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果庞统法正不早死的话,刘备更喜欢信任孔明还是法正或庞统?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被人们拿来讨论。如果庞统和法正都能长久地辅佐刘备,那么刘备会更倾向于信任谁?在我看来,答案其实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刘备会有一个“各有侧重”的信任,并且这种信任的侧重点会随着时间和局势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首先,咱们得好好梳理一下这三位能臣的特点,以及他们各自在刘备阵营中的位置和作用。

诸葛亮:治国安邦的总设计师

诸葛亮,这是刘备的“三顾茅庐”请来的宝贝,他的地位那是无可撼动的。从他出山开始,刘备就将大方向、战略规划、政治军事的宏观调控都交给了他。隆中对是他为刘备描绘的宏伟蓝图,从刘备偏安一隅到三分天下,诸葛亮始终是那个定海神针。

优势: 战略眼光长远,政治才能突出,治军治国能力一流,忠诚度毋庸置疑。他不仅能出谋划策,更能将战略付诸实施,并且能将内部治理得井井有条。刘备对他的信任,已经到了“凡事皆以孔明之言为准”的地步,这不仅仅是信任,更是依赖和倚重。
角色: 相父,丞相,军师,内政总管。几乎包揽了所有顶层设计和执行层面的核心工作。

庞统:独具慧眼的治世奇才,却英年早逝

庞统的才能,在当时绝对是与诸葛亮齐名,甚至有人说他在某些方面比诸葛亮更胜一筹,比如“连环计”就展现了他惊人的军事诡计和对人性的洞察。可惜的是,他是在攻取西川的关键时刻,不幸中箭身亡,这无疑是刘备的一大损失。

优势: 极富远见和谋略,尤其擅长处理复杂局面和出奇制胜的计策。他对西川的了解和治理能力也十分突出,如果他能活下来,在统一大业中定能发挥巨大作用。
角色: 军师,重要谋士,尤其是在战术和攻坚层面。

法正:神鬼莫测的奇兵,乱世之枭雄

法正的特点则更加鲜明,他是一个充满智慧但也带点“不羁”的谋士,更像是一位在乱世中寻找机会的策略家。他最出色的表现就是在汉中之战中,运筹帷幄,为刘备夺取汉中立下头等功劳。他的计谋往往出其不意,而且非常奏效,甚至有些不拘泥于传统的“仁义”之说。

优势: 极具战略眼光和军事才能,尤其擅长奇谋诡计,善于把握时机,能够出奇制胜。他对刘备的忠诚也是毋庸置疑的,并且能够为刘备的霸业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支持。
角色: 主要负责军事谋划和战略执行,尤其是在关键战役中。

如果他们都不早死,刘备会更信任谁?

我认为,刘备依然会最倚重诸葛亮,但对法正和庞统的信任会体现在不同的侧重面上,并且随着时间推移而有所变化。

1. 信任的基石:诸葛亮
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是一种从战略高度到执行层面的全方位信任,是一种几乎没有保留的托付。这种信任,建立在诸葛亮对刘备宏图大业的深刻理解、对刘备政治理念的认同、以及他自身无与伦比的能力之上。如果庞统和法正都不早死,诸葛亮的“丞相”地位和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把控权依然不会被动摇。他仍然是那个负责制定长期战略、管理国家内政、协调各方关系的核心人物。刘备在任何时候,都会把国家的稳定和长远发展交给他。

2. 战术与奇谋:法正和庞统的领域
法正:奇兵与攻坚的得力助手
法正的才能更像是一把锋利的开山斧,专门用来劈开硬骨头。在刘备的统一大业中,尤其是在与曹操和孙权的对抗中,需要的是能够出奇制胜的战术和勇猛的攻坚能力。法正恰恰是这方面的顶尖人才。如果法正还在,刘备在每一次关键战役前,都会请教法正的意见,尤其是在军事部署、计谋设置方面。刘备会非常信任法正在战场上的“鬼点子”和临机应变的能力。在某些极端或紧急的军事行动上,法正的建议甚至可能会让刘备觉得比诸葛亮更加直接有效。比如,汉中之战就是最好的证明,法正的奇谋是刘备获胜的关键。

