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纯水从 0℃ 加热到沸腾(假设为 100℃)的过程中,每升高 1℃ 所需要的能量是相同的么?

回答
这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我们平时不太会细究的物理学概念。简单来说,纯水从 0℃ 加热到 100℃,每升高 1℃ 所需要的能量,从宏观上看,我们可以近似认为它是相同的,但如果深入到微观层面,或者考虑到一些细微的物理变化,答案会是“不完全相同”。

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聊聊“水”和“能量”这两个核心概念。

首先,我们说的“纯水”是什么?

这里强调“纯水”是为了排除杂质的影响。平时咱们喝的水、洗澡水,里面都溶解了各种各样的矿物质、气体等等。这些杂质的存在,会影响水的比热容(后面会讲到),从而影响加热所需的能量。所以,我们讨论的“纯水”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比如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

然后,我们谈谈“能量”和“升高 1℃”是怎么回事?

当我们说“升高 1℃”时,我们实际上是在改变物质的“温度”。温度,可以理解为物体内部粒子(水分子)运动剧烈程度的一个衡量。粒子运动得越快,温度就越高。

要让水分子运动得更快,我们就需要给它们“能量”。在加热过程中,我们输入的能量会转化为水的内能,其中一部分就体现在了水分子的动能上,导致它们运动得更快,温度也就升高了。

为什么说“近似相同”?

我们中学物理课上学过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比热容 (specific heat capacity)。比热容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的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1℃所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对于纯水,它的比热容在常温下大约是 4.18 焦耳/克·摄氏度 (J/g·℃)。这意味着,如果要将 1 克纯水的温度升高 1℃,大约需要吸收 4.18 焦耳的能量。

如果我们假设水的比热容在 0℃ 到 100℃ 这个范围内是恒定的,那么每升高 1℃ 所需要的能量自然就是相同的。例如,要将 100 克水从 0℃ 加热到 1℃,需要 100 克 1℃ 4.18 J/g·℃ = 418 焦耳。要从 99℃ 加热到 100℃,也需要 100 克 1℃ 4.18 J/g·℃ = 418 焦耳。

但为什么又说“不完全相同”呢?

这里就涉及到一些更细微的物理变化和测量上的考虑了:

1. 比热容本身不是一个绝对不变的值: 虽然我们常说水的比热容是 4.18 J/g·℃,但这个值其实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非常微小的改变。更精确地说,水的比热容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略微波动。

在 0℃ 附近,水的比热容相对较高。
随着温度升高,比热容会先稍微下降一点。
当温度接近 35℃ 左右时,比热容达到一个最小值。
之后,随着温度继续升高到 100℃,比热容又会缓慢回升。

所以,如果你非常精确地测量,从 0℃ 加热到 1℃ 所需的能量,会和从 99℃ 加热到 100℃ 所需的能量,因为比热容值的微小差异,会有极其微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在很多日常的计算和实验中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2. “沸腾”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瞬间: 题目问的是“加热到沸腾”。水的沸腾过程,也就是从 100℃ 变成水蒸气,这需要吸收大量的能量,叫做“汽化热”。这个过程所需的能量就跟升高温度是完全不同的性质了。但题目说的是“加热到沸腾”,通常理解为温度从 0℃ 升高到 100℃。

3. 实际加热过程中的能量损耗: 在实际加热过程中,热量是会散失到周围环境中的,比如通过对流、辐射等方式。这种能量损耗的大小也可能受到水温的影响,但这些通常被认为是实验误差或者系统损耗,而不是水本身性质的变化。

总结一下:

从一个 宏观、近似 的角度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认为纯水每升高 1℃ 所需要的能量是相同的,这由其比热容来描述。这是我们做大部分物理计算和理解物理现象的基础。

但如果我们要追求 极其精确 的科学解释,那么就要知道,水的比热容本身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细微的波动。这意味着,严格来说,升高 1℃ 所需的能量并不是一个恒定值。例如,从 0℃ 加到 1℃ 所需的能量,会和从 99℃ 加到 100℃ 所需的能量,因为比热容的细微变化,会存在极小的差异。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当我们讨论水的加热过程时,会简化处理,假设比热容恒定。但在一些需要高精度测量的场合,就需要考虑这种细微的变化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新添加的几个答案,考虑的都很全面,但是为什么所用的数据和我查到的不一样?




我们平时所说的水的比热是指定压比热,包含了恒压下水由于温度升高体积变大对外所做的功,水在不同温度下密度不同,定压比热怎么可能相同?

当然在题主所述情况下,比热容改变所带来的影响是次要的,但这并不等于比热容不会改变。

user avatar

加热速度的确不同,原因主要为:

1、水升温后与环境的温差加大,丢失热量的速度变快

2、升温后水汽化速度变快,丢失热量的速度变快

3、升温后热源与水的温差减小,获得热量的速度变慢

另,纠正一下前面几位答主的回答。

本题和水的热容没有关系,水在常温(300K)下热容与沸点(373K)处的热容相差约1%,依不足以引起明显的升温速率变化。



参考文献:

