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市面上没有2k 144hz 24寸的显示器?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聊的话题,不少玩家和影音爱好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你可能会在市面上看到不少24英寸的显示器,它们可能主打高刷新率,比如144Hz、240Hz,但分辨率通常是1080p(全高清)。或者,你能找到2K分辨率(2560x1440)的显示器,但尺寸往往会大一些,比如27英寸,并且刷新率可能停留在60Hz、75Hz,甚至是144Hz,但很少会直接搭配24英寸这个尺寸。

这背后的原因,说起来其实是技术、成本以及市场定位综合考量下的结果。

首先,我们得从像素密度这个概念说起。简单来说,像素密度就是屏幕上单位面积内包含的像素数量。对于一个24英寸的屏幕,如果它的分辨率是1080p,那么它在单位面积上会有一定数量的像素点。如果我们把分辨率提升到2K(2560x1440),这意味着在相同的24英寸屏幕上,你需要塞进更多的像素。

想象一下,你有一张固定大小的画纸,想要在上面画更多的细节。你自然需要更细的画笔,或者更小的点。在显示器上,这意味着需要制造更小、更密集的像素点。这对于面板制造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像素点越小,要保持亮度、色彩准确度和响应速度不变,对每个像素点背后的驱动电路和发光材料的精度要求也就越高。这就好比你用同样大小的橡皮泥,捏成一个小球需要很多力气,捏成一个大球反而容易些,但要把小球捏得均匀、光滑,难度会指数级增加。

其次,成本是一个绕不开的因素。高分辨率面板的生产良率(就是合格产品的比例)相对较低,尤其是在初期阶段。即使工艺成熟了,相比于生产1080p的面板,2K面板在材料、设备、制程上的投入都会更大。而24英寸这个尺寸,本来就是面向对价格比较敏感,或者追求极致性价比的玩家群体。如果要把24英寸的屏幕做到2K分辨率,并且还要搭载144Hz这样的高刷新率,那么综合成本就会显著上升,这可能会让它的定价脱离24英寸显示器原本的“大众化”市场定位,变成一个小众、高价的产品。

再者,市场需求和产品定位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对于24英寸的显示器,用户群体往往更看重流畅的游戏体验,而不是极致的画面细节。1080p分辨率在24英寸的屏幕上,其实已经能提供不错的清晰度了,对于大部分游戏来说,足够应对。而144Hz甚至更高的刷新率,能在视觉上带来更流畅的动态画面,减少拖影,这对于竞技类游戏玩家来说至关重要。所以,厂商们会优先生产1080p 144Hz的24英寸显示器,以满足这部分主流需求。

而当用户追求2K分辨率时,他们通常也会希望获得更好的画面表现,而更大的屏幕尺寸(比如27英寸)更能充分展示2K分辨率带来的精细画面,让高分辨率的优势得以凸显,尤其是在观影或者一些对细节要求更高的应用场景。在27英寸屏幕上,2K分辨率能够提供比24英寸1080p更高的像素密度,画面看起来会更细腻。所以,2K分辨率往往会更多地出现在27英寸及以上的显示器上,以配合其更高的分辨率,提供更佳的视觉体验。