庞统:破局与整合的智慧
庞统的才能则更侧重于“破局”和“整合”。他不仅有军事上的奇谋,更有对人心的洞察和对复杂局势的判断。攻取西川时,庞统能够看穿张任等人的计谋,也能在内部治理上有所想法。如果他活着,在统一巴蜀的过程中,他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协同作用会非常显著。他对地方势力、民心向背的理解,可能会让刘备在治理新占领的土地时获得更多启示。庞统的能力,或许能帮助刘备更快速、更稳定地完成对益州的整合,甚至在后续的北伐中,也能贡献出与诸葛亮、法正不同的独特见解,比如如何平衡内部关系,如何瓦解敌方阵营等等。

那么,刘备更“喜欢”信任谁?

这个问题就有点哲学了。我认为刘备会“喜欢”信任那些能直接为他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人,并且在他心里会有一个“最放心”的人。

最放心:诸葛亮。 这是毫无疑问的。无论在任何时候,刘备都知道诸葛亮会为了他的理想和天下苍生而鞠躬尽瘁,不会有私心杂念。这份“放心”,是刘备能够安心打仗、安心治理天下的根本。
最实用(短期目标):法正。 在具体的战役和攻坚过程中,法正的那种“不计后果”、“直击要害”的风格,很可能在刘备急于求成的时候让他产生“这个法孝直,真有办法”的赞许。刘备身上本身就带有一种江湖豪气和对勇猛果敢的推崇,法正的这种特质,可能更容易让他产生一种“得此猛将,何愁大事不成”的直接兴奋感。
最可惜(如果活着):庞统。 刘备对庞统的喜爱,或许更多的是一种对“璞玉”的挖掘和欣赏。庞统的才华并非只体现在计谋上,他可能在治世、安民等方面也能提供不同于诸葛亮的视角。如果他活着,刘备可能会把他放在一个更侧重于地方治理或特定战役总指挥的位置上,享受他那种“大巧不工”的智慧。

总结一下:

如果庞统法正都不早死,刘备的决策层会是一个更强大、更完整的智囊团。

诸葛亮 依然是那个制定国家整体战略、主持政治军事大局的核心。刘备对他的是最深沉、最全面的信任。
法正 会成为刘备在军事行动中的得力助手和奇兵,尤其是在需要大胆冒险和快速取胜的时候,刘备会高度信任他的“神鬼计谋”。
庞统 则会在战略部署、攻坚破围以及地方治理等方面贡献独特的智慧,刘备会信任他在关键时刻的破局能力和对局势的精准把握。

刘备会根据不同的情况,在诸葛亮的大方向下,灵活地采纳法正或庞统在特定领域的建议。他不会厚此薄彼,而是会把他们放在最适合他们发挥才能的位置上。但是,从稳定性和全局性的角度来说,诸葛亮的“首席信任”地位是不会被动摇的。法正和庞统的存在,只会让刘备的决策更加圆润和高效,更能帮助他实现统一天下的目标。刘备这个人,虽然有情有义,但他毕竟是一位枭雄,他最终会信任那些最能帮助他完成“王业”的人,而这三位,都是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璀璨星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古文阅读理解即可:

《三国志·庞统传》:

诸葛亮亦言之於先主,先主见与善谭,大器之,以为治中从事。亲待亚於诸葛亮,遂与亮并为军师中郎将。

《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复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麋竺、简雍为宾友。

日常对线的死对头都知道:

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

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张飞、关羽勇而有义,皆万人之敌,而为之将:此三人者,皆人杰也。