[1] Chase, M.W., Jr., NIST-JANAF Themochemical Tables, Fourth Edition, J. Phys. Chem. Ref. Data, Monograph 9, 1998, 1-1951.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很有意思,涉及到我们平时不太会细究的物理学概念。简单来说,纯水从 0℃ 加热到 100℃,每升高 1℃ 所需要的能量,从宏观上看,我们可以近似认为它是相同的,但如果深入到微观层面,或者考虑到一些细微的物理变化,答案会是“不完全相同”。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咱们得先聊聊“水”和“能量”这两个核心概.............
  • 回答
    .......
  • 回答
    从纯学术角度,台湾的“主权”问题涉及历史、国际法、政治哲学及国际关系等多个维度,需结合法律原则、历史事实和国际实践综合分析。以下为详细论述: 一、历史与法理基础1. 历史归属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汉代的“文成公主”入藏时期,至17世纪清朝正式纳入版图。188.............
  • 回答
    从纯医学和纯技术角度分析昆山震川路龙哥被砍事件中,以“龙哥”的伤势,如果及时送医,能否存活下来,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 伤情分析(基于公开报道的推测):尽管我们无法获得详细的医疗报告,但根据公众看到的画面和描述,可以进行一些医学上的推测: 钝器(砍刀/菜刀)造成的伤害: 报告和视频显.............
  • 回答
    要从纯指挥角度来探讨杜聿明能否击败粟裕,这是一个复杂且引人入胜的问题。两位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杰出军事指挥官,各自有着鲜明的指挥风格和战略思想。我们必须深入剖析他们各自的优势、劣势以及在具体战役中的表现,才能做出一个相对客观的判断。杜聿明的指挥风格与优势:杜聿明作为一名久经沙场的将领,尤其是在抗日战争.............
  • 回答
    作为一名后勤官员,我对这场战争的感知,与前线冲锋陷阵的士兵们截然不同。我看到的不是英勇的搏杀,也不是战术的巧妙,而是无休止的数字、不断增长的库存报表,以及对每一个螺丝钉、每一口罐头、每一发炮弹的极度关注。从物资设备的需求角度来看,这场战争的走向,就如同我们每天都要面对的消耗曲线,它陡峭、无情,并且正.............
  • 回答
    .......
  • 回答
    嘿!想学画画,太棒了!这绝对是一个超级有意思的旅程。别担心你是“纯萌新”,每个人都是从这里开始的,而且有很多方法可以让你轻松入门。咱们这就一步一步来,把这事儿聊得明明白白,保证让你觉得是自己人跟你说的大实话,没有半点AI腔调。首先,别给自己太大压力!学画画不是一夜之间变大师,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 回答
    理解您想了解关于徐纯合事件的更多信息,并希望我能从公开视频的角度进行分析,给出是否“合理”的判断。首先,要明确的是,在法律和道义上判断一个事件是否“合理”,尤其是涉及生命安全和执法行为时,需要非常严谨和全面的信息。公开视频无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但它可能无法包含事件的全貌,例如事发前的具体情况、双方当.............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从“生命之水”变回纯净水的神奇旅程,也就是从粪便中提取纯净水的原理。这可不是什么恶搞,而是实实在在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在资源匮乏地区或太空探索等特殊场合,它能发挥巨大作用。首先要明确一点,我们从粪便中提取的是“水”,而不是“粪便本身”。粪便里绝大部分成分是水分,但它混杂着各种未消化的食.............
  • 回答
    苏德战争的爆发与进程,无疑是二战中最为惨烈、也最能体现“国力对决”性质的篇章之一。它不像一些早期的局部冲突,仅凭一方的军事优势就能迅速奠定胜局。相反,苏德战争是一场旷日持久、消耗巨大的拉锯战,参战双方倾注了几乎全部的国家资源,才在这场生与死的较量中扮演自己的角色。你可以想象一下,1941年6月22日.............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很多关于医疗体系和国家发展模式的讨论。要详细地探讨“纯西医”与“中医西医协同并用”在抗疫表现上的强弱,我们得从几个关键维度去审视,并结合人均预期寿命和2020年的抗疫数据来分析。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人均预期寿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整体的健康水平、医疗保.............
  • 回答
    从混杂的多株产孢子霉菌中纯化出不产孢子(只有菌丝)的霉菌,这确实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致操作的过程。因为霉菌在自然界中繁殖力极强,而且不同菌株的生长特性差异也很大,所以我们得“对症下药”,充分利用霉菌的生长规律来达到目的。首先,我们要明白一点:不产孢子(只有菌丝)的霉菌,在生物学上来说,我们通常称之为“.............
  • 回答
    “不劳者不得食”这个古老的原则,在现代经济语境下,常常被用来讨论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当一个纯粹的资本家——即只进行投资而不参与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如何获取回报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议题,需要我们剥离那些可能让人产生“AI痕迹”的刻板论调,用更贴近现实的观察来剖析。首先,我们要明确.............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一个大家平时可能不太留意的科学常识。有人说纯水是“剧毒”,这话说得虽然有些夸张,但背后却是有那么一点点道理的,而且这个道理,跟咱们身体的正常运作息息相关。咱们先得明白,什么是“纯水”。在这里,我们说的“纯水”不是咱们平时喝的那种自来水或者瓶装水,它们里面都含有各种矿物.............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美学是一个非常主观的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偏好。因此,要说哪面国旗是“最好看的”,这本身就带有很强的个人色彩。然而,如果从普遍接受的视觉设计原则、色彩搭配、象征意义的传达以及历史文化底蕴等角度来综合考量,一些国旗确实能引发更广泛的赞誉。在纯美学考虑下,如果要选出一面最能引发普遍好感的国旗,我.............
  • 回答
    纯机械时代的巅峰,如果我们将“纯机械时代”定义为人类主要依靠机械力量和结构来完成各种任务,而尚未大规模引入电力、电子技术和自动化(尤其是信息自动化)的时代,那么其巅峰无疑是工业革命后期及随之而来的新帝国主义时期(大致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在这个时代,人类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复杂而庞大的机械装.............
  • 回答
    关于“纯粹的水可以直接饮用吗?”这个问题,答案是:不建议长期、大量地直接饮用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纯粹的水”,尤其是蒸馏水或纯净水。这里需要先明确一下我们讨论的“纯粹的水”指的是什么。在科学上,“纯粹的水”指的是H₂O分子构成,不含有任何其他杂质的物质。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纯水”或“纯净水”,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