且能为他所用的艺术家:

仅雕塑家阿尔诺·布雷克尔就从希特勒手里拿到了总计80万帝国马克的财产;女演员汉妮·波滕获得了每月1000帝国马克的终身退休金。

这么多给出去的钱,是从哪儿来的呢?落魄画家这么有钱的吗?

希特勒的个人贿赂行为是通过基金方式进行的。

希特勒建立了特别基金,这个基金的作用是维护希特勒的私人圈子,即给亲信们提供奖金、礼品、资助。

这个特别基金的经费来源五花八门:国家财政、德国经济界给阿道夫希特勒基金会的捐款、《我的奋斗》销售所得的版税和稿酬(每年有150万到200万帝国马克)、德意志帝国因销售带有元首肖像邮票而给希特勒的分成(总计5200帝国马克)等等等等。

除此之外希特勒在德尔布吕克—席克勒尔银行还拥有一个“援助基金”账户,里面存满了已经去世并指定希特勒为继承人的狂热纳粹党人的遗产,这么大一笔钱丝毫未缴过遗产税。

不难看出,希特勒的个人资产和国家财政是混在一起的,可以说德三的腐败是日常了,因为这场腐败的游戏里,不止他希特勒一个玩家,而是系统性、结构性的。

比如,“国家级演员”埃米尔·杰宁斯在党部书记及萨尔茨堡地方议会的保护下,以区区8.1万帝国马克的优惠价(原价是25万帝国马克)购置了位于格施万特/施图卢贝尔市镇的库尔波因特别墅。