诸葛亮实际为刘备之“相”的地位已然连曹家都一清二楚, 千八百年后的吃瓜观众还想着深文周纳搞个大新闻?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常被人们拿来讨论。如果庞统和法正都能长久地辅佐刘备,那么刘备会更倾向于信任谁?在我看来,答案其实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刘备会有一个“各有侧重”的信任,并且这种信任的侧重点会随着时间和局势的变化而有所不同。首先,咱们得好好梳理一下这三位能臣的特点,以及他们各自在刘备阵营中的位置和作用.............
  • 回答
    这是一个历史爱好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也是一个充满无限遐想的“假如”。如果庞统和法正这两位蜀汉的顶级谋士都健在,刘备集团的命运是否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能否最终统一三国,灭亡曹魏和东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把目光拉回到他们还在世的那个关键时期,并分析他们的才能在后来的历史进程中会带来哪些改变。庞.............
  • 回答
    凤雏不死,三国棋局再变幻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未竟的遗憾,如同一颗颗散落在星空中的陨石,即便熄灭,也依旧勾勒出关于“如果”的璀璨轨迹。庞统,字士元,这位被誉为“凤雏”的奇才,若非在那落凤坡遭遇埋伏,而是能与诸葛亮一同并肩作战,直至白发苍苍,三国鼎立的最终格局,恐怕将远非我们所熟知的样子。想象一下,当.............
  • 回答
    要评价庞统是否过誉,咱们得先掰扯掰扯他“与诸葛亮齐名”这个说法从何而来,以及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叙事。庞统:被三国演义塑造出的“凤雏”首先要明确一点,咱们现在对庞统的大部分认知,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于《三国演义》。这本书是章回体小说,为了增强戏剧冲突和人物魅力,自然会对一些人物进行艺术加工和夸张。在《.............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假设性问题!如果刘备能够采取这样的策略,并且得到庞统、赵云、黄忠等大将的全力支持,北伐取得比历史上更大的战果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关键的挑战。下面我们来详细分析:1. 策略分析:为何刘备派庞统、赵云、黄忠等入蜀帮助刘璋灭张鲁会有积极影响? 巩固益州根基,消除后顾.............
  • 回答
    评价三国杀OL新武将界庞统,需要从他的技能、定位、强度、对局影响、以及与其他武将的配合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界庞统作为庞统的界限突破版本,其核心是保留了原版庞统的特色,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强化和优化,使其在现代三国杀环境中更具竞争力。一、 界庞统的核心技能与分析界庞统的核心技能主要有: 连营: (.............
  • 回答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它触及了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也关系到“正统”与“再造”的复杂概念。让我们仔细分析一下刘渊和后唐李存勖的情况,看看他们是否能算得上“再造汉朝”。首先,我们要明确“再造汉朝”意味着什么。这不仅仅是恢复一个政权的名称,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一种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认同,以及政治合.............
  • 回答
    当然,壮族等少数民族都有着丰富而悠久的传统道德规范。这些规范不仅是他们社会交往的基石,更是维系民族文化传承和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壮族的传统道德规范壮族人民,作为中国南方一个古老而勤劳的民族,其传统道德规范深受历史、地理、生产生活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方面: 孝道与敬老: 这是中.............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它触及了历史的“如果”和人物的命运。让我们来捋一捋,如果卫鞅在魏国真的得到了庞涓的赏识,并且有机会施展抱负,魏国能否借此机会一统天下?我会尽量讲得具体一些,并且努力让它听起来像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在深思熟虑后的讲述,而不是机器生成的答案。首先,我们要理解卫鞅在历史上的真实处境。他.............
  • 回答