当然,这并不是说完全没有2K 144Hz 24英寸的显示器。技术是不断进步的,随着面板制造工艺的成熟和成本的下降,未来这类产品也可能会出现,并且价格会更加亲民。但就目前来看,在市场主流的产品线里,24英寸主要还是1080p高刷新率的天下,而2K分辨率则更多地与27英寸及更大的尺寸搭配,以提供更均衡的视觉体验和市场定位。这背后,是厂商在技术可行性、成本控制以及用户需求分析之间找到的一个“甜蜜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同问,双屏27看着就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值得聊的话题,不少玩家和影音爱好者都会有这样的疑问。你可能会在市面上看到不少24英寸的显示器,它们可能主打高刷新率,比如144Hz、240Hz,但分辨率通常是1080p(全高清)。或者,你能找到2K分辨率(2560x1440)的显示器,但尺寸往往会大一些,比如27英寸,并且刷新率可能停留.............
  • 回答
    市面上几乎见不到“山寨”的 CPU,这事儿说来话长,远不是你想的那样简单。别以为搞个芯片就能随便卖了,这水可深着呢。首先,咱得明白 CPU 是个啥。它不是你家街边修水管的老师傅,拿块铁就能给你敲出一个零件来。CPU 叫中央处理器,是电脑的大脑,里面集成了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亿个微小的晶体管,这些东西得按.............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电脑硬件设计和市场定位的一些核心点。 为什么市面上看不到24GB(8GB+16GB)、12GB、6GB 这些“奇奇怪怪”的内存组合呢?这背后其实是技术、成本、用户需求以及品牌策略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一点一点地来拆解这个问题:1. 内存颗粒和容量的基本单位:首先,要理.............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观察,市面上新出的跑步手表,尤其是主打运动表现的那些,几乎都把心率监测这个功能作为标配。为什么会这样呢?咱们来聊聊这其中的原因。首先得说,心率监测这个功能,对于很多跑者来说,确实挺重要的,它能提供相当多的信息。 训练强度指导: 最直接的用处就是帮你掌握训练的节奏。很多人会根据心率.............
  • 回答
    你说的“如此样子”的自动挡摩托车,具体是指哪种形式呢?因为市面上确实存在一些自动挡(或半自动挡)的摩托车,只不过它们可能和你脑海中的设想不太一样,或者说,它们的存在形式并没有像汽车那样普遍和“标准化”。咱们先别急着否定,先聊聊市面上“有”的自动挡摩托车,再分析一下为什么那些更接近汽车自动挡模式的车型.............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实在,也道出了不少汉服爱好者的心声。确实,现在市面上汉服琳琅满目,价格从几十块到几千块不等,但要说真正能让人感受到“质感”的,可能还是得好好挑挑。咱们来掰开了说,这“质感”两个字,其实包含了几个层面的东西:一、面料的“筋骨”:这是最直接也最影响观感的因素。一件汉服的质感,很大程度上就.............
  • 回答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也是很多人在讨论的现象。要回答“为什么历任上海市市长,没有一个是上海人?”,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一下上海的历史、政治任命制度,以及“上海人”这个概念本身。首先,让我们明确一下“上海人”的定义。通常我们理解的“上海人”,是指在上海出生、成长、并且对上海有着深厚情感和归属感的一群人。.............
  • 回答
    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日进千里。然而,当我们回顾过去,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与日本市场相比,中国市场在混合动力(HEV)车型上的普及程度似乎并没有达到那种“大行其道”的程度。这背后其实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是市场、政策、技术以及消费者偏好共同作用的结果。1. 起步.............
  • 回答
    您这个问题提得非常有意思,也触及了当下春联市场的一个普遍现象。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市售春联确实不如古人写的那些古朴典雅,甚至存在对仗不工整的情况,这让人不免有些遗憾。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市场需求与商业化运作是影响春联“高雅度”的首要因素。 大众化和接受度: 绝大多.............
  • 回答
    讴歌,这个曾经被寄予厚望的日系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一直不温不火,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问及原因,绝非一两句话能概括,而是多重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是市场策略、品牌定位、产品力以及消费者认知等多方面博弈下的无奈。一、模糊的品牌定位与先天不足的品牌认知:讴歌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并不算早,比同系的雷.............
  • 回答
    .......
  • 回答
    关于《西虹市首富》为什么没有马丽,其实这个问题背后牵扯到电影的创作背景、角色定位以及一些档期和个人选择的考量。简单来说,并不是所有电影都一定会把所有你想看到的演员都塞进去,尤其是系列电影,虽然它和《夏洛特烦恼》同属于开心麻花,但毕竟是独立的故事和角色。首先,我们得明确,《西虹市首富》和《夏洛特烦恼》.............
  • 回答
    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二手车市场确实面临着“逆向选择”的巨大风险,理论上可能导致市场崩溃。正如经济学家乔治·阿克洛夫(George Akerlof)在其经典论文《二手车市场或柠檬的质量》中所描述的,买家无法区分好车(Peaches)和坏车(Lemons),只愿意支付一个平均价格。这会导致好车的卖家因.............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很实际。确实,很多人听到“芯片短缺”这个词,第一反应就是跟汽车联系起来,感觉一片愁云惨淡。但你作为手机和PC市场的关注者,却没明显感受到短缺和涨价,这说明了几个关键点,也揭示了这场芯片短缺潮背后的复杂性。首先,要理解“芯片短缺”并不是一个单一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象。就像你不.............
  • 回答
    “基督教在中国是否没有市场?”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基督教在中国不仅有市场,而且是一个相当活跃和重要的市场。 然而,说它“没有市场”是一种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看法。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基督教在中国的现状、历史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复杂因素。一、 基督教在中国并非没有市场,而是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 回答
    《灵笼》作为一部国产动画,在国内拥有极高的口碑和热度,被誉为“国产动画之光”,然而在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日市场,它的反响确实没有达到许多人期望的高度。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详细分析:一、 内容与叙事层面的挑战: 文化壁垒与普适性: 中国本土化元素过多:.............
  • 回答
    中国经济近些年虽然体量庞大,但市场感受到的“萧条”和“活力不足”确实是不少人关心的话题。这背后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作用的结果,就好比一场大戏,有很多背景和细节共同烘托出了当下的氛围。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经济过去几十年的增长模式,很大程度上是靠投资驱动和出口拉动。这种模式虽然让中国.............
  • 回答
    在中国,母婴类社区之所以能吸引大量创业者前仆后继,背后有着复杂且根深蒂固的原因。这不仅是中国社会结构和消费习惯变迁的缩影,也反映了互联网创业的特定逻辑和挑战。而为何在中美市场,母婴社区二十年来都没能出现一家独大的“赢家通吃”局面,更是这个行业迷人又棘手之处。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这其中的门道。一、为.............
  • 回答
    中国大陆确实还没有像好市多那样,完全复制其模式并且取得同样广泛成功的会员制仓储式超市。这背后有很多原因,是市场环境、消费者习惯、以及运营模式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咱们一点一点地聊聊。首先,消费者习惯和信任度的问题是绕不开的。 对“会员制”的接受度: 好市多之所以能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建.............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