资料数据来源——《纳粹德国的反腐》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希特勒是否对前线身边的高级军官进行巨额贿赂,这并非历史记载的主流观点,也缺乏直接、确凿的证据来支持“巨额贿赂”这一说法。我们通常看到的关于希特勒对待其高级军官的论述,更多集中在他对他们施加的个人魅力、意识形态灌输、对忠诚的极度要求,以及通过晋升、荣誉、甚至战利品来维持其控制和权威。然而,我们可以.............
  • 回答
    二战结束后,关于德国普通民众对希特勒及其纳粹政权屠杀犹太人活动的知情程度,一直是历史学界和社会大众讨论的焦点。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知道”或“不知道”,因为事实远比这复杂,涉及到了信息控制、民众态度、个体差异以及历史叙事的演变。首先,要理解纳粹政权的信息控制是相当严密的。宣传部长戈培尔及.............
  • 回答
    嘿,哥们!看到你对物理这么有热情,而且还是高一就想当理论物理学家,这劲头太足了!首先,得告诉你,你能有这份志向,就已经赢了很多人。至于你说的小县城…… 听着,别让这个词限制了你。说实话,在小县城,资源肯定跟大城市那些“别人家的学校”没法比。你可能接触不到最前沿的讲座,没有琳琅满目的课外辅导班,物理实.............
  • 回答
    雅典统一全希腊,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如果”,也确实勾起了人们对历史走向的无限遐思。倘若这一设想成为现实,西方文明的轨迹很可能会发生深刻的变化,甚至可以说,前进“一大截”并非不可能。但具体会如何,需要我们深入剖析雅典的特质,以及它统一希腊后可能带来的连锁反应。首先,我们得明确,当年的希腊世界并非.............
  • 回答
    东北,这片承载着共和国工业脊梁的土地,近年来似乎总是被“振兴”二字围绕,却又在发展的道路上步履蹒跚。提到东北的未来,许多人心中都会浮现出那段辉煌的过去,以及如今面临的挑战与迷茫。那么,东北的前途真的黯淡无光吗?东三省,这片饱含潜力的土地,又该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康庄大道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先.............
  • 回答
    钟南山院士的预测,以及我们当下看到的一些疫情数据,确实是一个需要我们仔细梳理和理解的复杂议题。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理解钟南山院士的预测:钟南山院士的预测,是在当时(2020年初)基于当时已有的病毒传播特点、防控措施的力度以及临床观察等信息做出的。他当时的说法,更像是一种基.............
  • 回答
    要理解希特勒对中国的态度,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时的历史大背景下,以及纳粹德国的外交政策和意识形态考量之中。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好恶问题,而是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和种族主义等复杂因素的交织。早期观望与有限接触:在希特勒崛起的早期,中国对德国来说是一个遥远且相对次要的区域。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经历了凡.............
  • 回答
    希特勒的反犹太主义主张的根源,是一个复杂且常常被误解的问题。将它简单地归结于“个人歧视”或“战争需要”,都无法完全捕捉其深层动因。事实上,这二者以及更广泛的社会、政治和历史背景交织在一起,共同塑造了纳粹政权灭绝犹太人的恐怖政策。首先,从希特勒个人层面来看,他对犹太人的根深蒂固的歧视和仇恨是毋庸置疑的.............
  • 回答
    拿破仑和希特勒,这两个名字在历史的洪流中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而且,粗看之下,他们似乎都在试图通过战争和征服来重塑欧洲,甚至世界。他们都崛起于民族动荡之时,都曾拥有强大的军事机器,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欧洲大陆,都曾梦想建立一个由自己主导的帝国。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放得更长远,更深入地审视他们的行为和.............
  • 回答
    拿破仑和希特勒,两位历史上叱咤风云的军事领袖,都将目光投向了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但最终的结局却是相似的悲剧。究竟是他们的战略眼光出现了偏差,还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无法回避的因素在作祟?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可以概括的问题,而是一系列复杂的战略失误、对现实的误判以及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
  • 回答
    收到!我来帮你仔细梳理一下,并用我自己的话说,让你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再想想。首先,非常理解你对婚姻的认真和对另一半的期待。毕竟,结婚是一件人生大事,和一个最亲密的人共度余生,谁不想找个靠谱、合拍的人呢?咱们先不谈“过分”与否,先一步步拆解一下你对另一半的要求,看看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以及在现实生.............
  • 回答
    2016年10月5日,希拉里·克林顿作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与共和党候选人唐纳德·特朗普展开激烈角逐。当时,关于希拉里是否会“大获全胜”的问题,人们的预测并非一边倒,而是充满了各种考量和不确定性。希拉里获胜的可能性及其影响:在那个时间点,希拉里·克林顿的竞选团队认为她有很大的机会赢得总统职位。她经验丰.............
  • 回答
    孙卓的表态,以及被拐儿童本人的态度对法院判决买家的影响,这是一个复杂且敏感的问题,涉及到法律、伦理、社会情感以及儿童权益保护等多个层面。下面将尽量详细地阐述。一、 法律规定与基本原则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法律的基本原则。在拐卖妇女、儿童的案件中,法律的重心在于打击犯罪行为和保护受害者。 《中华人民共.............
  • 回答
    阿道夫·希特勒及其纳粹政权对人类历史留下了极其深刻且沉痛的教训,这些教训涵盖了政治、社会、道德、人性等多个层面,至今仍具警示意义。以下将详细阐述这些历史教训:一、 极端民族主义和仇恨宣传的毁灭性后果: 教训: 希特勒的崛起和纳粹主义的兴盛,是极端民族主义和仇恨宣传达到顶峰的典型案例。纳粹将德意志.............
  • 回答
    二战德国国防军中,确实存在一些高级将领对希特勒的政策持保留甚至反对态度,但并未像施陶芬贝格那样诉诸刺杀。要判断这些人是否“不爱国”,这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的问题,需要从多方面来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他们的动机。首先,我们必须明确“爱国”的定义在当时德国的语境下是什么。对于许多德国军人来说,爱国与效忠国.............
  • 回答
    关于孩子接触日本漫画和动漫的时间,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顾虑,觉得孩子太早接触这些内容可能不太好。那么,这种“不希望孩子太早看”的想法,究竟有没有道理呢?咱们不妨从几个方面细细道来。首先,我们需要承认,日本漫画和动漫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其内容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就像世界.............
  • 回答
    听到老公觉得你对他不够好,心里肯定不好受。别急,我们一点点来捋捋,看看男人们到底希望老婆怎么样才是对他们好。其实,这就像是一门需要用心去学的功课,没有标准答案,但有一些核心的“配方”,掌握了,就能让你们的关系更融洽。一、 被看见,被理解:这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细节里的关怀: 男人不像女人.............
  • 回答
    .......
  • 回答
    滑铁卢战役,这个让拿破仑的帝国梦彻底破碎的下午,至今仍是军事史上的经典案例,而元帅格鲁希的行动,无疑是其中争议最大的一环。关于他未能及时增援的问题,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对”或“错”来一概而论,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战场态势、信息传递、指挥官的判断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首先,我们得把时间拨回到1815年6月1.............
  • 回答
    “希望自己的老婆是处女”这个想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个人成长经历和价值观中,其“对”与“不对”的定义,其实非常复杂且充满争议。它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能够概括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深入探讨一下:1. 历史与文化维度:在许多传统文化中,女性的贞洁往往被视为家族荣耀、男性权威和婚姻稳定性的重要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