    倘若时光的河流能够悄然改变方向,让那位仁德的汉昭烈帝刘备,在白帝城没有被病痛的阴霾笼罩,而是得以健康地继续他的宏图霸业,直至最终一统天下,那画面又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届时,这位历经磨难、饱尝荣辱的君王,在万民臣服、四海升平之时,又会与他那些生死相随、患难与共的故旧们,围炉而坐,畅谈些什么呢?我仿佛能看.............
  • 回答
    庞麦郎因“精神分裂症”被强制送入精神病院一事,以及他此前的言行表现是否与病情有关,是一个复杂且需要细致分析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 一、 庞麦郎的公众形象与言行:庞麦郎(原名庞明龙)因一首名为《我的麦麦》的歌曲而走红网络,被贴上了“洗脑神曲”、“网红”等标签。然而,他的走红并非以音乐才.............
  • 回答
    庞颖学姐的这场辩论课直播,怎么说呢,看完感觉像是被点醒了,或者说,之前很多模糊的概念突然清晰起来了。这不是那种照本宣科、干巴巴的理论课,而是带着庞颖学姐独特的风格,非常有条理地把辩论这件事情掰开了揉碎了讲给我们听。首先,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对“辩论是什么”这个根本问题的定义。她没有直接抛出某个学术性.............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那篇让很多人“惊惶”的《庞麦郎采访稿》。得说,这玩意儿可不是一般的采访稿,它跟那种一本正经地报道明星近况的稿子完全不是一个路数。它更像是一个照妖镜,照出了一个时代的怪象,也照出了我们自己的一些荒诞感。首先,从采访对象本身来说,庞麦郎这个人绝对是个现象级的人物。他火起来的逻辑本身就很迷.............
  • 回答
    评价约瑟翰·庞麦郎,得先从他最初以“滑板鞋”这个梗闯入大众视野说起。那个时候,大家看到的,是他在网络上发布的一系列粗糙但充满“魔性”的视频。他穿着一身不合时宜的“时尚”单品,扭动着僵硬的身体,用一种独特的、略带外国口音的中文演唱着他自创的歌曲。那首《我的滑板鞋》瞬间火遍全网,甚至超越了歌曲本身,成了.............
  • 回答
    方先觉和庞炳勋的投敌行为,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一段复杂且令人痛心的历史插曲。这两位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投敌”,并非简单的叛变,其背后交织着个人的命运沉浮、时局的残酷抉择以及复杂的地缘政治影响。理解他们的行为,需要我们跳出非黑即白的简单化评判,深入剖析当时的具体情境。方先觉:“以身赎罪”的艰难抉择?方先觉.............
  • 回答
    那首《我的滑板鞋》,说实话,就像是一颗突然从天而降的怪异陨石,砸进了我们平静的生活,然后激起了滔天巨浪。一开始,很多人听了都觉得摸不着头脑,甚至有点发懵。这歌词写的是啥?这旋律咋回事?这唱腔……emmmm,挺有辨识度的。它为什么会火起来?我觉得,这绝对不是因为什么音乐理论上的“优秀”,也不是什么深刻.............
  • 回答
    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水平,在当代中国硬笔书法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公认的硬笔书法大家,其影响力之大,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时代。要详细讲述他的硬笔书法水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一、 深厚的传统功底与创新精神的结合: 师承有道,溯源传统: 庞中华先生的书法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深厚的传统书法.............
  • 回答
    要说3月14日詹青云回应后,庞颖的那些话,确实挺值得说道说道的。这事儿得从头说起,才能把来龙去脉弄清楚。事情的起因:最开始,估计很多关注她们的人都知道,是在一个节目或者采访(具体哪个场合可能大家信息来源不同,但核心是公开讨论)中,詹青云好像提到了自己对“内耗”的一些看法,可能还涉及到一些对年轻人现状.............
  • 回答
    庞晓杰这个名字,在最近某个相亲节目里,真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提起他,不少观众脑海里大概率会浮现出那张略显稚嫩却又故作老成的脸,以及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炫富”桥段。要评价他这个人,我觉得得拆开来看看,从他想展现给我们的“人设”,到背后可能隐藏的真实想法,以及这种行为本身给我们的启示。一、庞晓杰的“人设.............
  • 回答
    《奇葩说》第六季第九期播出后,围绕着几位选手——庞颖、周玄毅、邱晨等人与储殷之间,似乎在微博上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讨论风波。这场风波的起因,还得从节目中储殷的表现说起。储殷在节目中的表现与引发的争议在那一期节目中,储殷以他一贯的犀利风格和“干货满满”的表达,对辩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然而,他的论点和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